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夫人,沈生

2020-10-25 滄海一粟247791399

張夫人

張子龍年紀輕輕就科甲中第,他們鄉裡有個姓宗的人家,是個豪門望族,有個女兒非常美麗,嫁給了他。結婚後,張子龍青年才俊,被眾人誇獎羨慕,妻子卻對他不滿意。夫妻感情不太好。

後來張子龍當了太學博士,妻子忽然對他說:「我其實是某個地方的神,因為過錯被罰到人間做你妻子。現在罰期已滿,我要回去了,不要想念我,你將來還會有發展,進一步光大你家門第。但有三件事要囑咐你,第一件:平時咱們感情不好,我死後父母必定來查看,不要揭開蓋在我臉上的布。第二件:不要再娶妻。第三,我有兩個婢女,都不算醜,以後足以幫你管理家裡的事,不要把她們趕走。如果你違背我說的話,我就讓你不得好死。」說完離世。

宗家父母果然到來,張子龍說了不要揭開蒙臉布。嶽父嶽母更加懷疑,硬是揭開,看到女兒變成了夜叉的樣子,好像要起來咬人,急忙把布蓋上,然後正常下葬。

不久,張子龍升官,得到皇帝的喜歡信任。某日,徽宗對他說:「你妻子已經死了好幾年,為什麼沒再續弦?鄧樞密的女兒很美,很賢惠,還有學識。她跟著母親進過內宮,宮女都稱呼她為鄧五經,我給你做媒人娶她。」

張子龍推辭,但是皇帝堅持,只好娶了鄧氏。鄧氏不喜歡前妻留下的兩個婢女,張子龍只好把她們賣掉。進洞房的那晚,夫妻二人剛要上床,忽然床下起了火,被褥床帳都燒毀了。第二天,張子龍去廁所,看到前妻還是死後的樣子,猙獰恐怖,上前來打他,把張子龍打殘廢,成了太監。靖康末年,張子龍投降金國,後來又跑到湖南,被朝廷(南宋)賜死。

【原文】張子龍妙齡甲科中第。鄕裡宗氏,衣冠望族也,有女始笄,色冠一時,以為婿。成禮之後,張雖少年文採,馳譽當世,而宗常有不足之色。坐是琴瑟不甚洽浹。張任太學博士,宗忽告曰:「吾某處之神也,嘗以過,罰為人之室。歲滿合歸,幸毋以為念,子行亦光顯矣。然有三事囑子:吾平時與子不甚,吾沒之後,父母必來問吾既死之狀,慎勿揭吾面帛。其次,毋再娶。又其次,吾有二婢,人物不至陋,他日足以區處子之家事,勿令去。苟背吾言,吾將禍子不得其死。」

  言畢而逝。已而宗父母果來,張告以此,翁媼益疑焉。竟啟視之,乃如畫夜叉,若將起攖人狀,眾懼而急覆之。未幾,擢侍從,益貴幸。一日登對,徽考語之曰:「卿婦死數年,為何尚未娶?樞密鄧洵仁女甚美且賢,知經術,嘗隨其母入禁中,宮女呼為鄧五經,朕當為卿娶之。」

  張力辭以他,不可,已而言定鄧氏。鄧氏欲逐其二婢,張又不得已又去之。合巹之夜,夫婦方結髪,忽火起床下,幃幔俱燼。翌日,張奏廁,見故妻如死後狀,前搏子龍,遂殘其勢,自是張遂不能為人。靖康末,竟以失節竄湘中,已而賜死於家。姚令聲雲。《投轄錄》


沈生

沈元用說他和堂哥一起科考去了長安,堂哥非常窮,費用都是仰仗沈元用。某天,堂哥忽然說:「我認識了一個倡女,非常漂亮。你和我一起去看看吧!」沈元用驚訝的說:「哥哥如此窮困,倡女怎麼會和你來往?」

堂哥說:「幾天前我到了某處,一個女人忽然把我邀請到家,自己說是倡女。她對我招待的很好,還讓我帶你一起去玩。」

沈元用跟著堂哥來到一個曲折的小巷子,進入一個低矮的小門,裡面卻豪華寬敞。女主人的確是天姿國色。安排酒席,大家喝得很高興。女子對堂兄說:「聽說你還沒有妻子,他日如果考中,希望能娶我為妻。我積攢了千兩銀子,也沒有別人拖累。而你年齡也不小了,就算是有官宦人家的女兒願意嫁你,也未必有我的容貌和錢財。我今天給自己做媒,不要嘲笑我。假如你沒有考中,我也會給你想別的謀生之路,今天讓我們痛飲一番吧!」又指著沈元用說:「今天讓您來是為了作見證。」

從此,堂哥的日用花銷都來女子這裡拿,女子沒有一點厭煩的神色。沈元用也不時過來喝酒。

發榜那天,沈元用中榜,而堂哥名落孫山。某天,堂哥和沈元用再次拜訪那個女子,同時還帶了兩個朋友。見面後,女子非常惆悵的說:「理想和現實差距這麼大,今天再痛快的喝一場吧,然後永別!」

大家入席,女子唱起離別的歌不斷勸酒,酒酣時淚如雨下。

半夜時分,忽然一陣狂風,吹開了門窗,蠟燭也一齊吹滅。四周一團漆黑,然後就靜寂無聲。堂哥呼喊已經熟悉的僕人,也沒人回答。這幾個人靠近坐在一起,渾身打顫。到了早晨,看到坐在一間破屋子裡,平時看到的一切都不復存在。出來後打聽,鄰居們都說:「這是某家的廢棄的宅子,早就沒人住了,平時也沒看到諸位來過。」最後也不知道女子是什麼妖怪。

【原文】沈元用自言與其從兄俱試南宮,共客長安,從兄貧不可言,每仰於元用,忽謂元用曰:「我偶一伎甚妙麗。」

  約其俱往見之。元用驚曰:「兄窮困如此,何以致之?」

  兄曰:「我前日偶至某處,有一婦人忽然招我入其家,自言倡也,館我甚厚,且令我與子俱來,幸同往也。」

  元用從之,同至東一委巷中,有小宅子一所,門宇甚卑陋,入戶則堂宇極雄壯,婦人者人物真絕代也。置酒歡甚。因謂沈兄曰:「聞君未偶,他日中第肯以為汝家婦,吾家累千金,室無他人,君年亦長矣,使名門貴胄未必能逮我之容與資也,幸君勿以自媒為。倘子文戰不利,吾亦當別為之圖,亦須痛飲而別。」

  且笑指元用曰:「君在此知狀者也。」

  自是沈兄凡客中用度,悉取給於婦人,亦略無倦意,元用亦不時同造。及榜出,元用奏名,兄不預。有日東下,約元用一二客偕往婦人家,一見大悵然,謂沈曰:「志願相違,乃復如此。今夕須盡歡,然後分袂。」

  系觥釃酒,合樽促席。婦人歌別離之辭以侑觴,酒酣揮淚不止。中夜忽狂風振地,門牖皆開,堂上燭滅,寂無人聲。與諸客呼婦人常在家之使用者,皆不應。二三子各移坐席相近,戰悚而已。至曉,但見各坐一椅子,敗屋數間之下,向來所覩悉皆不見。亟走以問鄰近,皆曰:「某氏之廢宅,久無人居,亦未嘗覩諸君子之往來也。」

  竟不知何怪雲。《投轄錄》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故事:某制軍夫人,袁盎張說
    夫人說:「古代的楊越、裴晉,對盜走侍妾的人不但不追,還贈送錢財。何不模仿?孝廉感恩戴德自不必說,你寬厚仁慈的名聲傳出去,不但沒人笑話,還會誇獎你。希望夫君能三思而行。」制軍很高興,說:「不是夫人,我差點釀成大錯。」然後就寫了一封信,讓僕人帶上,再帶上四百兩銀子去追孝廉。信的大概內容是:我已年逾花甲,並不會在意這件事。
  • 古代志怪故事——沈烏盆,李宗言馬,章思文
    沈烏盆豫章百姓燒制的陶器,比別的州要好,而沈生的技藝最精在一個大雪天,沈生出門,死在城東,沒人收殮。第二天雪停,城裡人李氏子騎馬路過這裡,問了別人,知道是沈生的屍骨。李氏子素來輕浮,喜歡嘲諷人,就指著地上的屍骨說:「信佛的福報,就是這樣吧!」下馬找來筆,在沈生的左腿上寫到:洪州沈烏盆,塑佛舍三尊。一朝飢凍死,衣不庇其臀。圍觀的人都笑起來,也有說李氏子輕浮的。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地祇夫人
    地祇夫人貞元末年,渭南縣丞叫盧佩,他很孝順,母親因為腰腿疼,已經多年不能下地行走,晚上也疼得睡不著。盧佩就辭了官,帶著母親回長安治病。當時有個名醫王彥伯,非常有名,一般人根本請不動。盧佩天天去請,半年多,王彥伯才答應來看病。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沒想到,張說道,「小弟我向來有羊癲瘋,時不時要發作,並不是河豚中毒呀。」嘔。。。。。。五人想起剛剛喝下的糞便,一邊張口就吐。。。一邊狂笑不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穀神女,梁夫人,張俊
    馮夢龍說:這個故事出自《逸史》。情節扛不住推敲,應該是馬士良被赦免後編造用來騙人。吃蓮子必然有仙緣,不應該被天誅,也不應該被少女所救。而且,仙人們沒有別的僕人了嗎?讓個小女童來殺人,還要現場磨刀。【原文】唐元和初,萬年縣有馬士良者,犯事。京尹王爽欲殺之,乃亡命入南山。潛於大柳樹下。才曉,見五色雲下一仙女於水濱,有金槌玉版。連扣數下,青蓮湧出。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夢難信
    有一年,老和尚忽然託夢給徒弟說:「趕緊僱船過江,請張相公來考試,今年秋天他就會中榜。」徒弟告訴了張秀才,他高興的渡江應試。發榜後,還是沒中。他就設置了祭品,一邊祭奠,一邊埋怨。夜裡夢到老和尚對他說:「今年冥間讓我分發考場的飯。一個秀才實在來不了,有一份分不下去。你命中還得吃三次考場的涼飯,所以讓徒弟找你,不是要騙你。」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和尚婆心,神賭
    這個故事裡真生為什麼頓悟我沒看懂,只是因為醜陋嗎?但是醜陋和富貴相比,應該是微不足道的。這裡有些話還是很經典的,比如求富就不要惜命,沒經歷過挫折,就不應妄談佛法空慧等等。【原文】泰和真生,年弱冠,貌極豐美,而卓錐無地,寄居招提寺東剎。時西院來一顛僧,有奇術。私謁之,且訴其貧。僧曰:「讀書人貧亦何病?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的一章。一個月夜,尼爾斯在海邊的沙灘上散步,鞋子踢到一個金屬小東西。撿起來後,是一枚銅錢,但鏽蝕的很厲害,幾乎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尼爾斯就把它扔掉了。一抬頭,發現前面出現一座城池,城門守衛的士兵穿著嶄新的鎧甲,把兵器放在一邊,正聚在一起賭博。他走進城裡,大街上特別繁華。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華麗的古代衣服,在各店鋪前穿梭。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易萬戶
    夫人對中年人說:「雖然是早年定下的良緣,但現在沒有媒人傳話,嫁妝也沒準備好,怎麼辦?」中年人說:「有這份盟約就夠了,如果公子不嫌棄,今晚就拜堂成親。」公子很高興地答應。夫人帶女兒進去,過了一會兒,重新梳妝出來,交拜天地,入洞房,兩情相悅。易公子樂而忘返,一晃過了一個月。某天,他想回家,對妻子說:「我家離此不遠,回去看看就來!」這家人卻不同意,極力挽留。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嵊縣神
    她自己說:「昨天在野外,一個黃衣老婦從地裡出來,對我說:『某廟大王要娶小娘子為夫人,讓我做媒人。大王想提前看看你,馬匹已經在門口等候。』我剛想拒絕,感覺就像喝醉了,不由自主跟著她走去,又想告訴家人一聲,卻說不出話來。老婦拉著我出來扶上馬,拿了一塊青巾蓋在我頭上說:『新媳婦不能見人。』她騎馬跟在後面,不一會來到一處大宅。一個穿紅袍子的男人三十來歲,高帽玉帶,容貌醜陋。他掀開頭巾看了看我,非常高興。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五郎神,錢履道
    侍女說:「這是河中府尹張相公家。相公已經去世,只有夫人在,我去稟報。」說完進去。夫人端莊秀麗,穿戴華美,和錢生一起入席。侍女們輕歌曼舞,錢生見所未見,不敢輕易說一句話。侍女們因為他沒見識而笑起來。吃完飯領到臥室,夫人也來了,侍女們把夫人攙到床上,錢生趕緊下床躲避。眾人生拉硬拽,錢生只好和夫人同床共枕。第二天,夫人邀請錢生留下。他也意亂情迷,一住就是好幾天。一天晚上,正在飲酒作樂,忽然聽到門外傳來喧譁聲。一個侍女報告說:「相公來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水母三娘
    水母三娘水母三娘,博山顏神鎮人,娘家姓顏,是個孝婦,宋朝時被封為順德夫人。傳說水母三娘生前嫁到郭姓人家,丈夫去世很早,婆婆讓她改嫁。三娘說:「婆婆讓我改嫁為什麼呢?如果嫌我拖累您,我們可以單獨做飯吃,平生我還如常照顧您。」婆婆說:「不是這樣的,只是可憐你年輕守寡。」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