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探快馬加鞭、飛鴿傳書、口齒凌亂地匯報完這個事後,我一邊暗忖「要出大事了」,一邊卻面無表情地說「我知道了,你去吧」。在探子走出辦公室三五步後,我叫住了他,「哦,差點忘了,你順便叫班長過來一下」......
我擔任這個高三班的班主任僅月餘(但從高一就任教這個班),因為「前任」調走了。在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收假後的第一天就遇到這事,感覺挺棘手的!現在的高中生,經典的「00後」,此事處理不妥,將有極大的「各種隱患」,搞不好我這30年的教齡就戛然而止了!在我腦神經飛速旋轉思考對策時,一句怯怯地「報告」聲傳來,班長來了,雖然是個女生,但在「江湖」上還是極具威望的。
事不宜遲,開門見山,「把你了解的情況如實談談吧」。我拿出《班主任工作流水帳》,開始記錄班長描述此事的重點和關鍵,未雨綢繆、成竹在胸才能搶佔先機!
我班男生岑逸浩與同班女生呂苒,自高一下期明確戀愛關係至高二結束,長達一年半之久。高三開始,呂苒以「性格越來越不合、專注於高三備戰高考」為由,明確向岑逸浩提出分手。但岑逸浩卻「不願放手」並一如既往地對「前女友」關心呵護,如打開水、送零食等,問題在於呂苒居然沒有對這些「呵護」表達出意志堅決的拒絕,導致岑逸浩以為「還有機會」,由此埋下隱患!
本班另一男生莊傑潘,素來與呂苒交好,在岑呂二人分手後對呂苒更是關心備至,後對呂苒表白了,但遭到呂苒的明確拒絕,這卻不影響莊傑潘對呂苒「繼續示好」。到此,「兩男爭一女」的格局基本成型。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收假後的10月9日上午第二節課後的課間操時間,兩男生同時來到呂苒跟前,莊傑潘提醒岑逸浩「不要再糾纏了」,岑逸浩回懟一句「關你屁事啊」,結果莊傑潘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抱著呂苒「啃了一口」,決戰一觸即發!幸虧在場的其他人勸開,並有熱心人快馬加鞭報告。
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大致如此。作為班主任,我清醒認識到,此事處理不好,三人間的愛恨情仇極有可能帶來一場血雨腥風。如何妥善處理呢?
1.我讓班長馬上私下(一定要私下)帶話給他們三人,「如果為此事發生打架鬥毆,班主任會不問青紅皂白,一律開除!」……出此招,是基於「學生氣頭上不能急於處理」,以免出現應激反應,適得其反;但必須「一刀切」地蓋上鐵板一塊,讓他們明白「班主任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強制使當事人克制、冷靜。
2.在隨後半天裡,我又悄悄找來幾個信任的班團幹部,從側面打探,儘快掌握他們三人間的「情感糾葛歷程」,為妥善處理準備好第一手資料,為後面的談話做到「有的放矢」。
3.第二天周六,是高三補課時間,我是風平浪靜地查班、上課,隻字不提此事......出此招,會對當事人形成「咋還不處理?隨時提心弔膽,老師又在憋什麼大招?」的強大的、無形的心理壓力,隨著時間延長,無形施壓會讓他們產生「要殺要剮,來個痛快的,別折磨我了」的主動訴求,這為後面的和平解決鋪平道路。
4.周日晚自習,行動開始。我不進教室而是在樓道裡假裝「偶遇」莊傑潘(必須拿他開始),只一句「來我辦公室一下」,頭也不回的走了。一坐定,我拿出《班主任工作流水帳》,「審訊」開始……
問:你知道為什麼找你嗎?
答:知道!
問:你說還是我問?
答:我從哪說起?
問:隨便你!
談話期間,我基本就兩句話「繼續!」、「還有呢?」 ,不做過多引導,但涉及謊言時逼迫一句「是這樣嗎?」。最終,他毫不隱瞞竹筒倒豆子的「實話實說」!然後將其錯誤之處心平氣和地指出來,他也能認識到問題所在……第一個談話結束後,我讓他去通知班長來我辦公室一下,這又讓他一頭霧水,「這事與班長何幹啊?」,「我有其他事找她!」
此時,是不能讓他去找另外兩個當事人的,叫班長去通知呂苒來一下。
依此法,按莊傑潘(現任男)---呂苒(女)--岑逸浩(前任男)順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逐一單獨談完話,又把三個當事人和班長召集在一起,我們五人共一室,宣布「處理結論」:立即終止戀愛行為,僅存單純的同學關係;一經查證屬實有一方糾纏、騷擾另一方的行為,按紀律頂格處罰(包括開除),並記入個人檔案!
最後籤字畫押確認......唉,終於鬆了一口氣。但事情就完了嗎?非也!
當晚,我又找了一個膀大腰圓的熱心人,私授錦囊:你作為一個正義人士,要顧全大局,近幾天時刻留意他們三人間(尤其是倆男生)的動向,一有異動立即上報,但絕不能透露你的「監護人」身份!算是幫老師一個忙,拜託啦!熱心人欣然領命而去。
這下該周全了吧!嘿嘿,非也!
周一的班會課,以「等待花開」為題,結合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形」理論,藉助PPT給全班學生來一堂《高中生戀愛心理》輔導課......此招,由點及面地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但願這些青瓜少年,順利走過青澀期,學業事業愛情大豐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