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這不對呀!」老王在衝著電腦屏幕喊著。
「跨欄不是跳欄的呀!」
「看看人家劉翔的跨欄,向前跨欄的瞬間,那是要向前俯身,上身幾乎要屈到所抬起的腿的呀!」
「挺著上身去跳躍,空中停留的時間會長,而減少了加速奔跑的動能,這怎麼能提高速度的呀?急死人了啦。」
……
「咣當」,隨著一聲重重的關門聲,將老王從睡夢中被喚醒過來。老王想了想剛才的一幕,卻原來是前幾天在觀看大外甥在美國州際學校比賽情境後的夢囈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2020年了,這又一個平淡無奇、一如既往、安靜的早晨,一天的慢生活又將開始了。
「今天該做點什麼?思考些什麼呢?」老王自己問著自己,但卻給不了自己一個正確的選擇。可老王也並不為此而煩惱,等閒之人,自有等閒之事。
今天,在老婆去上班工作後,老王繼續懶散地仍躺在自己溫暖的床上,老王抬起右臂伸出被窩,揉著惺忪的睡眼,但就是不想起床。他知道,老婆大人已經將早餐準備妥當後,她自己去上班了。
在床上挨了挨,還是起床來吧。老王披上衣服,睜開眼,看到了一片光明,這雖然是冬天,但窗外的陽光卻是明媚的,似乎感覺到一絲的暖意,仿佛春天就要來了。老王有了精神。
都說人老了,經歷的事情多了,就話很多。這不,老王這些天正忙著給他的兩個已經移民美國的雙胞胎外甥指導體育項目呢,喋喋不休著:跨欄要掌握好要領,不然不會提高速度和成績的;籃球最講究基本功,沒有基本功,萬般皆稀鬆……
經常會在不經意間,我們會發現和發掘出自己對事物或什麼的理解,並在教育和陪伴孩子們成長過程中起到作用。老王對身邊孩子的開導和啟發,可是功勞大大的,如對他自己女兒的引領和帶動,以及重要的放養和常識教育,對女兒的成長產生重大作用;如對於倆寶,從積木到騎自行車,從籃球到桌球,以及生活中小技巧等等各個方面,都給予他們相當可貴的啟蒙;如對外侄子侄女,啟蒙他們的音樂天賦,現在雖仍說不上喜歡音樂,但至少不跑調了。
老王,其實那時還算是年輕的王,他是看著這兩個外甥出生並陪伴了多年,看著他們長大的。所以對他們是有所了解的,而且也能夠適時並因地制宜地給他們各方面的指教,如今兩個孩子漸漸長大了,每當他們回想起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進步,經常會想起這個大舅,都對他們這個大舅很是敬佩。這也是老王一直津津樂道的事情,老王心裡很是美滋滋的。
對于大寶來講,在國內時,就開始練習跨欄項目,老王在陪伴他參加運動會時,就感覺他跨欄中存在的問題,也因此其跨欄成績一直不能夠提高。問他這是為什麼?孩子卻也說不上來什麼。想必,孩子上高中,還是個孩子,還不善於去自我反省和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所以不能自學成才而提高運動成績和挖掘迸發自身的潛能。在看到這些不足之處時,那時孩子還在國內,並且有他的教練,所以老王看出問題卻是不好意思多說什麼。但從大寶去美國後,速度還是平平而無提高,老王憋不住了,但因為自己並未從事過跨欄運動,為證實自己的正確,他反覆觀看大寶的比賽視頻,發現問題,並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正確而去網上查看劉翔等世界級運動員的跨欄動作,結果正如老王所料,存在的問題與所發現的問題一致。這下,老王不能再沉默了,他遠隔重洋,在微信裡對大寶的跨欄成績及其動作和姿勢進行了深入地評價和指點。
從時間點上看,2019年12月22日,大寶在校際比賽上的成績是7.94秒。老王於12月23日開始建議其改進動作和姿勢,老王截圖並說明動作要領,應在跨欄時上身向前屈,保證重心在身前,並減少風的阻力。同時,注意是跨欄而不是跳欄,跳起會延遲落地,浪費了時間。由于大寶感覺出他的成績提高緩慢且不知問題所在,此時老王大舅所指明的改進路子令他突然找到了自身的問題和原因,也是出於對其大舅的尊重,大寶開始對於其奔跑和跨欄的姿勢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加緊練習,結果速度真的不斷提高。從2020年1月11日成績成績7.87秒,接著於1月25日跑出7.78秒,到2月15日的成績已經創出了7.56秒,這0.1和0.2多秒的變化是太可觀啦!大寶對自己所選的項目更加地有信心啦。
老王開心地問大寶:速度一直無提高,卻突破式提高,怎麼來的?
大寶開心地說:這都多虧大舅您呀!您沒搞過跨欄運動,卻說的有理,頭頭是道,您太用心啦!謝謝,愛您!看來,掌握要領,姿勢正確是太重要的。
老王心裡美。接著,他又對於他們傳來的錄像,多次翻看,接著又發現大寶的起跑存在問題,在第一欄前就已經被落下了至少兩步。指導他加強起跑訓練,將第一大步變為兩小步加速起跑,將能夠繼續再提高。
老王還有重大發現,大寶在跨越欄杆時,前腿跨欄而後腿收攏得較慢,並在前腳落地時踢出右腿奔跑,這是不正確的兩個運作。由於自身重心在後並在下降,落地瞬間由腳到腿有短暫的緩衝力,所以這兩腳步都會產生向後的摩擦力,即產生「剎車」效果,影響速度並不利於繼續加速奔跑。老王解釋給大寶聽:向前奔跑是在克服地面摩擦力並加快頻率來實現速度的提高的,而每一次的跑動不僅僅是雙腿交替著跑,而是通過兩腿相互交替,將人體自身的重心向前移動的過程,也就是說每一次跑動都是在克服重心慣性不動的後綴力之後才能夠實現向前進的過程。所以,在跨欄的瞬間,要向前屈身,將重心前移,並迅速收後腿並在空中完成後腿伸到前腿前並保持好弓腿而不是直腿的準備姿勢;在跨過欄後,第一腿直接向下沉,當第一腳落地的瞬間,由於重心在前並在慣性的作用下有繼續向前的作用力,加上第二腿也已經弓著準備好了,此刻,第二腿立即弓著向下向後落地蹬,這兩個連貫運作就克服了相當多的阻力,並能夠及時進入到下一步的加速奔跑過程,將節省並搶回更多的時間用於加速。所以在訓練時,一定要加強的是在跨欄的瞬間,必須一氣呵成地完成幾步:一是上身前屈,二是前腿跨越,三是後腿極速摺疊收回並移至身前再保持高抬弓腿姿勢,四是前腿過欄後迅速向下沉,五是後腿由高抬著的弓腿姿勢極速向下向後蹬。
老王與其說是他發現了問題並給出自己的建議和指導,不如說是他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更強。任何事情都存在著競爭並在競爭中實現更高的飛越,那麼就更需要一個好的心理狀態來應對面臨的競爭與挑戰。在大寶的成績大幅提高的前提下,老王似乎感覺到孩子的「壓力」和「心理承受力」問題,就馬上對大寶進行比賽心理輔導和調試。是呀,所以要不斷克服被動心理障礙。要克服,這就要求自己在平時訓練出好成績和好心理狀態,一不看他人,只關注自己的跑動與跨欄。二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並大力加以改進。三要去學習和模仿並看明白優秀選手的動作及其產生出來的成績優勢。你們有運動的天賦,身體協調性足夠。加油!你行的!
老王對於運動項目的理解得益於他從小參加運動訓練,嚴格規範動作,所以基礎紮實,也由此鍛鍊他自己對各運動項目動作的辨識能力。記得小學時,我們一起參加了籃球訓練隊,那時只是上午上學下午自由,而我們就利用下午時間去參加籃球訓練,除了玩耍時間外,我們被要求致力於體能訓練和籃球基本功的鍛鍊,先要沿球場跑上幾圈,待渾身出了汗,開始原地運球,還要保持正常的防禦姿勢,一拍就是半個小時,右手練習過後,換左手練習運球;接下來就是步伐練習,拍球向前跑,放下球以防守姿勢,張起雙手後退著跑,再變換姿勢側步上前;最後是三步上籃及投籃練習,孩子們都認真進入角色,練習的有模有樣,技術不斷提高,身體協調性加強,籃球意識也已成型。老王小時候還參加了排球隊,小學的孩子,個頭小,力氣小,但他卻能夠在後線發球有力,場內墊球到位,可以說是指哪兒打哪兒。最可樂的,也是著人喜歡的是他打球出了渾身汗,他用沾滿灰塵的手背擦拭流到嘴邊的汗水後,每次打排球回來,他都是留下個「八撇胡」,他這個認真勁兒令很多的老師喜歡得不得了,美女老師過來,一邊給他擦臉上的灰泥,一邊愛憐地問著累不累呀什麼的。有時我都嫉妒起他對任何事情的認真投入以及投入後帶給他的快樂。
老王分享著自己的心得: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會成長很快,各方面都會有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不可以拔苗助長,但也需要家長的細心觀察。在閃光時,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讚揚,在發現問題時要及時給予指導,這不僅對孩子的提高有利,而且也有利於大人自己的繼續成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