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中國

2020-09-24 大海裡的魚666

我,和大多數的你們一樣,是一個「正經」的中國人,祖宗十八代裡既沒有娶過洋媳婦兒,也沒有嫁過洋老公。在這個標準裡,我們都是很「純」的。但外國人好像並不這麼看,別看他們沒來過中國,但人家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按照這個標準,你還是「典型」的中國人嗎?

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的代表,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中式園林是中國具有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代表;「梵音」是相對於「唱詩班」的中國聲音。所以,我的中國家應該是桂林山水間的亭臺樓閣,早晚可以聽到悠揚的鐘聲。這就是舊時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風景。

那麼中國人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這裡會出現一個名字,叫「傅滿洲」:尖下巴、八字鬍、細長眼,精通各種酷刑和毒藥,總是幽閉在黑暗世界中,策劃種種邪惡勾當。這個小說人物第一次出現是在1913年,隨後成為了《傅滿洲》系列的主角。他作為針對中國和日本「黃禍」的化身,帶著明顯的清朝特徵。

涉及傅滿洲的西方作品極多。除了十餘部系列小說外,還有十餘部電影以傅滿洲為主角,傅滿洲也以配角在許多電影中出現,甚至啟發了許多其他形象的誕生,例如漫威旗下超級反派「滿大人」與「黃爪」。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日本扶持下於所謂滿洲地區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也俗稱「溥滿洲」。

傅滿洲這個形象直至如今仍然是不少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但在更多人的眼中,中國人應該是「李小龍」。李小龍作為功夫片的開創者和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讓華人擺脫了「東亞病夫」與邪惡的形象,將中國武術推向世界。大量影視作品中平凡的中國人成為了功夫高手,在華人餐館中總是藏龍臥虎。

隨著中國的不斷開放,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符號」有了增加與變換。代表性的建築變成了天安門,藍色大褂換成了唐裝,上面可能還繡著中國龍。此外還有大熊貓、長城、筷子、麵條、餃子和「Made in China」。

改變「中國印象」的不是蜻蜓點水的觀光客,而是選擇來中國留學、工作,甚至定居的外國人。震撼他們的不止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世界級都市,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行動支付、網購、外賣軟體,還有高鐵。中文也不再難學和沒用,全球學習中文的外國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一億。

新中國形象通過網絡和電視傳播到了外國,但這些「道聽途說」並不能輕易改變一個從沒有到過中國、基本沒有接觸過中國人的外國朋友先入為主的想法。就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仍然會有很多中國人認為印度所有火車都「外掛」。就像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國人覺得廣東人什麼都吃。所以,如果外國人問你奇葩問題,也就沒那麼奇怪了。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回應美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典型的雙重標準
    中國網12月3日訊 針對美國國務院12月2日發推特攻擊中國軍民融合政策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對中方的無理指責純屬「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典型的雙重標準。美方出於政治目的,固守狹隘的冷戰思維,刻意突出意識形態因素,頻頻公開曲解、抹黑中國的軍民融合發展政策,惡意的攻訐中國共產黨,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為此美方不惜對中美企業和學術機構人員進行道德綁架、政治施壓,甚至威脅制裁,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的反對。
  • 《第一頭牛》:非典型性的雷查德電影
    《第一頭牛》是由美國女導演凱莉·雷查德執導的新作,該片改編自喬納森·雷蒙德的小說《半條命》,講述了一個西方廚師Cookie來到荒蠻的西部碰運氣,遇到了同樣前來尋找機會的中國移民King Lu,兩人借一頭奶牛合夥做生意的故事。
  • 《亮劍》知識分子革命的典型--趙剛
    電視劇《亮劍》中趙剛是唯一一個知識分子革命的典型代表人物,關於趙剛的思想特性的展示,作者其實是借馮楠和田雨的的口說出來的。趙剛首先是一個知識分子,他有著對中國社會問題,革命,革命的目的的清醒認知,如果說李雲龍革命是反抗切身能夠感觸到不公正,剝削和壓迫,那麼趙剛反抗的則是帶來這種不公正,剝削,壓迫的制度和社會土壤,他革命的目的不是反抗自身遭遇的不公,而是反抗他認識到,理解的不公正的社會制度,以個人自由和尊嚴的名義。
  • 國慶檔「中國元素」大片引發中國觀眾情感共鳴
    《奪冠》是一部以中國女排為背景的體育類劇情電影,講述了她們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展現了中國女排隊員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經歷。同日,中國電影院觀眾的上座率上限也由之前的50%提高到75%。「雖然疫情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退,但今年觀眾的觀影熱情絲毫不減。」太原市萬象影城店長周凱介紹,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國慶檔大片多為《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這類具有典型中國符號的影片,「此前的數據表明,國慶節期間上映這類影片更能激發觀眾們的情感共鳴。」
  • 從一部小說窺探中國社會
    最近讀了梁曉聲的小說《覺醒》,小說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社會幾十年來的變遷,引發人思考的點很多,比如人物命運的起伏與時代發展的關係,比如怎樣處理中國式關係,比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衝突,在此僅選取感觸比較深的兩個點來展開。孰好孰壞?
  • 中國言情「小甜餅」,非洲人民也喜歡
    之後半年裡,他在不同的翻譯網站同時追更15部中國網文,竟然成功戒掉了毒癮。,也讓一個專門進行中國網文翻譯的網站——WuxiaWorld(武俠世界),走入大眾視野。但和過去中國經典文學「走出去」面臨的困境相似:東西方文化差異大、翻譯問題難解決、生產效率低……讓這些譯本很少有人問津。正是網絡小說帶來了轉機。2014年,賴靜平翻譯了國內大神作者「我吃西紅柿」的玄幻小說《盤龍》。這部典型「爽文」迅速俘獲了大量國外讀者。賴靜平隨即創立了專門對中國網文進行英譯的網站WuxiaWorld,而後又辭掉了美國外交部的工作,專職運營網站。
  • 從「陰險博士」到「中國統治世界」:那些年西方對中國的愛恨情仇
    「傅滿楚」這一邪惡的中國形象就是在以上兩方面原因的影響下產生的,這一形象極大地吻合了當時西方社會對中國的種種惡意想像,亦成為二十世紀初期「黃禍論」和「中國威脅論」的典型代表。賽珍珠四個月大時就被父母帶到中國,可以說,她的大半生都是在中國度過的,對中國的感情也非常深厚。她以飽含同情的筆觸,用白描的手法講述了一個農民家庭中祖孫三代的故事,生動地描繪了他們的家庭生活,塑造出勤勞樸實的中國農民的形象,構成一個具有時代特徵的「中國故事」,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西方世界眼中的中國形象。
  • 當「生存狂」來到中國
    除此以外,就是一個典型普通的中產男性形象。 「實際上疫情爆發之後,我幾乎一粒米都沒多買,」死瑞德表示在疫情之前他就一直有準備應急食品的意識,一般是全家一星期到一個月的免烹飪食水,比如罐頭、壓縮乾糧,他也會考慮到極限狀態三個月的食物,提早備置在家中,「這種儲備是常態了。」他繼而強調這些食品儲備是平時生活中也會消耗的,而不是塵封的戰備物資。
  • 他們以為中國是「羊脂球」,可是中國就不在這輛馬車上啊!
    因為這輛車上有左派、右派、貴族、宗教人士,是典型西方世界的精英人士。在今天的世界上,可以明顯地看到,他們都在指責他們以為這輛馬車上那個最善良的人——羊脂球。在今天的世界上,無論是左派的澳大利亞,右派的美國,老牌貴族資本主義國家法國英國,還是宗教國家印度等等,無一例外把新冠疫情的鍋甩在了中國身上。
  • 從緹縈救父開始聊中國的孝義文化
    之所以這樣說,大家都知道,中國封建社會的君王,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大多倡導以孝治天下,在科舉出現之前,選拔官員靠的是舉孝廉,孝順與否是當時社會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德的一個重要標準和依據。 在南宋以後,理學盛行,崇尚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學先生們崇尚孝義到了近乎愚孝的地步,元代的時候,有一個叫郭守正的人,總結了古往今來的孝子典型,總計二十四個故事。裡面有一些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匪夷所思的故事。比如臥冰求鯉,埋兒奉母等,有興趣的同學們可以去自行搜索觀看。
  • 純愛:《非典型求生欲[快穿]》
    《非典型求生欲[快穿]》by諱疾文案:霽摘星在無數次轉生中,按部就班地做氣運之子的工具人。 突然有一天,他想活得久一點。
  • 讀長篇小說《山雨》,似瀏覽了一遍中國現代北方農村史,長知識。
    當我翻閱中國現代文學時,發現了一行字:1933年被稱為「《子夜》《山雨》年」。這句話引起了我的關注。急忙尋覓,看到了長篇小說《山雨》。原來這是我國著名小說家王統照代表作,是農村題材。是說當時寫農村題材的代表作是《山雨》,城市題材的是茅盾的《子夜》。
  • 中國神話之今天有喜了沒?
    中國民間傳說喜神原本是拜北鬥星神的一個虔誠女子,修道成仙時,北鬥星君詢問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鬥星君誤以為她祈要鬍鬚,就賜了她長鬚,因為她笑時呈喜像而封為喜神 如果稍加分析,「喜神」的由來很有可能是中國陰陽家的「作品」,在古代,生產力極其低下,人們對一些事情總是不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而作為個體的人又都希望自己趨利避害,隨喜讚嘆,於是陰陽家便利用了人們的這種虛無的心理,創作出一個「喜神」,滿足人們內心的期許和願望。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五十七)
    為總結推廣全市鄉村振興實踐探索和成功經驗,加大示範帶動、典型引路的力度,我們陸續刊發鄉村振興責任單位及各縣區的部分典型案例,供大家參閱,敬請關注。典型案例
  • 《三十而已》:鍾曉芹與陳嶼——典型家庭,童話結局,你滿意嗎?
    陳嶼與鍾曉芹兩個典型性格,誰也別說誰,毛病都挺多鍾曉芹是典型的當代獨生子女中的城市子女。鍾曉芹陳嶼則是非獨生子女中的一類典型,他的原生家庭能給他的助力不多,甚至在他們的成長中是一種壓力的來源。陳嶼得到童話結局,是幸運加成毫無疑問,兩人都是這種典型樣板中
  • 從小鎮做題家身上讀懂中國
    一陳嶼是個典型的小鎮做題家。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學歷和一個穩定編制了,在充斥著霸道總裁——靳東哥哥的國產劇裡根本不夠看的,誰要看女主和這樣的男人談戀愛啊?1980/1990年代,其實是中國大學生歷史最黃金的年代。學外語、學化工、學歷史……在90年代的就業市場都不是很差的選擇。一方面,計劃經濟的的影子猶在。意味著人的身份可以被規劃的。
  • 最難寫的小說,最難得的頭銜,42年鑄就中國喜劇小說第一人金名片
    ;中國圖書商報記者劉觀濤先生說他是「一株谷底合歡樹」,那「谷底」二字著實讓人感慨萬千;還有重慶中國訪談網特約記者康鵬飛張銀江送他「一位有專業的作家」的稱號等。如果連這部也算上,師父創作的長篇喜劇小說,無論部數還是字數,就都毫無爭議是中國喜劇小說第一人了。這部長篇雖未拿出來,但也是值得期待的,因為其主人公呂翠兒在《一朝縣令》中曾露過一臉,批評家的評價是「呂翠兒的形象具有巨大的典型意義!」,在許多配角中就能被人發現「有巨大的典型意義」,當了主角不至於反倒退吧。
  • 從林平之為何討厭令狐衝談一談美國為何要針對中國
    林平之為何會討厭憎恨令狐衝,令狐衝怎麼想都想不通,就像很多人怎麼想都想不通明明中國從未得罪過美國,美國卻處處針對中國一樣。表面上看,自然是因為在所有的追趕者中,中國是最有可能挑戰美國的,至少是最接近的,因此,不管中國有沒有惡意,美國都會本能的恐懼防備,並想方設法的打壓,就像美國打壓曾經的世界第二蘇聯、日本一樣。
  • 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將故事和人物融入時代生活洪流
    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2019年度)發布將故事和人物融入時代生活的洪流9月28日,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2019年度)在深圳發布,三個排行榜榜單揭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委員桫欏也關注了榜單中的現實題材作品,他認為,這些作品體現出鮮明的現實性和時代性,像《浩蕩》《朝陽警事》《天下網安:縛蒼龍》等,反映了網絡文學關注現實生活、回應大眾關切、彰顯時代精神的特徵。現實題材作品為何成為熱門?
  • 加大宣傳力度 發掘先進典型
    四平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不斷總結「個轉企」工作經驗,加大宣傳力度,不斷發掘先進典型,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動,落實扶持政策,提高經營者轉型的積極性,以熱情、貼心、精細服務為宗旨,為「個轉企」對象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為有轉企意願的個體工商戶提供全程指導,跟蹤服務,全力助推企業發展。來源:四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