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之《》伏狐:「膽正技術硬,狐妖喊救命「

2020-09-22 史一狼說聊齋

大家好,我是史一狼。今天為大家帶來《聊齋》之《伏狐(二則)》~(ღ♡‿♡ღ)由於本篇尺度稍大,溫馨提示:18歲以下讀者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中為《聊齋》原文):

『太史某,為狐所魅,病瘠。符禳既窮,乃乞假歸,冀可逃避。太史行,而狐從之。大懼,無所為謀』:有位太史大人不小心被成精的狐狸纏身,因此日漸消瘦一病不起。請了許多能人異士捉妖,畫符念咒、祭祀燒香、求神拜佛都不見效。於是,這位太史向朝廷請了病假想回歸鄉裡,希望藉由路途遙遠、旅途勞累而擺脫狐狸精。但是想不到,不論太史走到哪裡狐狸精都緊緊跟隨未曾放棄。太史非常害怕,但又無計可施。

『一日,止於涿門外,有鈴醫,自言能伏狐。太史延之入。投以藥,則房中術也』:有一天,太史住宿涿州城郊區,遇見一位行腳郎中,而且這郎中竟然自稱慣會捉妖伏狐。太史走途無路之際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請郎中為自己治病。郎中「望聞問切」之後給這位太史開了藥,殊不知卻是「古代偉哥」。

『(醫)促令服訖,入與狐交,銳不可當。狐闢易,哀而求罷;不聽,進益勇。狐展轉營脫,苦不得去。移時無聲,視之,現狐形而斃矣』:開完藥,郎中催促太史服下藥丸之後趕緊進房中與狐狸精「開車」(๑• . •๑)~沒想到藥效十分強勁,這位太史帶著狐狸精「一路狂奔」勢不可擋,時速超過一千二百邁。雖然狐狸修建許多年才能「成精魅人」,道行想必非常了得。可是太守有了「鈴醫」的「無敵BUFF」加持,飆起車來勇猛癲狂,直到狐狸精「斃命現形」之後才慢慢「熄火停車」~

『昔餘鄉某生者,素有嫪毒之目,自言生平未得一快意』:第二則故事,男主角是蒲松齡老先生的同鄉,自稱車技能比肩嫪毐(戰國末期人,因「車技不凡」而被呂不韋引薦給秦國太后),說自己生平「開車」從未盡興。

『夜宿孤館,四無鄰。忽有奔女,扉未啟而已入;心知其狐,亦欣然樂就狎之』:該男子有一次夜宿狐館,四下裡連鄰居都沒有。忽然有一位美女跑過來,門沒有打開就已闖進男豬腳的房內。雖然男豬腳心知肚明這來歷不明的女子是狐狸精幻化成形,但還是本著「來者不拒」的態度,高高興興地與此狐狸精「開起車來」(。ò ∀ ó。)~

『衿襦甫解,貫革直入。狐驚痛,啼聲吱然,如鷹脫鞴,穿窗而出』:由於男豬腳「操之過急」,而且沒做好準備工作就直接提速,導致狐狸精難以適應痛苦難當而「跳車(窗)逃跑」(ಡωಡ) ~

『某猶望窗外作狎暱聲,哀喚之,冀其復回,而已寂然矣』:而我們的男豬腳卻意猶未盡,在懊惱沮喪之餘仍然對著窗外聲聲呼喚。「呦呦鹿鳴,求其友聲」,雖然我們的男豬腳痴心無比,但是終因「鋼鐵直男」的本性暴露無遺,嚇得狐狸精一去不返(๑Ő௰Ő๑)……

正所謂「人妖殊途」、「道不同不相為謀」。妖畢竟是妖,一旦與人過於親近,終究會因妖氣對普通人的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在歷代志怪小說和現代網絡小說中都已成為共識。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蒲松齡老先生本著「秋名山車神」的態度,寫下的這兩則《伏狐》故事,讀來並不使人感覺恐怖,反因為情節婉轉故事新奇使人感覺忍俊不禁。尤其兩位男豬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怪力亂神」克服恐懼,正如蒲老先生所說:『此真討狐之猛將也!宜榜門驅狐,可以為業。』

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下一期:《聊齋》之《三朝元老》再見~

我是史一狼,喜歡就關注我吧~

最後,溫馨提醒:「開車」雖好,可不要貪杯哦(´-ω-`)~

相關焦點

  • 聊齋之伏狐——大寫的汙
    伏狐這則故事篇幅很小,只有短短的兩段,但車速絲毫不減。一日太史公走到涿縣(今河北省境內)停下來休息,忽然門外有遊醫經過,自稱可以伏狐。太史公趕緊把遊醫請進來,遊醫給了他一方藥,卻是房中術藥,讓他吃完藥和狐狸做愛。太史公吃了藥後威猛異常,狐狸受不了哀求他停下來,太史公卻越戰越勇,狐狸輾轉逃離卻始終無法擺脫。
  • 魅人心,陷人情,看看《聊齋志異》的狐妖世界
    《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通過寫怪力亂神事情來凸顯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社會中所存在的現象或問題,並成功塑造了許許多多生動的融入形象。《聊齋志異》還有一個&34;——《鬼狐傳》。從這個名字中我們便可以得出狐妖在《聊齋志異》中所佔的比重是十分的重。
  • 聊齋故事:狐妖莊園
    三日後,慕義來到約定地點騎著那頭瘦弱的駱駝開始了他的大漠之旅。前段時間來了一夥狐妖專在這裡打劫來往的商隊。本想要出面制止,可勢單力薄不是狐妖的對手,所以在此立廟提醒來往的商隊不要前往狐妖的莊園。慕義問老者道:你說的可是對面的莊園?「正是。」「我的朋友已經進去了,這可如何是好?」老者嘆了口氣道:有來無回,凡是進去的人就沒見一個出來的。
  • 故事:新聊齋|狐妖皇傳說
    新聊齋|狐妖皇傳說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藉助神樹之力,可保你經脈涅槃,自此之後,你便是狐族的新……」話未完,金狐已經斷氣。在此期間,不僅得到了眾狐部的尊敬,也得到了白起之女的青睞。可以說,卓凡成為狐妖王是眾望所歸。
  • 風月無邊2:為什麼聊齋中的狐妖會倒貼落魄秀才|有料的文史
    《聊齋》中的,披著黑夜到來的美麗狐妖,成為許多讀書人的幻想。大家不自覺地代入窮書生的角色,思考是要抵抗狐妖的誘惑,還是順水推舟,軟玉在握。但是,不知道各位是否抽空想過另一個問題:一個容貌美麗,擁有超能力的狐妖憑什麼要倒貼?是什麼吸引了她?是圖秀才窮,還是圖秀才迂腐?在有些關於狐妖的故事中,她們不但以身相許,還要為了拯救被害的書生上刀山下火海,無怨無悔,即使最後離開人間也要給對方安排一個賢良美貌的妾,簡直是男人們的終極夢想。
  • 聊齋故事:男子野外得罪狐妖,錯信狐妖之言,讓神童兒子變成農夫
    村子在大山之中,山中靈氣充裕,時常有狐妖出沒,如果看到嫵媚的女子獨自在野外,八成就是狐妖所化。如果在野外遇到狐妖一定要儘量遠離,雖然她們不會直接害人,但是她們的出現總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桃花村村民信奉狐仙,從來不會因此而傷害狐仙。如果在野外碰到,也只是對她們敬而遠之,就算對方引誘也會視而不見。
  • 這些聊齋中走出的絕美女鬼狐妖,哪一個最讓你動心?
    殊不知這些美貌女子竟是狐妖女鬼花精,與人間男子相遇往往別有所圖,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卻總是以悲劇告終。這是中國流傳廣泛的妖怪惑人故事,卻也是很多文人的旖旎遐想。中國的妖怪傳說源遠流長,《搜神記》《山海經》《聊齋志異》記載不少。特別是《聊齋志異》,不僅有很深刻的社會意義,而且成為了狐妖鬼怪類影視劇的巨大寶庫,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大IP。
  • 聊齋故事之捉狐
    小狐狸哪裡知道孫老兒根本沒睡,正暗中觀察伺機而動。小狐狸慢慢地靠近他,碰著他的腳,他的腳便癱瘓了一樣使不上勁;踫著他的大腿,他的大腿就得了軟骨病一樣,難怪孫老兒有騰雲駕霧的感覺,明白怎麼回事的孫老心耐心地等待著小狐狸爬過來,等他靠近肚子時便突然坐起來,按住狐狸的頭抓住了它的脖子,小狐狸一陣哀鳴,不停地掙扎,可惜就是無法掙脫。
  • 聊齋故事:夫妻不睦狐妖趁虛介入,一年後狐妖再次犯案卻突然消失
    有一次趙啟收拾完正準備回家,聽到後堂傳來嚶嚶的哭聲說完便依偎在趙啟的懷裡,當夜趙啟沒有回家,與陶楠有了夫妻之實。他們正故技重施欺騙一個好賭的員外,代珍趕緊報官將陶楠父女抓獲。在證據面前,陶楠父女沒有抵賴,事情敗露之後,二人騰雲向城外飛去,結果被一道金光打中在空中消失。原來,陶楠父女是山中的狐妖,因為厭倦了山中修煉的生活,來人間為禍,找合適的對象下手,趙啟正是因為整天抱怨妻子的不是,才讓狐妖趁虛而入。
  • 聊齋故事:老狐妖報恩
    目睹床上有個黃色的包袱,很是驚異,打開一看,頓時目瞪口呆,裡面竟然是一百兩銀子,還有一封書信,信裡面告訴他,他們乃是狐妖!剛才度雷劫,實在是迫於無奈,才找了他護自己一家人躲過雷劫!這些銀兩,就是感謝他的救命之恩的!這些銀兩,原來是那老狐妖感謝自己的!沒想到,只是一個很小的善舉!竟換來這麼大的回報!黃海很是激動,感慨萬千的想著,遂跪在地上,對著外面磕了幾個響頭。
  • 聊齋故事:狐妖救人被誤以為是害人,幸得獵戶揭開真相,終成佳話
    目睹阿珍被捉的村民告訴黎耀:「剛才有一個女子被松風觀的松風道人收進了一個葫蘆,那女子是個狐妖。」「你胡說,阿珍怎麼可能是狐妖,她是落難至此的。」黎耀聽了村民的話很是憤怒,同時又有些心虛,但他還是決定去松風觀走一趟。
  • 聊齋故事:狐妖山中修煉,富家子蓬萊山尋仙,一個月突然死亡
    很多年以前,有一個叫鄧林的富家公子,家裡很有錢,鄧林的父親以販布為生,通過自己十幾年的努力,已經擁有十幾家分號,整日忙碌,幾乎沒有時間過問鄧林的生活,鄧林整日與幾個富家公子紙醉金迷,流連於煙花之地。有一個姓王的公子,每次喝多了話就多,總是口無遮攔說大話。有一次,幾人又一次喝多了酒,王公子一時興起又開始大放豪言,聲稱自己遇到過仙人。
  • 聊齋故事:狐妖冒充仙家索供被揭穿懷恨在心,找到靠山後回村報仇
    過了一會兒,村長姚卓和村民都來了,姚大人大聲說道:本官為官多年,從未聽說過狐仙索供之事,為證明本官的判斷,昨夜設計將偷供之賊當場抓獲。讓他為大家解開狐仙之迷。姚大人讓狐妖親自向鄉親解釋狐仙之事純屬子虛烏有。姚家村村民聽完狐妖的話惱怒不已,紛紛要將狐妖打死解恨,結果姚大人念在它修行不易且沒有害過人,請求村民放他一條活路,村民看在姚大人的面上同意繞過他這一次,只是將山上的祠堂焚毀了事。狐妖之事平息後不久,姚大人因公事繁忙返回京城,姚家村舉村相送,一直將姚大人送至村口。姚大人走後沒多久,姚家村又遭災了。
  • 聊齋:清朝一10歲男孩,母親被狐所害,智計勇鬥狐妖毒殺二狐
    聊齋:清朝一10歲男孩,母親被狐上身,智計勇鬥狐妖毒殺二狐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也是刻畫出了正邪對立中,正義往往都能戰勝邪惡。在《聊齋志異》中,就塑造了一位少年英雄,他智勇雙全,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功除掉禍害自己家裡的狐妖。像他這樣有天賦的人,往往也會取得成功的。
  • 聊齋志異之咬鬼
    上一篇聊齋寫書生與山鬼相鬥的故事,這一篇聊齋依然是鬼故事,當我們走進聊齋你會發現,不管鬼神存不存在,人鬼神的故事卻永遠在民間流傳。為什麼會流傳,至少單憑人類的想像力,也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想像力根本無法完成。那麼,雅芙好奇故事的原型,也就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從什麼地方來的。
  • 車生與狐妖的故事
    聊齋裡的男狐妖——《酒友》在聊齋故事裡,我們最熟悉的女狐妖往往喜歡化作禍亂人間的貌美女子,與凡人書生展開一段或恐怖或悽美的愛情故事。但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男狐妖,他們在人間遊歷,又會與人們發生怎樣的交集和有趣的故事呢?
  • 新聊齋:傻書生夜遇女鬼,衝上前除鬼挨打,病危時女鬼上門救命
    新聊齋:女鬼救命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代道光年間,在山東萊州縣朱橋村有一個書生,姓幸名祿。開門是一個白衣女子,長得沉魚落雁,有傾城之色,幸祿見之甚得驚呆,竟忘了抓鬼之事。白衣女子淺笑道:「這位公子,深夜敲門,莫非是想借宿吧,快快請進」,隨伸縴手把幸祿拖入門。幸祿聞到閨房香味,見女子柔情似水,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滿是無辜眼神,便不把她當鬼看。
  • 聊齋故事:荷花三娘子
    有一天晚上,正閉門獨酌,忽聽有敲門聲,打開一看,正是那狐女,大悅,請進來坐下。狐女說分別以後心中感到十分愧疚,知道你是單身,所以特地找了一位美嬌娘以報答你的救命之恩。到家後把蓮花放在桌子上,正準備點蠟燭,一回頭,只見一位美麗的女子站在身後。女子道:「你這個傻子,我可是狐妖,你不怕我嗎?」書生根本不聽她說的,苦苦哀求。女子又問:「是誰教你這麼做的?」書生編了個瞎話:「是我自己能認出你來,根本不用別人教。」於是伸手去拉女子,女子隨手而下,變成了一塊石頭,一尺多高,玲瓏剔透。
  • 聊齋故事:捕快放棄投胎將相之家寧願做鬼差陰司執法,終改變宿命
    他來到陰司得知幫孫君的道士竟是山中狐妖所化,死後仍無法釋懷。判官看他怨氣太深,放他還陽了卻前世恩怨之後再下來投胎。曾大力回到陽間才發現雖然自己已經成了鬼,但完全無法奈何狐妖。為了報仇他來到南山上的靈隱寺,剛踏入寺門便被一道金光擊中,險些魂飛魄散。只見屋裡傳來一個聲音,「何方妖孽,竟敢攪擾佛門聖地。
  • 聊齋故事:書生無故入獄只因狐妖作祟,不料因禍得福抱得美人歸
    邱仁請道士進屋一敘,道士告訴邱仁身邊有很多銀兩,只要他伸手便可取之。在道士看來揭陽縣有很多大戶都富得流油,而他們都是為富不仁之輩,邱仁想要錢可以找他們取,反正他們得來的也是不義之財。只要隨便安個罪名再讓家人拿錢來贖便可,在道士百般勸解之下邱大人最終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