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小學暑假。
你冒著被爸媽揍的風險,偷偷打開電視機,就為了看一眼《西遊記》。
雖然許多打鬥場面在今天看來都不過一毛錢特效,快樂卻不亞於票價一百二的超級大片。
齊天大聖就是最叼的。
據統計,86版《西遊記》已重播3000多次,填滿了千百萬青少年無所事事的閒暇時光。
不過那時的我們,總是盯著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為師徒四人的命運忐忑不安。
直到長大以後,重新點開這些畫面,才驚覺自己到底錯過了什麼!
這不是從掛曆裡走出來的小姐姐嗎?
當少年的視野盲區被打開,那些曾作為配角存在的女性角色,開始釋放奪目的光輝。
她們沒有千篇一律的錐子臉或大長腿,美得千姿百態,各不相同,代表了一整個時代的審美取向。
今天,就讓我們來溫故知新,重新認識這群八九十年代屏幕上最好看的女孩。
文藝青年杏仙
由於出場時間不多,杏仙在一眾西遊女妖裡不算很出名。
不過在B站彈幕上,常年有人爭論杏仙和女兒國國王,誰才是西遊第一美女。
在19集《誤入小雷音》中,唐僧一行路過荊棘嶺時,師傅被四隻藤精樹怪拐跑。
沒想到這幾隻妖精還頗有文化,抓到唐僧後,不著急燉,而是把他拉到一處煙霧繚繞的僻靜處,趁著風清月朗,要吟詩作對,以文會友。
這等雅興,對知識分子出身、卻常年跟三個糙漢為伍的唐僧來說,簡直是一拍即合。他立馬卸下心防,詩興大發,樂不思蜀。
而杏仙,就在這濃濃的藝術氛圍裡登場。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描寫女妖、女仙時,常常用「十二分妖嬈」、「沉魚落雁之貌」一類的套詞兒。
但他對杏仙的描寫卻非常具體,「青姿妝翡翠,丹臉賽胭脂,星眼光還彩,蛾眉秀又齊」。簡而言之,甩現在的網紅臉十條流沙河的距離。
杏仙不但妖嬈,還多才多藝。
聽完唐僧的詩,她主動回贈一曲歌舞。
歌詞裡夾帶了大量私貨,「何必西天萬裡遙,歡樂就在今朝,歡樂就在今宵」。
唐僧呆成可達鴨
原著中,樹精杏仙被不解風情的豬八戒一耙子打死。
但86版本的改編裡,前來營救的孫悟空剛要出手,被唐僧連忙制止。
沒有激烈的爭執或打鬥,杏仙的戲份就這麼戛然而止。
有人直言,小時候看得雲裡霧裡,長大後才明白這段萍水相逢的際會。
刀光劍影爾虞我詐的劇情見過了,這場卸下防備的月下邂逅,也算是兇險取經路上的一次小小逃離吧。
渣女萬聖公主
鮮有人記得,86版《西遊記》中有一段原創的三角戀情節。
主角分別是白龍馬、萬聖公主和九頭蟲。
萬聖公主是碧波潭龍王之女,嫁給西海龍宮三太子小白龍,本屬於階級躍升。
但這位大膽潑辣的公主偏偏看上了能力不俗的鳳凰男九頭蟲。
新婚之夜,九頭蟲故意和公主卿卿我我,被小白龍撞破。
平日養尊處優的三太子哪裡受得了這般委屈,一氣之下燒了龍宮。龍宮裡擺著玉帝送來的新婚禮物夜明珠,也被燒了。小白龍以忤逆之罪,被貶至鷹愁澗受罰。
後被觀音娘娘看中,甘願化作一匹白馬,守護唐僧西天取經。
這便是白龍馬的全部來歷。
孫悟空大戰白龍馬
殊不知,小白龍的狗血戀情延續了大半部《西遊記》。
在第十八集《倒塔辯奇冤》中,九頭蟲如願娶到了公主,成為最強贅婿。為討萬聖公主開心,他偷來祭賽國金光寺中的佛寶,害得僧人蒙冤。
一來二去,便與前來主持公道的唐僧一行撞上了。
人氣妖精灞波爾奔奉九頭蟲之命,毒死情敵白龍馬。
有關萬聖公主的彈幕大致分成兩類,一半是感慨公主好美,一半是惋惜她瞎了眼,放著大好的高富帥不要,最後落得結局悲慘。
但公主的選擇,絕非無跡可尋。
從下屬奔波兒灞的描述中可知,萬聖公主「花容月貌,是十二分人才」。她曾去凌霄殿前偷過王母娘娘的靈芝草,養在潭底,金光霞彩,晝夜光明。
而凌霄殿,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唯一進不去的地方。
至於贅婿九頭蟲,他雖然出身低微,卻能力非凡,「神通廣大」。孫悟空和他打了好幾個來回,還得二郎神與梅山六兄弟幫忙。
相比之下,白龍馬如同溫室之花,遇見猴哥只有挨打的份。除了尊貴的身份,沒多少拿得出手的技能。
兩人之間,公主也許是選擇了愛情吧。
反派御姐白骨精
白骨精,西遊第一人氣女BOSS,AKA反間計大師,妖界雙姨之一(另一位是鐵扇公主)。
因為事跡過於膾炙人口,總被拿來和悟空炒CP。
劇中的白骨精,是個不折不扣的御姐形象。她本體是屍魔,人狠話不多,吃人吃到整座山頭種族滅絕,還把剩下的骷髏頭堆在家裡當擺設。
看到做噩夢的一段
與大多數女妖不同,白骨精對付師徒四人,不色誘,不硬剛,完全是智取。
她盤算道,要吃唐僧肉,必須先除掉隊伍中武力值最高的孫悟空。為此,白骨精三次幻化為人形,反覆在唐僧面前上演苦肉計,最終成功導致師徒決裂。
這一幕,堪稱西遊記裡的一大哭點。
突然被開除的你
當年幼的你在電視前哭得撕心裂肺,恨不得衝進屏幕把唐僧拍醒時,別忘了,這一切都是拜最強女反派白骨精所賜。
九陰白骨爪
眾所周知,《西遊記》裡許多妖精都是有背景和後臺的,白骨精是為數不多的民間組織頭領。
她又美又陰又毒辣,是孫悟空取經路上的一道大坎兒。雖然最後礙於主角光環慘死棍下,卻貢獻了九九八十一難裡最曲折、最具戲劇張力的一難。
白骨精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好幾代人抹不去的童年陰影。
白骨精的飾演者楊春霞,是京劇女王級人物。
女兒國國王
在漫長的取經路上,不乏與唐僧發生情感糾葛的女性。她們有的饞唐僧的身子,有的饞唐僧的美色,使盡各種手段,最終都失敗而歸。
女兒國國王是最令觀眾意難平的一位。
朱琳飾演的女兒國國王,兼具了女王陛下的雍容華貴,以及動情少女的嬌羞神態。
劇中,她初見聖僧,第一眼就看呆了。
顏狗的淪陷
身為一國之主,女王做事當然穩狠準,確定心意便迅速出擊,要以「一國之富」招唐僧為王,將財富和江山都拱手相贈。
奈何唐僧是塊千年的木頭,不肯就範。隨後她又採取懷柔政策,以欣賞國寶為由,深夜將唐僧騙至自己的寢宮。
唐僧起疑後,女王穿著薄紗睡衣緩緩起身,掀開珠簾,說出了那句驚世駭俗的臺詞:
「難道在御弟哥哥眼裡,我還算不得國寶嗎?」
從小吃齋念佛的唐僧哪裡經得住這般陣仗,嚇得緊閉雙眼,滿頭大汗,瘋狂默念阿彌陀佛。
結果露出了馬腳,被女王一眼識破。
「你說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要是你睜開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
你還記得面紅耳赤的唐僧嗎?
西遊記中,女王的存在是與眾不同的。
她不是神仙,也不是女妖,而是立於皇權之上的凡人,「飽享榮華富貴,卻從未享過人間歡樂」。
面對孤傲的唐僧,她要的不是盜取元陽,延年益壽,而是一份俗世的愛情,就像歌裡唱的: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
女兒美不美
女兒情李玲玉 - 歌曲合輯
雖然這對人設逆天的西遊最虐CP,終究敗給了主線劇情,沒逃過BE的悲慘命運。
但許多人相信,劇中的唐僧對女王動了真情,所以才會說出那句意味深長的「來世若有緣分」,給觀眾留下無盡的遐想。
正如彈幕留言,「小時候覺得這一難最容易,長大才發現這一難,最難。」
女王目送唐僧離開
80年代的驚鴻一瞥
1986年,影視行業告別了漫長的寒冬,重新走進大眾生活。
一批優秀的國產電視劇應運而生。
那年春節,央視在黃金時段播放了前11集《西遊記》,立刻轟動全國,創造了89.4%的收視率。一家老小端坐在電視前看《西遊記》,成了許多80年代家庭雷打不動的飯後娛樂。
「那時的節目少,人們的心靈又很空,《西遊記》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你還記得在片頭跳舞的嫦娥姐姐嗎?
小時候,總沉迷於孫悟空大戰妖魔鬼怪,認為唐僧是個潔白無瑕的聖人。
直到多年以後,被社會反覆捶打的你,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夜晚打開B站,準備重溫舊夢。
畫面上方划過一片白晃晃的彈幕,你才發現,小時候根本沒看懂西遊記。
打開彈幕後,仿佛看的是另一部劇。
這部被觀眾反覆推崇的經典作品,拍攝條件極其簡陋。整個劇組只有一個攝影師,一臺索尼300P攝像機,耗時整整六年才拍完。
即便如此,《西遊記》依然創造了一大批美麗先鋒的屏幕女性形象。
玉兔精的飾演者是來自東方歌舞團的李玲玉,劇中她需要一人分飾三個角色:真公主、假公主和孫悟空變的公主。
楊潔原本擔心李玲玉放不開,演不出猴子的頑皮,沒想到小姑娘毫無禁忌,演得活靈活現。
演唱了插曲《天竺少女》後,李玲玉名聲大噪,成為甜歌皇后。
住在盤絲洞的七個蜘蛛精,被網友稱為「中國初代女團」,演員都是十五六歲的小姑娘。
開拍前,她們擔心衣著暴露,集體嚮導演楊潔抗議,被駁回後,有人還委屈得哭了起來。
蜘蛛精與豬八戒在河中嬉鬧。
直到拍攝肚臍吐絲的特寫鏡頭時,楊潔靈機一動,找來劇組的男演員當替身。最終的畫面絲毫沒有穿幫,將觀眾「忽悠」了三十年。
毫無違和感
雖然86版《西遊記》女性角色眾多,但辨識度極高,不會讓觀眾臉盲。
每一個都是導演楊潔從歌舞團或地方戲曲精挑細選出來的,「我偏愛戲曲演員,穿上古裝特別有身段,表演特別細膩。」
唐僧母親的扮演者殷溫嬌是著名的黃梅戲演員馬蘭。為了請她,導演甚至動用了直升機,只為出演一個沒有臺詞的角色。
殷溫嬌也是作家餘秋雨的妻子。
白骨精的選角更是一波三折。
楊潔對這個角色寄予了厚望,既要外表美麗,性格霸氣,又要內心陰狠。
但在當時的輿論環境裡,白骨精是一句罵人的話,女演員聽到名字就打退堂鼓,「白骨精?太可怕了!演個別的吧?」
最終導演組聯繫上了京劇女王楊春霞。對方雖然願意出演,卻提了一個附帶條件:女兒國國王的角色也歸她。
然而這兩個角色都分量極重,楊潔怕觀眾認為女兒國國王是白骨精變的,權宜之下,只好假意答應,最終食言,導致兩人從此失去聯絡。
對於楊春霞,楊潔一直心懷愧疚,甚至在央視訪談中公開道歉。但直到2017年去世,都沒有等來對方的和解。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會為影視劇中刻板單一的女性形象爭論不休。
而誕生於保守年代、以四個男性為主角的《西遊記》,卻沒有讓女性淪為附屬。
她們可以溫柔,也可以倔強,參與兇狠的打鬥,統管一國水土或佔領一個山頭,也不吝於表達真實的欲望。
正是這些有血有肉、千姿百態的女性形象,造就了80年代集體記憶中的驚鴻一瞥。
如導演楊潔所說:
「我是抱著唯美主義的要求,來拍《西遊記》的。我努力用美來展現那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而女性是其中最美的。」
楊潔與女演員合影
[1] 86版電視劇《西遊記》,楊潔
[2] 《西遊記》,吳承恩
[3]《敢問路在何方》,楊潔,江蘇文藝出版社
[4]《論道:中國第一女導演楊潔的西遊人生》,成都電視臺
[5] 《向經典致敬 —— 央視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CCTV4中國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