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紘一夜未歸,盛家這場宅鬥的背後暗含了每個人的結局

2020-10-28 吉吉

電視劇《知否》中盛紘因為兒子長楓胡言亂語,被官家留在了宮中一夜未歸。盛家引發了一場宅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這場宅鬥的背後是人性的複雜,也暗含了每個人的結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場宅鬥。

01

午飯時間到了,王大娘子一看盛紘沒有回來,就覺得不對勁。知道出事了,她慌了神,立馬就去找老太太。盛老太太什麼人,什麼場面沒見過。她知道這個時候不能亂,尤其是大娘子。她是當家主母,她需要安撫人心。老太太就讓她約束下人,安定人心。可惜,王者帶不動大娘子這個青銅。

大娘子和劉媽媽吐槽老太太不夠關心盛紘,轉眼間發現她現在說了算啊,可以趁機發落林小娘。林小娘正好給了她這個把柄。其實,這件事你就可以看出來了,王大娘子是個沉不住的人。這種時候,作為大娘子,她不能亂,更不能引發宅鬥。她在這個時候想著如何鬥敗林小娘,多麼糊塗啊。

知道盛紘出事,林小娘的第一反應是把財產換成錢趕緊跑路。因為,她經歷過抄家,那種事,她不想經歷第二次。她嫁給盛紘圖的是一份安穩和體面。當這一切沒有了,他定然不會跟著盛紘。

有人說這便是妻和妾的區別,確實如此。但吉吉還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大娘子明明是很關心盛紘,但關鍵的時候,她想的還是如何鬥倒林小娘。所以,她的關心就打了折扣。這便是人性的複雜,她關心盛紘是真,想賣了林小娘也是真。

這個時候,真正關心盛紘,關心盛家的,只有盛老太太。這是她一生的寫照,她為盛家真的付出了畢生心血。盛紘的妻妾鬥個不停,她裝病,看著他們鬥,但依然掌握著全局。關鍵時刻,立馬派人出擊,才沒有將事情鬧大。

比起王大娘子和盛紘,盛老太太才是盛家的主心骨。但凡她在,盛家就不會亂。多大的麻煩,她都能控制住。這是能力,也是本事。而當媳婦的王大娘子,一星半點都沒學會。

02

盛紘回來了,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看得最透依然是老太太,她知道盛紘定是受了斥責。但是,大娘子和林小娘不知道。

聽說盛紘安然無恙出來了。林小娘帶著孩子來了,但她沒有想到是她的兒子長楓惹的禍,長楓挨了一頓板子。大娘子趁機告訴盛紘林小娘變賣家產的事。但是,大娘子沒有想到林小娘手裡有她放印子錢吃利息的把柄。

不得不說,林小娘真的是高。她早知道,但她偏偏不說。因為,她要留著關鍵的時刻用。或者自救,或者能給大娘子致命一擊。不得不說,論心機,大娘子壓根不是林小娘的對手。

這一次宅鬥,大娘子沒有贏。是因為她從不知道放印子錢收利息,會給她和盛家帶來什麼樣的麻煩。她早被自己姐姐利用了,她沒有意識到。直到給盛老太太下毒那次,她才明白,但也遲了。她的結局註定是個悲劇,都是她姐姐害的。如果這件事情,她對姐姐有所疏遠,都不至於日後回到鄉下老家,在盛家祠堂呆十年。

林小娘這局,也沒有贏。這個時候,變賣家產,盛紘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只是,他沒有揭穿。這時候,盛紘的內心就已經疏遠了林小娘。林小娘的悲劇,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墨蘭和梁晗的事情後,盛老太太立馬重提了這件事,兩件事合在一起,林小娘根本喘息的機會。

面對王大娘子和林小娘的做法,盛紘是寒心的。他在宮中心驚膽戰,家裡一地雞毛。回來還要給她們斷官司,兒子害自己膽戰心驚,妻妾都不真正關心自己。一個做的是讓盛家遭殃的事,另一個在為自己想退路。所以,他才會感慨流放路上,誰會陪著他。

王大娘子輸在了格局,林小娘敗給了心機。盛紘看清了人性的複雜。他現在只能尋求外援盛老太太。和他一樣在乎盛家清譽的,唯有盛老太太。

03

面對盛紘的求助,盛老太太分析了利弊,推出了明蘭來管家。不得不說,盛老太太是一把教育的好手。

她知道盛紘求助她,要麼讓她管,要麼讓她在林小娘和大娘子之間挑一個人。她這麼多年沒管家,如今管了,兩人都會把矛頭對準她。而林小娘和大娘子,這個時候都不合適。但她的內心偏向大娘子。她推出明蘭,明蘭既可以把她學到的實踐一下,又可以把她不懂得學習一下。有什麼問題,她還能及時提點。然後,找個合適的機會,把管家權還給大娘子。

王大娘子管過家,林小娘也管過家。她們的女兒都能耳濡目染,但明蘭卻沒有這個機會。不會管家的女子,嫁入婆家,定然是要吃虧的。在盛家,她還能幫著明蘭,到婆家,明蘭只能靠自己了。她一定要讓明蘭學會,這種大家庭如何管家。這便是盛老太太的格局和遠見。

明蘭一直和她住在一起,她一直沒有合適的理由讓明蘭搬出去住。如果平時說,人人都會說她偏心明蘭。但明蘭管家了,自然好辦了。

明蘭的的結局,在這個時候也註定了。盛紘救了自己的那一句是明蘭所說:「大丈夫當忠君愛國,不如做個純臣,何必無謂爭執」。

這場宅鬥中,她看似是個傳話的,卻會隨機應變。她揣摩著每個人的心思。跟在祖母身邊,她學會了祖母身上的臨危不亂,冷靜分析,掌控全局。她的格局和祖母的教導,決定了她日後在侯府的立足。

墨蘭也是這場宅鬥的參與者,時不時地為林小娘說話。甚至,關鍵時刻,就是她開口為林小娘脫罪。跟著林小娘,有一樣學一樣。裝可憐,扮賢惠等都是跟林小娘學的。而這些,註定無法在婆家立足。有這樣的小娘,她的悲劇是一定的。

盛紘一夜未歸回來後,他看到了人性的複雜,感到了人情的冷暖。他愛清譽,勝過愛妻兒。這場宅鬥,暗含了每個人的結局。他們日常的點滴生活,決定了每個人能走多遠。有人註定是悲劇,有人註定越來越好。

今日討論:你是如何看盛家這場宅鬥的?

吉吉:陪你一起追劇,分享我的感悟

相關焦點

  • 知否三大家族結局:齊家敗落,顧家四分五裂,盛家關係最為複雜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中有「三大家族」各有各的不易,而在結局時,齊家敗落,顧家四分五裂,盛家雖然關係複雜一點,卻也是最平安順遂的一個。目前三大家族之中齊家是最有威望的,所有人對齊家也是恭恭敬敬的自然會連累齊府,一夜之間齊府沒了此前的光輝,好在齊衡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對皇上的忠心,結局還不算太差。
  • 《知否》:一門三代,同是盛家當家媳婦,為何嫁人結局卻不同?
    而《知否》,則是向我們講述了關於婚姻的奧秘。談起盛家,首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聰慧可人的明蘭,大家閨秀的華蘭,滿腹心機的墨蘭,還有小天使如蘭,她們品貌端莊,性格迥異,卻都有著一段盪氣迴腸的故事。其實,除了盛家的女兒們,盛家的三代掌門媳婦也值得我們品味。
  • 《知否》賀老太太為何不反對賀弘文在迎娶明蘭前納妾呢?
    《知否》中,寵妾滅妻一詞,可謂貫穿全劇,明蘭之所以在年幼成為孤女,長大後不敢顯露自身才華,本質上是由於盛家的當家人盛紘過於寵愛林噙霜,一味聽信她的話語。在劇中,明蘭與齊衡的愛戀因家世走向破裂,賀家賀弘文想要求娶明蘭,賀家老太太與盛老太太一向是故交,而賀弘文本人又對明蘭頗有好感。
  • 《知否》:盛家四個女兒面對婚姻的選擇,決定了她們不同的結局
    比如盛家四個女兒,在面對愛情和婚姻的選擇時,每個姑娘給人的感受都不一樣,雖說那個年代,婚姻由不得自己作主,但也要看每個人的性格,這其中如蘭最為突出,她敢愛敢恨,所以也敢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她雖然是下嫁,但也過得很幸福。還有明蘭,她在婚姻的選擇中,更多是合適為主,不考慮愛不愛的,她在愛情是理智的清醒的,但這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 知否:盛家四位女婿不同結局都代表一種人生,配角文炎敬才是常態
    四位在雲英未嫁的時候,都算是有情飲水飽的想法吧,但是婚姻在經歷了滿地雞毛之後,也就是華蘭,墨蘭,如蘭,以及明蘭了。而縱然這世間人生百態,形形色色的人心交纏,婚姻也無外乎就四種。第一種明蘭,實力與實力的碰撞下即是兩情相悅,又是「門當戶對」。
  • 知否原著:盛墨蘭和小妾春舸宅鬥大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盛墨蘭嫁給了永昌侯爵府的梁晗,過門之後就碰上了梁晗最喜歡的小妾春舸,據說這位春舸是個尤三姐式的人物,長得豔若桃李、性子潑辣,很得梁晗的寵愛。墨蘭結婚之後,第一個碰到的對手就是這個春姨娘。
  • 重溫《知否》盛家「三段利益」婚姻,林噙霜是一個傳奇
    在重男輕女的年代,衛恕意的博才遠見絕對高於大部分男人,否則前途為大的盛紘絕對不會娶家門破敗的衛恕意為妻,在這場婚姻關係中,衛恕意給娘家獲取足夠多面子和豐厚的嫁妝,緩解娘家經濟狀況。雖然這場婚姻盛家和衛家各取所需,但是從結果來看盛家是大賺,只可惜以盛家為首的盛紘不以為然。
  • 《知否》結局盛家為掩蓋不堪邀請墨蘭到候府相聚
    《知否》大結局時,整個盛家都到顧候府,幫顧家修繕祠堂,出人意外的是墨蘭也被邀請去了,很多人都認為是盛家原諒了墨蘭,說實話,小編不太認同這個觀點。《知否》對於墨蘭結局的設定,怎麼看都有點強行洗白的意味,就因為墨蘭曾在明蘭大火產子是說了一句「我那六妹妹可還懷著身孕呢
  • 細看《知否》幾位娘子的結局,終於明白,顧廷燁是盛明蘭唯一選擇
    細看《知否》幾個娘子的結局,終於明白,盛明蘭為何會嫁顧廷燁第一次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在大學,那時還不懂愛情。如今工作兩年,和男友談婚論嫁,再刷《知否》,才算真的看懂。這一次看《知否》,看的不是宅鬥的精彩,也不是盛明蘭的苦盡甘來,而是這些大宅子中的女人。
  • 《知否》各人物終極結局,小公爺彌補一生遺憾,心機的她最悲慘
    《知否》這部劇大家都知道,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電視劇雖然對原著還原度很高了,但是由於原著內容太多,電視劇並沒有演繹出各個人物的終極結局,那麼今天作者就帶你們來看看劇中各個人物的終極結局吧。齊衡老了以後跟長柏仍十分要好,某年從外地卸任回來,因家中人尚未回京歸置,他便獨自一人去盛家過年。見到了明蘭的縮影,胖乎乎的長柏的庶孫女盛小六。一見之後,他如同少年時期一般,各種寵溺小六,送筆送紙送玩具吃食給盛小六,之後他更是一力作主令嫡次孫齊小二娶了盛小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夙願——齊小二與盛小六永遠在一起。
  • 看知否3大家族結局:國公府沒了往日榮光,盛家笑到最後
    最近《知否》可是掀起了一陣又一陣浪潮啊,不得不說,知否從劇情設定再到人物描繪方面都很精緻。劇裡三大家族之間的故事線也很扣人心弦。現在電視劇也快終結了,三大家族的地位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吧知否最開始上演的時候,齊國公的地位可是相當高,可誰知到了最後齊國公居然是這三大家族裡最先沒落的
  • 《知否》原著結局未死的林小娘:太想得到的欲望,實現的要有底線
    》原著中的林小娘,結局並沒有電視劇中的慘死,而是被送到了盛老太太的莊子上。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林小娘的結局,是為了她錯誤的三觀買單。在整個《知否》當中,林小娘是為數不多的反派之一,她的惡,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欲望。在等級森嚴的古代,雖說正室大娘子對於妾有絕對控制權,每一個嫡妻都會對妾室嚴防死守,在大家族裡,更沒有妾室早一步比正室大娘子早一步懷上孩子的。
  • 「忍等恨」與「穩準狠」,《知否》盛家大老太太人生成功六字訣
    於是,盛家大房下定決心促使淑蘭與孫志高和離。但是在古代,女性和離難於上青天。大多數是被休,掃地出門。盛家找到了孫志高的致命軟肋:孫志高一心要娶的妓女雖然被他贖身了,但是她在妓院的賤籍,也就是她做妓女的戶籍,忘記消除了。電視劇中,作為自帶光環的主角,明蘭想到了這一層,並想辦法拿到了妓女的戶籍,從而促成了淑蘭與孫志高的和離。
  • 知否原著:盛家小兒子長棟的妻子,羞澀柔順符合盛家所有人的心意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盛紘除了盛長柏和盛長楓還有一個小兒子叫盛長棟,作為盛家最小的孩子(比明蘭還要小)盛長棟也是庶子,是香姨娘所生,因為年齡小,所以前期出場並不多。原著裡作者把盛家的每一個人的結局都交代的很清楚,所以專門講了盛長棟的婚事,他的婚事得益於他做了一件好事:背老媽媽下山居然背出個嫁妝豐厚的媳婦來,這個老媽媽家居然還是國舅爺沈從興的遠房親戚,果然好人有好報。
  • 知否:盛長柏的母親糊塗自私,但卻讓人恨不起來,因為有這些優點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劉琳飾演的盛長柏的母親王大娘子雖然粗魯率直,沒有什麼心機,有時看上去滑稽、可笑,有很多缺點,但是在劇中這個人物卻一點兒也不招人討厭,相反還恨招人喜歡。劉琳扮演的王大娘子非常成功,很吸引人的眼球。
  • 知否:盛家女兒出嫁,為何其他人皆是綠嫁衣,唯獨如蘭是紅嫁衣?
    由趙麗穎等人主演的《知否》這部劇一播出,收視率就直線飆升,這部劇主要講述了明蘭為主的盛家三個女兒,從小到大,再到結婚之後的故事,尤其明蘭的故事更加的引人注目。 這兩人穿的都是綠色嫁衣,唯獨如蘭成親的時候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老太太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出身高貴的侯府嫡女,心計手段都是一流的,堪稱小說內段位最高的宅鬥高手。但難能可貴的卻是她的心地善良,這樣的女子堅毅、果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會勇敢去追求。
  • 《知否》裡的一代教育家,靜安皇后和她的學生們
    從孔嬤嬤口中了解到,年輕時的盛老太太,也是個敢愛敢恨的爽快人。但是嫁給盛老太公後,卻沒經營好夫妻關係,最終還成了「孤家寡人」。盛老太太年輕時因為家世好,進過兩次宮,因此認識了靜安皇后和孔嬤嬤等人,也確實受到靜安皇后的思想的影響。比如,雖有能力,但不屑於宅鬥,認為家庭矛盾主要原因還是在男人身上,因此只一味和盛老太公鬥氣。結果,不防備讓受寵的小妾把自己的親生孩子害了。
  • 《知否》六姑娘盛明蘭:大智若愚,輕易不損人,損人必利己
    》劇照劇評《知否》可謂是一部由男性主導的後宅爭鬥記,無論是盛明蘭所在的盛家,還是顧廷燁所在的顧家,眾女爭寵是其不變的旋律。而男性則處在爭鬥的中心,不論是「正妻小妾」爭權力;還是「嫡庶兒女」爭關注;亦或是感情上「兩女爭一男」;男性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是這都不會影響男性的主導地位。這種爭鬥局面在複雜的盛家更甚,圍繞著盛紘爭鬥的是主母王若弗和妾侍林小娘,表面的妻妾之爭實際上爭的是丈夫的寵愛,爭丈夫給自己孩子的利益,爭丈夫給自己娘家的利益。
  •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兒女。後續更新,如若喜歡,請點個讚,加關注,助力小編漲粉哦。原著《知否》康家一家的結局如何呢?但原著中,康姨母的結局可謂比這悽慘多了。與大姐康允兒不同,加之康姨母撐腰挑唆教育,康元兒雖小小年紀,但無禮狂妄,潑辣心狠,不敬婆母,虐待僕人,氣暈王老太太,康姨母竟還想與康元兒合謀害死王舅母,試圖掌控王家,被王舅母識破。王舅母早已厭棄康元兒,只迫於王老太太的壓力才不敢大張旗鼓動手,但暗恨至極,便悄悄派人去青樓找了絕子湯騙康元兒喝下,致使康元兒終生不會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