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曼楨被強暴後,只愛錢的母親選擇見死不救,可悲可嘆

2020-08-23 葉一二

無論幾次讀《半生緣》,最不喜歡讀到的便是曼楨去祝家看望假裝生病的曼璐,自己卻因此先被祝鴻才強暴,後又被囚禁在祝家一年,直到生下了祝鴻才的孩子。

人生的分水嶺跨過去,有些人見到的是天堂,有些人見到的卻是地獄。

曼楨最後雖然逃了出來,她的人生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無論是和曼璐的姐妹情,還是和沈世鈞的愛情,都成了回憶。

曼楨在逃離祝家後,終生沒有原諒母親。曾經十分孝順的曼楨,餘生卻再也沒法心平氣和地面對母親。

只因顧太太這樣的母親,她這一生無論對曼璐還是曼楨,都虧欠到了極點。

顧太太的丈夫去世後,未成年的曼璐放棄學業,做了舞女,養活了全家。



撫養孩子明明是母親的責任,然而顧太太卻是個老巨嬰,等著孩子來供養自己。一個母親如果為了撫養自己的兒女,走投無路下做了舞女,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然而自己什麼都不做,卻同意自己的未成年女兒去做舞女,顧母的心是冷的,冷到只考慮自己的體面,卻全然忘記了自己作為母親應該承擔的責任。

曼璐終是在常年的舞女生涯和家人對她的看不起中,心態漸漸失衡了,雖然她已經習慣了被原生家庭吸血,然而她的內心何曾不傷感,明明她曾經也是一個有著光明未來的女孩,她曾經也有過一段十分美好的愛情。

日積月累的心理壓抑終於漸漸走向了極端,在無法維持和祝鴻才的婚姻後,曼璐答應讓祝鴻才強暴妹妹,這樣她的無愛婚姻才能繼續下去。



對曼璐來說曼楨不過是犧牲了一夜,而她過去做舞女供養家人時,犧牲的是無數個夜晚。就是靠這無數個夜晚的錢,曼璐供養了妹妹接受高等教育,讓妹妹畢業後可以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這筆帳算下來,曼璐也就能騙自己不虧欠妹妹什麼,畢竟憑什么妹妹就可以高貴,她就那麼低賤呢?

雖然知道曼璐害了曼楨,看書的時候,卻始終沒法討厭曼璐,說到底她也是個受害者,一個心理已經不正常的受害者,推源禍始,顧太太才是最大的罪人。

她不僅害了曼璐,也害了曼楨。

曼楨的後半生再也無法面對母親,只因為母親曾經對她見死不救。



時光回到顧太太在祝家知道曼楨被強暴後的那一天,她作為一個母親明明可以拯救曼楨逃離這地獄一般的祝家,最後卻選擇了袖手旁觀,說到底,對顧太太來說,女兒始終不如兒子,甚至不如那一疊疊厚厚的鈔票。

所以她才能看著曼璐去當舞女,也能接受曼楨被強暴。

曼璐太了解母親的性格,先是曉之以情,後是動之以理。

面對沒有主見的顧太太,曼璐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讓祝鴻才娶了曼楨當正妻,她甘願做小。

眼看著顧太太還有些猶豫不決,曼璐開始給顧母畫大餅,她許諾會讓祝鴻才送大弟弟出洋留學,顧太太以後也不用洗衣裳做飯,跟著她吃香的喝辣的就可以。

書中寫道顧太太聽到這番話心裡已經開始迷糊,特別是當她聽到曼璐可以送兒子去留學,她想到了兒子的錦繡前程,顧母憐惜曼楨的心也就更加冷淡了下來。



她考慮的不是曼楨受到的傷害有多大,而是在計算這其中的利益得失,如果自己堅持要將曼楨帶走,從此也不用想拿到曼璐一分錢了,兒子的大好前途自然也是打水漂了。

當親情都要用金錢去衡量,這樣的親人不過就是有著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罷了。

然而陌生人不會害你,最怕打著血緣關係的至親卻一直以愛的名義做著傷害兒女的事情。

顧母臨走之前,聰明的曼璐還塞給了她一疊厚厚的錢。

如果有什麼事情搞不定顧母,一定是錢給的不夠多。拿了這疊錢的顧母徹底放棄了將曼楨從祝家救出來的想法。

她拿的那筆錢全部都是曼楨的血淚,她卻仍然受之無愧。



惡人總是厚顏無恥的。

顧太太在家門口遇見了前來尋找曼楨的沈世鈞,這時她想起了曼楨,良心突然有點痛,也有點猶豫是否要把曼楨的遭遇告訴沈世鈞,然而她最終沒有告訴,為什麼呢?

因為她摸鑰匙的時候摸到了懷裡的錢。

那種八成舊的鈔票,摸上去是溫軟的,又是那麼厚墩墩的方方的一大疊。錢這東西,確實有一種奧妙的力量,顧太太當時不由得就有一個感覺,覺得對不起曼璐。和曼璐說得好好的,這時候她要是嘴快走漏了消息,告訴了世鈞,年輕人都是意氣用事的,勢必要驚官動府,鬧得不可收拾。

顧母不告訴沈世鈞的理由現實的可悲,錢這東西太有誘惑力了。書中寫道人的理智,本來是不十分靠得住的,往往做了利慾的代言人,不過自己不覺得罷了。

顧太太便是這樣虛偽的女人,明明是為了錢才放棄了女兒,卻還要安慰自己一切都是為了曼楨好。

原來為了曼楨好,便是眼看著女兒被推進火坑,自己就在一旁數錢。



這疊厚厚的鈔票讓顧太太早就遺忘了仍然在祝家飽受煎熬的曼楨,甚至認為如果告訴了世鈞曼楨被強暴,她會對不起給了她鈔票的曼璐。

顧太太的眼裡,誰給她錢,她就認誰。

無論是失心瘋的曼璐,還是懦弱的沈世鈞,和見錢眼開的顧母比起來,都顯得不是那麼面目可憎了,畢竟母親這兩個字的分量太重,母親本該是孩子的守護神,為孩子遮風擋雨。

有些母親眼看著風雨來了,卻跑得比孩子還快,簡直是孩子的死神。

顧太太這樣的女人就根本不配做母親,生再多兒女也不過只是個生育機器,沒有人性。

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然而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愛孩子的。

自私的人即使當了母親,也仍然還是自私的。


相關焦點

  • 《半生緣》:強暴曼楨的不是姐夫,是女人的嫉妒心
    《半生緣》裡,顧曼楨不但長相漂亮,更為寶貴的是她獨立能幹、自力更生。張豫瑾曾經深愛顧曼璐,但是顧曼璐早就物是人非,而妹妹顧曼楨還保留著姐姐顧曼璐那份清純的樣子,這是張豫瑾喜歡的樣子。張豫瑾出差住在顧曼楨家裡,這段時間,顧曼璐已經嫁人,張豫瑾徹底死心追求妹妹顧曼楨,加上顧曼楨母親也有撮合兩人的意思,張豫瑾就想順水推舟。當顧曼璐得知她的「豫瑾哥哥」不但回來了,還要娶妹妹的時候,她衝了過去,問張豫瑾可還有情。
  • 《半生緣》:被姐姐和母親毀了一生的曼楨,為何選擇原諒
    《半生緣》是張愛玲的長篇小說,裡面的主人公有顧家兩姐妹顧曼璐和顧曼楨、沈世均、祝鴻才。張愛玲的小說大部分是用悲劇揭示人性,《半生緣》也是一部悲劇。>真情」打動,在母親的勸說下,嫁給了祝鴻才。於是,曼璐把親妹妹曼楨推向了無盡的深淵:曼璐聯合祝鴻才,並在母親的幫助下設計圈套,讓祝鴻才強硬與曼楨發生關係,把曼楨囚禁起來,給祝鴻才生孩子。曼楨的人生悲劇從此開始:失去了愛人,毀掉了生活。
  • 張愛玲《半生緣》中哪個男人最愛曼楨
    張愛玲《半生緣》中顧曼楨是一個有顏值,自立自強,性格溫柔,並知書達禮的女人,最值得男人愛的女人,如果被娶為妻子,她一定是個「入得廳堂,下得廚房」的賢妻良母,然而她的命運很悲慘。有四個男人,許叔惠、沈世鈞、張豫瑾、祝鴻才。哪個是真正愛曼楨呢?
  • 《半生緣》原著曼楨的母親有多愛錢?她說一番話,暴露人性的貪婪
    張愛玲長篇小說《半生緣》,寫了兩姐妹的悲劇命運。總有人問,到底是曼楨的命運比較悲慘還是曼璐比較慘。曼璐是長姐,父親去世後,一家八口人等著吃飯,還有弟弟妹妹要上學,作為長姐,她的責任心非常重,不得已挑起家庭的重擔,選擇當舞女。曼璐的悲劇,是原生家庭逼的,如果說父親的死亡,是無可奈何,可來自母親的壓榨,卻透露著人性的貪婪。她的母親,在年富力強的年紀,並未出去謀過生活,卻指望大女兒來承擔起養家的重擔,作為父母,她很失職。
  • 《半生緣》深度解讀:曼楨和曼璐,誰更悲劇?
    張愛玲曾給夏志清寫信,提出「《半生緣》戲劇性強,拍電影可由一人兼飾姊妹倆」。雙生花設置,是張愛玲的生花妙筆。曼楨曼璐,不僅外貌相似,命運也都很悲劇。她們的悲劇同根同源,皆因原生家庭。沒能修煉成世鈞後媽的曼璐,也成為曼楨婚姻的絆腳石。這裡面有曼璐更大的悲哀,她向家人獻祭了自己的愛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讚揚。曼璐嫁給祝鴻才後,按照計劃,顧家該考慮曼楨的終身大事了。
  • 親姐陷害,戀人拋棄《半生緣》顧曼楨:懂事的女孩往往傷的最深
    而作為現代女性,從解讀顧曼楨的悲劇人生過程中,我們又能得到哪些啟示?或許,是時候回到那段並不離奇,卻百轉千回的半世情緣中,細細品味一個小女子的一生了。悲劇原因之一:原生家庭的可悲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 《半生緣》:祝鴻才真的是拆散世鈞和曼楨的"罪魁禍首"嗎?
    14年後的顧曼楨和沈世鈞再次相見的時候,許多話都已經到了嘴邊但各自已經成家生兒育女,一切已經來不及了。這是張愛玲的第1部長篇小說《半生緣》裡的臺詞。顧曼楨被姐姐囚禁了一個月之後,被姐夫強姦,其淪為生子的工具,也成為了姐姐控制祝鴻才的工具。沈世鈞也在父母的威逼利誘之下,無奈娶了門當戶對,但並沒有愛情的石翠芝為妻日後的生活,生兒育女,平淡度日。2:親情勒索造成的悲劇兒子做的孝順,做母親的便得寸進尺起來,這是沈世鈞與母親的親情關係。
  • 《半生緣》曼璐之所以害曼楨,原因竟是因為這個!
    《半生緣》中,開頭就寫的是曼楨和世鈞、書惠三人一起交往的情節。曼楨和書惠陪世鈞拍照時,丟了一隻手套,世鈞幫曼楨找了回來,兩人暗生情愫,開始往來,慢慢成為情侶。是情侶了,勢必會談起彼此的家庭。世鈞是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家裡有鋪子的少爺。可曼楨呢!一開始,借著書惠的口,就把曼楨的家引向一個神秘地帶。
  • 再看《半生緣》曼璐讓人又可憐又可悲又可恨,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再看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的《再生緣》,為曼楨與世鈞的結局惋惜。在小時候看這部劇的時候非常討厭那個將曼楨拉進深淵的曼璐,現在長大再看這部劇,發現曼璐其實是個令人可憐、可悲、可恨的角色,已經談不上什麼討厭了,有一個原聲家庭真的很重要。
  • 半生緣:清純女學生淪為「生育工具」,為供養母親甘願嫁給強姦犯
    導語:初讀《半生緣》,只覺得曼楨和世鈞兩個人的緣分太淺,而且是情深而緣淺。明明兩情相悅,在那個封閉年代,一個是清純的女學生,一個是正直的知識分子,在兩方家長的默許下,本來可以走入婚姻殿堂,結果卻因為一個舞女姐姐,毀了一生的幸福!
  • 紅樓夢和半生緣:兩位母親把女兒當搖錢樹,任由女兒被其姐夫蹂躪
    《半生緣》裡的顧太太比尤老娘更甚,為了自己和兒子,她同樣把女兒當成搖錢樹,親手毀掉了兩個女兒的終身幸福,她協助大女婿強暴、關押自己的二女兒。她在男人中間周旋,掙的錢供弟弟妹妹上學,供一家老小吃喝。舞女的生活是煎熬人的,曼璐很快變得與少年時判若兩人。她「臉上卻已經是全部舞臺化妝,紅的鮮紅,黑的墨黑,眼圈上抹著藍色的油膏」。過去的學生妹曼璐死掉了!這是曼璐自己的選擇,何嘗不是母親縱容的結果。
  • 《半生緣》原著:她是毀掉曼楨的幫兇,看似傻白甜,其實是真小人
    阿寶對曼楨的見死不救,才是最讓人憤怒的。阿寶很清楚,這時候救了曼楨就相當於和曼璐作對,也就意味著她會失去這份工作。在良知面前,阿寶選擇的是保全自己。更過分的是,她還要出賣曼楨,和曼璐表忠心。當曼楨脫下那枚紅寶石戒指,阿寶半推半就的收下了。曼楨以為阿寶是值得信賴的,便告訴她自己要寫信給沈世鈞。結果曼璐一來,阿寶就變了一副模樣,和盤託出曼楨收買自己的動機。
  • 淺析《半生緣》,曼楨與世均的錯過,告訴我們一個扎心的真相
    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 -----《半生緣》張愛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半生緣》,改編成了電視劇。很多人看完都會同情曼楨的遭遇,也會譴責曼璐的自私與狠毒。但是,我卻只記住了大結局的最後一句話;「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 《半生緣》:世鈞愛上曼楨,翠芝喜歡叔惠,因為想要不一樣的生活
    《半生緣》結束的時候,世鈞與翠芝已經結婚多年,共同養育了一雙可愛的兒女,且終將攜手走完剩下的人生,但兩人愛的都不是對方,心中都有自己的白月光。顧曼楨永遠是沈世鈞心中最大的遺憾,石翠芝心中卻永遠想著一個許叔惠。
  • 《半生緣》7:告訴你一個真相:沒有祝鴻才,世鈞也不會娶曼楨
    祝鴻才對曼楨是真愛嗎?曼楨沒有把握。像他這樣的人,他的愛能長久嗎?誰也不能保證。就像當初她確信世鈞對她的愛是長久的。然而結果並不是。今天,花醬和大家共讀《半生緣》第七部:過盡千帆皆不是。:曼璐是在見面後,不到半個月就過世了。
  • 《半生緣》是什麼導致相愛的兩個人曼楨和世鈞,再也回不去了?
    張愛玲的長篇小說《半生緣》,講述了在民國時期的舊上海,世鈞和曼楨是同事,成為了一對情侶。曼楨的姐姐曼璐,做舞女養活一家人,最後嫁給了祝鴻才。為了拴住祝鴻才的心,曼璐設計讓曼楨懷上祝鴻才的孩子生下來。世鈞誤以為曼楨愛上並嫁給了豫瑾,娶了門當戶對的翠芝。世鈞和曼楨,有緣無份,彼此錯過。彼此相愛的曼楨和世鈞,沒有走到一起,只留下遺憾和悲涼。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明明相愛的兩個人,不能長相廝守呢?
  • 半生緣,錯過便是一生一世
    《半生緣》是張愛玲所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三十年代的舊上海顧曼楨優雅大方,在外獨立工作,與同事沈世鈞的愛情剛剛萌芽雙方都接受過教育心態也變得古怪,曼楨和世鈞的戀愛開展得並不順利,雖然彼此確定心意,卻遭到世鈞母親的反對曼楨和世鈞之間苦難重重,加上各種試探不斷,二人之間誤會漸生, 曼璐為了留住丈夫的心,竟然想出了一個惡毒的辦法,讓曼楨替她生孩子,鞏固自己在家裡的地位,殊不知卻葬送了曼楨的一生。
  • 「情定今生:半生緣,一生情」——《半生緣》
    顧曼楨骨子裡面又有一點點的要強,因為要強,顧曼楨一直沒有答應沈世鈞的求婚。 顧曼楨想要依靠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於是顧曼楨就選擇了教學,找到了一份工作。原本骨子裡面的要強,一拖再拖只是為了有一份體面的生活,如今這體面的生活卻為姐夫祝鴻才做了嫁衣裳,這種事情,放在誰的身上,其實都是難以忍受的。
  • 《半生緣》曼璐最苦命,卻親手「葬送」了姐妹倆的前途
    但在張愛玲的著作《半生緣》裡,曼璐卻是一個堅強而不向任何困難低頭的人,曼璐的父親去世後,全家就失去了經濟來源。因為上有老,下有小,有很多張嘴都要等著吃飯,為了養活一家人,曼璐就去外面當了一名舞女,靠「犧牲」自我,去換取全家人的食糧。
  • 《半生緣》僅憑這一點 世鈞和曼楨的愛情也只會開花不會結婚
    愛還在,情還在,卻也只能藏在最心底,化作見面時那一句:好久不見,你好嗎?你好嗎?我只想你好。可沒有你,我又能好到哪裡去?再看《半生緣》真是需要勇氣。白天分手,晚上遭姐姐,姐夫聯合「暗算」。一段情了,連當面訣別的機會都沒有,連隻字片語都不曾留得下。硬生生無疾而終,半生遺憾。一聲嘆息,好可惜。聲聲嘆息,陰差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