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2020-07-06 幻煙夜談閣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關於劇情的討論也是在各個地方層出不窮,不知道夥伴們是怎樣看待這部劇的呢?

比較巧合的是,在看這部劇之前,我碰巧已經看完了原著,紫金陳所著的《壞小孩》,從而對這部劇有了不一樣的感觸,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是懸疑犯罪劇。其中並不驚悚,但是劇情中的隱晦卻無時無刻的讓人毛骨悚然。

第一集時候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就趁自己的老丈人和丈母娘不注意,將他們推下山崖。然而這一幕正好被3個上山遊玩的小朋友錄了下來,於是引出了3個小孩和張東升之間的故事。

而這三個小孩分別叫朱朝陽、嚴良和普普。其中朱朝陽是這三個小孩當中最聰明的,看完全劇你會發現。朱朝陽幾乎是全劇當中的隱藏級別的大BOSS,因為劇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由他推動的。

在原著中,朱朝陽這個少年手握6條人命。全劇14人只活了3個。

慫恿張東升殺了爸爸與繼母,並且親手殺死了同父異母的妹妹,並且設局殺害了嚴良與普普,最後,殺了張東升,但是他還能全身而退站在陽光下。

結合原著,這部劇想講述的是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現在很多網上的一些過度解讀的陰謀論的這些論點是根據原著出發的,原著和劇中還是有著差別的,因為原著中的一些陰暗面是沒有辦法拿到檯面上攤開了任人觀賞的。

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來探討這部劇,下面我為大家梳理一下整部劇的幾條線:

而在這幾條線中,朱朝陽與每條線都有關係,且能抓住每一條線的一段,另一端是劇中的每個人物。所以說,朱朝陽的很多行為都影響了那條線的走向,從而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劇中14個人只活下來3個

在整部劇裡出現了14個涉案人物,透過劇尾給大家展示的大和諧局面,最終只有3個活了下來:朱朝陽、周春紅和葉軍。

存在爭議較多的就是嚴良、普普、老陳的結局,而我今天要結合原著,給大家分享的是理性分析下的結果。

一、嚴良有沒有活下來?

我認為是沒有的,在劇裡給出的結局是他被張東升放過了,但我看到那裡的時候完全不符合邏輯。

按照張東升的性子,即便他想放棄抵抗,他也不會讓自己受到危險。更何況後來開學典禮的時候所有人都看不見嚴良,只有朱朝陽能看見。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二、普普有沒有被張東升送去急救?

應該是沒有,在120那邊問張東升地址的時候他明顯的遲疑了一下,最終選擇了放棄。

另外,普普在後來一直沒有出現,並且只有張東升一個人去吃肯德基,因為那是普普想要的玩具。也是一定的暗示了。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三、老陳到最後活著麼?

很多人說老陳在救嚴良在海灘上那一幕,老陳的腹部似乎沒有傷了,跳廣場舞的時候也是很突兀的在隊伍中間跳,很違和。

但是在原著中,老陳是為了救嚴良和嚴良一起淹死了。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其實,除了這一些,在原著《壞小孩》中,這三個小孩子的身世都沒有那麼美好。那麼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原著《壞小孩》中因為嚴良母親出軌,被父親發現並父親記恨。後來母親為了得到父親的原諒,就假扮孕婦誘騙女大學生給他的父親強姦並且殺害,所以兩人被判了死刑。

嚴良就成了沒人收養的孤兒,最終淪落到孤兒院中。

普普成為孤兒是因為她的的父親殺了母親和弟弟被判了死刑。

而兩人從福利院跑出來也並不是為了尋找弟弟,或者為弟弟治病。而是因為孤兒院院長猥褻幼女,嚴良才帶著她跑出來的。

所以,他們三人勒索張東升的30萬,什麼目的可想而知。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所以,如果大家感興趣,想去探索人性的最深處,還是建議大家看一下原著《壞小孩》。

原著的劇情劇情走向是比較黑暗的,朱朝陽控制的比重大一點。因為劇本和原著是兩種走向,所以大家在看的時候對比下來可能可以理解更多的東西。

原著《壞小孩》這本書,比電視劇要精彩的多,那些不為人知的陰暗,都在原著中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壞小孩》正是國內原創推理作家,紫金陳&34;系列的第二部。

作者紫金陳,是浙大畢業的理工學霸,被很多推理迷奉為&34;,甚至有&34;的稱號。

他創作的&34;系列,除了《壞小孩》,還有《無證之罪》《長夜難明》。

《壞小孩》這本書可讀性和故事性非常好。

這也是紫金陳小說的一貫特點,故事非常抓人,讓你一拿起來就放不下,必須得一口氣讀完了才行,這種情節和懸念的連貫性由始至終讓你不會時常有種出戲的感覺,於小說而言真是難得的,極好的。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壞小孩》從一開始就把各種當今社會問題的縮影反射到了每個人物身上,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性,號稱推理之王。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犯錯,又有幾人願意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有勇氣去全部推倒重來?

14人只活3個,少年就手握6條人命,這部劇講述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這部劇中想講述的是人性向善還是本惡?

紫金陳在這部書裡也沒有給人提出什麼標準答案,這個開放式的結尾,其實是把更多的反思和警醒留給了世人。

《壞小孩》最後,作者紫金陳寫了這一段話:

這一釐米,向右,也許是一個孩子從此過上全新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左,也許他的所有虛偽被揭穿,赤裸裸地展現在周圍人面前,心理受重創,改變他接下來的整個人生。

所以建議大家來看看這本書,或許能帶你回到最原始的人性的探討。

想閱讀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壞小孩:手沾6條人命,14歲朱朝陽弒父,學霸為何變殺人狂魔?
    秦昊手機殼上的一句話,讓網友背脊發涼,這部《隱秘的角落》以豆瓣9.0的高分火「出圈」,而這部爆款劇是由紫金陳的懸疑小說《壞小孩》改編而成。有人說紫金陳的文筆很爛,形容眼淚用「像蘭州拉麵一樣流下來」讓人一秒出戲。但毫無疑問,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尤其是朱朝陽,他就像學生時代每個班級都會存在的少年,給人一種無可挑剔的真實感。而紫金陳也曾毫不避諱的說,自己就是朱朝陽的原型。
  • 細思極恐的神劇:在隱秘的角落裡,有些孩子是惡魔
    不少人為這部劇貼上了「此生不能錯過系列」標籤。南呱一口氣追完了整部劇。情節緊湊、環環相扣,全程高能。開篇就是秦昊飾演的張東升,親手將爸媽推下了山崖。不過,真正讓南呱感到背脊發涼的,不是連殺6人的張東升。而是那個不滿14歲的少年,朱朝陽。
  • 隱秘的角落:不要再譴責朱朝陽之惡,壞小孩都是父母的忽視造成的
    《隱秘的角落》原著中朱朝陽的本惡,早就隱藏在他的心間。然而電視劇表現出的惡,給我們傳達的並不是讓我們去譴責他的惡,而是讓我們思考惡之土壤,惡的根本,惡的由來。我們從劇情和原著的差別來逐步分析此劇的亮點,引出朱朝陽之惡的由來:01.
  • 從麥家的《人生海海》淺析人性之惡
    麥家以寫諜戰片成名,但這部小說《人生海海》回歸他的童年時期,講述了主人公「上校」蔣正南,一個從舊時代走來的傳奇人物,在動蕩的世界裡,與人性的畸變、戰爭歲月和政治風雲不期而遇,儘其所有與命運抗爭、斡旋,妥協和救贖的過程。他當過國民黨,「特務」,共產黨,奔赴過抗美援朝的戰場。
  • 《羅生門》:人性的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
    最早知道羅生門三個字是來自於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代表作《羅生門》,這部電影的劇本改編自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兩篇短篇小說《羅生門》和《竹林中》。這部影片以一宗案件為故事背景,描寫了人性中醜惡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賴和不可知性,但是故事的結尾發生了轉折,將原有的對整個世界的絕望一改成為最終強調人是可信的,讚揚人道主義的勝利和道德的復興。小說的作者芥川龍之介,他是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多為歷史題材。
  • 比《隱秘的角落》人性更陰暗的,是這部劇中的人性本惡
    這部電影和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畫風極其的相似,劇中人物特色拎出來也都非常獨特。這兩部作品存在同兩位男主角:秦昊與張頌文。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演員,好的演員離不開好的角色。黑白年代的愛情流淌著的都是鮮血,因為這本不是什麼單純的感情,更多的夾雜著利益與誘惑。唐亦傑,一個常年家暴妻子的男人。
  • 開播3周,播放量6億,這部劇看過的人都很期待下次更新!
    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到愛豆的成功史,失敗史等等,然後從中收穫一些心得,看到他們一路走來的坎坷,辛酸與榮譽和驕傲,也可以當做你用來消遣的方式,不過不管什麼原因,只要你關注小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那麼話不多說,今天的主題是「開播3周,播放量6億,這部劇看過的人都很期待下次更新!」,一起來看看吧!
  • 永遠別低估人性的惡
    剃頭匠是個四五十歲左右的小個子,說話永遠都細聲細語。跟現在的託尼老師同源共流,他跟村裡每個伺候著剃頭的主兒,有一搭沒一搭,都能聊得火熱。遇見我們這些娃兒抗拒剃頭,他也能幫襯家長在邊上哄逗。後來上小學,每回剃頭他都會手裡一邊操作著,嘴裡一邊問這問那,學習成績如何?在學校乖不乖云云。剃頭的技術不敢恭維,其人卻給我們這些娃兒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溫順,良善,有耐心,沒見有發脾氣的時候。
  • 手握9條人命的初中生,現實是如何把他一步步逼向絕境的?
    朱朝陽因為前段時間比較忙,所以一直沒有機會看劇。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就停不下來的書,不得不說作者紫金陳很善於抓住讀者的眼球,也很擅長掌控讀者的思路,讓你的思維緊跟他的文字,這是一般的作家做不到的。除此之外,劇情、轉折、人物、細節也都接近完美,讓人不禁佩服。讀完這本書後,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背後有一陣涼意,讓人感到不寒而慄。
  • 今年最好的懸疑劇誕生了?
    來源:骨朵網絡影視;作者:聆雨子;編輯:穀雨6.3萬人參與,豆瓣評分9.2,《沉默的真相》懸疑年裡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懸疑劇。豆瓣網友的這句熱評,更能描述觀眾對這部劇帶來的震撼:「有的人一看見黑暗就大聲說要打倒黑暗,然而他漸漸就不吭聲了;有的人知道黑暗的可怕之處,他曾經猶豫過,動搖過,但他一頭扎進黑暗,再也沒有出來。老師、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多管閒事,不要強出頭。正因為人人都覺得自己無法撼動黑暗勢力,還沒有嘗試過就放棄了。」
  • 追劇一時爽,但該不該給孩子看《隱秘的角落》?
    老師和父母,總是執迷於「好孩子」「乖孩子」,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幾乎不可避免的「惡」總是缺少諒解,甚至全力排斥。這樣往往會招致更嚴重的「惡」。人性的善惡之辯,一直都是經典的辯題。《三字經》裡,頭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了我們文化裡的某種人性判斷。所以我們會認為做了好事的,都是本性使然。而做了壞事的,一定有原因。
  • 這部曾經被禁的電影,原著更讓人絕望:恨是無法自愈的絕症
    從這個標題上就已經體現了人性之惡的深淵。如果說這是「被低估的文藝片」,大概感興趣者寥寥無幾。但「禁片」就能吊足獵奇者的心理。可見,人性中「向惡」比「向善」的誘惑,要大得多。向善是要克服利己本能的,而向惡,大多是極端利己。
  • 《隱秘的角落》,細數張東升人性光輝的時刻
    也正是因為他有這些人性光輝的時刻,壞得並不徹底,所以才會讓人又憐又心疼。1,救朱朝陽他一開始是並沒有打算真的給3個孩子30萬。他找高利貸借錢,說3天後還。他當時的計劃就是在3天裡解決掉3個孩子,然後拿回30萬,再還回去。
  • 《大鴻米店》:比起人性善,人性惡才是王道,但惡的結局是希望
    這部電影在1995年完成,但一直被禁播,直到七八年後才得以亮相在螢屏上。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不通這部電影為什麼會被禁,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完全沒有被禁的理由,可能是那個年代不允許這樣&34;地探討人性吧。他的惡在影片中表現為三個重複。
  • 盤點網絡爆款國劇《隱秘的角落》中,15個過於巧合的劇情
    ——《隱秘的角落》原創 |書影君全文共 2500 個字,閱讀大約需要 6分鐘。這部劇根據紫金陳的網絡推理小說《壞小孩》改編,講述了三個孩子無意目睹一起殺人案,並決定藉此敲詐殺人犯,由此展現出了人性陰暗和人性之惡的故事。
  • 《隱秘的角落》VS《壞小孩》,誰更揭示了人性之惡
    並且為了繼承遺產背著所有人來到墓地將其父屍體故意外露而引發村民報案,第一時間掌握其父遺產分配的主動權。劇中的朱朝陽是一個不想惹事生非的好學生人設,是因為偶爾錄到張東升殺人過程而一步步被迫走上參與犯罪的道路。而文中的朱朝陽是一個少年版的張東升第一次殺人是通過錄像裡看到張東升推下嶽父母,他模仿從6樓推下妹妹致死。
  • 《少年包青天》裡最恐怖的一幕,竟出自這本小說
    本文共2440個字閱讀時間3分鐘《少年包青天》開播已過去整整20年了。憑著陰森瘮人的配樂、詭譎的殺人手法,這部劇給無數90後留下終身難忘的童年陰影。層層推理後,包拯發現:真兇是死去之人中的一個,他用6個人軀體製造了7人死亡的真相。
  • 騰訊又一懸疑劇成黑馬?僅播1天就破了3千萬,熬夜追6集太上頭
    僅播1天就破了3千萬,熬夜追6集太上頭在最近這段時間裡,將會有很多精彩的電視劇上映,就比如9月24日會上映《約定期間愛上你》、《戀愛吧食夢君》等,這些甜寵劇的上映估計會讓很多人表示滿意,其實就在9月23日騰訊就上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懸疑劇,儘管該劇的主演們人氣不怎麼高,但演技還真的讓我們滿意,不知道你們追了沒有呢?
  • 那筆下盛開的惡之花,燃燒晦暗的心靈——評紫金陳小說《壞小孩》
    本是人生最好的年紀,兩個小孩卻嘗試了人間的各種酸甜苦辣,見識了社會的各種陰暗面。所以,正是兩個「問題少年」的到來,推動了朱朝陽的黑化。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家庭,在於父親對他們母子的拋棄,家庭生活的拮据;在於父親對他的不管不顧。
  • 《生吞》:人性的善與人性的惡永遠在爭鬥,人間的救贖從未停止
    ,編織著人性的善與人性的惡:一條線是刑警破案的剝繭抽絲將十年前逍遙法外的真兇捉拿歸案;一條線是五個少男少女的不同成長蛻變歷程。見識到人性的惡,惡到令人髮指、惡到令人齒寒;人性的善,有靈魂的救贖、有兄弟的情深、有真摯的愛情、有深厚的友誼、有超凡的智慧、有成全的度量.......人性的善與人性的惡永遠在爭鬥,人間的救贖從未停止!人世間太多不潔,會混淆視聽,浸染心胸,甚至脅迫至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