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是笑到最後的人,雖然結局並不幸福,但是也算是贏家了。她有哪些厲害之處呢?
看甄嬛傳讓人很過癮,有一點原因就是推斷和邏輯的緊密,不像有些影視劇觀眾看得著急,明明一眼就看得出的計謀,主角還在傻傻的毫不知情。
她的洞察力也就是接近我們現在說的彈性思維,很善於把一點點看似毫無聯繫的蛛絲馬跡聯繫起來,推斷出事物的本質,產生敏銳的判斷。
就比如最後扳倒皇后的關鍵,甄嬛看到孩子們追逐打鬧時說「姐姐追著姐姐」,聯想到陵容說過「皇后殺了皇后「,從而敏銳地洞察到皇后很可能是殺害純元皇后的兇手,從而找到了扳回局勢的突破點。
甄嬛離宮時把女兒朧月交給敬妃撫養,回宮後敬妃不捨得交還朧月的撫養權,從而導致了槿汐和蘇培盛一事的暴露,引起不小的風波。這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甄嬛的理智,她順勢把朧月的撫養權完全託付給敬妃,完全安撫和拉攏了一位有力同盟。而不是意氣用事,一定為了要回女兒掙個魚死網破。
甄嬛黨之間有互利關係,但是很少感情糾葛。還有就是把溫宜交給端妃撫養。這是什麼神操作,加同盟還送孩子的?相比於皇后黨的互相內鬥,比如皇后送紅麝珠串不讓祺貴人懷孕,祺貴人用藥毒壞安陵容的嗓子等等內鬥內耗之事,甄嬛的手段真是高明太多了。順手幫人,有好大家分嘛。
在宮宴上也不知是浣碧有意還是純屬意外,果郡王珍藏的甄嬛剪紙小像不小心掉出來被皇上看到了。甄嬛順勢請旨收浣碧為義妹,把浣碧風光嫁給果郡王作側福晉。以她的洞察力,很可能會覺得事有蹊蹺,但是她沒有糾查追問,順勢幫浣碧了了心願,也解除了自己的危機。
懂得順勢的人福氣大,因為她能夠把事情引導為向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不去白白較勁。只是可嘆最終雖然得到了最好的結局,卻也是避免不了孤獨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