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許多妖精都是吃人不少的,但講到吃人最多,最兇殘的妖精就非獅駝嶺的三大王大鵬金翅雕莫屬了。大鵬又謂:雲程萬裡鵬,其出身名門,血統高貴,乃萬禽之王鳳凰之後、孔雀之弟。
那麼大鵬若以自身的實力與猴王相比又如何呢?又人可能會講:大鵬不是曾擒拿了猴王嗎?還用比較麼…其實若將此神話故事整體地看,就並非那麼的簡單了。
話說當年猴王歷千辛萬苦往西天靈山取經,不知不覺已經歷七十餘難了,這個時候又去到八百裡的獅駝嶺,聽太白金星李長庚說:此山嶺有三大妖精…一是獅王、二是象妖、三是大鵬鳥精。此三者均神通廣大。
猴王又打聽得大妖獅王,曾經嚇得十萬天兵狼狽逃入南天門而不敢出迎相鬥。原來當被王母娘娘設蟠桃仙宴,沒邀請獅王前往,事後獅王發惱,竟然上南天門擾亂,玉皇大帝得知即派遣十萬天兵天將擒拿獅王,被獅王變化血盤大口,就似那南天門這樣巨大,嚇得十萬天兵天將急忙退入南天門閉關不出。這就是西遊記中猴王大鬧天宮之外的另一個妖王「大鬧天宮」的故事了。
而獅王的兄弟本來只是白象精而已,然則在唐僧眾人到來之幾年前從獅駝嶺西邊來了位妖精,此即大鵬金翅雕,其與獅王、白象結為兄弟,是為獅駝嶺的三大王了。
大鵬到來帶來了個「萬妖的夙願」:就是吃唐僧肉。在西遊記中唐僧西去取經路上所遇的妖精皆不是要吃唐僧肉,就是望與唐和尚溝合(女妖),唯一對唐僧肉毫無興趣的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九頭獅子,何故?因為九頭獅子已經修煉成聖,是謂九靈元聖!元聖神通可以空手赤拳秒猴王,這般能耐已經可以比美如來,兩者均具空手秒猴王的神通,所以不需要再在唐僧身上沾靈光了。
而大鵬為什麼要吃唐僧肉又來與獅、象二妖結夥呢?原因是大鵬知道孫悟空的鐵棒厲害,恐單抽鬥不了猴王,所以才前來「埋堆"。然而此妖卻兇殘嗜血,在數年前來到了位於獅駝嶺西面的獅駝國,居然把此國全部男女老幼軍民政要,無不例外吃個精光,這也是全西遊記之中吃人最多的妖精了。
經過一翻猴王施巧計與武力本來已經打敗獅王與白象,但大鵬又施詭計,假意放唐僧師徒西進,意實則在獅駝國布下重兵,誘唐僧師徒一到便馬上發難…
唐僧師徒果然中計,就在獅駝國城南半空,孫悟空三兄弟與獅王三兄弟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慘烈空戰。戰鬥了半天,由天光打到天黑,豬八戒的大耳朵被夜晚狂風颳得蒙著了眼睛,加之鬥歐了半日,肚餓心㤺敗走之時被白象擒獲,沙僧見兄弟被抓,一不分神亦被獅王擒拿,然後三妖齊攻大聖,大聖見兩師弟被擒,心神大亂,急忙中一個跟鬥十萬八千裡逃遁了。
本以為這心安了,可知大鵬現出本相,扇了一下翅膀飛越了九萬,又再扇了一下翅膀終於趕上猴王,抓了猴王個正著,原因雲程萬裡鵬每展翅扇一下子是可飛九萬裡。
大鵬為啥有此神通,如來說出了原由…當初天地無極,宇宙混沌,太上老君開天於「子」,闢地於「醜」,天地已開闢,人即生於「寅」,同時天地又交感產生宇宙萬物。其中百獸以麒麟為尊,千禽以鳳凰為王,鳳凰又感天地靈氣,衍生孔雀與大鵬。孔雀是只「母老虎」,一出生就能吃人,百裡之外的行人,被其一汲便吸入口中。
當時如來在雪山修得丈六金身,被孔雀吸入口中吞噬,如來不願從其便門中出以汙法身,便剖開孔雀脊梁而出,欲傷孔雀性命,眾佛說…你已由孔雀而出,傷其如傷母般。如來覺亦是,逐封孔雀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而大鵬即為孔雀之弟,同是鳳凰所出,然孔雀成佛母,那麼大鵬即是如來的舅父了。由此可知,大鵬乃是出身名門望族了。
而另一個獅王乃是文殊菩薩的座駕,白象則為普賢菩薩的座駕,所以以猴王一己之力實屬難敵三妖。然則這樣又帶出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猴王光與大鵬單挑,那麼誰的勝算更加高點,答案是:大聖至少不輸,甚至可以勝大鵬。
其實有心水清晰的讀者,看了大鵬與大聖先面所說鬥智鬥力的故事後,已經心中明白:首先獅駝嶺(國)的故事開始已經說得明白,是由於大鵬欲吃唐僧肉,然而又「怕以己之力難敵大聖」才到獅駝嶺與獅王、象精結義聯手,共同對付孫悟空的。
其二獅駝國半空一戰,鬥了個由天光到天黑,西遊記原著中豬八戒與沙和尚的武值均不及獅王(獅王具大鬧天宮的本領),而豬八戒在與白象單抽也被對方抓過。然則孫悟空三兄弟與獅王、白象、大鵬三兄弟群抽,尚且可以鬥歐半天,證明孫悟空以一己之力在兩兄弟武值不及對方之時,硬是鬥了半天,顯然若是只抽單挑:獅王、白象、大鵬,均沒有戰勝猴王的可能,甚至會輸。
其三是猴王被大鵬所擒,但這裡恰恰反映了...大鵬速度比不了猴王,西遊記說得清晰…大聖一個跟鬥是「十萬八千裡」,大鵬一展扇翅膀是「九萬裡」,顯然猴王若是與大鬧天宮之時在如來掌中風車般打跟鬥,大鵬又一下一下拼命扇翅膀,大家做著彼此最擅長的動作,每一下,猴王要快於大鵬「一萬八千裡」,早已經遠遠摔開大鵬了。而被抓的關鍵是當時猴王已亂心神之故,好比當年猴王被哮天犬咬擒了,也是亂了心神的原因。因此若是單挑,正如大鵬顧慮這樣,猴王不輸大鵬,甚至勝大鵬就是這個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