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票》,一個真實的故事,關於母愛,關於母親節

2020-11-20 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

臺灣新竹火車站


臺灣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教授自述:


我從小就怕過母親節,因為我生下不久,就被母親遺棄了。

每到母親節,我就會感到不自然,因為母親節前後,電視節目全是歌頌母愛的歌,電臺更是如此,即使做個餅乾廣告,也都是母親節的歌。對我而言,每一首這種歌曲都是消受不了的。

我生下一個多月,就被人在新竹火車站發現了我,車站附近的警察們慌作一團地替我餵奶,這些大男生找到一位會餵奶的婦人,要不是她,我恐怕早已哭出病來了。

等到我吃飽了奶,安詳睡去,這些警察伯伯輕手輕腳地將我送到了新竹縣寶山鄉的德蘭中心,讓那些成天笑嘻嘻的天主教修女傷腦筋。

我沒有見過我的母親,小時候只知道修女們帶我長大。

晚上,其他的大哥哥、大姐姐都要念書,我無事可做,只好纏著修女,她們進聖堂念晚課,我跟著進去,有時鑽進了祭臺下面玩耍,有時對著在祈禱的修女們做鬼臉,更常常靠著修女睡著了,好心的修女會不等晚課念完,就先將我抱上樓去睡覺,我一直懷疑她們喜歡我,是因為我給她們一個溜出聖堂的大好機會。

我們雖然都是家遭變故的孩子,可是大多數都仍有家,過年、過節叔叔伯伯甚至兄長都會來接,只有我,連家在哪裡,都不知道。

也就因為如此,修女們對我們這些真正無家可歸的孩子們特別好,總不準其他孩子欺侮我們。

我從小功課不錯,修女們更是找了一大批義工來做我的家教。

屈指算來,做過我家教的人真是不少,他們都是交大、清大的研究生和教授,工研院、園區內廠商的工程師。教我理化的老師,當年是博士班學生,現在已是副教授了。教我英文的,根本就是位正教授,難怪我從小英文就很好了。

修女也壓迫我學琴,小學四年級,我已擔任聖堂的電風琴手,彌撒中,由我負責彈琴。

由於我在教會裡所受的薰陶,所以,我的口齒比較清晰,在學校裡,我常常參加演講比賽,有一次還擔任畢業生致答詞的代表。

可是我從來不在慶祝母親節的節目中擔任重要的角色。

我雖然喜歡彈琴,可是永遠有一個禁忌,我不能彈母親節的歌。我想除非有人強迫我彈,否則我絕不會自已去彈的。

我有時也會想,我的母親究竟是誰,看了小說以後,我猜自己是個私生子。爸爸始亂終棄,年輕的媽媽只好將我遺棄了。

大概因為我天資不錯,再加上那些熱心家教的義務幫忙,我順利地考上了新竹省中,大學聯招也考上了成功大學土木系。

在大學的時候,我靠工讀完成了學業,帶我長大的孫修女有時會來看我,我的那些大老粗型的男同學,一看到她,馬上變得文雅得不得了。很多同學知道我的身世以後都會安慰我,說我是修女們帶大的,怪不得我的氣質很好。

畢業那天,別人都有爸爸媽媽來,我的唯一親人是孫修女,我們的系主任還特別和她照相。

服役期間,我回德蘭中心玩,這次孫修女忽然要和我談一件嚴肅的事,她從一個抽屜裡拿出一個信封,請我看看信封的內容。

信封裡有二張車票,孫修女告訴我,當警察送我來的時候,我的衣服裡塞了這兩張車票,顯然是我的母親用這些車票從她住的地方到新竹車站的,一張公車票從南部的一個地方到屏東市。另一張火車票是從屏東到新竹,這是一張慢車票,我立刻明白我的母親應該不是有錢人。

孫修女告訴我,她們通常並不喜歡去找出棄嬰的過去身世,因此她們一直保留了這兩張車票,等我長大了再說。

她們觀察我很久,最後的結論是我很理智,應該有能力處理這件事了。

她們曾經去過這個小城,發現小城人極少,如果我真要找出我的親人,應該不是難事。

我一直想和我的父母見一次面,可是現在拿了這兩張車票,我卻猶豫不決了。

我現在活得好好的,有大學文憑,甚至也有一位快要談論終生大事的女朋友,為什麼我要走回過去,去尋找一個完全陌生的過去?何況十有八九,找到的恐怕是不愉快的事實。

孫修女卻仍鼓勵我去,她認為我已有光明的前途,沒有理由讓我的身世之謎永遠成為心的陰影,她一直勸我要有最壞的打算,即使發現的事實不愉快,應該不至於動搖我對自己前途的信心。

我終於去了。

這個我過去從未聽過的小城,是個山城,從屏東市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車,才能到達。

雖是南部,因為是冬天,總共有一家派出所、一家鎮公所、一所國民小學、一所國民中學,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我在派出所和鎮公所裡來來回回地跑,終於讓我找到了兩筆與我似乎有關的資料,第一筆是一個小男孩的出生資料,第二個是這小男生家人來申報遺失的資料,遺失就在我被遺棄的第二天,出生在一個多月以前。

據修女們的記錄,我被發現在新竹車站時,只有一個多月大。看來我找到我的出生資料了。

問題是: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了,母親幾個月以前去世的。我有一個哥哥,這個哥哥早已離開小城,不知何處去了。

畢竟這個小城,誰都認識誰,派出所的一位老警員告訴我,我的媽媽一直在那所國中裡做工友,他馬上帶我去看國中的校長。

校長是位女士,非常熱忱地歡迎我。她說的確我的媽媽一輩子在這裡做工友,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太太,我的爸爸非常懶,別的男人都去城裡找工作,只有他不肯走,小城做些零工,小城根本沒有什麼零工可做,因此他一輩子靠我的媽媽做工友過活。

因為不做事,心情也就不好,只好借酒澆愁,喝醉了,有時打我的媽媽,有時打我的哥哥。事後雖然有些後悔,但積習難改,媽媽和哥哥被鬧了一輩子,哥哥在國中二年級的時候,索性離家出走,從此沒有回來。

這位老媽媽的確有過第二位兒子,可是一個月大以後,神秘地失蹤了。

校長問了我很多事,我一一據實以告,當她知道我在北部的孤兒院長大以後,她忽然激動了起來,在柜子裡找出了一個大信封,這個大信封是我母親去世以後,在她枕邊發現的,校長認為裡面的東西一定有意義,決定留了下來,等她的親人來領。

我以顫抖的手,打開了這個信封,發現裡面全是車票,一套一套從這個南部小城到新竹縣寶山鄉的來回車票,全部都保存得好好的。

校長告訴我,每半年我的母親會到北部去看一位親戚,大家都不知道這親戚是誰,只感到她回來的時候心情就會很好。

母親晚年信了佛教,她最得意的事是說服了一些信佛教的有錢人,湊足了一百萬臺幣,捐給天主教辦的孤兒院,捐贈的那一天,她也親自去了。

我想起來了,有一次一輛大型遊覽車帶來了一批南部到北部來進香的善男信女。他們帶了一張一百萬元的支票,捐給我們德蘭中心。

修女們感激之餘,召集所有的小孩子和他們合影,我正在打籃球,也被抓來,老大不情願地和大家照了一張像。

現在我居然在信封裡找到了這張照片,我也請人家認出我的母親,她和我站得不遠。

更使我感動的是我畢業那一年的畢業紀念冊,有一頁被影印了以後放在信封裡,那是我們班上同學戴方帽子的一頁,我也在其中。

我的媽媽,雖然遺棄了我,仍然一直來看我,她甚至可能也參加了我大學的畢業典禮。

校長的聲音非常平靜,她說︰「你應該感謝你的母親,她遺棄了你,是為了替你找一個更好生活環境,你如留在這裡,最多只是國中畢業以後去城裡做工,我們這裡幾乎很少人能進高中的。弄得不好,你吃不消你爸爸的每天打罵,說不定也會像你哥哥那樣離家出走,一去不返。」

校長索性找了其他的老師來,告訴了他們有關我的故事,大都恭喜我能從國立大學畢業,有一位老師說,他們這裡從來沒有學生可以考取國立大學的。

我忽然有一個衝動,我問校長校內有沒有鋼琴,她說她們的鋼琴不是很好的,可是電風琴卻是全新的。

我打開了琴蓋,對著窗外的冬日夕陽,我一首一首地彈母親節的歌,我要讓人知道,我雖然在孤兒院長大,可是我不是孤兒。

因為我一直有那些好心而又有教養的修女們,像母親一般地將我撫養長大,我難道不該將她們看成自己的親母親嗎?

更何況,我的生母一直在關心我,是她的果斷和犧牲使我能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和光明的前途。

我的禁忌消失了,我不僅可以彈所有母親節歌曲,我還能輕輕地唱,校長和老師們也跟著我唱,琴聲傳出了校園,山谷裡一定充滿了我的琴聲,在夕陽裡,小城的居民們一定會問,為什麼今天有人要彈母親節的歌?

對我而言,今天是母親節,這個塞滿車票的信封,使我從此以後,再也不怕過母親節了。

——這是一則真人故事,來自臺灣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教授。

相關焦點

  • 一個關於兩千塊錢的真實故事
    一個關於兩千塊錢的真實故事2020年6月27日張傳倫說是故事,其實發生在一個多月前。東北大妞小二姐一家人集資在華北某市一個有幾千戶居民的小區裡開了個挺有規模的超市,經營食品,除了水產海鮮不賣,其它的差不多全賣。
  • 魔法朋克:這是一個關於犧牲和信任,關於黑暗和光明的故事
    有的書,歷經歲月的侵蝕,依然不會磨滅它的光芒;有的故事,無論有多少爭議,依然會流傳於世間;有的人,歷經風吹雨打,不過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是一個沒有神靈的時代,因為人人可褻瀆眾神。魔法與機械交融的舞蹈,朋克時代荒誕的黑暗。
  • 母親節:別忘了給媽媽打個電話
    有一天,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獵人傻傻地看了一會兒,用顫抖的雙手挖了一個坑,把母狼和幼狼埋了,神色暗淡地下了山,從此,這位獵人不再打獵了。聽完這個故事,我的心裡被母狼那種無私的母愛深深地震撼了,腦子裡滿是「肝腸寸斷這個詞,本來是用來形容一個人悲痛欲絕、傷心欲絕的一個詞,卻被性格兇殘的狼演繹得如此悲壯如此感人,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 微小說|母親節的禮物
    母親節到了,我們一家三口決定回鄉下看望娘。既然是母親節,禮物肯定是要帶的,但給娘帶些什麼禮物合適呢?老婆提議說:「為娘買套紅色的衣服吧,今年是娘的本命年,穿紅色衣服平安、長壽。」我說:「不買了吧,要不然娘又說我們亂花錢了!」老婆瞪了我一眼:「你這兒子當的,像只鐵公雞。」不是我吝嗇,自從我們買了房之後,娘再也不肯花我們的一分錢。
  • 這是一個關於木桶的故事
    你快樂著自己的快樂,我快樂著你的快樂兩個人同時往一個木桶裡蓄水…………這是一個關於木(我)桶(們)的故事
  • 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
    關於青春的記憶,或許是那年暑假寫不完的作業;或許是同桌畫的三八線;或許是和朋友趴欄杆上望眼欲穿的身影最近我聽到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1】「親愛的,當初你是怎麼注意到我?」「因為他們說你喜歡我!」「不是吧!」 八年後,我才終於明白當初那個坐我前面的男孩子是因為這麼個美麗的誤會認識我、喜歡我。
  • 三個故事關於人性,告訴我們,制度的重要性
    第一個故事關於降落傘二戰期間,美國降落傘的合格率是99.9%,這就意味著從概率上來說,1000個跳傘的士兵當中就會出現一個因為降落傘不合格而喪命第二個真實故事,關於日本處理垃圾的事日本處理垃圾的技術世界領先,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 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
    今天講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叫張志遠。張志遠是個「知青」。知青這個名稱,當下很多人都已經陌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這場革命的核心,就是把城裡的知識青年送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於是誕生了一個特指的名稱「知青」。1954年,張志遠生在重慶。當時城市戶口非常吃香,城裡人,意味著你的人生已經贏在起跑線上。
  • 關於哈喇子的故事
    不過最搞笑的應該關於一隻雞的故事。那時候語文課本有一篇文《大森林的主人》,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據說曾經是蘇聯的前書記,課文講了作者和獵人一起在森林過夜的故事,裡面關於獵槍點燃篝火、烤雞、在森林裡過夜的情節堪比現在的貝爾野外探險,很多人看完這篇課文都是流著哈喇子懷念松雞。 「我們做晚飯吧。」他說。
  • 童年的許諾,關於愛與枷鎖
    羅曼不僅多次獲得文學大獎,還是一名金牌飛行員,內心積蓄著一個關於愛與枷鎖的故事。他用輝煌的一生,去兌現童年時對母親的許諾,待冠蓋加身、華服歸來,卻錯失了人間的擁抱。影片中,多次出現妮娜帶著兒子被迫搬家的場景。多年後重溫《童年的許諾》時,筆者正好也在搬家。在這種機緣下,靜靜聆聽他們的故事,不禁感慨萬千。
  • 《開端》:這是一個關於輪迴、關於救贖、關於普通人的人性的故事
    雖然這個故事分兩部分,但是看完後我覺得它應該是一個整體的。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一個願意聽他輪迴故事的姑娘,她雖然不會跟著輪迴,但會在每次輪迴中都信任他的故事,給予他幫助與安慰。在這個過程中,他嘗試了多種脫離輪迴的方法,主要的思想是送完他應該送的快遞。
  • 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 為你的影子點亮生命的光芒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總被被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這種特殊本領曾讓他懊惱,不知所措,不敢輕易吐露心聲。而後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 關於鬼的農村真實故事
    這個是個真實的故事,那時還很小,小到記憶裡只有那個事情了,鄙人今年28。98年的時候,我所在的縣城還是一遍凋零,那家辦裡紅白喜事你才會感覺有點人氣,哪年我的祖母去世了,活了90多歲,逃難到的這個小縣城,經歷了所有動蕩不安的年代。她在我的印象裡唯一的就是不怎麼說話,總是安詳的坐在哪裡。脾氣有時也不好。
  • 一個詭異的故事,一場關於人命價值的探討
    ,一個讓人喜歡聽下去的好故事。」《暗黑醫院》就是以一個「好故事」的形象開始的。噩夢籠罩在一家療養醫院中。這家療養院裡的病患很穩定,很少出現突發狀況。然而就在隔壁綜合醫院的速水醫生到這家醫院臨時頂班的那天晚上,一個戴著小丑面具的男人,帶著一名被他槍傷的女人,襲擊了這所醫院。院長、兩名護士以及速水醫生都被困在了這裡。
  • 《追風箏的人》:一個關於罪與寬恕、恐懼與救贖的故事
    選擇這部電影的理由是因為這是一個關於罪與寬恕、恐懼與救贖的故事。它鼓勵觀眾們反思、悔悟,並在災難中尋找希望。也是對原著小說還原度最高的一部電影之一。介紹哈勒德·胡賽尼1965年出生在阿富汗喀布爾。在美國生活了27年之後,作者於2003年回到阿富汗,並震驚地發現那裡的恐怖現狀,即使他已經寫了一個非常現實和詳細的虛構故事。他表示,由於運氣和物質上的特權,他和他的家人從蘇聯和塔利班手中被救了出來,這很像他故事中的核心人物——「阿米爾」。
  • 一個邢臺關於奶茶的愛情故事……
    521=我愛你我們來看一個邢臺 關於奶茶的愛情故事他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卻唯獨對一個來自南方的女孩印象深刻。「你好,一杯半糖的珍珠奶茶加布丁」或是「你好,一杯無糖凍頂烏龍多加冰塊」,女孩幾乎每周都出現在店裡,但每次點的飲品都不一樣,似乎每一杯都代表著她那時的心情。男孩就這樣見證著她的喜怒哀樂。
  • 兩個真實的關於賭博的故事,希望大家遠離賭博!
    故事一:村裡的一位帥小夥,由於酷愛賭博,老婆苦口婆心勸也沒用,最後老婆丟下一雙兒女跟別人跑了。我們村的這位小夥,除了賭博,其他方面都還好,人又長得俊。十幾年前在泉州打工,領回了一位漂亮高挑的北方姑娘,並且生育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由奶奶在老家照看,小兩口到溫州打工掙錢。打著打著,不到幾年,媳婦就跟別人跑了。過年時,小夥一回到家,就把老婆的衣服悉數扔出去,一把火燒了。
  • 關於老上海的別樣抗日故事
    的敘事這是一個關於老上海人的恩怨對決的故事。這是一個自我革命的故事。主人公儘管生來擁有太多,但心存崇高理想,不惜放棄所有,奮勇投身革命。在國共兩黨決戰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智勇雙全的革命戰士,他勇於犧牲,歷盡危險,完成了一個人的戰役,最終踏上了光明的前路。這是一個主僕對決的故事。
  • 一個關於感受「家」的故事:抓馬寶貝《土地》作者筆記
    創作者Chris在年初故事創作接近尾聲時,面對席捲而來的疫情,他感受到在當下的社會境遇的影響下,一個嶄新的創作靈感讓他對故事的走向做了大膽的調整。當我收到這個故事,我立刻感受到了故事對我的邀請和吸引,我意識到作為這個項目的參與者,我們將從中得到的感受與思考、討論與療愈。
  • 常識:關於數字三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為什麼要說關於 「三」的故事呢?原因有兩個:一、小時候,經常有題目讓搜集關於數字的故事,那時候,網絡沒有這麼發達,就想著有一天自己能總結一下。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關於數字的故事特別有趣,特別是三。數字三接下來為大家總結了關於三的常見故事,不信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