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做了什麼?能在死後七天,屍骨腐爛時,還能得到神人的青睞,重塑身體還魂。《聊齋志異》:湯公,一個有些玄幻的小故事。
湯聘曾是順治辛丑年的進士,一生為人正直誠懇,在他病入膏肓,彌留之際,忽然覺得從腳底有股灼熱之氣慢慢地往上走,到了腿部,腳就沒了任何知覺,好像死了。
到了肚子,腿就沒了知覺,到了心時,熱氣走得很慢了,這時他覺得那些小時候,或者已經忘掉的瑣事,都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如果是件好事,心裡就像六月天喝了杯冰鎮的酸梅湯一樣熨帖舒服,如果是一件壞事,心裡頭就會翻江倒海般難受。
當想到七八歲時,自己因掏鳥窩摔死過小麻雀的事情時,心像在油鍋裡翻來覆去地炸過好幾遍,一頓飯的工夫才平息下來。就這樣,把平生的所作所為細細地翻了一遍,那縷熱氣才慢慢地順著喉嚨進入腦子,從頭頂穿了出去,像炊煙一樣嫋嫋升到空中,幾個時辰後,魂魄才脫離軀體而去。
湯公忘了自己的身子,只覺得自己六神無主,如一團柳絮般悠悠蕩蕩的,也不知道去往何處,後來飄到郊外落到路上。
忽然,從遠處走來一個巨人,幾十丈高,他看到湯公後,彎腰把他撿起來,順手塞進袖筒裡,袖筒裡黑咕隆咚的,只覺得熙熙攘攘擠滿了人,空氣混濁,憋屈的難受。他想到佛能解危難,便喊了幾次佛號,說來也怪,他真的飄出了袖外,剛想落地,又被巨人撿了起來,幾次三番後,巨人懶得再撿他,徑直走了。
湯公站在路邊環顧四周,躊躇彷徨地不知去往何處,想了想,佛祖不在西邊嗎?那就往西走,他辨了辨方向,一路向西而去。走了沒多久,見路邊坐著個和尚,上前施禮問路,和尚說:「歷來文官的生死冊,歸文昌,孔聖人管,兩處需要都註銷了名,你才能到別出去。"說完,給他指了路,湯公謝過後,繼續趕路。
不久,來到聖廟,見孔聖人面南背北的坐著,他趕緊上前跪拜,把自己的來意說明,聖人聽完告訴他,還要去找帝君銷名才行。他沿著聖人指地路走去,很快見到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俯身入內,見一位頭戴冠冕,相貌威嚴的神人端坐在大殿上,他誠惶誠恐地趕緊跪下,祈禱。帝君拿過名冊仔細地查看後說:「你正直無私,心性純良,本應可以再活幾年,可你的屍骨已經腐爛,要找菩薩才可以讓你還魂,」於是讓湯公立刻去找菩薩,否則晚了就回不去了。
按照帝君的指引他匆匆來到一片茂密的樹林,蒼翠欲滴的翠竹林掩映著一座華麗的殿宇,他走進殿內,迎面是髮髻高挽,金面滿光的菩薩端坐在蓮臺上,旁邊的玉瓶裡插著傳說能起死回生的楊柳枝,蔥翠如煙,湯公恭恭敬敬的叩頭,稟明了帝君之意。
菩薩聽後,沉思良久,很是為難,畢竟他的肉身已腐爛,即使還了魂,頂著一副破敗的身軀,怎能生活?湯公不住地叩頭,伏在地上聲淚俱下得苦苦哀求。
菩薩旁邊的尊者不忍心看他慟哭 ,就建議菩薩說:「請您施展大法,撮土為肉,折柳為骨,給他一副新的軀體。」菩薩頷首,於是從玉瓶中折了根柳枝,而後又倒出點淨水,抓了把土和成泥,而後把泥拍在他身上,讓仙童把他送回去,與屍體合二為一。
正在為他守靈的家人突然聽到棺材中傳來湯公的呻吟聲,大家戰戰兢兢的打開蓋子,吃驚地發現死去七天的人居然活了過來,而且身體恢復了健康,眾人聽了湯公的描述後都感慨萬千。
湯公的一生,看來無瑕了,文章中雖然沒有具體描述湯公的所作所為,僅僅從其幼年時失手弄死小麻雀,都能讓他難受半個時辰,可見他是個品行多麼高尚的人,這種人,即使是神仙也會被感動,才會有他後來的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