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劉生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已經走了兩日,一直都沒有走出這座大山,劉生要進京趕考,進入山區前購買的乾糧快要吃完了,這時已臨近傍晚,夕陽快要落山了,如再找不著宿頭,就可能要在山上露宿了,天氣並不是很好,山坳裡已經慢慢的出現霧氣,好多路已經看不清了,夕陽從西山邊慢慢的沉下,東邊的月亮也慢慢爬上來,天氣不好,陰雲暗淡,月光也朦朦朧朧的,反正也可能找不到住宿了,劉生掏出原來買的乾糧,就著半袋水邊吃邊喝,勉強把那幹硬的乾糧吞到了肚子裡。遠看前邊有一個彎路,路倒是挺寬闊,劉生想著是不是過了這條路就能走出山了呢?
忽聽「哎喲」一聲,劉生順聲望去,竟然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的小山坡上,看到一個青衣姑娘,摔倒在山坡的大石旁,「公子扶我一把」,嬌弱的向劉生招手,劉趕忙要上前相扶起那個姑娘,「別動」忽然一個人脆生生嬌俏的聲音喊道,只見山崖上忽的又跳下來一個紅衣姑娘,紅衣女徑直走到青衣女子旁邊很快將其扶起,劉生上前也欲扶持,那紅衣女子道:「你離得遠些,不知男女授受不親嗎?還是個書生」。劉生臉紅,忙忙地退到大路上,紅衣女貼近青衣女子耳語了幾句,就見青衣女子慌慌爬了起來,也未有與劉生搭話,很快的向山裡走了去。劉生看了這一幕對紅衣顧娘很有好感,就要上前向紅衣姑娘作揖感謝,紅衣女子大聲叱道:「非你之事,休要插手,小心惹禍上身。」說罷,也扭身向青衣女子方向走去,劉生痴望紅衣女子離去。半響,頓足嘆息未向兩位姑娘問及姓名。
劉生見無緣說話的機會,只好向前邊的彎路直奔,想儘快走出去。
這條路看著近實際很遠,劉生覺得將有一個時辰才趕到那個路口,等那個山峰一轉,劉生覺得眼睛豁然開朗,那裡竟然是一個很大的湖泊,水波在月光下閃閃發亮,竟然還有漂亮的畫舫在月光下遊曳,總算走出這座山了,只不過附近看來卻沒有人家,劉生覺得先去問問畫舫的船家,或許能找到住宿的地方,這時候畫舫好像知道有人要找它,竟然慢慢的滑了過來。
「船家船家這附近有沒有人家?」劉生大聲呼道,一個女子穿著丫鬟服飾的女子划著船過來了,划船的竟然是個女子,王生不疑有他,向女子詢問住宿之地,女子告訴王生向左一直走,別回頭就能找到,劉生謝了船家,向左直奔了過去。
果然看到一個掛著紅燈籠的宅院,看來是個富足的人家,劉生上前敲門,竟然走出來一個的道人,劉生向他鞠了躬,那人問明來意道:只可以在這住宿,但是無論發生什麼事,半夜皆不許出來,否則就不留住宿。劉生也恐附近山賊出沒被其劫走,連連稱是。
劉生被安排在一個耳房休息,睡夢中忽然被一陣聲音吵醒,聽著是一種動物的叫聲自遠而近,劉生記著主人的話,沒敢跑出去觀看,就在窗戶上點開小孔向外瞧去,看到一個藍衣家丁手裡倒提著一隻小狗模樣的動物,穿過遊廊向內院中走去,劉生甚是好奇,卻不敢言語,就靜靜地盯著外面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家丁快到中院門的時候忽然聽到一聲嬌呵「你個畜牲,放下我弟弟」。就見藍衣家丁身側紅光一閃,白日劉生所見到的那個紅衣女子已是出現在家丁面前,攔著家丁不讓往前走一步,手裡亮閃閃一把劍,指著院丁咽喉,這時候聽見「咳咳」的兩聲咳嗽咳嗽的聲音,中院門打開,走出一胖員外,緊跟其後的是為劉生開門的那個瘦道士,道士喝到:「孽畜不好好修煉,來人間搗亂?」,「你抓了我弟弟,快把它放了!」「哪個是你弟弟?」
紅衣女子用手一指家丁手裡的那隻小狗樣的東西說:「就是他」。
「孽畜,你弟弟隨便禍害人家姑娘,你都不管,還敢來要人,快走,否則我也將你收了」道人怒道。
「吾弟尚幼,不會做那樣的事情,望道長明察,還望道長先行放過吾弟,我好好教導」。說著就想自家丁手裡拿過小狐狸。
那家丁一躲,眼望向員外,員外道:「那狐狸切莫與他,免得長大了害人。我女兒現在還在昏迷,我兒如有三長兩短,我要扒他狐狸皮」。
「我知你父母已不在,對你們疏於教導,你也無時間教導你弟,還是讓我來教導他吧!你切退下!」
紅衣女子見到道長如此言語,騰的向道長跪了下去:「道長我一定好好教導教導我家弟弟,不會再生事端,你就放了他吧!」。
這時躲在暗處的劉生才看清那個動物長著長長的尾巴,原來是只狐狸,劉生感到後怕原來剛才遇上的是一隻女狐妖啊!劉生嚇的癱軟在窗戶邊上。
只聽到道長說到「好你個狐狸,不聽勸告,勸你速速離去,念你父母與我舊識否則將你一併拿了去。」
剛聽這裡,忽然傳來碰的一聲巨響。劉生忙爬起去看時,只見院子裡一片狼藉,只見員外與家丁躺在地上,已不見了紅衣女子和道長下落,哪只小狐狸也已不見蹤影。
欲觀後事,且聽下回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