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桂花香

2020-06-28 偏居易安


大巴行駛在起起伏伏的鄉間小道上,兩側的桂花在空氣中飄蕩,我猛的吸了一口桂花香氣,閉上眼睛滿足般地在腦中回味了桂花糕、桂花藕、桂花鴨……

(一)

「一塊好的桂花糕一定是要金燦燦、黃澄澄的桂花才行,這樣碾碎過後的桂花香噴噴的,這個秘密我一直沒告訴你媽,她那個豬腦子,做出來的東西苦不拉幾的。」絕命師太提著高昂的嗓音說到。

「那你能教教我怎麼做嗎?」五歲的我圍著灶臺滿臉羨慕地望著。

「那可不行,獨家秘方概不外傳,去去去,滾出去,別在我面前晃來晃去。」滅絕師太似乎急眼了,雙手擺了擺把我哄了出去。

童年總是感覺時間很慢,螞蟻搬家能搬一整天,五點半的動畫片卻總是相隔一個世紀,我正趴在歪脖子樹上思考這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的難題,不合時宜的聲音總會在這個關鍵時刻響起:「小兔崽子,滾下來吃桂花糕了,一天天上房揭瓦,早晚我一腳把你踹出去。」我實在想不通一個如此大年紀的中年婦女怎麼會有這麼多不帶重複的髒話,溫良恭儉讓在她身上可一點都沒有體現出來。滅絕師太在下面狠狠地盯著,我想在心中再對她進行批判一番只好作罷—當然我不是衝著桂花糕去的,是迫於壓力。

一塊塊熱氣騰騰的桂花糕靜靜地躺在碗中,剛出爐的桂花糕聞著是一股淡淡花香,放入口中,一抿嘴就化作細沙充盈在口中,咂摸咂摸瞬間就從口中滑向肚皮了,如果味覺此刻還沒反應過來,一股回甜會再一次刺激著味蕾,讓人興奮不已。

「你的手藝真的越來越不錯了。」我又拿起一塊,後仰躺在藤椅上說道。

「回去叫你媽給你做啊,別整天跑到我家來蹭吃蹭喝。」滅絕師太翻了翻白眼。

「我這不是怕你一個人吃東西孤單嗎,這不想著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嘛。」我義正嚴辭說道。

「滾滾滾,我留著自己慢慢吃。」說罷,拿起盤子往裡走起。

我盯著裝著手中唯一一塊桂花糕,陷入了沉思,怎麼就和她瞎掰扯這些沒用的東西呢?下次還怎麼來蹭飯。

(二)

在所有有關無聊的事情中,如果把上課當作第二無聊的事的話,那麼第一一定是聽滅絕師太講有關於1960至1980這冗長且乏味的歷史。

那個時候的人記憶力好像都特別好,樹皮樹根樹葉子,山上山坡山溝裡,種種勤勞勇敢的生活總能像電影回放一樣,一遍又一遍。而每每此刻滅絕師太總是很樂意充當這放映員,拉上一眾小朋友圍坐在旁邊,慢慢品味她親手做的桂花糕,順帶捧場表演。小孩兒的熱情會在東西吃完的那一刻瞬間化為烏有,小眼一動,一溜煙兒地就跑了出去,只剩滅絕師太一個人在那唱著獨角戲。

「哎哎哎,歇歇吧。人都走光了,你還在那扯什麼故事呢。」我擺了擺手。

「這是上一輩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我不擔起傳承的責任,你們這幫小屁孩兒豈不是就荒廢了。」她雙目如炬地盯著前方。

「話說你這小兔崽子怎麼沒跑出去玩。」她突然轉頭看向我。

「我……我當然是受到你的感化,決心……決心做一個五講四美的好少年。」我結結巴巴地回道。

「我就知道你小子政治覺悟高,是個可塑之才。等著,我去給你拿秘制桂花鴨,獨家版本,只此一份。」她高興地邊說邊往廚房走去。

我是萬萬不會說今早看到滅絕師太殺了只鴨子,又恰好看見她做成了一道菜。

「善意的謊言使人快樂……」我口中嘟囔著。

(三)

夏天,除了有讓人心曠神怡的冰棍兒,還有從頭涼到腳的池塘。

在經歷過假期放縱後的疲憊和太陽公公的高溫禁足,大部分小孩兒已經陷入娛樂活動匱乏的窘境。此時,只需要孩子王振臂高呼:「為了自由!衝向池塘!」一個個被壓抑天性的孩子就會像釋放出來的囚犯瘋狂地向池塘跑去,當身體墜入池中,冰涼的感覺或許是反叛軍勝利的標誌。

正當一群反叛軍為自由而歡呼的時候,邪惡的當權者總會循著蹤跡前來剿滅。「個死孩子,快點兒上來,一天天淨知道幹些荒唐事。」一群孩子的父母在岸邊罵罵咧咧道。此刻作為始作俑者的我在人群中不斷搜集著叛徒的身影,定睛一看,滅絕師太雙手叉於胸前,兩腳隨意地站在岸邊,正笑盈盈地望著池塘中的我:「還不上來?等著我拿竹條請你嗎?」

「你下次告發的時間就不能晚一點嗎?每次都是剛下來又被拎上去。」我不情願地穿上衣服。

「再來晚一點,你就直接餵魚了。」

「你……你唬小孩兒呢。」

「不信拉倒,走吧走吧,別在這站著了。」說罷,滅絕師太大手一揮,瀟灑離去,我則像一個渾身充滿氣的河豚乖乖跟在背後。

「來來來,夏日秘制甜品—桂花藕。」回到家中,滅絕師太立馬從廚房裡端出東西來。

「不要試圖用糖衣炮彈來收買人心,我很生氣,不會原諒你的。」我頗有骨氣地說道。

「不吃嗎?那正好,這隻有一份,我就勉為其難吃了吧。」滅絕師太狡黠地看了我一眼。

「嗯……我吃不代表原諒你。」我眼疾手快,立馬從她手中搶了過來。

旁邊的滅絕師太不知從哪拿了把蒲扇,一邊在旁邊扇著一邊低聲地笑著,而此刻的我已全然不知,只顧在知了叫滿天的仲夏享受這甜到心底的桂花藕。

人的一生如果是一場加長版的戲劇,人物別離必然是戲劇的高潮。我們都在適應無數次角色、場景的轉變,但唯獨分離只有一次,沒有彩排、沒有預演,一切就像晴朗的天空突然下了一場暴雨,不可預知但又暗自接受。

滅絕師太為什麼叫滅絕師太,我也不知道,只記得從我記事開始就這麼叫她。記憶裡的她已經漸漸開始模糊不清了,面容、年齡、身高、體重好像都不大清楚,唯一記得住的就是門前那顆桂花樹和她親手做的每一道菜。

哦,對了,她還有個名字,叫奶奶。

2020.6.21


相關焦點

  • 記憶中的《地道戰》
    時間雖然過得很快,但是記憶裡深刻的事情還是難以忘懷,骨子裡的熱血依然未冷。剛剛觀看完在優酷上線的《奇襲地道戰》,一下子就勾起了我深處的記憶。在那個帶著紅領巾的年代,一部電影就可以讓我們熱血沸騰,而「地道戰」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在現在被很多人當作鈴聲的「鬼子進村」,還有關於冀中平原的嚮往,但更多的是對那些勤勞而充滿智慧的廣大人民的崇敬之情,還有留在童年記憶中的畫面。然而,隨著文化產業的發達,影視作品類型的豐富,這些戰爭+歷史題材的作品,漸漸被湮沒了,甚至過時了。
  • 記憶中,趕廟會
    那天,跟母親申請活動經費,在我的記憶深處,申請的過程非常艱難,如同我們國家曾經申辦奧運會,好不容易,母親批准給一毛錢。一毛錢可是真的很沉重,裝在口袋裡,萬一丟了呢?在身上所有的口袋都比劃了一遍以後,還是覺得,攥在手心裡最最保險。我們緊跟著去趕廟會的人流,走到了那個村子,原來早已經人山人海了。我買點什麼東西呢?
  • 記憶中的爺爺
    記憶中的爺爺是個可憐的爺爺。我兩歲時父母生了弟弟便把我送到爺爺奶奶家,我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記得在我三歲的時候,爺爺一次上廁所暈在了裡邊,廁所的門從裡邊鎖上了,那時候住的是夥單,我二伯跟鄰居折騰了好半天,最後把廁所的門卸了下來才把爺爺救了出來。從那天起爺爺便癱在了床上。可以說,我對爺爺的記憶是從那時開始的。
  • 記憶中,消失的土狗
    尾巴粗粗的像個大棒槌,直挺挺的撅在背後據表哥說,是從軍犬基地淘汰下來的威風凜凜的樣子,是當之無愧的村中狗王大概它也不屑與村中土狗為伍總是孤零零的,臥在自家門口雖然不拴,但很少像其它狗那樣成群結隊的四處閒逛
  • 記憶中的煤礦工人
    這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很是感動,不由自主的讓我想起我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記得那時我的爸爸在一個國有企業的煤礦上上班,我們兄妹幾人放學以後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撿煤球,因為我們家住在煤礦上,撿的煤球都燒不完,煤礦上玩的小夥伴真的是很多,讓我記憶中最深的就是一家姓吳的人家。
  • 記憶中的老兵
    記憶中,這位陳姓老兵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有三點。 一是在生產隊的時候。那時,他是村上的飼養員,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晚上都住在村上的飼養室裡。每到冬天,他們飼養室裡的幾個大老爺們就把飼養室那張大土炕燒得熱乎乎的,睡著應該是比較舒服。那時候,我們村上有個十來歲的孤兒,也沒人照管,常年四季就跟著這幾個大老爺們混在一起,至少不會挨飢受凍。
  • 記憶中小姨
    小姨記憶中的小姨,高高的個子,勻稱的身材,圓潤的臉膛,是我母親姊妹幾人中最好看的一個,年輕的時候也是村中最靚的一個女子。
  • 《在細雨中呼喊》:呼喊兒時的「記憶」
    《在細雨中呼喊》是我很久之前讀過的餘華作品之一。起初,我並沒有真正理解它,直到最近,我又重新看了一回,發現它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一個少年在不同家庭中的成長路程,這條路有著辛酸痛楚但也體會到溫情。或許在今天的人眼裡,真的無法體會到這種感覺,可是無論時代背景的如何變幻,孩子心靈成長之路在任何時代都是相通的。
  • 我的故事:記憶中的端午節
    小的時候,我記憶中,每年的4月22日左右,也就是老家廟會要結束的哪一個節日,爸媽就會在會上買一些粽子葉子和你糯米,還有紅棗,因為是北方人,所以從小就是吃甜粽子佔大多數,那時候看到大人買這些,然後就很開心,想想再過十幾天,就可以吃到粽子啦,和南方不一樣,北方在農村的我們,是沒有賽龍舟的,有的是幾個小夥伴拿著粽子然後開始比賽,看誰吃的快,也要看看誰家的粽子包的不一樣,在我的記憶中,應該小米粽子也是有的,再後來
  • 這兩個可恨的二貨割掉了記憶中的槓子們,幾代人的記憶就這樣沒了
    一路上我們風塵僕僕,穿過擁擠的人群,闖過多少個紅綠燈,過了橋洞子,往北,直奔小時候記憶中的苗圃。我想那裡的周圍,應該就有我們想要的東西吧!可是到了那裡一看,頓時傻了眼。四周圍高樓林立,記憶中的道路也已經被封死,徹底失去了路徑。呀!我這是多久沒來了,竟然物是人非成這樣!怎麼辦兒子,蟈蟈抓不成了!
  • 記憶中的小女孩
    因為比她大了些年歲,有些她倒不記得的趣事卻印在了別人的記憶裡。那時候人們做好餐飯,總是端出來,蹲在自家門樓前或者湊近些坐在斷磚碎木上,邊吃飯邊東拉西扯。這小妮兒也屁顛屁顛的端著與她年齡不相符的大碗跟在大人屁股後面出來了。無論誰家,有了點不一樣的飯菜,總要逗弄她嘗上幾口,合了胃口,乾脆跟人家吃起來、不要自己的碗筷了。她便是母親的常客。
  • 我記憶中的長春火車站 (一)
    記憶中,火車站附近有軌電車很多 ……那時我才四歲多,並不大記事,只是在潛意識中知道有這回事兒。朦朧的記憶中,二姨家離火車道不遠。
  • 記憶中的那個神秘布娃娃
    接下來要講的故事,便和布娃娃有關,儘管不太敢去碰觸這段記憶,但我還是決定在這裡講述出來。(一)A市,大學畢業後的暑假,在一次同學會上,我和三個小學時的好哥們,又重新聚在了一起。我掙扎著從土堆中起身,試圖尋找夥伴。幸虧,這次的滑坡不是也別嚴重,我在不遠處找到了小雷和明明,連帶著我們的裝備。但不幸的是,阿哲不見了。一番討論後,我們決定先搭帳篷休息。明早再去尋找阿哲。或許是過於疲憊,搭帳篷的過程中,我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但總算是咬著牙堅持住了。然而,事情僅僅是個開始。
  • 我記憶中的二叔
    我記憶中的二叔文/劉軍論輩分,我稱他二叔。其人身高五尺八,腰圍三尺多,四方大臉上分布著勻稱的五官,那凸顯的大腦袋陽光下閃著光尤為顯眼,面色赤紅,聲若洪鐘。說話時,蒲扇般的大手左右擺動,呼呼生風,典型的膠東漢子。這便是我異姓二叔,姓王名海,家中排行老二,人送綽號「王大膽」。
  • 86版《西遊記》中的一個「記憶bug」
    但有些人的記憶沒有被完全抹去,他們腦子裡還保留著時間重置前的一些殘影記憶——時間重置前,86版《西遊記》拍過滾油鍋。有些人對這種解釋深信不疑,堅信我們的世界被重置過。說實話,86版《西遊記》車遲國鬥法中我曾也記得是拍過滾油鍋的,記的真真兒的。但我不相信什麼時間重置,我認為一定是記憶出了什麼問題,大眾的記憶不一定就是對的。
  • 記憶中的山村小學
    我童年時代的快樂記憶,似乎都藏在那個小小的山村學校裡。學校很小,號稱中心完小,前身甚至叫「五七大學」,實際上只有兩棟兩層樓的房子,而且建在一個偏避的山凹裡。有幾間教室已經記不清楚了,只記得僅有兩個班,分兩個年級。那時的班額小,不過四、五十個學生,所以估計整個學校老師和學生加起來也就百十來個人。
  • 新聞故事:記憶中的那隻狼貓
    題目就叫:記憶中的那隻狼貓。朋友還記得那隻黑貓吧,那是家裡養的第一隻貓,在一次戰鬥中被大老鼠咬傷了鼻粱,鬱郁而死。後來陸陸續續養過幾隻女貓,我知道了小貓11天睜眼,還知道要是屬虎的人見了母貓下崽兒,貓媽媽就會用嘴一個一個把小貓崽兒叼上房呢。有一回鄰居戰軍哥來家玩兒,他屬虎比我大一歲,我倆兒正玩著,他說看看小貓崽兒。哎這一看可不要緊,貓媽媽叼了一隻小貓就走。過了好幾天貓媽媽一個一個又叼回來了。
  • 新聞故事//記憶中的那隻狼貓
    題目就叫:記憶中的那隻狼貓。@真實故事@小時候,家裡邊動物還養的真不少。在一次戰鬥中被大老鼠咬傷了鼻粱,鬱郁而死。因為狼貓已經成為快樂童年的美好記憶的音符,在我的心靈深處彈唱著,彈唱著—-聽眾朋友:剛才為您播送的是本臺記者汪博採寫的新聞故事,題目是//記憶中的那隻狼貓。再會。
  • 記憶中的那對蝴蝶
    在我的記憶中,從沒有見過爸爸的眼淚。爸爸少年喪父,身為家中的長子,他被迫挑起生活的重擔。他已被生活磨礪得足夠堅毅,不會輕易低頭,更不輕易言泣。然而,這苦難生活的逼迫,還是讓爸爸流下了他比血還珍貴的眼淚。 過了一段時間,我可以走動了。 爸爸媽媽帶我出去散步。媽媽買了肉,在醫院旁的一家店裡燉著,讓我補身體。
  • 生命中的記憶:三隻小雞
    現在有機會, 我還要養雞, 不是為了養生雞蛋,是為了那些珍貴的記憶。那些記憶中有奶奶有父母,有那個讓人淚目的年代,還有雞娃娃那些美麗的大眼睛,它們那麼信任我,把它們的生命交付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