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浙江有個書生名叫李涯,胸有才華,喜好讀書,無奈時運不濟,連考幾次都沒中第,心中異常煩悶。
來年又是大考之年,李涯決定再考最後一次,如果還是考不上,就另謀出路。
為了潛心靜學,他欲尋找一個僻靜之所,聽說白龍山上有個道觀,如今已破落不堪,人去寺空,應該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李涯便收拾行囊來到了山上,沒想到這個破敗的道觀居然還有一位留守的道士,說明來意後,道士痛快地答應了。
道士為他安排了住處之後,就要去下山雲遊,臨走前交代走廊盡頭的那個房間不要進去。
李涯感到好奇,問其原因。
道士說道:「那個房間以前住過幾個年輕書生,不知為何,全部都得怪病去世了,你還是小心為妙!」
李涯隨口答應了道士,送他下山之後,一個人又回到房間讀起書來。
其實,人就是這樣,都有個好奇之心,別人越說不讓怎樣,他的好奇之心就越大。
李涯也不例外,讀書至傍晚,他忽然想起了道士的話,決定去那個房間看一看。
推開房門,只見這裡窗明几淨,陳列雅致,房間又寬大又舒適,窗外就是幾棵紅楓樹,樹枝隨風搖擺,意境深遠,風景如畫,比自己住的那個小房間要好上百倍!
李涯疑心那道士故意騙自己,不捨得讓自己住這麼好的房間才那樣說的。如今道士下山了,趁著這個機會,他想搬過來住兩天。
想到這裡,李涯沒有一絲遲疑,將自己的鋪蓋和書本一起搬了過來。
夜晚,在燈下讀書之時,窗外吹來陣陣涼風,愜意無比,燭光搖曳之間李涯突然發現書架後面的牆上掛著一幅畫。
畫中是一位身著白衣,嘴角含笑的美麗女子。
李涯便拿著蠟燭走近去看,只見畫中的女子體態婀娜貌若天仙,衣帶飄飄栩栩如生,面帶桃花,眉眼傳情,十分討人喜歡。
李涯不覺看如痴如醉,手中的蠟燭向那古畫靠得越來越近,正在此時,忽見畫中女子朱唇輕啟說道:「請公子將燭火拿遠一些,切莫燒到小女子!」
李涯大驚,用手擦了擦眼睛,再看那畫,女子依然在,他低下頭自言自語地說道:「難道是我出現幻覺了?」
話音未落,又聽見女子說話的聲音:「公子莫睜眼,小女子這就下來陪你!」
李涯確信這次沒有聽錯,更加感到驚奇了,同時閉上了眼睛。
片刻之後,他突然感覺身後有人在拍自己,轉身一看竟然真的是那畫中的女子!再一看牆上,原本畫著美女的那幅畫已經成了空白的了。
李涯先驚後喜道:「莫非你是畫中的仙子?」
女子笑著說道:「我確實是畫中仙!」
李涯高興地問道:「不知仙子是何方神聖?」
女子道:「我是唐伯虎所畫的仕女圖,如今已經幾百年了,受了日月精華這才開啟靈智化作真形。」
李涯心不存疑,拉著女子的手坐了下來,又從包囊裡拿出瓜果和美酒,陪著女子對飲了起來。
李涯心裡早就有了小算盤:今天晚上先讓這女子陪陪自己,明天還能將那名畫收入囊中,真是一舉兩得!
李涯一高興便喝了不少酒,不一會腦袋變得昏昏沉沉起來。
那女子見狀說道:「夜已深了,妾身陪公子就寢吧。」說罷便過來解他的衣衫。
李涯正巴不得呢,於是與女子相擁在一起,吹滅蠟燭,他剛剛躺到床上,忽然感覺後心一涼,接著身體開始抽搐起來,他感覺有把匕首插進到了自己的後背!
正在他奄奄一息之時,門外闖進來一個人,那人點上蠟燭之後,李涯的眼睛瞪得更大了,這個人竟然是那位下山的道士!
那白衣女子冷笑著看著即將斃命的李涯,道士從李涯的包囊裡取出了銀子,然後向那個女子使了個眼色,哈哈大笑起來。
隨後,女子將那幅美女圖重新替換了牆上的白畫,對道士說道:「這是第十五個了……」
原來,這道士和女子是一夥的,專門設計搶劫前來借宿之人。
女子藏在書櫃的後面,待到她出來之時便用一幅白畫替換掉牆上的美女畫,從而讓別人卸下防備,然後再實施他們的陰謀詭計。
所以說,「色」字頭上一把刀,出門在外的人一定要多加防範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