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 為何不是買南北
嗯 東西一詞起於東漢 當時有東西兩京到東京買貨物 叫做買東,到西京買貨物叫做買西。久而久之,東西就成了貨物的代名詞
趣味連結
相傳南宋理學家朱熹見好友盛溫和拿著一個竹籃瓷便,問你要去哪裡升盛溫和回答說我要去買點東西。朱熹隨即問到,你說買東西為什麼不說買南北呢?盛溫和解釋,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我的籃子是竹做的,火會燒掉,裝水會漏光,更不會裝土,只能裝木和金,所以叫買東西。
【馬虎】:血淚斑斑的故事
宋代京城有一位畫家,作畫隨心所欲。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便隨手在虎頭後畫上了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寫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畫裡是什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時他卻說是馬。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賠償馬主人。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不幸葬身虎口。此後,「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吝嗇,吝,嗇原來是兩個人。
很久以前有個。叫王吝的人,中秋節前夕,王吝想去看看我老朋友李嗇,但他捨不得買月餅,於是就畫了個月餅提到李家。結果李嗇不在,他的兒子心想王伯伯帶著月餅來我們家,我要回一份禮。於是畫了個大南瓜給王吝,李嗇回家後問兒子給王吝回了什麼禮。兒子一邊比畫一邊回答,畫了個這麼大的南瓜。於是人們便去故事中兩個人的名字吝嗇,用來形容那些吝惜錢財做事過分小氣的人。
老頭子,他的來頭可不小。
我們常能聽到年老的奶奶稱呼,老伴為老頭子。也有很多人稱年老的男子為老頭子,實際上老頭子一詞大有來頭。
老頭子一詞出自清朝野史大觀。據記載,盛夏的一天,紀曉嵐因為體胖,難忍酷暑炎熱,袒胸露背的校閱書稿。正好乾隆皇帝走近書館,紀曉嵐欲穿衣服已經來不及了。便鑽入案下,過一會兒紀曉嵐以為乾隆皇帝已經走了,便問人老頭子走了嗎?話音剛落髮現乾隆皇帝就在他身邊坐著呢。
乾隆帝怒問紀曉嵐老頭這三個字作何解釋,大家都問紀曉嵐捏了一把汗,誰料紀曉嵐從容的回答到,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滿腹經綸之謂子。簡稱老頭子乾隆皇帝聽後轉怒為喜,原諒了紀曉嵐。
【裝赫】:水仙不開花,裝蒜
相傳一年春天乾隆皇帝到南方巡查,看到地裡一片青赫長得綠油油的,便稱讚了一番。避年冬天又去巡查,可惜這一季節青蒜尚未長出。為討好皇帝,當地官吏差人把許多水仙移植到一起,遠遠望去,其葉子酷似青蒜,乾隆皇帝看後果然讚不絕口。打這以後,人們就把弄虛作假或不懂裝懂腳漢為「裝蒜」了。
斷腸,母愛的象徵。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句詞的背後有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
傳說有個姓桓的大官坐船在三峽航行時,手下有人捉到一隻小猿,母猿沿岸哀叫。後來雖跳到船上,但氣絕而死,有人發現其腸已裂成一寸一寸的。
從此斷腸或者腸斷,便用來形容人悲痛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