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眼之仇(民間故事)

2020-09-07 泉湖二月八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1期

■裴文兵

江南琴溪鎮上有兩位郎中,一位姓呂,一位姓陸。呂郎中自視甚高,對陸郎中的醫術一向不以為然。

這天,也住在琴溪鎮上的馬大柱忽然覺得自己的右臂很是酸痛,於是來到呂郎中的醫館就診。

經過一番診斷,呂郎中取出一包銀針。那包銀針一共九根。呂郎中將它們一根接一根地扎在馬大柱的右臂上。

半個時辰後,呂郎中取下銀針,讓馬大柱明天再來。

馬大柱卻奇怪道:「不對呀!呂郎中,你的銀針一共九根,應該在我的右臂留下九個針眼才對,可為何有十個針眼?」

呂郎中的臉紅了一紅。剛才,他下針時,因一時分神,有一針未能扎正,他只好將針拔出,重新紮了一針。就這樣,九根銀針在馬大柱的右臂上留下了十個針眼。

馬大柱一向大大咧咧,他開起了玩笑:「陸郎中也曾替我扎過針灸,每一回,針眼都一個不多一個不少,他的針灸比你扎得準多了!」

呂郎中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他冷冷地說道:「馬大柱,照你這樣說,陸郎中的醫術豈不比我高明?既然這樣,今後我就不替你扎針了,你讓陸郎中替你扎吧!」說著,他就把馬大柱往門外趕。

馬大柱這才意識到,他的玩笑惹惱了呂郎中,就連忙誇了呂郎中幾句,可呂郎中的怒氣並沒有因此消除,把馬大柱趕出醫館後,他「砰」的一聲關上了大門。

第二天上午,馬大柱又來到醫館,請呂郎中為他扎針。呂郎中卻道:「馬大柱,我不會替你扎針的,你走吧!」馬大柱連忙說了幾句套近乎的話,可呂郎中哪裡聽得進去,他又把馬大柱往門外趕。趕著趕著,馬大柱也火了,他一邊大步向門外走,一邊大聲道:「算了,我找陸郎中替我扎針去!你不願意替我扎針,我還不想多挨一針呢!」

三天後,呂郎中在街頭碰見了馬大柱,卻對馬大柱視而不見。馬大柱見狀,心裡頭也來了氣,他亮出右胳膊道:「呂郎中,陸郎中為我扎了兩回針,現在,我的胳膊既不酸也不疼,好了!陸郎中的醫術,就是比你高明!」

呂郎中差點蹦了起來:「馬大柱,你胡說!陸郎中的醫術,哪裡比我高明……」

兩人吵了起來,很快便吸引來了一群街坊鄰居,大家趕忙將兩人勸開了。

一連多日,呂郎中都悶悶不樂。這天,他忽然感到自己後背上的一處地方,有些癢又有些疼,便背過手去摸了一把,摸出那裡鼓了一個包,有鴿蛋大小。他明白自己的後背上長出了一個癤子,而之所以長出癤子,肯定與自己這些天來,心裡一直窩著火有關。

呂郎中行醫多年,當然知道癤子該怎麼治,只不過,因為他看不見自己的後背,所以必須讓別人幫忙。當下,他配了幾味藥,然後將老婆叫到跟前,讓她用一柄小刀,將那個癤子劃開兩道口子,並將配好的藥敷在上面。

敷好藥後,呂郎中放了心。平日裡,他替別人醫治癤子,一般只需四五天,癤子便會消失,因此在他看來,他自己後背上的那隻癤子至多五天,便會不疼不癢。

誰知五天後,呂郎中後背上的癤子不但沒有消失,而且疼癢得更加厲害了。他讓老婆解開包紮,除去那些敷著的藥,然後用手一摸,發現那個癤子竟長成了雞蛋大小。

為何敷了五天的藥,癤子反而長得更大了呢?呂郎中皺著眉頭思索了一番,終於找到了答案:老婆沒有行過醫,又是個婦道人家,膽子小,因此她將那兩道口子劃得很淺,口子淺,敷上的藥便不能到達病灶,日子一長,癤子自然不但沒有消除,反而長得更大了。

呂郎中只得讓老婆再次拿起刀子,將那兩道口子劃深些,可老婆抖著手,劃了幾次,都沒能成功,於是,她對呂郎中道:「當家的,你去陸郎中的醫館,讓他替你治癤子吧,他肯定能把口子的深淺劃得恰到好處!」

呂郎中頓時臉色鐵青,道:「那天,馬大柱當著那麼多街坊鄰居們的面,說陸郎中的醫術比我高明,我若去找陸郎中治病,豈不是印證了馬大柱的話?我萬萬不能讓陸郎中替我治癤子!罷了,我加大些藥量,你再替我敷上,我就不信,我治不好自己的癤子!」

轉眼,又過去了五天,老婆拿掉敷在那個癤子上的藥物一看,頓時嚇得驚叫了起來,因為那個癤子已經長成了鵝蛋般大小,並且化了膿。

這下,呂郎中心裡沒底了,因為他從沒醫治過這麼大且化了膿的癤子!於是,他決定去鄰鎮,找郎中醫治癤子。

呂郎中先後去了附近的幾個集鎮,找了好幾位郎中,可那些郎中都說自己醫治不了。而此時,那個癤子已經潰爛,呂郎中常常感到頭昏眼花,他不敢怠慢,決定去縣城,尋找醫術高明的郎中。

這天,呂郎中早早上了路,向縣城趕去。走到半路,老天忽然下起了大雨,他被淋了個渾身溼透。

這時,他看見前面有個草棚,便踉踉蹌蹌地走了過去。剛來到草棚的門口,他忽然「撲通」一聲摔倒在地,昏了過去。

這番動靜,驚動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別人,竟是馬大柱!馬大柱上縣城走親戚,半路遇上雨,於是來到草棚裡避雨,不想正巧看見了呂郎中暈倒。

馬大柱雖然與呂郎中鬧了彆扭,但他向來古道熱腸,豈能見呂郎中暈倒而不予以施救?他立即將呂郎中抱進了草棚,使勁地掐呂郎中的人中,卻怎麼也掐不醒。

這時,雨停了,馬大柱連忙在附近的村莊僱了一輛馬車,載著呂郎中,飛一般地向縣城急馳而去。

一進縣城,馬大柱便四處打聽誰的醫術最高明。工夫不大,他打聽到在縣城裡,要數林郎中的醫術最為高明。他連忙來到林郎中的醫館,將呂郎中抱了進去。

林郎中仔細查看了一番,道:「呂郎中後背上的大癤子早已潰爛,今日淋了大雨,癤子的毒素侵入了經絡,所以才昏迷不醒!這個病,我無力醫治,看來,只有請我的師兄來醫治一番,看看他能不能起死回生了!」

說著,林郎中與馬大柱一道出了醫館,上了馬車。馬車出了縣城,一路急馳,行了二十多裡路後,馬大柱疑惑地問道:「林郎中,這不是去琴溪鎮的方向麼?」

林郎中回答道:「不錯,我要去的地方就是琴溪鎮,我師兄就是琴溪鎮上的陸郎中。」

來到琴溪鎮上,林郎中把呂郎中的病況向陸郎中一說,陸郎中立即上了馬車。然後,馬大柱把呂郎中的老婆也叫上了馬車。

一行人趕到縣城,進了林郎中的醫館。陸郎中用一把小刀,慢慢地剜除了那個癤子周圍潰爛的皮肉,然後將一大團已被搗成糊狀的藥物敷了上去。接著,陸郎中飛快地開了一張藥方。

按方抓藥,湯藥熬好後,陸郎中親手扳開呂郎中的嘴,給他餵起了湯藥。第二天下午,呂郎中終於醒了過來。

呂郎中的老婆把馬大柱救援、陸郎中出手醫治的經過,對呂郎中說了一遍,並責怪道:「當家的,你早就該請陸郎中治病了,否則,你怎麼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癤子差點丟了命?」

呂郎中長嘆一聲,說:「唉,我因為一個針眼,與馬大柱鬧了彆扭,不願意讓陸郎中醫治,我的心眼簡直比針眼還小,竟差點因此送了性命,真是不應該啊!」

十天後,呂郎中病癒如初,回到了琴溪鎮上。從此,他的心胸變得開闊了起來。

選自《民間文學》2015.12

相關焦點

  • 《針眼》下的諾曼第登陸
    在故事中,希特勒的直覺相信盟軍會在諾曼第登陸,但種種情報顯示最終登陸的目標是加萊。為了求證,最終希特勒命令潛伏在倫敦的間諜「針眼」去收集情報。「針眼」成功獲得了盟軍的真實動態,卻在逃離英國的過程中因為意外而被殺。
  • 紫鼠(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康夫這一件事,是我寓居杭州時聽說的。京城有個姓王的書生,痴迷文字,多年來埋頭作詩,奈何一無所成。父母先前還設法勸說,後來索性不顧,斷絕往來。王生日益潦倒,朋友都借遍了,三天才吃得上一頓飯。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揭秘「黑貓警長」5集後的故事(15)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野豬)他說他已經10天沒找到吃的東西了!突然看到兩個小狼崽,看看周圍沒有狼群,好!不過到有幾處是針眼。難道有人毒害他們?黑貓警長下令把所有的野豬都帶來問話。29.同樣沒有血跡,只是有針眼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圖片來源網絡責編:盧未娟(著作權屬於作者,轉載請署名)大美忻州法律顧問:趙麗18636016677
  • 奪命之繡(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3期■本川1北宋末期,湖南邵州有位叫陳琦的書生,平日刻苦攻讀,一心想考取功名,可是總不見長進,心裡十分苦惱。蔡京必欲除之而後快,只因皇上看中陳琦的文採,不便貿然行事。他讓蔡松做監使,一是造成貌似公允的假象;二是如果破了此案,他便可以藉機給蔡松升官,如破不了,也可藉機除去陳琦。宋徽宗一向對蔡京言聽計從,當即限定陳琦三個月內必須破獲奇繡殺人案。4陳琦接手後,帶著一班捕快日夜巡查。
  • 決戰鵝城之巔(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1期■莊秦秀秀抽泣道:「二位,小女子剛剛當著眾人發了誓,誰能幫我報了殺父之仇,我就以身相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青衣男子很難堪,阿慶則幸災樂禍:「師父,來趟鵝城,你就為我們清揚武館尋了位師娘。」聽罷此言,人堆裡頓時響起一連串驚嘆,原來這青衣男子竟是林城清揚武館的館主陳清揚。此時不免有人猜測,陳清揚此番僅帶一個徒弟去鵝城,意欲何為。
  • 民間故事:鄭氏的故事(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緣來緣去緣如水,情散情聚情何歸。緣已逝而情難止,生有涯而思無盡。念罷一首傷感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多行善事,切莫被金錢迷了雙眼,而莫做害人害己之事!
  • 神鵰懾貪(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 選刊·下 2019年3期■龍飛天羅棄疾勸慰了劉大山一番,輕聲質問:「劉先生,你大仇已報,可是還繼續濫殺朝廷命官,這是犯了反叛朝廷的死罪啊!」劉大山長嘆一聲,說道:「事情到了這一步,我也沒有辦法啊。」劉大山講,他爺爺帶回來兩隻黑雕,放養在神鵰山上,與神鵰山上的野雕雜居,後來繁衍成一個大家族。
  • 故事: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經典民間故事)
    想必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劉海戲金蟾的故事,作為經典民間傳說故事,本故事最早本是道家典故,出自《列仙全傳》,用來宣揚遁世修仙的妙處。在民間,金蟾寓意財富,所以劉海戲金蟾又添加了喜慶色彩,寄託了人們渴望發財致富的淳樸觀念,成為了受人喜愛的旺財祥瑞之物,被製作成各種工藝品,擺放在店鋪之中,希望以此財運亨通,招財進寶。
  • 故事:民間故事|招魂金鈴
    民間故事|招魂金鈴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丹陽有一個落魄書生,姓孫名良,他家中早年也是當地的豪門,父祖兩代都在朝中做官。孫良這才長舒一口氣,為自己家裡報了仇,如今你家中大仇得報,又藉助招魂鈴飛黃騰達,也該把這法寶還給我了。」
  • 賈秀才智報辱妻仇
    (圖片來源於網絡)過了幾天,這尼姑又來劉氏家裡擺談,然後假意問道:「你和秀才結婚也一年有餘了,怎麼肚子還沒影響呢?(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劉氏過了一陣醒來,發現自己衣衫不整,旁邊還睡著一個陌生男子,心想壞了,忙大叫起來
  • 宿州民間的朱洪武神話傳說行將湮滅(38)
    筆者現文抄《酸甜苦辣》中一段文字,助說筆者傳太祖殺牛在宿州山窩裡的神化故事非筆者臆造:「解放前後的一段時期,農村文化生活很是貧乏,因此農閒時常常有一些說書的藝人(大多是盲人)來到村上唱絲弦,說大鼓和洋琴,他們一唱起來就是十天半個月。每天晚上吃罷飯後,全村男女老少,抱兒攜女趕到村中心去聽書,有時唱到熱鬧處,不聽雞叫決不罷休。孩提時代我就好聽故事,絲弦大鼓和洋琴類的曲藝演唱,一有機會我是場場必到。
  • 靈異事件與民間癔病 科學並不能解釋大千世界的所有疑問(續集)
    本文續(1月23日)本文只記錄民間趣聞軼事,只闡述一些記載和傳聞,也有自己所見所聞,我的意圖不是讓觀眾盲目相信,也不想搞封建迷信,意在增長民間知識,若有一天您有緣經歷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能想起這篇文章足矣。昨天講述到,深夜的白狐神秘的消失,向它開槍,槍居然沒響......我知道一定有人懷疑說我胡編亂造,你見過槍長什麼樣子嗎?
  • 三國故事之關羽的民間傳說
    銅像於2004年5月26號奠基開工,2007年1月開始鑄造銅像,光銅就用了500噸(100萬斤),鋼鐵2000噸(400萬斤),整個銅像威武霸氣,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關公造像。(詳情可參照運城市常平村關羽雕像)。
  • 後半句話(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尹全生民國初年,霧蒙山一帶土匪猖獗,打家劫舍,殺人越貨,民不聊生。那時的官府只管向百姓攤派所謂的「太平費」,並不真心剿匪,象徵性地派兵到村寨串串也就是了。若真剿滅了土匪,「太平費」更難收繳了。
  • 滿族民間故事(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老罕王努爾哈赤小的時候在明朝末年首輔(相當於宰相)家裡當書童,叫小罕子,有一天首輔上朝了,小罕子和首輔的小老婆聊天,小罕子問首輔的小老婆,為什麼咱家老爺能在朝裡當官,小老婆告訴小罕子說,這都老天爺註定的,因為老爺的腳底下有三顆紅痣,相當於腳踏三星所以能當首輔,皇上腳底上有七顆紅痣,那是腳踏北鬥七星,是天子,小罕子聽後說,那我的腳底下也有七個紅痣呀
  • 槐木引(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2期福州府官董平宣接到老家來信,說老宅前的一株槐木,今年被雷電擊倒,燒成了黑炭,鄉人挖掉槐樁,竟然在樁底下挖到一個木匣。竹竿客一聽,是送到衙門的,料定是民間奇寶,更要卸下這物不可了。絡腮鬍揮起竹竿,狠狠往阿牛頭上敲去,直敲得阿牛眼冒金星,晃幾下就暈過去了。絡腮鬍趕緊用竹竿挑開包裹,見包內是一個沉沉的木匣子,遂當著眾竹竿客的面打開,哪知木匣子剛一打開,便騰起一陣烏霧,煙霧嗆人耳鼻,沒一會兒,就把竹竿客都燻倒在地。
  • 河曲民間故事(9) ​ 知縣與紳士
    河曲民間故事(9)知縣與紳士 河曲縣城關原來叫「河保營」 是明代駐軍的兵營之地,這「河保營」 戍邊的軍人大都沒有返鄉,在當地娶妻安家。責編:盧未娟(著作權屬於作者,轉載請署名)大美忻州法律顧問:趙麗18636016677
  • 高手在民間——民間武師傳奇之(三)
    關於民間武師的傳奇故事,既然開手,就好像收不住。寫了第一篇,第二篇自然地閃現在腦海;第二篇完成,第三篇則又隨之而來。細心的朋友或許能從中看出內在的聯繫,但因為這些故事發生在一個小地方,唯恐引起不必要的紛爭,所以不便寫出主人公的真名實姓。然而,雖然是隱瞞了姓名,但也算是為這些可敬的民間高人們樹碑立傳,這就是筆者寫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