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民間故事——溫泉的來歷以及溫水侯審案的傳說

2020-08-31 墨城尚書

開經語

道妙德善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第十二章

五官致昏章

第一段: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

第二段: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畋,tián)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nán;行,xíng)

第三段: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第四段:故去彼取此。(為,wèi)

道德經第12章(五官致昏章)

題解:妙心能體無證道,五官只能見物。心隨五官轉即是凡夫,心能轉五官即是聖人。五官如此劣等,五色亂目,五音亂耳,五味亂舌,更有馳騁田獵、難得寶貨迷亂凡心。爭為亂源,皆因信賴五官凡心而起禍。陶淵明《歸去來辭》謂「心為形役」,五官凡心皆是因形而有,使心為形所奴役。擒賊首先擒住外賊,五官凡心是也。聖人貴腹賤目,腹維持生命,有常足之智;目貪圖欲望,貪得無厭。故以腹為友,棄目而去。

譯文:

世人貪圖五色使眼睛致盲,

世人貪圖五音使耳朵致聾,

世人貪圖五味使口舌敗壞,

世人貪圖馳騁田獵致使心狂亂,

世人貪圖稀有寶物致使人行為乖張。

五官是欲望的源頭,

凡心是貪慾的禍魁。

所以聖人貴腹賤目,

肚腹維持生命,有常足之智;

肉眼貪圖欲望,

不知止足,愚痴無比。

聖人以肚腹為榜樣,

棄絕貪得無厭的肉眼。

【世人心為形役,

只有修行者知道真相。】

註:經文很含蓄,括號中是隱含義。

版本說明:經文依據《道德經·道一分段精校版》。《道德經》版本眾多,經文差異較大,義理亦有差別,貫通老子深奧義理困難很大。帛書、楚簡《老子》出土以來,崇帛(簡)派興起,對王弼河上公傳世本改動二十幾處,反而使大宗師妙理喪失。帛書《老子》並非一流傳承師所傳承,難解處有改動。楚簡更是中下層儒家型官員的斷章摘抄,義理更不完整。玄同妙理是老子最深刻的思想,無與倫比,此「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之奧義因崇帛派錯改而湮滅。無為無不為思想也被崇帛派所割棄,甚為可惜。今人已經認識到傳統國學文化衰微導致社會價值凋敝,人倫難以為繼。五千年華夏智者的甚深智慧是無價之寶,必須繼承契悟,代代相傳。今以王弼道藏本為底本,參考漢嚴遵、河上公、唐傅奕、宋範應元等多種古本,及參考帛書甲乙本、楚簡本精心校訂。精校版吸收近現代研究家的研究成果。《道德經》古本並未分章,王弼河上公分為八十一章,嚴遵古本分為七十二章。分章有益於深入研讀經義,但也會割裂部分精義。此版精心分段,可以領會經文內在的邏輯推理,從而認識《道德經》是具有嚴密邏輯性的經典(道就是邏輯)。


此精校版附加章名,如第12章為「五官致昏章」,能夠使學人直覺本章義理。河上公本原有章名,如第一章為「體道第一」,第十二章為「檢欲第十二」,但過於簡約。

文本分歧:此章無分歧。


相關焦點

  • 「即墨民間故事」杻河頭和樣子餅(遲美英)
    【相關連結】即墨溫泉西杻錢穀山胡三太爺洞府,每逢正月初一新春祈福、正月初八四郎爺生日、正月十八錢穀山廟會、清明節踏青消厄、六月初六胡三太爺聖誕、九月初九黃三姑聖誕以及四月初八浴佛節、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日、六月十九菩薩成道日、九月十九菩薩出家日等,都會在此舉辦廟會活動,前來祭拜的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動而來,足以證明自古以來四郎爺、胡三太爺等仙家、菩薩的神靈。
  • 青島即墨地區龍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據民間傳說宋朝年間,即墨龍山下有個名叫大村的村莊,村裡住著一位名叫李太的農民,李太娶臨村王氏為妻,結婚後王氏十來年沒有孩子,夫妻倆人甚是著急,到處求香拜佛祈求早生孩子。有一年夏天傍晚的時候,王氏到山下小河邊洗衣服,清澈的河水中一群一群的小魚在王氏周邊來回遊動追逐,就在王氏快要洗完衣服時,小河中突然水波晃動,河中的水澡向王氏聚集過來,一時間王氏感覺身體異常。
  • 「民間故事連載」遲美英:錢穀山宮家井的故事
    【著作權聲明】本網發布的署名遲美英的全部即墨錢穀山的民間傳說故事,著作權均為搜集整理者遲美英所有,僅允許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情景圖片來自網絡 在即墨溫泉錢穀山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個民謠這個民謠還要從錢穀山「四郎爺」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說起。 當年大蟲為害一方的時候,「四郎爺」還是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他立誓要斬除大蟲,造福百姓。後來,因為「四郎爺」捨生取義斬蛇有功,玉皇大帝便封他為錢穀山山神,這自然是後話。
  • 《聊齋志異》中的即墨故事
    讀一篇小說,今天是即墨即墨,稱得上歷史悠久了,看起來非常的小,其實總會出現在各種微妙的場合下。《聊齋志異》中跟即墨相關的小說只有兩篇,一篇叫《香玉》,其中提到一個即墨藍氏進嶗山下清宮採了宮中牡丹花,回家把花養死了。這個即墨藍氏,雖然可能出於愛花的心態,但真的是採了個寂寞。
  • 「錢穀山傳說連載」遲美英:黑老婆澗、黑老婆灣、黑老婆石的傳說
    【著作權聲明】本網發布的署名遲美英的全部即墨錢穀山的民間傳說故事,著作權均為搜集整理者遲美英所有,僅允許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作者永久保留侵權追究的權力。王大膽不相信「黑老婆澗」裡會有什麼鬼,他召集了幾個膽大力大的青壯勞力,提著桶端著盆拉著轆轤,呼呼啦啦來到了「黑老婆灣」邊,擺開陣勢打算把這個「黑老婆灣」的水弄乾,然後架起胡秫秸和穀草燒死這個黑老婆(民間傳說胡秫秸和穀草都能闢邪呢)。大家在王大膽的指揮下,喊著號子一頓猛幹,眼看著大灣裡的水一寸寸往下降,突然,灣中央出現了一個大黑漩渦,灣裡的水立馬變成了一潭黑水。大家一下子呆愣在那裡。
  • 「即墨民間故事」遲美英:錢穀山上的「鴇鴿窩」
    【相關連結】即墨溫泉西杻錢穀山胡三太爺洞府,每逢正月初一新春祈福、正月初八四郎爺生日、正月十八錢穀山廟會、清明節踏青消厄、六月初六胡三太爺聖誕、九月初九黃三姑聖誕以及四月初八浴佛節、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日、六月十九菩薩成道日、九月十九菩薩出家日等,都會在此舉辦廟會活動
  • 「民間故事連載」遲美英:染鴻溝的來歷
    青島即墨境內的錢穀山西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深溝,這裡就是染鴻溝。 染鴻溝的來歷,有一段美麗的傳說,說起來還與牛郎織女有關呢。 當年牛郎織女因觸犯天規被王母娘娘拆散,織女被抓回天宮軟禁了起來。由於苦苦思念著凡間的牛郎和一雙兒女,織女日日眺望雲端以淚洗面。天上眾仙見織女如此可憐,便相約一起來到王母娘娘面前求情。 王母娘娘見眾仙求情,但是礙於天規,只好答應要是織女能在七月初七那天一大早,將彩錦織滿天穹,就讓她和牛郎每年的這一天相會。
  • 即墨民間故事——「神筆劉耳之」的傳說
    傳說清朝時,即墨有個叫劉耳之的人,家裡窮,兄弟姊妹六七個,他是最小的,爹娘都是笨笨巴巴的莊戶人,都說人窮志短受欺負。爹娘說,就是拉著棍子要飯吃,也得供養耳之上幾年學,有了識字解文的人,人家也就不敢欺負了。
  • 「民間故事連載」遲美英:臥龍與紅嶺子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已經被咱即墨申請為國家級的「非遺」了,所以咱的故事就從他出生的時候說起吧。 青島即墨城東有一山曰「小龍山」,又稱「天井山」。龍山北麓有一村莊名「大村」,村南有一條小河(即留村河,為墨水河支流)靜靜流過,這裡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黑龍王--「禿尾巴老李」就誕生在這個地方。
  • 「錢穀山傳說連載」遲美英:觀音菩薩憐狗留麥種
    (著作權聲明:本媒以及中國文化時報所發布的、由遲美英搜集整理、凡署名遲美英的有關錢穀山的傳說故事,著作權均為作者遲美英所有,僅允許轉載) 在即墨東鄉一帶,老輩子流傳著這樣一個民間習俗:六月初一蒸熟新麥子面饅頭,供完天地祖宗後,儘管白面很金貴,但是也一定要拿一個給自家的狗吃。
  • 「錢穀山傳說」遲美英:千年鼠和八斤貓的故事
    【著作權聲明】本網發布的署名遲美英的全部即墨錢穀山的民間傳說故事,著作權均為搜集整理者遲美英所有,僅允許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作者永久保留侵權追究的權力。那個朝代的混蛋皇帝,覺得民間到了六十歲的老人,什麼也幹不了,簡直就是一幫浪費糧食的「廢物」了,於是,就下了一道混蛋聖旨:民間凡到了六十歲的老人,一律活埋,違令者斬。
  • 民間傳說中的"斬鬼使者"鍾馗到底是誰
    &34;鍾馗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驅鬼逐邪之神民間傳說他系唐初終南山人,生得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醜;但很有才華,滿腹的經綸,且為人剛直,不懼邪祟。現今民間還流傳著很多與鍾馗有關的歇後語,如&34;、&34;、&34;、&34;等等。有關鍾馗的神話和故事歷代不衰,鍾馗的身世也被演繹得豐富多彩,讓人難以下定論。傳說中的鐘馗到底是誰?人們最為熟知的鐘馗的來歷版本,是來自明朝人所引的《唐逸史》。
  • 「錢穀山故事連載」遲美英:「四郎爺」助胡華女妙臺嶺上耙和尚
    (聲明:本媒以及中國文化時報所發布的、由遲美英搜集整理、凡署名遲美英的有關錢穀山的傳說故事,著作權均為作者遲美英所有,僅允許轉載)胡華女說要去即墨縣衙。老漢說他姓張,人稱張四哥,家住即墨城,常年拉車趕腳,今日到王公祠給道士運送東西,眼看天要黑了,便招呼胡華女上車。胡華女上車坐好,張四哥囑咐道:閉上眼,我不說睜開你千萬別睜開。胡華女依言而行。 胡華女閉上眼,只聽得張四哥喊了一聲「駕」,馬車就像一陣風一樣,轉眼間到了縣城。胡華女按照張四哥的指點,立馬趕去縣衙擊鼓喊冤。縣令連夜升堂。
  • 故事:民間故事:白馬山的形成與虎頭鐵錘的來歷
    白雲彪的爺爺是一個石匠,他手上有把虎頭鐵錘,聽說這把虎頭鐵錘有來歷。我們也愛聽白爺爺講故事,白爺爺說,他們本來的姓氏,應該是姓張,只因為他的祖先為了保住他們的性命,所以改成姓白。民間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這裡的整個白馬鎮都是海洋,根本沒有白馬山,也沒有白馬鎮,只是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島。天空飄浮著厚厚的烏雲,仿佛是巨浪一樣拍打著天空,天空和大海仿佛都合在了一起。
  • 即墨老酒的傳說故事——狐仙報恩傳醪酒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即墨屬東夷地。其東南臨海有一座大山,峭高林密,泉湧澗深,名曰嶗山。山北麓有條小河,聚湧泉之水,順山澗而下,彎彎曲曲,流經即墨處,水流湍急,彎曲處衝有多處深淵,看下去水深如墨,清澈見底,飲之甘甜,故得名墨水河。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而一些民間的故事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歷史遺忘,我個人一直很喜歡這些民間的傳說,我小時候為了聽我爸講故事可以任勞任怨給家裡幹農活的
  • 重陽的來歷與傳說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你知道重陽節的來歷與傳說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
  • 故事:瀘州民間故事,二十四個望娘灘,據說全國不少地方也有這個傳說
    ,他們或許都無法被歷史記錄,甚至地方方志都沒有,而且還有很多人就是普通的勞動者,不認識字,但是他們在田間地頭,休息的時候,卻能講出各種各樣有趣生動的民間傳說,並且不斷被後人流傳,成千上百年下來,故事越來越豐滿,內容越來越充實,這就是所謂民間故事的特色。
  • (民間故事連載)
    情景圖片,來自網絡 【著作權聲明】本網發布的署名遲美英的全部即墨錢穀山的民間傳說故事 【相關連結】即墨溫泉西杻錢穀山胡三太爺洞府,每逢正月初一新春祈福、正月初八四郎爺生日、正月十八錢穀山廟會、清明節踏青消厄、六月初六胡三太爺聖誕、九月初九黃三姑聖誕以及四月初八浴佛節、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日、六月十九菩薩成道日、九月十九菩薩出家日等,都會在此舉辦廟會活動,前來祭拜的人們
  •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何仙姑的故事何仙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八仙之一,她苦修積善才修練成仙, 是世傳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女性,經常手持荷花。她的身世有多種說法,其中在流傳比較多的傳說中,除廣東增城說之外,還有廣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種說法,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