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阿甘正傳》:沒有定數的人生,要奔跑起來

2020-09-10 山有四夕

以前常聽人提起《阿甘正傳》,他們說很勵志,一定要看一看。今天,我終於拿出時間去看了它,我卻覺得它不是勵志一個故事。

電影《阿甘正傳》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它1994年一上映便拿下了不錯的口碑,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等6項大獎。

影片講述的是智障小鎮男孩.甘,不斷努力在各大領域創造奇蹟,和珍妮相互守護的故事。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人性之美,同時認為電影並不是要表達勵志給觀眾。影片中所有配角都很努力的生活著,他們的努力並不比甘少。

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是一個溫情的人生心靈成長故事,甘在各種環境中依然保持著純樸善良。拋開影片中美國社會背景不談,甘一直過著飄零沒有定數的人生,他一直在奔跑,就像那片漂浮的羽毛。

01

阿甘生活在單身家庭,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家大大的房屋因為有租客而不感到寂寞。阿甘駝背,為了矯正,母親找醫生給帶他穿上腿箍。面對別人的嘲笑,母親告訴甘:「上帝是公平的,會給每個人都戴腿箍。你跟別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偉大的單身母親,一人稱起了甘的希望,她用最簡單的言語讓甘明白了不少道理。愛和陪伴,給這個少年善良。


甘的智商只有75,不能讀最好的公立學校,母親為了他和同齡人一樣,明白了校長話中的意思,母親出賣自己讓甘有機會上學。

智商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甘可能只是有點遲鈍、笨拙,他能和一個人正常交談說明智力沒有問題。不要用狹隘的眼光看人,不到人生終點,你永遠也無法知道結局。比起惡,我們更願意相信人的善良真誠。

阿甘在校車上遇到了珍妮,珍妮善意的讓甘坐她旁邊,他們成了一生的朋友。

他們相互守護對方,珍妮在阿甘受欺負時教會了甘跑,這一跑像風一樣快。阿甘就這樣跑入了大學,他成了橄欖球明星。甘去找珍妮,看見珍妮和男朋友親熱,甘覺得有人欺負她,上去就是一拳。


「蠢人做蠢事」這是媽媽告訴甘的,那些欺負人的人才是真的蠢人。甘的執著無人能及,跑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甘的母親、珍妮 都是善於奔跑的人,在生活的各種困境中,跑起來才能活下去。

母親不跑,甘只能生活的比現在更差;珍妮不跑,父親會繼續虐待她;阿甘不跑,生活會吞沒他。跑是一種智慧,沒有什麼是命中定,跑起來的人生更精彩。

就像21歲時的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醫生斷言他只能再活2年,誰知他卻活到了76歲。

全身癱瘓、不能發音,這些都不算什麼。霍金會奔跑,他完成了偉大的著作《時間簡史》,也去往日本、中國等許多國家進行他的學術演講。

輪椅困不住會奔跑的人,只能困住心如死灰的人。人生不可預知,接下來的一天會發生什麼沒有人知道,而你只管往前跑,不要回頭。


02

大學畢業,阿甘入伍去了越南,珍妮足漸走向墮落。他愛珍妮,珍妮卻不能愛他。在越南,甘認識了愛捕蝦的布巴,認可他的鄧中尉,甘憑著跑在戰爭中救下了許多人,成了越戰英雄。阿甘回國繼續服役,被發現桌球打的好,成為桌球外交大使。

服役結束,阿甘去履行和死去布巴的承諾,買船下海捕蝦,成了擁有幾十條船的企業家,他把公司一半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甘自己回家做了園丁。

也許有人認為阿甘是運氣好,才能有如此的成就。但仔細想想又不是,就算有好機會,阿甘不先自己跑起來,幸運會自動送上門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他是一個愚笨的人,卻執著、善於接受新事物,懂得感恩。甘牢記母親的話「錢只要夠用就好了,多餘的錢只是擺闊。」他把錢捐贈出去,給醫院、給教會。善良的人,上帝不會虧待他,一切名利都是他跑起來的結果。

人生沒有定數,他愛的珍妮回來了,跟甘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可是,一個清晨珍妮離開了,醒來後的甘呆若木雞地坐在長登上,他開始瘋狂地跑,這一跑就是三年,阿甘橫越美國成為名人。

阿甘因為痛苦而跑,因為思念而跑,他用跑步來忘掉過去。約翰・肖爾斯在《許願樹》中寫到:

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是呀,人總要學會和自己和解。鄧中尉從失去雙腿中走出來了,敢於面對現在的生活。阿甘也從失去珍妮的痛苦中走出來,並帶領了一群人。

阿甘累了,他回到老家小鎮,收到了珍妮的來信,珍妮希望他去看她。甘找到了珍妮,珍妮告訴了甘,他有了兒子,甘都無法相信。一家三口回到小鎮,他們舉行了婚禮,當天鄧中尉也來了還帶著他的未婚妻。

你所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相信生活之路跑起來,總會有收穫,原地踏步什麼也得不到。

03

生活總是這樣,沒有完美的,總要留些遺憾才會記憶深刻。幸福的時光過的很快,珍妮病死了,阿甘在她墓前痛心疾首。但阿甘還要跑起來,他有兒子要照顧。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正如宮崎駿說:「人生就是一列開往末途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你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未來更值得期待,不要試圖追尋過去。


世間的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失去或者得到什麼,就像阿甘母親告訴他那樣:「生命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得到什麼!」

生老病死,乃命中注定,但人生沒有定數,人生的最終命運,只有自己努力跑起來找尋,去得到答案。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巧克力人生
    上周,《阿甘正傳》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了。所以他總是竭盡所能向前奔跑,跌倒了再掙扎著爬起來。日積月累的無目的奔跑,漸漸地,阿甘已經奔跑如飛,障礙阻擋不了他,曾經戲弄他追趕他的同學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奔跑離開。在中學時,為了躲避同伴欺負,跑進了一所大學,憑著驚人的速度,被學校破格錄取。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並最終進入了大學,成了橄欖球明星,受到了美國總統甘迺迪的接見。
  • 豆瓣評分9.4《阿甘正傳》:三種感情,成就了阿甘精彩的人生!
    ——《阿甘正傳》《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電影上映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大獎。
  • 《阿甘正傳》豆瓣9.4:母愛的偉大,成就了阿甘不平凡的一生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了,享年77歲。這部經典老劇,是一代人的回憶,直到現在還是經久不衰。得知老人家去世後,再一次重溫《阿甘正傳》,「瘋子自有瘋子的趣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或許這就是別人眼中的阿甘。很多人形容阿甘,就像武俠小說塑造的人物,充滿了傳奇色彩。
  • 《阿甘正傳》:於非理想國中掙脫束縛,於命定中觀望未知
    直到最後,阿甘帶領一大群人奔跑在一望無際的鄉村公路上時,他把媽媽的話代入自己:「要往前走,必須忘掉過去」。那一刻阿甘眼含熱淚,若有所思,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也正是這時候,阿甘理解了媽媽的話,人不能活在痛苦和過去,只有向前看,才能獲得釋懷和希望。自此,他不再執著於母親的逝去,珍妮的離開。這一次,是他從心靈上掙脫了束縛。
  • 《阿甘正傳》一部普通人的寶典
    在為《肖申克的救贖》惋惜的同時,也不得不說一句《阿甘正傳》的實至名歸!阿甘的成功雖然不能複製,也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幻想,但是它還是告訴了我們人如果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你就必須要有的三個高貴品行!在電影裡阿甘的身世可以說非常糟糕,他連普通人都算不上,是一個智力發育不全的半殘疾人。小時候因為疾病要在腳上帶著矯正器材,還因為智力問題無法正常上學。
  • 《阿甘正傳》:你只需奮力奔跑,命運自會為你解開所有枷鎖
    近日,重溫了往日的經典電影《阿甘正傳》。這部影片我看了三遍了。最喜歡電影裡的那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幸虧,他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一個從來不曾嫌棄過他的母親,一個時常教育他說:你沒有和別人有任何的不同的母親。正是在這種愛的保衛下,我們的阿甘健康快樂的成長著。
  • 一部美國的近代史—《阿甘正傳》;去追逐屬於自己的快樂。
    在95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最終的結果,《阿甘正傳》一舉拿下七項大獎,而另外兩部都成了背景板,《肖申克的救贖》成了許多影迷心中的「無冕之王」,《低俗小說》仍被後續許多作品所致敬。
  • 《阿甘正傳》:從阿甘和珍妮看,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他是個被人瞧不起的孩子,常被人嘲笑和辱罵,然而阿甘這個智商不足的傻子,卻成了人生贏家。阿甘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但他的勵志故事並不是&34;那麼簡單。電影的另一個主角珍妮,是阿甘青梅竹馬的戀人,也是阿甘一生的摯愛。
  • 《阿甘正傳》:先天殘缺小人物,勵志故事背後的一些人性反思
    不僅如此,他還患有先天脊椎彎曲,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行走和奔跑,必須利用支架來固定身體,強行讓身體直立起來,才能勉強踉蹌地行走。無疑,這樣的阿甘,在正常人眼中是不幸的。因為他身體的缺陷,在周圍人看來是特殊的,甚至是「怪物」般的存在。
  • 解析《阿甘正傳》:阿甘的經歷折射出歷史變遷,影片中的象徵意義
    前言《阿甘正傳》是1994年在美國上映的勵志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主人公啊甘因為先天智障,從小就受到別人的冷嘲熱諷,但他對命運的不公沒有屈服,而是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並且認真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更好,造就了他勵志的傳奇故事。
  •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有人在阿甘的身上看到了面對生活始終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有人從《阿甘正傳》這部影片中感受到了真誠美好的人類情感。但實則《阿甘正傳》講述的其實就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成功通常有兩種定義:第一種成功是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實現了心中的理想,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紀實傳記還原赫赫戰功背後的人性動搖
    9月18日,據外國媒體報導,《阿甘正傳》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溫斯頓·格魯姆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於1965年至1969年期間參加越南戰爭,戰爭結束後,他先是作為一名記者供職於華盛頓星報,後辭職成為全職作家。
  • 重看《阿甘正傳》丨年少不懂為何經典,長大以後才看懂深意
    電影《阿甘正傳》 改編於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 的同名小說,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導演進行拍攝。該影片獲得了第48屆英國電影,第52屆金球獎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頒發的眾多獎項。在生活中阿甘同學許都瞧不起阿甘,但他母親鼓勵阿甘要堅持不懈,自強不息。主人公阿甘有一次在躲避同學們追打的時候,意外跑掉了自己的支架。在一次逃跑中阿甘意外跑進了橄欖球賽場,被橄欖球教練發現了阿甘跑步極快的潛能,特批進了橄欖隊。隨後阿甘成為了一名全美運動明星,更是受到當時總統甘迺迪的親自接見。
  • 《阿甘正傳》帶來的不僅是感動,人生還需要一種勇往直前的傻氣
    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關於《肖申克的救贖》我已寫過影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在寫《阿甘正傳》影評時,上網查了一下,關於它的影評有5000多篇,這超了我的想像,可以看出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認可,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認知。
  • 《阿甘正傳》:直面現實,方可一往無前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1995年,該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 淺析《阿甘正傳》之珍妮:鬥不過的是命運,難以取捨的是人生
    作為《阿甘正傳》中的男主角,他是一個從小身體殘疾,智商略低於正常人的「傻瓜」。但就是這個「傻瓜」創造了無數的奇蹟,因為女友珍妮告訴他:「危險就跑。」可夢想和人生都要靠腳踏實地努力,不是誤入歧途的不擇手段。而裸唱的珍妮,從這一刻開始,就與自己的人生,與自己的夢想背道而馳。
  • 電影《阿甘正傳》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報導稱,美國小說家、知名影片《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 格魯姆的的家鄉——阿拉巴馬州費爾霍普市市長卡琳·威爾遜(Karin Wilson)表示,格魯姆的家人向她的辦公室告知了其去世的消息。
  • 《阿甘正傳》之後,這小子跑去幹嗎啦?
    無數人被《阿甘正傳》感動過,傻子的執著、兒時的羈絆、對愛的守候、母親的無私……這些貫穿於故事中的情感無時不在拷打著我們的靈魂!原來,阿甘也是個渣男,在和珍妮的戀愛過程中也會出軌;原來阿甘的媽媽並不是那麼偉大,在被騙子騙光錢財和感情後住進了窮人老人院;原來寄託著無數童年回憶的老房子很早就被媽媽賣掉了。作者想表達的是傻子也有自己不一樣的能力,同時情感上也有凡人的一面。而電影《阿甘正傳》被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標上了美國主義印跡,故事已經偏離了作者原有的設計。
  • 重溫《阿甘正傳》,它究竟有何魅力,能在1994年獲得奧斯卡大獎?
    有一次幾個壞小子欺負他,珍妮讓他趕快跑,也許是因為害怕,也許就是因為擅長奔跑,他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腿上的支架也散落了,這一刻他感覺到了從沒有過的自由,完完全全的自由。,鬼使神差的他就跑進了正在比賽的橄欖球場地,他超群的奔跑能力引起了球隊教練的注意。
  • 溫斯頓·格魯姆去世 享年77歲《阿甘正傳》成絕響
    溫斯頓·格魯姆,《阿甘正傳》的作者昨日在阿拉巴馬州費爾霍普的家中去世,享年77歲。他的繼子弗雷德裡克·赫爾明說,他是在睡夢中去世的,很可能是心臟病發作。 格魯姆出版過三部備受好評的小說,還有一部非虛構小說入圍普立茲獎,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阿甘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