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喻道故事,驢的哲學,"站"在泥沙上

2020-10-05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一頭驢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它大聲叫喊求救,期待主人可以把它救出去。驢的主人召集了一批親朋好友來想辦法救出驢。想了半天,試了好多次,還是沒有想到好辦法,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最後大家倒是覺得驢子已經老了,也不能為主人作出太多的貢獻了,不救也罷;況且這口枯井遲早總要填上的,不如現在就把枯井給填平。

於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泥土落到枯井裡時,驢子叫得更恐怖了。它瞬間明白了主人的意思。第二鏟土落到枯井裡,驢子卻安靜了下來。人們發現,此後,每一鏟泥土打在驢背上的時候,它都努力地抖落掉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人們不斷把泥土往枯井裡鏟,驢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一再升高。就這樣,驢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人們驚奇的目光中,瀟瀟灑灑地走出枯井。故事中的驢是聰明的,它懂得在逆境中想辦法為自己尋求生路。逆境,是智慧的考驗,是對命運的抗爭。

換個角度看,落在你身上的髒東西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到最深的井裡,我們也能安然脫離困境。

01 故事延續篇

這頭對人類產生了不信任的驢,一氣之下跑回了動物王國……別著急!筆者馬上給您講講之後發生的三個故事:

故事1,你是否願意挖掘潛力

動物王國舉行機關大會,領導獅子對驢說:"你的嗓門高,來獨唱一曲吧。"  

驢說:"我不去,我唱得很難聽。"

獅子說:"那你去嘗試一下做主持人吧。" 

驢說:"我不去,我的形象不好。"獅子說:"那你想幹什麼?"  

驢說:"我只會拉磨。"

獅子說:"那好,你就去拉磨吧。"

故事感悟: 在任何職業領域,不能像驢一樣只知埋頭拉磨,拒絕一切新鮮事物。除了自身崗位工作外,咱們應該主動去嘗試單位裡的其他工作任務。一方面鍛鍊自己攻克新鮮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自己的新本領。相反地,如果什麼事都不去關心,什麼情況都以本職工作為擋箭牌推脫,久而久之,你就只能原地踏步。

故事2,你是否勞而無獲

獅子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獅子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幹部,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

秘書狐狸對獅子說:"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獅子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

故事感悟:驢的勤勞毋庸置疑,但這種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做法,雖然不應該被指責,但是實在讓人嘆息。您忙碌與否有時並不是最重要的,領導看重的,是你是否做好了工作。與其勞而無功地超負荷工作,不如靜下來思考如何提高質量和效率。

故事3,你是否願意與人合作

驢發現牆頭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饞,可又夠不到。這時,它發現牆角有把梯子,但驢怕搬來梯子後,需要羊幫忙扶梯子,但一想青草要被羊分吃,便幹叫了幾聲放棄了。

 故事感悟:驢吃不到青草,不是它智商不行,而是它沒有合作的胸襟。個人的才智、力量終究有限,要想有一番作為,就需要合作者。在與別人合作之前,你就要有與人分享成果的準備,因為合作既包括工作,也包括分享。

02 啟示篇

很多時候,當困難伴著意外而來時,很多人往往會方寸大亂,要麼一味地抱怨命運對待自己不公,要麼消極負面地對自己無端猜疑,然而這些不理智的徒勞舉動,只會使狀況越來越糟。但是,如果我們能冷靜下來,不抱怨、不悲觀,沉著地分析整個事件的過程,弄明白困難的根源所在,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就能避免事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繼續發展,甚至完全扭轉局面。

生活中的"枯井"處處存在,鋪天蓋地的"泥沙"也可能隨時來襲,但是,別怕!鼓足勇氣,換個角度看,它們未嘗不是我們脫離困境、走向新生的一塊塊墊腳石,只要鍥而不捨地將這些"泥沙"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是西點學員非常敬仰的一個名人。羅斯福小時候是一個遇事膽小驚慌的人,在學校課堂上如果被喊起來背誦,他就會立即雙腿發抖,嘴唇也顫動,說話吞吞吐吐。由於牙齒的暴露,他感覺更加難堪了。

他很敏感,常會迴避同學間的任何活動,而且也不喜歡交朋友。這種自身缺陷卻促使他更加努力奮鬥,他沒有因為同學的嘲笑失去勇氣。他用堅強的意志,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而克服自己的恐懼。

他從來不欺騙自己,認為自己是勇敢的,他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障礙而取得成功。

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用假聲來掩飾自己的跑牙。雖然他的演講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是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在頑強中抗爭,不因缺陷而氣候,將缺陷加以利用,變為扶梯,登上勝利的頂峰,所以最終他取得了成功。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鍊機會,只有經得起逆境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經歷逆境,又怎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盈?

當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災難時,不要坐以待斃,要用完美的智慧去掃除障礙,積極開動腦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解除災難。

古今中外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過來的。美國總統林肯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出去打工,他沒有被生活所困,他出門總要帶本書在身上,一有空閒時間就刻苦讀書。

由於沒有接受太多的正規教育,他的學問都是"隨手撿來的"。他刻苦攻讀語法、法律與數學,獲得了律師資格,又先後當選為伊利諾斯州議員、聯邦參議員,最終出任美國總統。

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26歲又不幸失去了聽覺,但是這些困難沒有讓貝多芬屈服。他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他艱難跋涉於荊棘叢生的黑白鍵上,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一步步走向成功。逆境不但沒有擊垮他,反讓他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

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

"低能兒"而捧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成了他的"家庭教師"。這並沒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奮地學習。愛迪生除了有一顆好奇的心、一種親自試驗的本能,還具有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精神。他的勤奮和創造性令他成為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有時身處絕境,能夠拯救自己的恰恰就只是自己。曾經有過一個令人無限欽佩的美國登山愛好者,他在獨自攀登勃朗峰時右手被落石壓住,面對絕境,他毅然將右手砍去下山尋求救援。陷入絕境時,等待興許是不高明的選擇,往往在被絕境消磨殆盡殘存的意志後,只能坐以待斃。要學會在絕境時依靠自己,要自己尋找希望,就像落在枯井裡的驢子一樣。人生角鬥的況味在於依靠自我證明自我,因為自己是走出絕境的唯一指路人!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此,逆境是強者攀登高峰的墊腳石,克服了逆境,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晴空。雄鷹想要搏擊蒼穹,必先經過暴風雨的洗禮;彩蝶欲重生,必先戰勝繭的束縛;同樣地,人也一樣,想要有所成就,就必定要挑戰環境,戰勝環境的枷鎖。

03 教育反思篇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一個孩子參加全市的知識競賽,由於實力不夠,在比賽中未能取勝,因此回到家後,情緒有些低落。

爸爸看到他低落的情緒,問:"你是輸了還是沒贏?"兒子不解,問道:"這有什麼區別嗎?"爸爸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問兒子:"聽說兩個月之後,還有一場演講競賽,你是否去參加?"兒子很堅定地說:"我當然要參加了。"

此時爸爸說:"那你今天是沒有贏,而不是輸了。"兒子似乎理解了爸爸的話,在以後的日子裡更努力地去學習,不斷地去充實自己。在演講比賽中,他成功地戰勝了對手,奪得了比賽的冠軍。

當面對困境的時候,所採取的態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局。如果您選擇了消極的逃避,那麼遲早會被困難的泥沙掩埋,從而失去擺脫困境的機會;如果您選擇了積極地面對,那麼肯定會站在困難的泥沙上面,獲得人生的機遇。態度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潛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機遇從不垂青於自怨自艾的懦夫,只有扼住命運喉嚨的強者才會獲得人生的機遇。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我們必須懂得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在人生的跑道上,不要僅僅看到眼前的一點勝利,而應將目光放得更長遠。取得最後的勝利,才是最成功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大草原上的故事——我們隊上養的那頭驢
    驢和馬屬於生物學上的同科。馬由於體型高大、善於奔跑而被人們認為是健壯和威武的象徵。而驢因為身材矮小,眼睛又被長毛所遮擋,低眉垂眼顯得無精打採,被人們視為笨拙的象徵。馬常被人們稱為「駿馬」,而驢則被貶斥為「笨驢」。
  • 故事:一頭驢引出的醜事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1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一個饅頭曾引發過大案,這事大夥基本都知道。可是一頭驢也能牽出自家的醜事您覺得有點意思不?今兒咱準備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關乎於此。
  • 喻道故事:牛頓的信仰見證
    母親名叫哈拿,她在絕望中想起聖經上也有位名叫哈拿的女子,曾在困苦中向神禱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撒上1:11】後來就生了撒母耳。牛頓的母親便發出了同樣的禱告,神讓牛頓活下來了,他常與母親一同禱告。牛頓的繼父很愛他,他的繼父和舅父是牧師,外祖母和母親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 民間故事——神鵰嚇驢
    過了兩天,在左威風的提議下,周進把鶴城所有的富戶召集起來,宣布準備剿匪,並讓每戶捐獻兩頭驢和一百兩銀子。富戶們默默無聲,周進把桌子一拍,厲聲說道:「如若不捐,視同通匪,抓進大牢!」這時,城西雜貨鋪的王掌柜站起來說道:「剿匪是好事,剿滅了土匪,我們每年要少交不少攤派,我支持縣太爺。」他當即在文書上按了手印,回家拿錢趕驢去了。有人帶了頭,其他人也紛紛照做。
  • 故事:老管家和驢少爺
    ,驢少爺?這小驢就像聽懂了一樣,活蹦亂跳的跑到他身邊,老管家點了點頭,心裡就明白了,這小驢啊,應該就是少爺了……過了些時日,小驢正在院子裡睡覺,老管家拿了根麻繩套住了小驢,拉著它就向外走,小驢剛開始蹦跳的向後拽不想走,可掙脫了半天甚是疼痛,就被老管家連拖帶拽的拉走了,沒走出多遠就來到了一家飯店門口,門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驢肉湯館。
  • 一隻爬上屋頂的驢
    文:武小五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有頭驢費了好多力氣,終於爬上了屋頂。在人們的圍觀中,它得意地跳起舞來,結果把屋頂的瓦片全踩碎了。主人從地裡幹活回來,發現了驢子在屋頂上的鬧劇後,他立刻爬上屋頂,把驢子趕了下來,並用一根粗棍子打了它一頓。驢子委屈地說:「為什麼打我?
  • 隴上傳說(88)丨「黑驢漩」的傳說
    就在這冰凍三尺、寒風凜冽的時候,靖遠到蘭州的冰河上每天有一頭毛色黑得發亮、四蹄銀白的黑驢子來回奔跑,有時還放聲嘶叫幾聲,聲音驚天動地,常將夢中的人們驚醒。起初人們以為是誰家丟了毛驢,可是日子久了也沒人來找。
  • 小故事。驢與犬
    從前,有一戶人家養了一驢和一個看家狗。驢時常幫主人磨麵,常常幹完活才能吃草料。主人這犬是從小主人養起來的,主人不在身邊,久而久之犬會監督驢幹活。一日,一隻猴子竄到了房頂,主人看到很是開心,招呼左鄰右舍過來看,這猴子並不懼生,在房頂跳來跳去的。主人拿出好吃的,投給猴子,眾人也紛紛效仿。猴子吃飽,喝足跑了。
  • 故事:牧童的戰鬥--移植對屌驢的恨
    一想到那頭屌驢,賊尕當就腳底發麻,小腿抽筋。那不是驢,簡直是魔鬼。只要聽到草驢的叫聲,不管是在哪面山上,黑屌驢&34;一個應聲就跑了。賊尕當的腿沒屌驢的長,體力也沒屌驢的好,雖然他已經八歲,屌驢才兩歲,但是畜牲就是比人猛。賊尕當氣不過,只好想辦法控制驢的行動能力。
  • 犟驢的故事
    犟驢不是驢,而是一個的外號。從小就格色,擰,犟,因而,大傢伙便送了他這個外號,。叫得時間長了,大伙兒把他的真名反而忘記了。犟驢是個光棍,話說得很滿。那年修公路砌擋牆,我承包了一段,找人做工,,他報名了,到了工地一看就跟我說,老弟,這工看你怎麼幹,。我反問他,翠驢哥你什麼意思呀?他用手一指說,咱們挖地基,把挖出來的石頭開一下,砌擋牆用上,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 周口淮陽民間故事:陳州驢的傳說
    陳州驢的傳說淮陽地區附近的驢,周身黑亮,四蹄兒雪白,身材高大,脖高腿長,幹起活來可是莊戶人家的好幫手,因為淮陽古稱陳州,所以,這驢就叫陳州驢。有人說,陳州驢這個品種,得益於淮陽萬畝大湖優越的自然環境,水草豐茂,驢兒自然長得高大健壯,可淮陽民間的老百姓卻說,這是因為呀,陳州驢不是凡種,它是人變的哩!這裡面還有一個勸善懲惡的故事呢。
  • 葉兆言:人有時比驢笨
    這是《聖經》上的故事。一位國王派人攜厚禮去找巴蘭,求他詛咒以色列人。巴蘭是個有能耐的巫師,為人厚道,但是難免見錢眼開,於是欣然從命,騎驢上路。上帝擔心巴蘭會做出對以色列人不利的事情,便派天使拿一把寶刀,站在半道上阻攔巴蘭的去路。巴蘭興衝衝地趕路,沒看到天使,驢子看到了天使,那畜生有些害怕,掉頭就跑。巴蘭不知其中原委,大為惱火,掄起鞭子便打。
  • 驢是怎樣開始自救的?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起驢自救的一個故事。大人們說,驢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千萬不要讓驢知道事情的真相。大人們講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老體弱的驢,因為不小心掉在山坡下,因那天下雨坡滑,加之天黑,驢一時沒有爬上來。
  • 鄉土小說:驢的故事(二)
    回來後我主動報告奶奶,說大騸驢瘸得更厲害了。奶奶皺了皺眉頭,說:「和你小叔叔拉到鐵匠那裡去看看,是不是蹄彎裡卡上石頭了!」莊子上有個鐵匠,經常給套馬車的轅馬和拉稍子的牲口釘鐵掌,對牲口蹄子上的毛病有點辦法。我和小叔拉著大騸驢去找鐵匠,他正在鐵匠鋪子裡忙碌,看也不看就說:「馱水的時候多騎一下就好了!」這話明顯是衝著我來的,灰條嶺所有的人都知道,馱水的時候騎在驢背上的只有我一個。
  • 新版《三國演義》獲易中天特別推薦
    日前,三秦出版社和果麥文化推出了新版《三國演義》,該版根據毛本、嘉靖本等綜合匯校,人物形象部分恢復羅貫中原筆文字,新版中劉備更真實,曹操更可愛。新版部分恢復羅貫中原筆文字後世讀者讀到的《三國演義》,並不完全是羅貫中的原筆。
  • 小白馬和驢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匹白馬和一頭驢。它出生在同一個農戶家裡,從小一起長大,長大後一起工作。十多年後,白馬取經回來,向驢講訴了取經道路上的各種奇遇。驢特別羨慕小白馬,能夠行走十萬八千裡的路程,還踏足過不同的國度。小白馬說:其實,這幾年以來,我們走過的路程幾乎是一樣的,只不過我是望著目標一直前行,而你是在原地轉圈而已。
  • 新版《小婦人》人物塑造和舊版相比有啥不同?
    《小婦人》以南北戰爭期間的美國為背景,描寫了居住在小鎮上的馬奇一家人,父親去前線作戰,母親帶著四個女兒一起生活。她們的鄰居是貴族勞倫斯爺爺和孫子勞裡,幾個孩子在一起發生了許多有趣又令人感動的故事。故事結尾,喬將姑媽留下的房子用來辦學校,資助貧困的學生受教育。 喬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幾個版本都對她的獨立、倔強進行了重點塑造。在這一點上,幾個版本都沒有特別大的爭議。1933年的版本中,喬的扮演者凱薩琳·赫本,還憑藉此片獲得了第二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 鄉村小小說:二爺賣驢
    這不,給二爺窪裡地裡拉豁子套車趕活了多少年的大黑驢,好好的也不知道得了啥怪病,不幹活啥事沒有,只要一上套就順屁股拉稀竄薄屎。站著也拉,臥著也拉,就連打滾也照拉不誤,沒半天功夫消停不了。看了多少個獸醫都不見好,眼瞅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本來膘肥體壯的大黑驢身上的膘也一天天往下掉,二爺實在著不住火了:「不能再耽擱了,得趁膘沒徹底掉下去把驢趕緊賣出去,弄不好打手裡麻煩了」。拿定主意的二爺第二天一大早就牽著驢上了集,找棵樹把驢拴好,點著煙剛抽了兩口,幾個人就湊了過來,其中一個圍著驢轉了幾圈,自言自語地叨咕著:「嗯。
  • 鄉土小說:驢的故事(一)
    文:任天軍圖:來自網絡意外我們家的小青驢要生產了,這是一件大事!全家人都忙碌起來,有點興奮又有點緊張。奶奶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尺紅布和一個銅鈴鐺,說產下騾駒要掛紅,還要佩戴鈴鐺;她叮囑小叔把驢圈打掃乾淨,再拉一車幹土墊上;安排我到房頂上取下一捆青草給小青驢吃。
  • 故事:能掐會算的胡鐵嘴,歪打正著找丟驢
    因為沒得到那個瓶子,老大心裡有氣,故意將牆這邊栓了一頭驢。一到夜裡,老大有意折騰,故意讓驢叫刨蹄,整得老二一夜難以合眼,到了第二天熬成了熊貓眼,無精打採。別看老二得了壺,可每天同樣提心弔膽,生怕把瓶給摔了,放到哪都覺得不合適。想來想去,在隔壁牆根兒放了一張小桌,把瓶子放在桌子上。但就是這樣,老二心裡還是沒底,跑去問胡鐵嘴,這個聽風瓶能不能世代相傳,讓兒孫們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