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2020-09-16 地球外的風景

買東西 為何不是買南北

嗯 東西一詞起於東漢 當時有東西兩京到東京買貨物 叫做買東,到西京買貨物叫做買西。久而久之,東西就成了貨物的代名詞

趣味連結

相傳南宋理學家朱熹見好友盛溫和拿著一個竹籃瓷便,問你要去哪裡升盛溫和回答說我要去買點東西。朱熹隨即問到,你說買東西為什麼不說買南北呢?盛溫和解釋,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我的籃子是竹做的,火會燒掉,裝水會漏光,更不會裝土,只能裝木和金,所以叫買東西。

【馬虎】:血淚斑斑的故事

宋代京城有一位畫家,作畫隨心所欲。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便隨手在虎頭後畫上了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寫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畫裡是什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時他卻說是馬。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賠償馬主人。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不幸葬身虎口。此後,「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吝嗇,吝,嗇原來是兩個人。

很久以前有個。叫王吝的人,中秋節前夕,王吝想去看看我老朋友李嗇,但他捨不得買月餅,於是就畫了個月餅提到李家。結果李嗇不在,他的兒子心想王伯伯帶著月餅來我們家,我要回一份禮。於是畫了個大南瓜給王吝,李嗇回家後問兒子給王吝回了什麼禮。兒子一邊比畫一邊回答,畫了個這麼大的南瓜。於是人們便去故事中兩個人的名字吝嗇,用來形容那些吝惜錢財做事過分小氣的人。

老頭子,他的來頭可不小。

我們常能聽到年老的奶奶稱呼,老伴為老頭子。也有很多人稱年老的男子為老頭子,實際上老頭子一詞大有來頭。

老頭子一詞出自清朝野史大觀。據記載,盛夏的一天,紀曉嵐因為體胖,難忍酷暑炎熱,袒胸露背的校閱書稿。正好乾隆皇帝走近書館,紀曉嵐欲穿衣服已經來不及了。便鑽入案下,過一會兒紀曉嵐以為乾隆皇帝已經走了,便問人老頭子走了嗎?話音剛落髮現乾隆皇帝就在他身邊坐著呢。

乾隆帝怒問紀曉嵐老頭這三個字作何解釋,大家都問紀曉嵐捏了一把汗,誰料紀曉嵐從容的回答到,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滿腹經綸之謂子。簡稱老頭子乾隆皇帝聽後轉怒為喜,原諒了紀曉嵐。

【裝赫】:水仙不開花,裝蒜

相傳一年春天乾隆皇帝到南方巡查,看到地裡一片青赫長得綠油油的,便稱讚了一番。避年冬天又去巡查,可惜這一季節青蒜尚未長出。為討好皇帝,當地官吏差人把許多水仙移植到一起,遠遠望去,其葉子酷似青蒜,乾隆皇帝看後果然讚不絕口。打這以後,人們就把弄虛作假或不懂裝懂腳漢為「裝蒜」了。

斷腸,母愛的象徵。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句詞的背後有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

傳說有個姓桓的大官坐船在三峽航行時,手下有人捉到一隻小猿,母猿沿岸哀叫。後來雖跳到船上,但氣絕而死,有人發現其腸已裂成一寸一寸的。

從此斷腸或者腸斷,便用來形容人悲痛到了極點。

相關焦點

  • 潮汕俗語故事  乘風叩橄欖
    乘風叩橄欖「乘風叩橄欖」,是流傳於潮汕各地的俗語,也是潮汕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實事。作為俗語,它嘲弄那些乘機撈一把的不良現象或趁火打劫的不法行為。作為史實,它曾發生於盛產橄欖的地方。「乘風」的「風」,指的是颱風。「叩橄欖」則是偷盜的行為。當地人說,收穫橄欖從來都是摘取,不是「叩」。
  • 潮汕俗語故事,正想千丁,倒想絕種
    俗語「正想千丁,倒想絕種」,意在勸告人們凡事應多從正面、好的方面去考慮,並付諸努力去踐行,就自有好結果;若從反面、消極方面著想,並萎靡不振,就沒有好下場。而「千丁」與「絕種」,則是一種帶誇張的形容詞,因古人注重多子多福、千子萬孫;害怕絕了香丁、無可傳宗接代。這兩句話帶有嚴重的警告語氣。這俗語的故事出自古時潮州府屬某地一位赴省城考舉人的秀才。
  • 潮汕俗語故事,放 屎 畫 大 豬
    俗語「放屎畫大豬」意指異想天開,靠幻想過日子。 從前,某村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人,整天只圖享受,卻不想幹活,常常在家裡呆著異想天開。鄰居辛辛苦苦養了一頭豬,年底賣了一筆錢,他十分羨慕,但又怕髒不肯養豬。一次上廁時,他用小竹枝在地上畫了一頭小豬,心裡又想,小豬還要養大,太麻煩了,畫大點更好,於是就畫了頭大點的豬。又想到大豬才能賣得更多的錢,決心畫一頭很大很大的豬。
  • 潮汕俗語中的民間笑話
    潮汕民間笑話豐富多彩,其中不少濃縮成一句精練的俗語而流行不衰。 在這些俗語笑話中,不少是對那些好吃懶做、勢利的人的挪揄。如「絲線頭砧著腰,蟹籃索溫溫燒」,說的是一個富家婦人,當她家有權有勢時,她就裝腔作勢,有一次,她發現床上有一段線,便將婢女打了一頓,說婢女將絲線放在床上硌了她的腰,害得她一夜睡不著。後來,這家人家道敗落了,而婢女嫁了一戶好人家。
  • 潮汕俗語故事  拾著塊姜殺只鵝
    俗語「拾著塊姜殺只鵝」義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意指因小失大。據說有一個人在路上撿到了一塊上等的老辣姜,高興極了,匆忙趕回家中,抓了一隻正在下蛋的鵝,就要動手宰殺。妻子上前阻止說「這鵝會下蛋呢,再說今天又不是什麼節日,幹嗎殺鵝呢?」這人拿出拾來的姜說「難道你不懂嗎?
  • 潮汕俗語故事  飼到雞大老爺蛀
    俗語「飼到雞大老爺蛀」,意指養雞敬神,等到把雞養大時,神像早就被蟲子蛀掉了,比喻行動太慢,來不及適應需要。與此近似的還有一句俗語,叫「生仔付唔著哭父,」意指父老子幼,把兒子養大來不及為父母送終。有一對知識分子夫婦,生了一個兒子後,父親做了男結紮手術。轉眼兒子二十多歲了,與一個姑娘談了戀愛。
  • 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可以說,我是聽奶奶講故事長大的。我的奶奶在村裡是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奶奶的娘家開過私塾,所以姥姥有一些文化,在過去,姥姥算是村裡最有知識的人了。從我記事起,村裡誰家有大事小情,都要找奶奶去幫忙,誰家有矛盾糾紛也,要請奶奶去調解。
  • 你也許不知道,這些童謠背後的詭異故事
    兩隻老虎的故事來源,並沒有確切的說法,一種說法說來源於臺灣,記載了一個悽慘的故事。說的是兄妹相戀,以兩隻老虎隱喻兄妹,但為世俗不容,雙方必須割去一個器官,才能在一起,最後一隻老虎割去眼睛,一隻割去了尾巴,自殘後才能在一起相依為命,成就了一出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
  • 《虞美人之劍指江山》:謀權的殘酷與背後的深情,你看到了多少?
    九子奪嫡,雍正勝出,多少兄弟死在了這條路上。謀權的這條路上,從來都是殘酷的,沒有兄弟,沒有親情,甚至,會犧牲愛情。而謀權背後的那份深情,究竟誰又能懂。那部謀權劇,有謀權的無奈,有夢想的奮鬥,依然有謀權背後的深情和成全。而他的小說《虞美人之劍指江山》有謀權的殘酷,也有背後的深情。每個人都那麼無奈。故事以虞家長女虞錦開始講述。這場謀權中,三個喜歡他的男人,她愛的,愛她的,還有她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非得已。也有留存心底的深情。
  • 關於馬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1【成語故事】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3送你一首馬兒的詩白馬飾金羈
  • 隱藏在俗語後面悲慘的故事
    「果樹過房,家敗人亡」是農村一句俗語,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偽科學。它在農村具有實實在在的現實意義,只不過是祖先們,使用一種嚴重剌激的語言來提醒大家,挨著住房,千萬不要栽種果樹,以及所有的大樹,避免對房屋和家人造成安全隱患。這句俗語主要目的是告訴世人,高過房屋的果樹是非常有危害的,聽老人講,曾經發生過非常多的可慘悲劇。
  • 潮汕俗語故事    無用姿娘勤三頓
    澄海流行一句俗語:「無用姿娘勤三頓」,用來嘲諷那些生性懶惰,卻又弄虛作假,掩飾自己毛病的人。   過去,潮汕濱海某村有一個青年,勤勞樸實,娶了一個老婆,卻是個好吃懶做的貨色。   這青年早出晚歸,賺錢維持生計,而妻子在家,卻是東遊西逛,啥事也不幹。鄰居們非議紛紛,說這女人年紀輕輕的,也不會做些針線活,紡些紗來幫襯幫襯家裡。這後生覺得有理,就對妻子說了。
  • 潮汕俗語故事  無用姿娘勤三頓
    澄海流行一句俗語「無用姿娘勤三頓」,用來嘲諷那些生性懶惰,卻又弄虛作假,掩飾自己毛病的人。過去,潮汕濱海某村有一個青年,勤勞樸實,娶了一個老婆,卻是個好吃懶做的貨色。終於有一天,妻子的這個秘密被隔壁的大娘知道了。因為每當快到三餐時,這家的紡紗機就響起來。而丈夫出了門,就悄無聲息了。大娘把這秘密告訴了鄉裡人,鄉裡人都知道了,竊笑不已。後來妻子因暴食過度,死了。這後生想為妻子辦喪事,可家中無餘錢。想起妻子紡的紗從來沒賣,想要把紗賣了。但找遍整個房子,都沒找到一個紗團。隔壁大娘跑過來把真相說出。
  • 20年前就看了《西遊記》,可是20年後才知道這部劇背後的3個故事
    作為90後,小編自己也不清楚看了多少遍86版《西遊記》了。總而言之,就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只要我放假回家,總是會有電視臺再放這個電視劇。最近幾年不知道有沒有在重播,因為小編已經不幸成為上班族中的一員,周六日陪伴我的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 《九陰真經》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哪知道他所殺的人中,有幾個是武林中名門大派的弟子,於是他們的師伯、師叔、師兄、師弟、師姊、師妹、師姑、師姨、師乾爹、師乾媽(注:周伯通語),一古腦兒的出來,又約了別派的許多好手,來向他為難,罵他行事不按武林規矩。黃裳說道:「我是做官兒的,又不是武林中人,你們武林規矩甚麼的,我怎麼知道」"對方那些姨媽乾爹七張八嘴的吵了起來,說道:「你若非武林中人,怎麼會武?
  • 俗語故事:外甥剝舅舅蹄窩子的來歷(上篇)
    在甘肅隴南、天水一帶,有句俗語叫做「外甥剝舅舅蹄窩子哩」。咋一聽,好像是在罵人。其實不然,它源自於一個動人的故事。上往年,話說陽山裡有戶勤勞人家,爹死了,娘也死了,只剩下小兩口過日子。這男的名叫吳巔,生得膀大腰粗,力猛過人,為人憨厚。年輕時曾闖過江湖,身懷絕技,居家從不外露。
  • 常識:關於數字三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為什麼要說關於 「三」的故事呢?原因有兩個:一、小時候,經常有題目讓搜集關於數字的故事,那時候,網絡沒有這麼發達,就想著有一天自己能總結一下。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關於數字的故事特別有趣,特別是三。數字三接下來為大家總結了關於三的常見故事,不信你看。
  • 《小王子》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婚後的生活溫暖而甜蜜,這讓我們的主人公不再感到孤單,可慢慢才發現這朵玫瑰驕傲、虛榮、多疑、敏感,這讓他很是不解與鬱悶,於是他決定離開,玫瑰這時候卻很大度:「你走吧,不過你要知道我一直都很愛你,你走後,我還有四根刺保護我。」
  • 《隱秘的角落》背後,藏著多少原生家庭教育中受傷的孩子?
    「這部12集的網劇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講述的是三個小孩與殺人犯鬥智鬥勇的故事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失敗與難堪。14歲的他內向、心思縝密,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情緒。他十分聰明,學習優秀,全年級第一,但是在他人眼裡這個別人家的小孩並不風光,在班裡沒朋友,在家裡也像是個棄兒一般。
  • 晉祠俗語故事《隨筆》
    今天給大家講給關於雪的小故事,很短,叫啥了,就叫觀雪吧,文化人叫賞雪,看看雪景,詩興大發,有錢人叫玩雪,穿裘帶貂,帶美女,吃美食,玩雪取樂而已~可咱老百姓了,呵呵,不管颳風下雪,只為生存奔波,,前面有騎馬坐嬌的,後面有推車壓擔的,咱騎的毛驢還不賴的,這就是底層百姓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