如懿傳原來隱藏了這麼多細節:如懿為何把畫像剪碎燒掉?你知道嗎

2020-08-31 含羞雨露

1.玫瑰花簪

如懿傳》中,乾隆特別喜歡送如懿頭釵,其中如懿最愛的就是玫瑰花簪,皇上美其名曰,惹人愛,致使如懿不斷淪陷,所以她也最在意這支玫瑰花簪了。在進冷宮之前,她手裡拿著這支頭釵依依不捨,最終卻選擇把它放在首飾盒,保存在延禧宮。要進冷宮了,許久都看不到所愛之人,既然是最寶貴的東西,為什麼不貼身帶著呢?現在想來,如懿進冷宮時絕對相信自己還會回來,她相信皇上會把她救回來,只可惜最後卻是靠自己和海蘭的苦肉計才得以回來,當時她對皇上是很失望吧。

2.惢心早就知道李玉喜歡她

不要忽略女人的直覺,你的一舉一動,她的心裡都明白的很。李玉總是送惢心首飾,惢心怎麼可能不曉得他喜歡自己呢?她收下不值錢的絨花,是因為舊相識的緣分,而拒絕了貴重的銀簪子就是代表著拒絕了李玉。

3.原來高貴妃恨錯了人

高貴妃臨終之前生不如死,她恨皇后送她不孕的手鐲,恨皇上對她的薄情,但是她卻沒有恨對人,真正背後謀害她的人其實是太后。

太后和高斌之間有著深仇大恨,當年,高斌強烈推薦把太后的公主遠嫁到蒙古,讓太后嘗到了骨肉分離之苦,所以太后就要搞垮他的女兒,暗中讓齊太醫在高貴妃的藥裡做文章,以至於她的體質越來越差,身子越來越寒,這也是高貴妃不孕的第二個原因。可惜高貴妃死前,都不知道是太后下的毒手。

4.璟瑟復仇

璟瑟當年不想出嫁蒙古,皇上派純貴妃和嫻貴妃來相勸,結果,純貴妃被公主懟得一點面子都沒了,雖然璟瑟性情剛烈,但可惜最後還是被遠嫁到了蒙古,但是這個仇被她記在心裡,多年之後,璟瑟首次回娘家,正好趕上合宮請安,公主不忘當年勸她遠嫁的純貴妃和嫻貴妃。上來就問純貴妃:三弟如今還爭氣嗎?又吐槽如懿:此次回宮,公眾風氣越來越靡費。

5.如懿剪畫像的緣由

寒香見進宮之後,皇上就鬼迷了心竅,當如懿碰到了宮廷畫師郎世寧在此的原因之時,沉默了,看似風輕雲淡地走了,其實內心波濤洶湧,她一直以為只有當上了皇后才可以和皇上一起入畫,當年富察皇后如此,自己當上皇后也是如此,可如今一個剛入宮的寒香見,僅僅是一個貴人就可以和皇上一同入畫,可見沒有什麼規矩不規矩的,只要是皇上想要就可以破規矩。

如懿寒心了,這時她走在門檻前愣住了,想了片刻,故意邁出了左腿,這可是有含義的,在古代過門檻的講究是,男左女右,而這時如懿故意邁出了左腿,看來皇帝將如懿已傷得已體無完膚,她此時也不想被規矩束縛,之後含著淚水,一聲長嘆。

所以最後,如懿把她和皇上的畫像親自剪掉,甚至燒了,她再也不願意和這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入畫了。所有的一切都煙消雲散吧,就當做了一場夢。

6.如懿早就不把自己當皇后了

在皇上和如懿最後一次見面時,皇上邀請她一同去秋狩,而如懿婉拒,舟車勞頓,我怕我受不了這個疲累,請注意如懿的用詞,我怕我承受不了這個疲累,她第一次不自稱臣妾或者嬪妾,而是自稱我,這就說明,此時疲累早就不把自己當皇后,也不把自己當皇上的女人了,這個時候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而已,不願意在和面前這個皇上有任何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如懿傳》:如懿愛得最深,為何最終卻草草收場
    《如懿傳》是根據流瀲紫的小說改編而來的。它講述的是風華正茂的弘曆正式登基,定年號為乾隆。與此同時,自幼與弘曆青梅竹馬相知相親的側福晉如懿也隨駕入宮冊封嫻妃。整個《如懿傳》裡面,如懿可謂是活的最通透的那個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時刻審視自己的言行,足夠寬容,也足夠善良。
  • 《如懿傳》:別拿如懿和甄嬛比,她和沈眉莊才是一類人
    人們總是習慣性的拿《甄嬛傳》和《如懿傳》作對比。刷了很多遍《如懿傳》,越往後看,越覺得如懿像極了《甄嬛傳》裡的一個人,但她不是甄嬛,而是沈眉莊。她們一個端莊大方,一個天性愛自由。一個愛菊的志氣,一個愛梅的傲骨。
  • 《如懿傳》和《甄嬛傳》的差距在哪裡?
    結果……如懿為什麼看上了渣龍我一直沒想明白。是圖他勾搭她的陪嫁還是圖他放任後宮欺負作賤她。還是圖批發的牌匾,知道她被人陷害所以安慰她送她冷宮三年遊。別人話連語氣助詞都信,如懿的話連標點符號都不信。前面如懿被人欺負巴啦一堆人家出身如何父兄如何動不得。一有苗頭威脅到自己分分鐘告訴他們什麼叫渣龍發瘋。
  • 如懿傳:凌雲徹對如懿的感情是愛情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侍衛凌雲徹一直對如懿忠心耿耿,保護著如懿,愛護著如懿。凌雲徹對如懿的感情是愛情,而如懿對凌雲徹的感情是從知己轉變為愛的。原本在如懿的心裡,最愛的人是從小和她一起聽牆頭馬上的那個少年郎。
  • 《如懿傳》中,如懿心機謀略不輸甄嬛,為何沒有當上太后?
    《如懿傳》中,如懿心機謀略不輸甄嬛,為何沒有當上太后?《如懿傳》中如懿幾乎沒有算計過他人,但在劇中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懿的心機和謀略並不輸甄嬛,那為何如懿沒有當上太后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如懿和甄嬛的追求不一樣,如懿追求的是一顆真心,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而甄嬛則很明白,在皇家裡,感情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有把握在自己手裡的,才是可靠的,所以她可以為了權勢而放棄愛情,但如懿卻不能。
  • 如懿傳:甄嬛和如懿離開時的機關算盡令人嘆服
    《甄嬛傳》和《如懿傳》這兩部作品的作者是同一個人,而且它們所講的故事也是有銜接的,所以在很多細節處理上就會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兩部劇的女主角都曾被迫離開過,如懿被打進了冷宮,甄嬛自請出宮去了甘露寺。這兩次離開是女主心性發生變化的轉折點,而她們離開時的心態也有相同的地方,很打動我!
  • 如懿沒有甄嬛精明,但如懿的境界比甄嬛更高
    當發現自己守護了一生的愛情破滅後,如懿果斷的斷髮和弘曆分道揚鑣,決不為了權勢地位而討好弘曆,也不再為不值得的人委屈自己了。斷髮後,如懿毀掉了畫像上的自己,不給自己和弘曆留餘地。如懿心死後,相思與君絕。如懿敢愛該恨,當斷則斷。
  • 如懿傳,情深義重,皇帝終究是和如懿永遠在一起了
    「生死相依」是如懿與皇帝少年時的約定,一部牆頭馬上讓兩人相識相知。也就是在那高高的紅牆之上,兩人定下了一生相守的約定。「生同衾,死同穴」是弘曆對如懿的承諾。所以如懿死前再登牆頭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再看一眼她這一生所追求的情分,二是感嘆她這蘭因絮果的結局。
  • 重溫《如懿傳》,如懿臨終前那句話讓我明白1個道理
    01每次看《如懿傳》,都被結局虐哭。乾隆剪下一縷白髮與當年如懿的斷髮放在一起,懷抱著裝著兩人的白髮青絲的盒子安靜離開人世。見證了他們一生愛恨的綠梅吐了綠芽。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原諒了人渣中的極品渣的乾隆,他痛失至愛,餘生在悔恨中追憶。
  • 重讀《如懿傳》才懂:乾隆最初深愛如懿,為何愛著愛著就變心了?
    以前讀這句話只覺得傷感,如今看來,卻是真正的誅心之語,重讀《如懿傳》我們感到好奇,乾隆最初深愛著如懿,為了她敢忤逆父皇的旨意,執意納她為側福晉,多年來,苦心經營,只為將她推上皇后之位,與她共享這盛世江山。
  • 《如懿傳》裡,如懿為什麼會選擇容佩作貼身宮女?
    《如懿傳》裡,惢心與江與彬喜結連理,離開皇宮,過平凡的日子。而如懿貼身宮女的位置是空的,如懿要什麼樣的宮女沒有,為何一眼相中了容佩?容佩與其他宮女相比,從她的年紀來看,她應算是姑姑,她在宮女做事這麼多年,自然是對宮裡的規矩和為人處世更加明白,有一個資歷深的心腹,在這深宮裡,是一個難得。比起新來的宮女,做事更利落。第二:身世。家裡也沒什麼人,自是沒有背景,才會被區別對待,被分配到別的地方做苦力活,容佩的身世是乾淨的,一來可以安心在宮中做事,不會因為家人的關係而被人威脅,從而要照顧自己的家人。
  • 如懿傳:從青櫻弘曆到如懿乾隆,蘭因絮果,終究是錯付了
    &34; 這是《如懿傳》中的一句經典臺詞,是在乾隆遇見香見後,如懿看到皇上如此對香見付出後說出的一句話,話語中透露著如懿的心灰意冷和絕望,怎麼原來彼此相愛的兩個人就走到了如今的樣子呢。他猜疑如懿和西藏法師私通,害惢心在慎刑司廢了一條腿。他猜疑如懿和凌雲徹有私情。他猜疑因為如懿害死了五阿哥。種種猜疑,把如懿一點點推向深淵,把如懿對他的感情消磨,直至最後消失。
  • 《如懿傳》原著:魏嬿婉對如懿,究竟恨從何來?
    只是如懿尚未有所動作,魏嬿婉已經掉入啟祥宮的黑暗,遭受沒完沒了的虐打。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之際,夜夜跪當人肉燭臺、滾燙燭淚滴痛手心之際,自己都看不到的心底深處,有沒有一絲隱隱恨意:你既答應了幫我,為何丟我在這魔窟?
  • 如懿傳:五阿哥反水,害死如懿,魏嬿婉怎麼這麼壞!
    在如懿、海蘭、皇上全力培養下的永琪,居然因為江太醫是如懿所薦,諱疾忌醫,附骨疽多次發作不去找太醫看病,而且多次吃寒涼食物洗冷水澡,導致早亡。辜負了他們的培養之恩,是為不忠。在如懿被乾隆因為香件事件打耳光的時候,永琪從來沒有去看過如懿,還勸海蘭這個敏感時候不要去看如懿。
  • 《如懿傳》凌雲徹真的愛上了如懿,這份愛也害慘了如懿!
    凌雲徹真的愛上了如懿,這份愛也害慘了如懿!經歷了阿箬的事,如懿很少相信他人。但凌雲徹他信得過。這個人,對他有救命之恩。而她,有恩必報。如懿是想找機會求皇上給如懿和衛燕婉賜婚的,而衛燕婉成了衛答應。如懿勸凌雲徹放下她。而這個時候,從冷宮到後宮,凌雲徹真正了解了如懿。越了解,越佩服。
  • 《如懿傳》如懿從未在意過位分,皇后之位是弘曆把她推上去的
    《如懿傳》如懿從未在意過位分,皇后之位是弘曆把她推上去的如懿和弘曆註定是一對悲劇。在一開始的時候如懿本有機會成為弘曆的正妻的,在選擇嫡福晉之時,弘曆鍾情於她,即便甄嬛不喜歡弘曆也不在意,即便違抗母親的命令也執意要給如懿嫡福晉之位。可惜如懿的姑母犯了錯牽連了她,一個罪婦的侄女怎堪成為未來母儀天下之人呢?如懿的嫡福晉之位就此斷送,不過她並不在乎這些虛名。
  • 如懿傳,為了如懿登上後位乾隆辦兩件事,竟令如懿心寒,太后心死
    相信看過如懿傳的小夥伴都知道,如懿傳中的皇上在一開始就是一個毛頭小子,一心只想讓自己心愛的人長長久久的陪伴在自己的身邊,並且給予她最尊貴的位子。所以一開始他可以把對他治理國家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高晞月踢出了局,可以說真的是十分的任性了。不僅如此,他也把同樣後臺強大的富察 琅嬅當成側福晉。
  • 《如懿傳》:如懿的一生都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如果說《甄嬛傳》是在談「愛戀」,那麼《如懿傳》是在談「婚姻」。《如懿傳》的整體格調是灰暗的,如懿的一生都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如果說甄嬛在入宮初期還算是隨心了一陣,那如懿的宮廷生活,從一開始就伴隨著家族,性命,榮辱與自我信念的牽絆。
  • 揭秘《如懿傳》中如懿為何一怒剪髮 導致皇帝和如懿徹底決裂
    看到如懿跟皇上大婚時,兩個人眉眼間都是濃濃的情意,想到後面兩人的懷疑撕裂,就忍不住心疼如懿。畢竟,如懿在乎的就只是皇上的心意,而皇上擁有的則是三千後宮。皇上懷疑如懿了,芥蒂如懿了,大可以去找其他的妃子去排遣寂寞,而如懿卻只能死守著這一份感情。
  • 甄嬛和如懿的區別是什麼?
    一比,得出的結論往往是《如懿傳》不如《甄嬛傳》遠矣。不錯,看豆瓣評分,看收視率,看口碑,《如懿傳》都是遠遠不如《甄嬛傳》的。但是,有一樣《如懿傳》卻強於《甄嬛傳》,那便是立意。《甄嬛傳》算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我也看過大約三遍。但即便如此,依然很不喜歡劇中主角甄嬛。甄嬛是瑪麗蘇大女主,七竅玲瓏心,事事能為,人人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