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李雲龍打縣城的時候,整個晉西北都給卷了進去,鬼子瘋狂向平安縣城進發,周邊抗日武裝阻敵增援,但從鬼子前進的方向看,那裡只有李雲龍一個獨立團啊,就這麼點兵力,他敢打縣城?不科學。
不過還是李雲龍的老戰友丁偉了解他,他說這世上就沒有他李雲龍不敢幹的,他要有一兩個師,他XX敢打太原!不過問題是,給李雲龍一兩個師,他真能打下太原嗎?
首先打太原與打下太原不一樣。其次在當時,國民黨還在節節敗退的時候,打太原有非常大的意義,與百團大戰、平型關相當。第三,太原一直有八路的部隊駐防,只是不在市區。這是太原的特殊地形決定的。41、42年的時候,八路在太原市轄區內已經能整建制的吃掉日軍野戰大隊了。戰史上有具體戰例。第四,如果用八路用連一級部隊,加強一門日軍的步兵炮,可以天天打太原城,部隊無傷亡。第五,太原城一直在打,就沒停過,只不過是襲擾性質,太原城區周邊就有八路的清太抗日遊擊前進基地。第六,不止八路打太原,連閻錫山也打過太原。
給李雲龍一兩個師得看什麼師了,八路軍及附屬民兵武裝近200萬大軍,總共就三個師番號,那麼一個師少說也得60多萬大軍。
而中央軍一個師才萬餘人,地方軍一個師不過四五千而已,李雲龍打縣城的兵力都快趕上一個師了,給他兩個師他也打不下來太原。
打仗不僅要看軍隊,也得看地形地貌,太原和天津那種一馬平川的城市有天壤之別,兩面環山的一個狹長城市,在山上有重炮要塞俯視全城,易守難攻。所以太原城了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傷亡最大的城市不是沒有原因的。
所以給他一兩個師也真打不下太原,解放太原時我軍正是士氣如虹,而國民黨是兵敗如山之際,我們還付出了4萬5的代價,可見太原地勢之險,如果這場戰鬥放到平原上,可能我軍直接一鼓而下了。
這句話也就只是丁偉說說而已,你讓李雲龍去打,李雲龍也不會去,賠本的買賣咱不幹。李雲龍雖是一個團的番號,但卻動員了近一個師的兵力。沒聽邢副團長說嘛,老李,你都快當師長了。 加上地方武裝,新一,新二,358團奮力阻擊,才拼了老命拿下平安縣,你要注意這只是個縣城。你準備打的太原是啥,那可是山西首府,你覺得馳援日軍會是原來那個等級?
《亮劍》本就一神劇,只不過演員演技和劇情比較提氣,蓋過了歷史背景下的事實本身。建議了解一下解放太原的戰爭如何艱難和慘烈,當時解放軍的指揮者和戰鬥天數、動用的兵力和武器數量,太原的雄關城牆縱深,地形差不多都是犄角之勢,就同樣的裝備,兩個李雲龍也不行。
昨天一天把《亮劍》小說看完了,才了解到亮劍精彩的在後半部分。電視劇放完只是全劇的開始。看完目前在從小說裡,出不來。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