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劇《平凡的榮耀》已經大結局了,雖然說四組的一家三口大團聚了,但所有的衝突,都在最後半集來了個大反轉,說實話,真的有點倉促。
全劇最後一個衝突是孫奕秋合同期到,由於學歷和制度的限制,公司並不打算留下他。
不過,吳恪之卻生了惜才之心,為了留下他去求曲總。而曲總則丟給吳恪之一個看起來是香餑餑的燙手山芋,說如果吳恪之接這個項目,並順利推動上市,他想留下一兩個人不是什麼問題。
曲總這個條件,其實挺讓人看不懂的。
曲總找吳恪之,是因為有人寫匿名信威脅一家即將上市的公司,如果上市就去證監會舉報他們。曲總為了推動這家公司上市,已經跟了3年多了,因此他的訴求是,讓吳恪之找出寫匿名信的人,並擺平這個人,讓公司順利上市。
那也就是說,其實曲總是知道這個公司有問題的 ,有問題還要投資,還想讓自己上一個臺階,這是什麼邏輯?爬得高,難道就不怕出事的時候,摔得狠嗎?
而且有問題還讓吳恪之去查?這到底是想做成,還是不想做成呢?
如果想忽略問題,那去找那幾個和稀泥的手下就可以了,何必找吳恪之?
如果不想做成,為什麼又威脅吳恪之隱藏問題?
不過,吳恪之帶領的四組不負曲總「期待」,果然找到了寫匿名信的人,並且查到這家公司的技術存在嚴重的問題。
這時候,吳恪之陷入了兩難。堅持這家公司有問題,不讓上市,孫奕秋就留不下來;擺平寫匿名信的人,讓孫奕秋留下,那上市以後,就是欺騙股民。
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吳恪之職業生涯的兩難,直到李慎思李總找孫奕秋下圍棋,才發現這是一盤大棋。
李慎思以下棋之名,明晃晃地暗示孫奕秋這顆無用的棋子,影響了大好局面。孫弈秋聽懂了李總的暗示,為了不影響吳恪之的判斷和選擇,選擇了辭職。
而沒有後顧之憂的吳恪之,也選擇了自己該做的事情,跟曲總說如果不喊停上市,他會親自舉報。
第二天,曲總就勸停了這家公司的上市,自己也辭職了。
結果,李慎思接替了曲總的位置,吳恪之也接替李慎思的位置了。
這時候,大家才知道,創始人早就想把曲總搞掉了,而李慎思就是創始人安插在公司的眼線。
李慎思勸退孫弈秋,就是為了讓吳恪之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
簡而言之,這是領導層之間的鬥爭,吳恪之無意中成為了一顆棋子。
當吳恪之想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即使知道自己沒做錯,還是選擇了辭職。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吳恪之很奇怪呢?被打壓的時候,死咬著牙不辭職;升職以後,卻輕輕鬆鬆地辭職了。
是高層之間的鬥爭讓他失望了嗎?但如果公司堅持的是正義,那留在公司,不是正合適吳恪之的性格嗎?
那是因為孫弈秋嗎?作為一個領導,帶過的手下那麼多,真的會惜才到,為了一個人,放棄一片森林嗎?
或者兩者都有吧,只不過這樣的領導,大概只有電視劇才有。
創業後的吳恪之,特地找到了正在送外賣的孫弈秋。
孫弈秋說自己還在學習一些有關投資的知識,還跟吳恪之說抱歉,自己還是保持了一點點希望。
吳恪之很奇怪,問他為什麼要說抱歉。
孫弈秋說:你不是說過,無謂的希望最害人嗎?
吳恪之楞了一下,然後裝傻,說自己說過這樣的話嗎?還說有希望是好的,希望是讓人變好的動力,哪裡有什麼有謂無謂的。
雖然,我們都知道,吳恪之被孫弈秋在無形中改變了,但這轉變真是猝不及防啊!是不是吳恪之成為老闆後,也開始對孫弈秋畫餅了呀?
不過,整體來說,《平凡的榮耀》在近兩年的眾多披著職場外衣談戀愛的職場劇中,算是比較真實好看的。雖然人物和結尾都比較理想化,但真實的職場已經很苦了,電視劇圓滿一點,也是給辛苦打拼的人們留一絲希望吧。
關注@熱劇一姐,追最熱的劇,吃最大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