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故事:有些快樂無需花錢,地震中失獨的他再也感受不到的快樂

2020-08-28 皖北先生

二零零八年春夏交際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給汶川這座城市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恐懼;蒼茫之間奪取了數以萬計川蜀同胞的生命。5月12日瞬間的大地震顫震驚了整個華夏十四億兒女的心。多少間房屋化為烏有,多少個家庭支離破碎,又有多少親人陰陽相隔?

在這場災難之中高天震就失去了唯一的兒子高強,二零零八年的高強是一名正在讀高三的學生,地震時本有機會逃命的他為了救助同學,在幫助老師組織同學撤離的時候被埋進了廢墟之中;他的事跡或許不被任何人所熟知,但是在他父親高天震眼中高強是個英雄、是個值得敬仰的少年英雄。然而在面對高強的離世,作為父親的高天震他心中的痛苦,是別人所不能理解的。

誰不曾渴望此生幸福快樂,誰又不曾渴望著兒女相隨,對於高天震而言又何嘗不想父子相伴;可是汶川一震,使他們父子之間陰陽相隔,永生無緣再聚。兒子高強是高天震唯一的希望,高強的離世對高天震的打擊是致命的,多少個夜晚高天震在睡夢中驚醒,又有多少個深夜高天震一個人在偷偷的流眼淚。在高天震的心裡承載了無數的苦楚和淚水,但是他也只能將這一切掩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當面對妻子時他還要「強顏歡笑」;因為他需要開導妻子,陪著妻子一起從悲痛中走出來,高天震知道他和妻子的日子還得往前走,為了離世的高強他也要陪著妻子好好的活著。

十一年過去了,對於高天震夫婦而言,在他們的心中兒子高強一直還活著;每年只有兩個日子對夫妻二人而言是最快樂的,一個是兒子的生日,一個是兒子的忌日5月12日。高強生日的時候,他們去給兒子過生日,忌日的時候,他們給兒子掃墓;其他的時間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們風雨無阻的去看高強,和兒子說說他們的生活,聊聊對兒子的思念。十一年來風雨無阻,而今已是花甲之年的高天震夫婦,仍然堅持著去陪伴兒子,他們說:怕兒子在天堂一個人太孤獨。

感念高天震夫婦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子,其實對於高天震夫婦而言,曾經最大的快樂就是兒子高強的陪伴,而今高天震夫婦最大的快樂就是回憶曾經和兒子在一起的日子。有些人認為:給父母花錢買各種的禮物,或者出錢讓父母去旅遊等等之類的父母就會開心就會快樂;殊不知對父母而言最大的快樂就是兒女的陪伴,而這種快樂恰恰就是來自兒女最「廉價」的陪伴。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多給父母一些「廉價」的陪伴,才會真的帶給爸媽幸福快樂的瞬間。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別等到失去了才去後悔;上天從不會給不懂得珍惜的人重新來過的機會,錯過了便是一輩子。對父母而言:他們需要的那些快樂,真的無需花錢,而需要的是用心的陪伴。對於高天震夫婦而言亦是如此,若有再次與兒子相聚的幸福快樂時刻,那是用多少金錢都無法買到的。真正的快樂是愛的陪伴,是親情的相隨,切記:有些快樂,無需花錢,需要的是用心陪伴。

今日頭條小說頻道 10 萬本小說轉免費了,來頭條小說,一起享受免費閱讀的快樂。

相關焦點

  • 我體會不到他的快樂,我只感受你的感受
    第二天,她就好的差不多了(八成是被工具人佔領了身體)頭也不疼了,也不暈了,腳也不腫了,一口氣能上五樓了(這句玩笑話)但是,我想說的確不是這件事,而是一次邂逅或孽緣;當然,你也許猜到了,是的,是與事故另一方的故事,這裡稱這個男生為Y。
  • 汶川地震的前夕的噩夢
    汶川地震我再也不想見到你了,再見!」說完,拎著箱子,頭也不回地走了。 直到汶川地震的前一周的晚上,夢見了她,小蘭夢見自己跟瑩瑩走在一個灰色的建築物旁邊,那個建築物很破舊,年久失修的樣子,貌似已經廢棄了,外觀看起來很像一所學校,只記得是一棟 孤零零的大樓,樓門特別大,好像整個大樓的寬度幾乎跟門一樣寬,門是左右兩扇的那種,而且是緊緊關上的,好像年代久遠門已經生鏽了,這個時候瑩瑩忽然想去洗手間,而且建議去那棟大樓裡面,說那裡一定有洗手間的,小蘭害怕極了
  • 失獨母親的自述:失去兒子十年,我成了500多個孩子的媽媽
    編者按:今天這篇故事有點沉重,又有點溫暖,是生活在江南沿海一座小鎮上的失獨母親的自述,故事講述了她從失去孩子到認命的過程,現在她是一家幼兒園的做飯阿姨,也是這個幼兒園裡每年五十多個新生孩子的媽媽,有五個幹孩子。
  • 12年前那個在汶川地震中救下7個人的小英雄,如今已淪為階下囚
    雷楚年很清楚的記得,當時自己正在和同桌打鬧,同桌問他是否看完了武俠小說中最新的那一個章節,講的是一個大俠捨生取義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故事,雷楚年立刻興致勃勃的與自己的同桌討論起來,末了還不忘記補上一句:「我以後也會成為大俠的。」
  • 《快樂王子》與並不快樂奧斯卡·王爾德,為何民國作家爭著來翻譯
    我頭一次看王爾德的童話大概是在小學四年級,某天中午在學校圖書室看到了《夜鶯與玫瑰》和《快樂王子》。字數不多,就站在書架旁邊匆匆看完了,那之後幾天我一直沉浸在一種莫名的憂傷中不能自拔。我知道自己是被某些東西打動了,因為這些故事本身都是憂傷的。
  • 史上第一混亂:經典的穿越搞笑作品,嬉笑怒罵間感受人生的快樂
    大部分的作品受限於時代,受制於流行語的變遷,許多曾經的經典,今天看來往往很一般,今天的人很難露出那會心的微笑,但是有這樣一本卻不同,從他誕生之日起,十餘年來,被無數人推崇,知道今天依然擁有眾多的讀者。它就是張小花大神的成名作《史上第一混亂》。
  • 關於地震的回憶
    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我還沒上學。那天碰巧住對門的姨的爸媽出門,二姨就帶著我去和她做伴。夜裡做夢坐火車,咣當咣當的來回晃,我在夢裡想,今天的鐵軌怎麼這麼不平啊!然後就醒了。聽見姨喊:「地震了,快去床底下躲著」。我不知道怎麼就到了地上,床底下有東西拿不出來,姨又掏她們家柜子裡的衣服出來,我們三個就往柜子裡鑽,櫃門太窄了,我們只把頭伸進去了,後面怎麼掙扎身子也進不去。
  • 讓您快樂工作的七則寓言故事,值得一看
    然而仔細想來,從另一層更為積極的意義上面來講,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有些困難屬於過去,有些困難屬於未來,我們當下的任務就是解決每一個現在可以解決的問題,爭取獲得每一個我們現在可以獲得的機會。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買不到盛梨子的筐,5年後,他成為第一個在城裡買房的人。他又在自己的學習筆記上面寫下一句話:要先於他人挖掘市場需求。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這兒的人上車後,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龍。小村對外開放,果農也由單一的賣果開始到談論果品加工及市場開發。就在一些人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那個村民在他的地頭砌了一垛3米高、百米長的牆。
  • 《美麗新世界》:濫交、唆麻、快樂、穩定,這樣的新世界,敢來嗎
    富足、穩定,沒有病痛、衰老、傷心,唯一的感情只有快樂而已。歡迎來到美麗的新世界! 故事:伯納是一個在培育過程中被不小心注入了酒精的阿爾法加,是個聰明的上等人。作為野蠻人,簡直認為新世界的秩序不可理喻,爸爸媽媽再也不會成為你的負累,因為這兩個詞已經成為羞恥的詞讓人說不出口;你想快活,毒品簡直是必需品,工作了就可以得到;成為你的軟肋的愛人,你不再擔心為她傷心,因為結婚是被抵制的,所謂濫交才是正確方式;不再需要為了容顏和身材流一滴汗和淚,因為沒有衰老,
  • 快樂是一種心境,內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
    西方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從前,有一位國王過著錦衣玉食、揮金如土的生活,天下所有至極的寶物都給了他,但是他仍然感到不快樂。一位大臣向國王獻計說:「在全國找到一個最快樂的人,把他身上的那件襯衫脫下來,給國王穿上,國王就會快樂。」於是,國王便派人四處尋找這個最快樂的人,訪遍朝廷顯要、朱門豪家。可是,人人都有煩惱,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都不快樂。
  • 《唐山大地震》:不能釋懷的23秒,釋懷不了的32年
    汶川地震轉眼12周年了,站在今天的角度,再去看這部汶川地震過後拍攝的《唐山大地震》又會有怎樣的體會呢?這個故事的核心,是張翎發表於 2007年第1期《人民文學》上的中篇小說《餘震》,電影劇情做了改編,雖然大部分內容還原了原著,但方登被收養後的細節做了不小的改動。原著中的王小燈因為被親情拋棄而變得人格扭曲,命運也比電影中的方登更加不幸,養母去世,被養父性侵,夫妻關係失敗導致離婚,自殺三次以後最終心靈得到救贖,從而寬恕了自己的母親。
  • 汶川地震時,李應霞救了丈夫、卻丟了雙腿,但丈夫的做法令人痛心
    就如《上邪》中所描繪的那樣,若非天地相合,否則無論什麼都不能阻擋兩人在一起。然而事實上,感情在某種時候也會顯得非常脆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巨大災難降臨在一對新婚夫婦身上。面對生死危機的考驗,這對新婚夫婦的感情遭到了重創。妻子為了能夠讓丈夫率先被救失去了自己的雙腿。
  • 故事 · 典藏 | 快樂和痛苦
    故事 · 典藏 | 快樂和痛苦一個晴朗的早晨,在體育廣場旁邊的甲忍不住上去問:「老妹,買彩票中大獎了?」少婦說沒有那種命。甲、乙又猜了幾下,都不對。最後,少婦坐起身,用手指指自己腦袋上稀疏的幾根黃毛,得意地說:「原來我一根頭髮沒有,帽子都不敢脫。現在我有頭髮了,我真快樂!」
  • 快樂的時光
    快樂的時光四(5)班 陳睿琦在我的記憶裡總會有一些令我難忘的事情。這些事情有悲傷的,也有快樂的,而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那一段快樂時光。奶奶先把地瓜苗割掉,然後開始分配任務,姑姑負責分辨地瓜的好壞,因為有些地瓜皮有沙眼,那樣就會有苦味,那味道可不好吃哪。媽媽負責裝袋兒,而我們三個小孩兒負責看,不搗亂就行了。弟弟和妹妹看了一會兒,就跑去抓蝴蝶去了,只有我認認真真學著奶奶那樣挖地瓜。奶奶拿起鋤頭往地下用力一鋤,再往上一翹,一大串地瓜破土而出。
  • 人活著為了快樂(月亮篇)
    後來搬家之後,便再也看不到月亮了,被其他樓房結結實實擋住了。 現在擠在出租屋裡,更看不到月亮,只能腦補那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想起了《月亮與六便士》,月亮也許是代表純粹的快樂吧,而六便士,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有買到食物充飢美味,買到衣服取暖好看,買到物品服務稱心如意才能轉化成快樂,也是一種快樂。
  • 24年一線記者的一線故事
    曾在非典和汶川地震時期在一線工作。她今天來,雖然說是來開講座的,準確地說,是來給我們講故事的。入席,室內有燈光好了些,我總是習慣性地先看別人的雙眼。她說她看見一個「瘋子」,他是羌族人,也是這個次地震的「小人物」。他是一個裝修公司的小老闆,他的兒子的幼兒園的屋頂,是他親自裝修的。地震時,他正在趕往驗貨的路上。那地震那瞬間,他正在騎摩託車,瞬間他在車上下左右顛倒,最終摔得全身是傷。
  • 嘿,朋友,只要你快樂,忘了我也沒關係
    在八月,講個故事這個夏天好像總是在下雨,讓半個城區的距離變得更長,想見你一面的心情也被一場一場的大雨澆滅了一大半。那我就在八月來講一講我跟她的故事吧,關於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的兩個女孩的故事。如果沒有那一次轟動全校的分班,那我跟她大概永遠是這個世界上的兩條平行線。
  • 快樂由自己決定
    這又讓國王覺得很奇怪,他忍不住問道:「老人家,你就不擔心我是壞人嗎?」老頭笑著擺手,仿佛信任一個陌生人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國王忍不住問:「你為什麼這麼快樂啊?」老頭咧著嘴,哈哈大笑起來:「我當然快樂啦!我是個木匠,今天賺了點錢,終於能吃上軟綿綿的蛋糕啦!要知道,這之前我只能啃硬邦邦的麵包啊!」
  • 失獨老人,再要個孩子,現實的殘酷你想像不到
    但是那家人獅子大張口,列了一個單子,說孩子不是退回去,是幫他養,孩子還是他的。所以,讓老頭要給出幼兒園直到大學畢業結婚的費用,算了算一共幾十萬。不給錢就不領孩子回去。我們都覺得這算法很奇葩。不知道最後是怎麼解決的。後來每天看到老頭一個人孤獨的在小區裡轉悠,再後來,老人也不見了,房子也賣了。
  • 《唐山大地震》:與電影不同的方登,原著中她的自愈之路讓人心痛
    《唐山大地震》是由張翎的中篇小說《餘震》改編而來。其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作者在機場的書店裡,偶然看見了唐山大地震的資料後,便萌生了寫出一個關於地震給人帶來的傷害,以及受害者如何獲得解脫的故事。看完了整部電影,方登給人的整體印象,便是一匹行走的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