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關於劇情的討論也是在各個地方層出不窮,不知道夥伴們是怎樣看待這部劇的呢?
比較巧合的是,在看這部劇之前,我碰巧已經看完了原著,紫金陳所著的《壞小孩》,從而對這部劇有了不一樣的感觸,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是懸疑犯罪劇。其中並不驚悚,但是劇情中的隱晦卻無時無刻的讓人毛骨悚然。
第一集時候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就趁自己的老丈人和丈母娘不注意,將他們推下山崖。然而這一幕正好被3個上山遊玩的小朋友錄了下來,於是引出了3個小孩和張東升之間的故事。
而這三個小孩分別叫朱朝陽、嚴良和普普。其中朱朝陽是這三個小孩當中最聰明的,看完全劇你會發現。朱朝陽幾乎是全劇當中的隱藏級別的大BOSS,因為劇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由他推動的。
在原著中,朱朝陽這個少年手握6條人命。全劇14人只活了3個。
慫恿張東升殺了爸爸與繼母,並且親手殺死了同父異母的妹妹,並且設局殺害了嚴良與普普,最後,殺了張東升,但是他還能全身而退站在陽光下。
結合原著,這部劇想講述的是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現在很多網上的一些過度解讀的陰謀論的這些論點是根據原著出發的,原著和劇中還是有著差別的,因為原著中的一些陰暗面是沒有辦法拿到檯面上攤開了任人觀賞的。
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來探討這部劇,下面我為大家梳理一下整部劇的幾條線:
而在這幾條線中,朱朝陽與每條線都有關係,且能抓住每一條線的一段,另一端是劇中的每個人物。所以說,朱朝陽的很多行為都影響了那條線的走向,從而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在整部劇裡出現了14個涉案人物,透過劇尾給大家展示的大和諧局面,最終只有3個活了下來:朱朝陽、周春紅和葉軍。
存在爭議較多的就是嚴良、普普、老陳的結局,而我今天要結合原著,給大家分享的是理性分析下的結果。
一、嚴良有沒有活下來?
我認為是沒有的,在劇裡給出的結局是他被張東升放過了,但我看到那裡的時候完全不符合邏輯。
按照張東升的性子,即便他想放棄抵抗,他也不會讓自己受到危險。更何況後來開學典禮的時候所有人都看不見嚴良,只有朱朝陽能看見。
二、普普有沒有被張東升送去急救?
應該是沒有,在120那邊問張東升地址的時候他明顯的遲疑了一下,最終選擇了放棄。
另外,普普在後來一直沒有出現,並且只有張東升一個人去吃肯德基,因為那是普普想要的玩具。也是一定的暗示了。
三、老陳到最後活著麼?
很多人說老陳在救嚴良在海灘上那一幕,老陳的腹部似乎沒有傷了,跳廣場舞的時候也是很突兀的在隊伍中間跳,很違和。
但是在原著中,老陳是為了救嚴良和嚴良一起淹死了。
其實,除了這一些,在原著《壞小孩》中,這三個小孩子的身世都沒有那麼美好。那麼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原著《壞小孩》中因為嚴良母親出軌,被父親發現並父親記恨。後來母親為了得到父親的原諒,就假扮孕婦誘騙女大學生給他的父親強姦並且殺害,所以兩人被判了死刑。
嚴良就成了沒人收養的孤兒,最終淪落到孤兒院中。
普普成為孤兒是因為她的的父親殺了母親和弟弟被判了死刑。
而兩人從福利院跑出來也並不是為了尋找弟弟,或者為弟弟治病。而是因為孤兒院院長猥褻幼女,嚴良才帶著她跑出來的。
所以,他們三人勒索張東升的30萬,什麼目的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大家感興趣,想去探索人性的最深處,還是建議大家看一下原著《壞小孩》。
原著的劇情劇情走向是比較黑暗的,朱朝陽控制的比重大一點。因為劇本和原著是兩種走向,所以大家在看的時候對比下來可能可以理解更多的東西。
原著《壞小孩》這本書,比電視劇要精彩的多,那些不為人知的陰暗,都在原著中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壞小孩》正是國內原創推理作家,紫金陳&34;系列的第二部。
作者紫金陳,是浙大畢業的理工學霸,被很多推理迷奉為&34;,甚至有&34;的稱號。
他創作的&34;系列,除了《壞小孩》,還有《無證之罪》《長夜難明》。
《壞小孩》這本書可讀性和故事性非常好。
這也是紫金陳小說的一貫特點,故事非常抓人,讓你一拿起來就放不下,必須得一口氣讀完了才行,這種情節和懸念的連貫性由始至終讓你不會時常有種出戲的感覺,於小說而言真是難得的,極好的。
《壞小孩》從一開始就把各種當今社會問題的縮影反射到了每個人物身上,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性,號稱推理之王。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犯錯,又有幾人願意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有勇氣去全部推倒重來?
這部劇中想講述的是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紫金陳在這部書裡也沒有給人提出什麼標準答案,這個開放式的結尾,其實是把更多的反思和警醒留給了世人。
《壞小孩》最後,作者紫金陳寫了這一段話:
這一釐米,向右,也許是一個孩子從此過上全新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左,也許他的所有虛偽被揭穿,赤裸裸地展現在周圍人面前,心理受重創,改變他接下來的整個人生。
所以建議大家來看看這本書,或許能帶你回到最原始的人性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