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性格軟弱,老公不疼,敬妃憑什麼能超越甄嬛笑到最後

2020-10-08 漂漂小微

最近閒來無事,所以就在家中重刷各種經典好劇,二刷的好處,就是能夠發現很多之前被忽略掉的細節,讓自己對劇中人物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

在整部電視劇中,比起甄嬛,一直覺得敬妃才是整部劇中最大的贏家。

甄嬛,雖然在宮鬥之路上走到了最後,但是愛人、妹妹、姐姐都死了,三個兒女沒有一個被留在膝下,而唯一留在身邊的那個由她一手扶持上位的兒子卻對她心存戒備。縱使心寒,卻也無可奈何。

而甄嬛的其他盟友,死的死,傷的傷,勉強撐到最後活下來的,也和她心生嫌隙,老死不相往來,譬如端妃

而敬妃,不僅打敗了自己所有的敵人,成為皇貴妃,享受尊養,成為為數不多笑到最後,並且還與甄嬛保持良好關係的一個。

除此之外,她的養女,甄嬛的女兒朧月也對她有著很深的眷戀,雖不是自己親生卻勝似親生,而她們之間的母女親情更是甄嬛怎麼也羨慕不來的情分。

你們說,比起甄嬛,敬妃是不是更符合人生贏家的稱號。

提到敬妃,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無子無寵,地位一般,第二則是軟弱無用。前期的敬妃也確實如此,剛出場時,敬妃還是敬嬪,無子無寵,亦不受寵。遇事唯唯諾諾,從不主動出頭。即便後來晉升為妃,也處處被同為妃位的華妃壓一頭,雖有協理六宮的權力,卻是形同虛設,就連小允子都說她是一個不能做主的人。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這樣一個無子,無寵,長相一般,家世也一般的人能熬到貴妃,還借力打力清除了所有競爭對手的人,笑到了最後,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甄嬛傳》中,說起頭腦清楚的明白人,敬妃絕對是其中一個。

敬妃的位份很高,雖然不受寵,但是在宮中與華妃、端妃、齊妃並列,是四妃之一,而且和華妃一樣,擁有協理六宮的權力。可是,她卻從來沒有因此恃寵而驕,反而不爭不搶,處處忍讓,面對華妃的刁難,她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忍氣吞聲,從不和她產生正面衝突。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敬妃軟弱無能的表現,可是只有她自己才明白,她只是一顆棋子,一顆被皇帝用來牽制華妃的棋子。

她知道皇帝對她沒有愛,所以她也只是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她沒有野心,對皇帝也不心存幻想,不爭不搶,安靜度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就是在整部劇中,後宮中所有出鏡的嬪妃,都有過侍寢,都和皇上有過二人世界,唯獨敬妃,從來都沒有和皇上有過單獨親密接觸過。

在與皇帝相處的過程中,她既不爭風吃醋,也從嫉妒像甄嬛、眉莊這類新入宮的寵妃,反而她們和平共處,在諸多嬪妃心目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無形之中為自己減少了不少敵人,為自己笑到最後提供了資本。

懂事識趣,有自知之明

敬妃懂事識趣,深知自己在皇帝心中自己的身份和用處,也會利用這份自知之明替皇上「解圍」。

電視劇中有這樣的一幕:皇帝決定賞給後宮的妃子一些騾子黛,因為只有3盒,不夠分,在場的敬妃當即對皇帝表示自己不需要,讓皇帝不要為難。這一舉動讓皇帝心安理得地把騾子黛分給了皇后、華妃和甄嬛。比起華妃不依不饒非要皇帝賞給自己侄子一個爵位的做法,兩相對比,給皇帝留下了懂事、識大體的形象。

皇后曾說,敬妃懂得利用男人的憐憫,儘管敬妃是一枚棋子,皇帝對她還是存有一份愧疚。因為這份愧疚,皇帝雖然不寵愛敬妃,但是對她很信任,除了她本身不爭不搶的性格外,與她的這份懂事也有很大的關係。這份信任,讓她在皇后與華妃的鬥爭中,能夠明哲保身,獨善其身。在後期皇后與甄嬛的鬥爭中,這份信任更是為甄嬛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

敬妃很聰明,而且懂隱藏鋒芒

敬妃曾經是華妃的房中格格,華妃是誰,是一個眼裡容不下沙子的女人,宮中無論是誰受寵,都會受到她的打壓與針對,沈眉莊如此,甄嬛亦如此。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眼裡容不下沙子的人,眼睜睜地看著敬妃從一個房中格格到和她平起平坐,卻也只是被苛待,而沒有累積性命。可見敬妃是一個非常聰明而且懂隱藏鋒芒的人。

閒月閣事件中,出於防備,甄嬛並沒有給當時還是敬嬪的她透露多少關於她利用浣碧坑華妃計劃。可是在卻一早就已經猜到了甄嬛的意圖,在整個事件中,敬嬪只發過兩次言,但是都旁敲側擊地打擊了華妃,而且減少一半看守的侍衛。這樣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敬妃不可謂不精明。

甄嬛曾經評價敬妃,說:

若真是一無是處,又怎能在華妃之下獨善其身這麼多年?

內心柔軟,始終善良

當然僅僅靠這些是無法讓她獲取甄嬛的信任的,敬妃最大的一個特點還是內心柔軟,始終善良。敬妃雖然身在妃位,可是為人低調,平易近人,她很少自稱本宮,絕大多時候都只是稱自己為我,像一個普通人,沒有華妃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在沈眉莊因為華妃的陷害被禁足時,所有的人都視其為洪水猛獸,避之不及,深怕被其連累,就是甄嬛也是有心無力。只有敬妃,不顧及忌諱,前去探望,在上容忍的範圍內給眉莊送去吃食,悉心照料,鼓勵她重新振作。並將其被人下毒之事告訴皇帝,保住眉莊的性命。

敬妃本性善良,著一副旁人難以企及的實心腸。都說沈眉莊冰雪聰明,蕙質蘭心,可是皇后卻形容她:頗有當年敬嬪的風範。可見敬妃的善良是透入骨子裡的,深得人心。不管什麼時候,敬妃始終都是個老好人,在充滿爾虞我詐的後宮之中,這份心腸實屬難得,而這也是甄嬛願意與之深交的最大原因。

縱觀全劇,敬妃是少數幾個沒有主動攻擊過他人的後宮女子,唯一一次出手傷害甄嬛,也只是想要把視若珍寶的朧月留在自己的身邊。慶幸的是,甄嬛理解了她的愛女之心,她不但沒有奪回朧月,反而把她留給了敬妃,讓敬妃對她死心塌地同時也為自己的女兒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

在敬妃身上,我們會發現,無論命運再怎麼不公,條件再怎麼惡劣,我們都還是可以自己選擇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像敬妃一樣,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堅守自己的本心,哪怕無人問津,依舊可以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之中成為最大的贏家。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敬妃不爭不搶,與人為善,雖不得寵,卻是笑到最後的人
    她的與人為善,終究讓她笑到最後。雖然她的母家一般,也不得皇帝的寵愛,更沒有自己的子嗣;可她還是能夠在最後,穿著雍容華貴,與甄嬛談笑風生,而且還白白得了一個女兒朧月。一手普通的牌,在敬妃的手上,打出了出奇的好效果。而這一切,都歸功於她的那套強大的生存策略:看似不爭不搶,處處隱忍,與人為善,實則廣結善緣,為自己覓得好同盟。
  • 甄嬛傳原著:後宮險惡,為啥敬妃端妃欣貴人能全身而退?
    《甄嬛傳》原著中不很得寵卻挨到了最後,得享天年的敬妃、端妃、欣貴人的經歷,告訴我們善良而不軟弱的人,無敵。她們性格、智力、能力、經歷各有不同,但有一點相同——善良。《甄嬛傳》中最先出場的是敬妃,當然那時候她還是敬嬪。她最初給人的印象是和婉,甚至有些軟弱的。低調的敬嬪在爭奇鬥豔的後宮中很容易讓人忽略。開始的時候我們只從眉莊口中知道,敬嬪沒有欺負眉莊這個新人。
  • 《甄嬛傳》中最大的贏家,甄嬛失寵時還以禮相待,難怪能笑到最後
    導語:《甄嬛傳》中最大的贏家,甄嬛失寵時還以禮相待,難怪能笑到最後甄嬛在最後當上太后了,可是她失去了太多,所以晚年並不幸福,算不上是最大的贏家。敬妃和端妃是從甄嬛還沒有出宮就友好相處的盟友,最後能跟著享福也是正常,可欣貴人能搭上甄嬛這個粗大腿,才算是真正的人生贏家。甄嬛失寵時,她都能以禮相待,難怪笑到最後!
  • 甄嬛傳原著:敬妃端妃欣貴人說,最智慧靠譜的投資,不是審時度勢
    《甄嬛傳》原著中不很得寵卻挨到了最後,得享天年的敬妃、端妃、欣貴人的經歷,告訴我們善良而不軟弱的人,無敵。她們性格、智力、能力、經歷各有不同,但有一點相同——善良。《甄嬛傳》中最先出場的是敬妃,當然那時候她還是敬嬪。她最初給人的印象是和婉,甚至有些軟弱的。低調的敬嬪在爭奇鬥豔的後宮中很容易讓人忽略。
  • 甄嬛傳:有那麼多人選,甄嬛卻把朧月交給了敬妃?看敬妃做了什麼
    導語:甄嬛傳:有那麼多人選,甄嬛卻把朧月交給了敬妃?看敬妃做了什麼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雍正的后妃幾乎都是沒有孩子的,像是敬妃這些宮裡的老人是沒得生,而安陵容和祺貴人這些想生不能生,最後生得最多的,還是甄嬛。甄嬛的第一胎不出意外,被宜修給打掉了,好不容易在第二胎時生下朧月,不過剛出生,甄嬛就把朧月託付給了敬妃。
  • 甄嬛傳:敬妃能撫養朧月,為何還要告發槿汐?弘曆不小心害了甄嬛
    導語:甄嬛傳:敬妃能撫養朧月,為何還要告發槿汐?弘曆不小心害了甄嬛甄嬛重新回宮,對於敬妃這個往日的盟友來說應該是一件喜事,可宜修非要提出讓朧月回到甄嬛身邊的建議,害得敬妃跟甄嬛之間有了隔閡。甄嬛本來在凌雲峰就想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所以宜修故意離間她和敬妃,甄嬛沒來得及顧上,一心只想著跟親生女兒朧月親近。卻不想無論是朧月,還是敬妃都不願意甄嬛的親近,朧月生怕敬妃不要她。
  • 甄嬛傳:宜修死後,青櫻為何拒絕給她送行?敬妃笑得很詭異
    導語:甄嬛傳:宜修死後,青櫻為何拒絕給她送行?敬妃笑得很詭異!宜修多次對甄嬛下手,要至甄嬛於死地,好在甄嬛運氣好,也足夠聰明,熬過了宜修,宜修最後還是死在甄嬛的前面。只是,宜修死後,青櫻是宜修名義上的侄女,就算是做表面功夫,也應該聽甄嬛的話去送行,可她非不去。連素來穩重的敬妃,都忍不住笑了!
  • 她是《甄嬛傳》中活得最通透的女子,靠這八個字笑到最後
    》中,敬妃揭發蘇培盛和槿汐對食被發現,甄嬛招敬妃到永壽宮問話時,敬妃對自己這麼多年在後宮真實感受的泣淚傾訴。敬妃,在《甄嬛傳》原著中是馮若昭。書中對她容貌氣質的描寫是端莊和氣,五官清秀,一顰一笑皆是貞靜之態。聰慧和美麗都是不顯眼的,再留心也不過是尋常大家閨秀的氣質,是家常的那種隨和與親切。
  • 9年後才懂《甄嬛傳》敬妃:終身不孕,沒有野心,卻是個狠角色
    在後宮中,敬妃的位份很高,不爭寵,卻得皇上尊重,必然能保全朧月。當初很多人問甄嬛為何不把朧月交給沈眉莊?很明顯,沈眉莊避寵,又和甄嬛感情頗深,把朧月帶在身邊,難免時常提起甄嬛。而那時候皇上對甄嬛決絕,不讓人在後宮提起她。
  • 從敬妃角度看《甄嬛傳》:最是重情之人卻最易被忽略
    《甄嬛傳》熱播了好多年,劇中人物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其中有一位存在感沒那麼強烈,卻一路笑到最後的娘娘——敬妃。若是從敬妃的角度看《甄嬛傳》,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有人認為這能看出敬妃性格好,人幽默,和皇帝相處融洽。而在我看來,敬妃不得已的幽默才是她最傷心之處,這是攢夠了多少失望後才能表現出的淡然和一笑了之。
  • 《甄嬛傳》敬妃:容貌、家世都不是上乘,她憑什麼活到大結局?
    敬妃是《甄嬛傳》中一個別樣的存在。當別的嬪妃都千帆競發,百姿爭妍時,她素衣白裳,偏安一隅。在慘烈的後宮,華妃、皇后都一一自高處跌落,連一向進退有度、思慮周全的眉莊也因驚嚇而造成血崩,死於生產。對於皇上,她不像甄嬛、眉莊曾託付真情,也不像華妃只想獨佔寵幸。她從來靜立一旁,寵辱不驚。對後宮人人想得的螺子黛,她對皇上說:「臣妾自信眉不畫而黑,皇上無須考慮臣妾」,一解皇上分配之慮。
  • 《甄嬛傳》裡,為什麼敬妃端妃都喜歡跟甄嬛組隊?
    1在甄嬛傳裡,毋庸置疑沈眉莊跟甄嬛一隊的,兩人自小一起長大,又情同姐妹甄嬛感念端妃的相助,請溫實初幫端妃調理身體,在溫太醫調養之後,端妃的身體明顯好轉,端妃敬妃都沒有孩子,跟了甄嬛一個隊伍,甄嬛一人給他們送了一個孩子。
  • 甄嬛勝券在手,為何最後不和敬妃爭朧月了?有些事情太過現實
    導語:甄嬛勝券在手,為何最後不和敬妃爭朧月了?有些事情太過現實甄嬛在還沒有出宮的時候就已經懷上了朧月,可以說她出宮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要給朧月謀一個更好的出路,這也看得出來,甄嬛有多愛朧月。既然是這樣,在甄嬛回宮當上熹貴妃的時候,明明能奪回朧月的,最後卻不和敬妃爭了呢?
  • 甄嬛傳:難怪敬妃會效忠甄嬛,你看她發現了什麼秘密?
    導語:《甄嬛傳》中的敬妃與皇后,貌似從來沒有過節與矛盾,皇后對敬妃也一直禮遇有加,相敬如賓。為何在扳倒宜修的計劃中,敬妃卻願意與甄嬛同仇敵愾,對皇后下死手呢?以敬妃的性格脾氣,絕對不會因為甄嬛的贈女之恩就陷害「無辜」甘願做幫兇,她頂多會持中不言,或者在恰當的時候幫甄嬛說幾句句好話,絕對不會喪盡天良去誣陷「好人」。
  • 甄嬛傳:敬妃發現三阿哥對瑛貴人的情意後為什麼不先告訴甄嬛?
    眾所周知,敬妃是《甄嬛傳》中公認的「掃黃大隊隊長」,因為蘇培盛和崔槿汐、三阿哥和瑛貴人、孫答應和侍衛狂徒的「姦情」都是她一個人發現的,要不是甄嬛早早把朧月公主送給敬妃撫養,只怕她和果郡王的私情也要瞞不住了呢!
  • 《甄嬛傳》葉瀾依和敬妃害過甄嬛,為何又重新對她效忠呢?
    《甄嬛傳》中,甄嬛回宮以後,頻頻遇險。敬妃與葉瀾依,一個唯恐甄嬛與她爭奪朧月的撫養權,於是將蘇培盛與崔槿汐一事捅給皇后,讓甄嬛遇到了一大險境。那麼甄嬛為什麼能讓葉瀾依和敬妃這兩個害過她的人,重新對她效忠呢?
  • 《甄嬛傳》:敬妃平平無奇,為什麼能爬上高位,成為最終贏家?
    敬妃家世一般,父親應該是個小官,比起華妃的家世,應該望塵莫及。不然也不會淪落到,在華妃房裡當格格。 華妃的性格大家都知道,飛揚跋扈,不留餘地。頌芝作為華妃心腹,侍寢以後仍被隨意凌辱,每次侍寢完,還要喝避子湯。
  • 甄嬛能贏到最後到底是有多厲害?
    甄嬛是笑到最後的人,雖然結局並不幸福,但是也算是贏家了。她有哪些厲害之處呢?看甄嬛傳讓人很過癮,有一點原因就是推斷和邏輯的緊密,不像有些影視劇觀眾看得著急,明明一眼就看得出的計謀,主角還在傻傻的毫不知情。她的洞察力也就是接近我們現在說的彈性思維,很善於把一點點看似毫無聯繫的蛛絲馬跡聯繫起來,推斷出事物的本質,產生敏銳的判斷。
  • 甄嬛傳:敬妃太狠了!為讓自己懷孕,在宮裡偷偷養個「小相公」
    ,還要努力打擊情敵,讓自己的機會更大,就比如說「甄嬛傳」,那真是後宮女人爭鬥的一場大戲,在劇中,最有心計,機關算盡的人當屬皇后,雖然甄嬛也不相上下,但是要說起最狠的人,其實是敬妃,為了讓自己懷孕,她竟然在宮裡偷偷養了「小相公」!
  • 原來只知《甄嬛傳》敬妃恨皇后,殊不知知她也恨皇上才與甄嬛為伍
    《甄嬛傳》中敬妃娘娘,在華妃獨大時,亦可明哲保身,可見敬妃娘娘是有本事的人。在劇中,敬妃娘娘沒有華妃那樣的母家,讓她無後顧之憂;也沒有皇后那樣的出身,儘管是庶出,但仍舊有著烏拉那拉氏的高貴血統;更沒有甄嬛那般酷似純元皇后的面孔,得佔先機……。這些敬妃娘娘都比不過,且她並沒有皇上的盛寵,也無子嗣,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能夠在後宮待到最後,成為贏家。這是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