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驢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它大聲叫喊求救,期待主人可以把它救出去。驢的主人召集了一批親朋好友來想辦法救出驢。想了半天,試了好多次,還是沒有想到好辦法,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最後大家倒是覺得驢子已經老了,也不能為主人作出太多的貢獻了,不救也罷;況且這口枯井遲早總要填上的,不如現在就把枯井給填平。
於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泥土落到枯井裡時,驢子叫得更恐怖了。它瞬間明白了主人的意思。第二鏟土落到枯井裡,驢子卻安靜了下來。人們發現,此後,每一鏟泥土打在驢背上的時候,它都努力地抖落掉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人們不斷把泥土往枯井裡鏟,驢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一再升高。就這樣,驢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瀟瀟灑灑地走出枯井。故事中的驢是聰明的,它懂得在逆境中想辦法為自己尋求生路。逆境,是智慧的考驗,是對命運的抗爭。
換個角度看,落在你身上的髒東西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到最深的井裡,我們也能安然脫離困境。
這頭對人類產生了不信任的驢,一氣之下跑回了動物王國……別著急!筆者馬上給您講講之後發生的三個故事:
故事1,你是否願意挖掘潛力
動物王國舉行機關大會,領導獅子對驢說:"你的嗓門高,來獨唱一曲吧。"
驢說:"我不去,我唱得很難聽。"
獅子說:"那你去嘗試一下做主持人吧。"
驢說:"我不去,我的形象不好。"獅子說:"那你想幹什麼?"
驢說:"我只會拉磨。"
獅子說:"那好,你就去拉磨吧。"
故事感悟: 在任何職業領域,不能像驢一樣只知埋頭拉磨,拒絕一切新鮮事物。除了自身崗位工作外,咱們應該主動去嘗試單位裡的其他工作任務。一方面鍛鍊自己攻克新鮮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自己的新本領。相反地,如果什麼事都不去關心,什麼情況都以本職工作為擋箭牌推脫,久而久之,你就只能原地踏步。
故事2,你是否勞而無獲
獅子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獅子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幹部,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
秘書狐狸對獅子說:"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獅子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
故事感悟:驢的勤勞毋庸置疑,但這種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做法,雖然不應該被指責,但是實在讓人嘆息。您忙碌與否有時並不是最重要的,領導看重的,是你是否做好了工作。與其勞而無功地超負荷工作,不如靜下來思考如何提高質量和效率。
故事3,你是否願意與人合作
驢發現牆頭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饞,可又夠不到。這時,它發現牆角有把梯子,但驢怕搬來梯子後,需要羊幫忙扶梯子,但一想青草要被羊分吃,便幹叫了幾聲放棄了。
故事感悟:驢吃不到青草,不是它智商不行,而是它沒有合作的胸襟。個人的才智、力量終究有限,要想有一番作為,就需要合作者。在與別人合作之前,你就要有與人分享成果的準備,因為合作既包括工作,也包括分享。
很多時候,當困難伴著意外而來時,很多人往往會方寸大亂,要麼一味地抱怨命運對待自己不公,要麼消極負面地對自己無端猜疑,然而這些不理智的徒勞舉動,只會使狀況越來越糟。但是,如果我們能冷靜下來,不抱怨、不悲觀,沉著地分析整個事件的過程,弄明白困難的根源所在,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就能避免事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繼續發展,甚至完全扭轉局面。
生活中的"枯井"處處存在,鋪天蓋地的"泥沙"也可能隨時來襲,但是,別怕!鼓足勇氣,換個角度看,它們未嘗不是我們脫離困境、走向新生的一塊塊墊腳石,只要鍥而不捨地將這些"泥沙"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是西點學員非常敬仰的一個名人。羅斯福小時候是一個遇事膽小驚慌的人,在學校課堂上如果被喊起來背誦,他就會立即雙腿發抖,嘴唇也顫動,說話吞吞吐吐。由於牙齒的暴露,他感覺更加難堪了。
他很敏感,常會迴避同學間的任何活動,而且也不喜歡交朋友。這種自身缺陷卻促使他更加努力奮鬥,他沒有因為同學的嘲笑失去勇氣。他用堅強的意志,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而克服自己的恐懼。
他從來不欺騙自己,認為自己是勇敢的,他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障礙而取得成功。
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用假聲來掩飾自己的跑牙。雖然他的演講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是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在頑強中抗爭,不因缺陷而氣候,將缺陷加以利用,變為扶梯,登上勝利的頂峰,所以最終他取得了成功。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鍊機會,只有經得起逆境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經歷逆境,又怎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盈?
當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災難時,不要坐以待斃,要用完美的智慧去掃除障礙,積極開動腦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解除災難。
古今中外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過來的。美國總統林肯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出去打工,他沒有被生活所困,他出門總要帶本書在身上,一有空閒時間就刻苦讀書。
由於沒有接受太多的正規教育,他的學問都是"隨手撿來的"。他刻苦攻讀語法、法律與數學,獲得了律師資格,又先後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聯邦參議員,最終出任美國總統。
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26歲又不幸失去了聽覺,但是這些困難沒有讓貝多芬屈服。他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他艱難跋涉於荊棘叢生的黑白鍵上,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一步步走向成功。逆境不但沒有擊垮他,反讓他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
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
"低能兒"而捧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成了他的"家庭教師"。這並沒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奮地學習。愛迪生除了有一顆好奇的心、一種親自試驗的本能,還具有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精神。他的勤奮和創造性令他成為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有時身處絕境,能夠拯救自己的恰恰就只是自己。曾經有過一個令人無限欽佩的美國登山愛好者,他在獨自攀登勃朗峰時右手被落石壓住,面對絕境,他毅然將右手砍去下山尋求救援。陷入絕境時,等待興許是不高明的選擇,往往在被絕境消磨殆盡殘存的意志後,只能坐以待斃。要學會在絕境時依靠自己,要自己尋找希望,就像落在枯井裡的驢子一樣。人生角鬥的況味在於依靠自我證明自我,因為自己是走出絕境的唯一指路人!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此,逆境是強者攀登高峰的墊腳石,克服了逆境,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晴空。雄鷹想要搏擊蒼穹,必先經過暴風雨的洗禮;彩蝶欲重生,必先戰勝繭的束縛;同樣地,人也一樣,想要有所成就,就必定要挑戰環境,戰勝環境的枷鎖。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一個孩子參加全市的知識競賽,由於實力不夠,在比賽中未能取勝,因此回到家後,情緒有些低落。
爸爸看到他低落的情緒,問:"你是輸了還是沒贏?"兒子不解,問道:"這有什麼區別嗎?"爸爸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問兒子:"聽說兩個月之後,還有一場演講競賽,你是否去參加?"兒子很堅定地說:"我當然要參加了。"
此時爸爸說:"那你今天是沒有贏,而不是輸了。"兒子似乎理解了爸爸的話,在以後的日子裡更努力地去學習,不斷地去充實自己。在演講比賽中,他成功地戰勝了對手,奪得了比賽的冠軍。
當面對困境的時候,所採取的態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局。如果您選擇了消極的逃避,那麼遲早會被困難的泥沙掩埋,從而失去擺脫困境的機會;如果您選擇了積極地面對,那麼肯定會站在困難的泥沙上面,獲得人生的機遇。態度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潛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機遇從不垂青於自怨自艾的懦夫,只有扼住命運喉嚨的強者才會獲得人生的機遇。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我們必須懂得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在人生的跑道上,不要僅僅看到眼前的一點勝利,而應將目光放得更長遠。取得最後的勝利,才是最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