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面的白骨精,應該是這部劇裡最經典的一個妖怪。
白骨精又稱白骨夫人、屍魔。
她本來是白虎嶺上一具化為白骨的女屍,因為採集了天地靈氣,日月精華,最後幻化成人形,以妖精的形式,吸取人的精血存活。
一次機緣巧合,白骨精發現,只要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長生不老。所以為了吃到唐僧,她與唐僧的三個徒弟鬥智鬥勇。
在原著中,為了對付這個妖怪,有一個專門的篇幅叫"三打白骨精"。
雖然在原著中,對於白骨精的描述,篇幅較小,可是因為這個形象過於典型和突出,使得她成為西遊記中最出名的一個妖怪。
87版《西遊記》是一部無法超越的西遊類電視劇,而其中演白骨夫人的楊春霞,更因為她扮相和演繹,讓白骨精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別以為白骨精只有在電視劇中精彩,在現實生活裡,白骨精也是很有故事的。
當年西遊記的導演楊潔,為了尋找合適的白骨精的扮演者,真是費盡了心機。
為什麼這麼經典的角色會費盡心機呢?現在很多大明星還願意演反派角色,這樣 不僅有挑戰性,還可以拓寬自己的戲路。
可是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都是保守的,作為演員也是一樣的。
白骨精是西遊裡最重要的一個負面角色,那在演出之後,很容易就在觀眾心中造成不好印象,甚至可能會出現人人喊打的情況。
這樣一個角色,很可能對扮演者,造成一定的困擾。
所以,一個是楊潔導演本身是很挑剔的,對於這個重要角色的扮演人選要求很高;另外一個是很多知名的演員不願意扮演。
所以就使得這個角色的選擇一直是空缺的。
那為什麼會選中楊春霞老師呢?這可能還要從導演楊潔和春霞老師的相識說起。
因為當時楊春霞老師在戲曲界非常出名的,她扮演的是玉鐲,這些角色都是很正面的。
一直以光輝的形象和精湛的表演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而楊潔導演,對戲劇圈也很熟悉。這樣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認識了。
為了讓楊老師扮演白骨精,楊潔導演不得不使了一些小計謀。一開始楊春霞老師非常希望,能夠扮演女兒國裡面的女王。
可是女王其實是並不適合楊春霞老師,而且楊潔導演的想法是:在一部劇裡既演一個正面的重要角色,又演一個負面的重要角色,很容易讓觀眾跳戲。
所以她認為女兒國的女王,應該有更適合的人選。
可是因為楊春霞老師太心儀女兒國國王了,雖不得已,為了讓楊老師演白骨精,只能假意允諾他也可以演國王。
這樣才有了我們看到的經典白骨精。但隨著白骨精戲份的結束,女兒國國王的角色也沒能與春霞老師結緣。因此二人之間就產生了一個心結。
這麼多年過去了,楊春霞老師一直不願意和人談起這部劇,甚至沒有對外表露過自己曾經扮演過白骨精這個角色。
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白骨精扮演的過於成功,在那個年代扮演這樣一個負面角色,對主演來說有很大的壓力,甚至會感到羞愧;
另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楊潔導演的做法,確實會讓春霞老師感到難受,有上當的感覺。
所以自此兩人就沒有就此事談論過,而且心結一直都沒打開。
這使得楊潔導演在採訪時,曾經懊惱和羞愧的表示:因為春霞老師太適合了,而且我不能夠讓觀眾誤以為女王是白骨精變的。所以我不得不食言。
雖然兩個人之間有誤解,但作為觀眾的我們卻是很幸運的。
因為在這部戲裡面,春霞老師完全運用了她在京劇旦角中的表演形式,一顰一笑,一個動作,一個表現,都讓我們看到白骨精就瑟瑟發抖。
那時候沒有很強的特效,也沒有更多的經費,就在最原始和粗糙的拍攝環境下,是極其考驗演員的演技的。
但楊老師卻極其精準的抓住了白骨精的恐怖之處,讓這部劇的這個角色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由此可以看出白骨精這個角色,真的是戲裡戲外都是話題。
雖然楊潔導演,有違承諾,可是對西遊記來說是幸運的,至少我們看到了經典的白骨精和朱琳扮演的經典的女兒國國王。
兩個演員通過自己的出色表現,使得觀眾能看到最好的人物詮釋。
雖然如今楊潔導演已經過世了,但仍可以看出她為了這部戲,付出的努力,在拍攝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還能夠儘量去爭取資源,甚至不惜撕毀自己的承諾,讓合適的演員,詮釋合適的角色。
我相信這對於她個人而言,也是一種極大的犧牲和折磨。
但無論歷史如何,我們都應該感謝,這部劇所有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在二三十年的時光裡,才能夠不斷的去重溫這部經典,尋找當年的快樂。
相信隨著時光的推移,所有的誤會和矛盾最終都會成為,耐人尋味的故事,都會成為西遊記這部連續劇中濃墨重彩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