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3歲已開刀5次,胸口有一條大「蜈蚣」,爸爸說好看也紋了一條

2020-09-03 裕豐人間說

寫在故事的最前方:都說「大鐵漢」柔情,可是我這個小小的三歲孩童也有「小鐵漢」柔情的那一刻。我和爸爸都是「鐵漢」,都有一條美麗的「蜈蚣」紋身,只不過我這個比較真實一點。

本事件根據真實故事,作者以未來「小鐵漢」的角度結合父母的講述去闡述整個故事。(不要糾結這個時間「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記得當時的事情,因為結合的人物包括小鐵漢的爸爸和媽媽)。

「小鐵漢」差點夭折

他們都叫我「小鐵漢」,我姑且就認了這個名字,雖然我有真名,但這個名字也蠻好聽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孕育在這個世界上,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患上了這個令我不快樂且擁有巨大痛苦的疾病,但我知道爸爸和媽媽沒有放棄我。

我的媽媽懷我五個月的時候去醫院例行產檢,那個時候的我雖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但卻十分嚮往外面的世界,通過媽媽的肚子,我能懵懂的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精彩,雖然有坎坷和挑戰,但亦是充滿了喜悅。

然而產檢結果出來的時候,爸爸和媽媽的臉色好似蒙上了一層難以描述的悲傷,「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雖然後期有可能自動癒合,但我好似並不是這樣的。醫生告知爸爸和媽媽時候,他們也曾想著放棄,只是不想讓我多受罪。可是最後聽聞有著自動癒合的可能亦或者在出生後做個小手術就可康復,他們也就接受了這個結果,並堅定的表示不會放棄我。

突然加重

世事總是那麼難以預料。媽媽歷經十月懷胎之後,我順利的呱呱墜地,出生的第一天我並沒有異樣,可是不到四天的時間,噩耗突然傳來,我被診斷心漏情況較預期嚴重,肺動脈窄以至供氧不足,左右心房大小不一。在醫院經歷了首次補心瓣手術,雖然成功地把補充物料放進心房,但卻沒有預期的成效,血液倒流問題仍然存在。

那個時候的我全身插滿了管子,雖然不知道爸爸和媽媽到底有著多麼痛心,但我卻每日都能看到爸爸和媽媽的身影,只要睜開眼睛,爸爸和媽媽總會伏在我的身旁細細觀察我的呼吸還勻不勻稱。

為了讓我有口安穩吃的,好似媽媽也沒有做過一天月子。她堅持泵奶給我吃,每次和爸爸到來的時候都會準備可口的奶水,我雖然吃的不多,但那個味道卻很美味。

10%的生命賭博

雖然有著爸爸和媽媽的貼心守護,以及醫生的精準治療,但在醫院的這三個月裡,我的心臟狀況每日愈下,呼吸也是越來越困難。看到我這樣,爸爸和媽媽的心幾乎要碎了,但卻沒有辦法。詢問醫生之後,醫生這才告知了另外一個治療方法,那就是開刀做手術,但成功率卻很低,只有10%。

那時醫生因為考慮到我年紀小,且治癒率低,所以就勸爸爸和媽媽放棄治療,避免我再挨一刀。可是爸爸和媽媽為了爭取我活命的機會,還是痛下決心為我爭取生機。「做手術,有一成機會,不做手術,可能數個月內會心臟衰竭而死,所以一定就要做手術。」

不記得之後發生了什麼,但還是依稀記得在進手術室的時候媽媽說道:「已經幫你爭取到最後的機會,如果你想求生就要自己努力。」

賭對了

歷經十幾個小時的手術後,好在我的手術非常成功。此後的時間裡在爸爸和媽媽的照顧下,我的身體狀況也是漸漸變佳,結束長達半年的住院生活回家。因為抵抗力十分弱,所以爸爸和媽媽要抹地、吸塵,家中也要長時間開空氣清新機,保持乾淨衛生。

這還不是最為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吃的藥十分講究,每粒藥的份量不同,要很小心處理。雖然藥很苦,但看到爸爸和媽媽的眼淚,我都乖巧的將其咽了下去。而我也是一天一天的健康長大。

第二次手術、第三次手術

一歲的時候我迎來了第二階段的手術,這個手術是心臟搭橋手術,目的是提升我的心臟帶氧功能。只要在4歲時進行最後階段的單心室手術,其心臟功能就能達到常人的9成以上。

不過第二手術卻在我的胸部留下了一條好難看的「蜈蚣」,為此我好似冥冥之中傷心了好久,沒有理會爸爸和媽媽。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爸爸的胸口處多了一條和我一模一樣的蜈蚣。此時的我才得以釋懷,原本爸爸也有,他還說他是因為喜歡我的這條蜈蚣,而特地去紋的。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麼東西,但爸爸有,我也有,我就覺得很帥氣。

在這之後我又接受了第三次手術,雖然沒有徹底康復,但卻離著健康更近了一步。爸爸和媽媽都貼身的守候著我,我雖然痛,但卻很高興有爸爸媽媽逗我玩。

第四次手術、第五次手術

時間跨過了兩年,我好似長大了許多,也明白了爸爸和媽媽的良苦用心,但我卻做不了什麼,只能乖乖的聽話,配合治療,似然嗎,每次都痛,但我卻從不喊出來。5月份的時候我再次接受了第4次手術成功換了機械心瓣,但因為心率不正,兒童節那天又緊急做了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

五次手術雖然痛苦,但我卻活了過來。最為值得我高興的一點就是我能成功走20多米了。

現在的我雖然還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去奔跑,但相信在爸爸和媽媽的照顧下,我用不了多久就會康復。當然我也要盡力,爸爸和媽媽為我操了太多的心。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蜈蚣吐丹
    我的舅舅章升扶,路過忽然,東北方向有一股腥風撲鼻吹來,一條蟒蛇有幾丈長(一丈=3.33米),騰空飛越,速度極快,好比離弦的箭,像是躲避著什麼東西。在它後面,有一條長五六尺的紫金色蜈蚣(一尺=0.33米),緊緊追趕上來。
  • 故事:明朝一漁夫,捕獲一條大鯉魚,放生後成為大富翁
    漁夫的妻子是個很聰慧的女子,她撈起竹筐裡的大鯉魚,仔細地端詳了一會兒,然後對漁夫說:「這條鯉魚長得這麼大,而且眼睛非常特別,恐怕是龍神變化而成,我們要是吃了它,肯定會惹來災禍,倒不如把它放回湖裡,反正我們又不差這一條魚吃呀。」
  • 奇聞異錄故事:他多次堵塞蜈蚣巢穴,竟遭蜈蚣報復險些喪命
    人和動物在地球上共生很多年,產生過很多人和動物互幫互助的故事。當然也產生過很多人和動物間互相傷害的故事。今天講述的就是清代人著作《益智錄》中一個人和動物間互相傷害的故事,雖然裡面有了一些誇張和神話的成分,可是故事中的道理值得我們每個人借鑑。清朝時期,章邑縣有一人名曰甲某,此人是個大孝子。雖然家貧無依,但是生的高大威武,依靠每日打柴販賣為生。
  • 故事:神醫蜈蚣(民間故事)
    哈尼族有個著名的接骨醫生,配製了一種接骨的草藥,醫治骨折有意想不到的療效,止痛、止血、消炎,藥到病除其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天正午,這個哈尼族醫生在山路邊的一棵大樹下休息,突然間他看到一條20多釐米長的大蜈蚣爬過來,它瞪著小眼,兩排長足在蠕動,搖頭擺尾,令人生畏。他擔心蜈蚣來刺螫,就拔出長刀,輕輕砍下去,把它斬成兩截。因為蜈蚣的每一節都有神經節,所以蜈蚣被斬成兩截後,神經節還會分別起作用,斷體在不停地掙扎和蠕動著。過了一會兒,他發現另一條蜈蚣爬過來了。
  • 故事:災難來臨時,5歲女兒救我一條命
    本故事已由作者:朱辭鏡,授權每天讀點故事加菲乖乖巧巧吃東西的樣子,險些讓她忘記了她才吞過一條街的喪屍。「我大概是全天下最沒用的媽媽。」她自嘲道。「沒有關係。」加菲一邊咽下曲奇一邊安慰她,「你有天下最厲害的女兒。」「本來,加菲,我們的原意不是這樣。」我們想讓你做一個正常的孩子,所以賦予你最高的技能,我們甚至把你當做這個城市最後的希望。她在心裡說。
  • 故事:我從小胸口有白色胎記,16歲遇一神醫,才知它是我保命符
    祁寒亦是無數次的回覆這句話,最後一次時,他握著蘇玲瓏的手摸向自己心口。「玲瓏若是不信,不如剖出我的心來看,來看我說的是不是真的。」蘇玲瓏說不上是什麼感覺,就像是心口處開了個大洞,有冷風呼呼的灌進來,冰涼冰涼的一片,帶走了裡面僅剩的那些溫熱,讓她很難受,也很難過。正巧有謀士來尋她,是來請罪的,說他們派人去刺殺祁寒,重傷了他,但被他逃脫了。
  • 蟋蟀故事:自抓最好的一條將軍
    2009年因有事到9月初才去收蟲,那是9月5日下午,我騎上摩託去樸家寨村東南面抓蟲,在路過一個小石橋的時候我看到有三隻狗在打架,就停下來看熱鬧,只見兩隻狗兩頭夾擊把一隻狗給咬的只能夾著尾巴來回應付,看了一會我覺得沒意思,就撿起兩塊石頭朝那邊扔了過去,扔完後我就騎上摩託走了,走了大約兩三裡路,我就停了下來,把車推到一邊拿起工具準備進地抓蟲,我無意中回頭看了一下,只見那隻被咬的狗正朝我這跑來,它伸著大舌頭喘著粗氣看來累的不輕
  • 為愛瘋狂的瓊瑤:3次自殺,與大25歲老師戀愛,愛上有婦之夫
    為愛瘋狂的瓊瑤:3次自殺,與大25歲老師戀愛,愛上有婦之夫瓊瑤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在她的筆下,男女主永遠逃不過&34;兩個字。3次自殺,愛上有婦之夫,她的這一生,比瓊瑤劇還精彩。瓊瑤出生在那個動蕩的年代。
  • 蟋蟀故事:憶一條將軍
    戰績:第一路9月28日晚上在高哥撞球室6釐9搬打高哥的7釐1,首場此蟲神歡口快叉叉牙輕鬆取勝,第二場10月2日晚上在高哥建撞球室7釐搬打小胖子的一條7釐2老將,此蟲比對方輕兩毛籠型卻套對方1圈牙比對方大出很多,開閘後此蟲神歡口快對方根本打不進來還是叉叉牙輕鬆取勝,小胖子還有些不服氣,嚴哥在旁邊看的非常清楚,對小胖子說輸在牙上了,第三場10月5日晚上在高哥撞球室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蜈蚣
    蜈蚣焦蔭泉先生做秀才時,曾經在我的鄰村開塾館教學生,我當時住在黃臺山,和他經常來往。某次,他說到發生在章邑的一件事。主人公的姓名、詳細住址我都忘了,只記住了事情經過。暫且把主人公叫做某甲。章邑某甲,家境貧困,侍奉母親非常孝順。他身強體壯,每天砍一擔柴,賣了維持家用。
  • 被蜈蚣咬了,他竟然用此物以毒攻毒
    九十年代,山村夏天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總是很漫長很漫長的,人們沒有那麼多的消遣玩樂工具,有的只是翻來覆去講了很多遍的老套故事,以及各種家長裡短。若是誰家有臺電視機,那可謂是眾星拱月般的存在,大人小孩在他家擠得滿滿當當。
  • 淺析《生吞》一條殘酷青春、一條警察追兇,雙主線的懸疑推理小說
    人性的最初,都是非黑即白,兩者勢均力敵,終已一生像在打一場靈魂的爭奪戰。然而我所見識過的人,絕大多數在成年以後,都是白不敵黑,服輸告饒。《生吞》講述的是2003年冬天,17歲少女黃姝慘遭姦殺,全身赤裸被棄屍於「鬼樓」前的雪坑。
  • 故事:蓮蓬鬼話:天降雷霆,劈死成精蜈蚣
    在我們那邊,一直傳說有蜈蚣的地方,只要打雷了,閃電就會去劈蜈蚣,這事我小時候也見過第二天我們去看這顆被劈死的樹時,竟然在大樹裂開的地方發現一個碗口大的洞,裡面躺著一隻手指大的蜈蚣,早已經死去。今天要說的故事是一個傳說,發生在民國時期,我們那邊有一個砍柴謀生的村民,姓柳,人們都叫習慣叫他柳三。
  • 25歲小夥與56歲富婆試婚,同住3天搶救5次,醫生:退婚保命
    25歲小夥與56歲富婆試婚,同住3天搶救5次,醫生:退婚保命!我剛出門,手機上就彈出了一條資訊新聞:25歲小夥與56歲富婆試婚,同住3天搶救5次,醫生勸他離婚保命。無意瞄了幾眼新聞內容,原來那個25歲的小夥和我一樣,也是得了尿毒症,不過同病不同命,最後富婆掏巨資治好了他,而我,只能等死了。我前腳出門後腳林筱玉就跟了上來,她追出來跟我理論。
  • 故事:伊蘭甘珠為何生了一條小龍?
    轉眼間,伊蘭甘珠已經十七八歲了,天天都端著盆到河邊洗衣服。她說:「我也不知道我去的是哪兒,那家有個小子,對我可好了。要和我結婚,我和他說,我得回來和訥商量一下。」她訥說:「不行,咱也不了解他們,萬一是壞人呢。」伊蘭甘珠說:「不行也晚了,我們都住在一起了。」她訥氣道:「這還了得,你自己說嫁就嫁了,你都不知道他家住什麼地方。」伊蘭甘珠不服氣道:「他家就住在大石板底下,那天不知怎來一陣風,就把我刮那去了,不信我帶你也去看看。」她訥一聽,這姑娘臆怔了,淨說瘋話,就把伊蘭甘珠關起來了。
  • 一條魚換一條人命 驚動警察 真相卻讓人唏噓
    第二天中午,『果不其然』只見水庫裡面,漂浮了一具屍體,『打撈隊 』進去拖屍體,發現了驚奇的一幕,只見老張,兩隻手緊緊的握住了魚竿,魚竿的魚線上面居然有一條,超級大的『鯉魚』目測接近10斤啊,魚還在那裡『遊來遊去』。
  • 6歲那年,我爸用一條榆木凳子腿砸死了我媽
    爸爸沒有看我倆一眼,最後上了警車呼嘯而去。短短一天,6歲的我和12歲的姐姐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關於父母的矛盾,我也是長大之後聽姐姐說的。爸爸遊手好閒,脾氣暴躁,媽媽每天操勞,回家後還要受爸爸的氣。爸爸重男輕女,經常打我姐,我媽平時忍氣吞聲,可是她受不了我姐被打,每次都護著我姐和我爸撕扯。
  • 民間故事:蜈蚣報恩
    從前有個姓王的小孩兒,整天沒事幹瞎晃悠,捉了只蜈蚣,放在竹筒裡養。竹筒用根麻繩拴在腰上,小孩兒每天捉些蟋蟀、螳螂、螞蟻等昆蟲餵它,有時候也餵些螃蟹、泥鰍、黃鱔。王秀才欲起身掛窗戶,實想不到一條水桶粗的白蛇從窗臺上爬進來,嚇得王秀才癱坐在地上,冷汗淋漓。白蛇一步一步逼近,王秀才已經喘不過氣來,順手用竹筒給白蛇砸過去。竹筒崩開,一團黑氣噴出,只見那蜈蚣身上電光閃閃,黝黑的身體逐漸長大,竟長到了白蛇般大小。
  • 地下古道驚現變異大蜈蚣,打死一隻來一群,還好帶的公雞救了我們
    我說:「一個頭骨。」馬騮聽我這樣一說,立即變了個表情,拿起手電筒照了過去,骷髏頭骨再次映入我的眼中。馬騮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然後說:「別生人不生膽,就一個骷髏頭骨,怕它咬人啊,還說打前鋒,連這個也怕。」我被馬騮的揶揄搞得有點哭笑不得,他肯定是沒看清楚這個骷髏頭骨的旁邊還有什麼。那是一條黑乎乎的蜈蚣,正趴在頭骨旁邊一動不動,似乎死了,但又像在等待時機捕捉獵物。
  • 蜈蚣蟒蛇誰歷害,袁玫告訴你!
    話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說得一點兒也不假。不要看蟒蛇氣勢洶洶,長相兇惡,令人不寒而慄,但是遇到蜈蚣,蟒蛇就瞬間認慫。話說袁玫的舅舅章升扶路過浙江溫州雁蕩山,正是正午十分,章升扶一個人在山澗中行走,忽然聽到東北方有腥風撲鼻而來。章升扶知道大事不妙,急忙躲在一塊大石頭後,尋聲望去。但見一條大蟒蛇長約數丈,騰空奔走,像離弦之箭,直奔自己而來。章升扶嚇得戰戰兢兢,面如死灰,大氣不敢吃出,雙手攀住大石頭,眼睛透過石頭縫隙,定睛觀瞧。但見那條巨蟒,好像在躲避什麼,弄得亂石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