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先生的《蟋蟀》,深淵裡的自我救贖

2020-06-12 小微書

公司讓我幫忙帶三斤蝦幹,用來送客戶,丈母娘聽在了心裡,隔天就開始張羅了,讓我哥在丹城買些更大的,可她發現下沈也有大的,想著我開到丹城又繞回高速麻煩,所以最後決定由她去下沈採購。

她說給我們買了六斤,另外的,你們自己吃哦,臨走,老婆朝我嚷開了:給錢,給錢,六十塊一斤。

我抽出四張紅色的,輕輕放在了桌角,丈母娘看到了嘟囔著:幹什麼哦。取了兩張往我口袋裡塞,我那會兒正左右兩手拿著衣服之類的正準備出門上車呢。嘴巴上到說著:六斤蝦幹呢?可手上一點反抗都沒有,硬是堂而皇之地收納了,我那會一瞬間靈魂好像出竅了一樣,眼睜睜看著這一幕發生,看著這個被稱之為我的人毫無晦澀之感,往年,他每次去丈母娘家,都會強塞給一千兩千的,可現在,他居然想到的是錢包裡面僅有600了,要是拿出來翻動著給丈母娘看,會不會更加難堪呢,所謂囊中羞澀真是讓人都變得無恥了,那個靈魂就這樣鄙夷看著這一幕發生。

我讓我哥幫忙採購二十斤紅美人,我哥說,15塊一斤,這是象山特產,味道可甜了,可我居然大言不慚的和我老婆說:錢包的錢不多了,等一下要加油,我直接打微信吧,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樣哥也不用找零了,其實我的意思是,就不用和蝦幹一樣賠了夫人又折兵了。你看,人哪,到了一定階段,都會變得齷蹉難堪,那個靈魂也孤傲的看著我,嗤之以鼻。我哥壓根就沒收我發的紅包,我只是淡淡回了一句,這是我要買的啊,哥說:送給你們吃哪。靈魂就高高的看著這副皮囊,居然一個字都不回了,假裝好意思收下了,以往的他,要不強詞奪理的強塞錢,要不厚顏無恥的說:嘻嘻,那我拿走了哦。

想來,這和看了太宰的文章有關,回杭州後,我看到了那本《人間失格》的末尾篇《蟋蟀》,不由得恍然大悟,文章寫的是什麼?他寫的是他鄙視一切他所認為不齒的東西,人世間的陽奉陰違、兩面三刀,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他都知道,但他不屑,他寧可與它們決裂,代價是他哪怕成不了名,你們不仔細看他的文章,看他的文學軌跡,你們是無法體會這種心思的,他的文章以細膩到能看見腦海的每一寸溝壑著稱,正因為此,他的靈魂也冷冰冰看著他的軀體做著假意的事情,他說他痛恨自己,以至於39年華自殺了,死於1948年,新中國誕生的前一年,死於他的不惑之年的前一年。

他說他聽到有隻蟋蟀在他床下面叫,他把這隻蟋蟀放到了自己的脊椎中,放在了身體裡,可最終,這隻蟋蟀還是沒能把他的靈魂叫喚回他的軀體,他的靈魂終於不用看著他骯髒的身體了。

我一直在想,為啥他這篇文章叫蟋蟀,為什麼不叫,《荷花》《知了》一個出淤泥而不染,一個叫起來比蟋蟀帶勁多了。我後來終於想通了,蟋蟀的低低叫喚,如歌兒一般,可以將靈魂找回的同時也可以讓人變得清明,不至於太庸俗,也不至於太高傲。可惜他的蟋蟀放的位置不對,在1948年悶死在了他的軀體裡,海子自殺的時候,或許根本沒有找到抓只蟋蟀來鎮住靈魂的方法,可惜了,凡是思想活躍的人,或者迂腐的人,都應該有一隻蟋蟀為伴。

我同學戲稱,你思維這麼活躍,不會也想不開吧? 他自己才思維境界高呢,他是科幻片都不要看的,專好文藝片,趨之若鶩,在人性剖析方面比我老辣多了,可我呢?對這個俠那個俠的科幻片,每部必看,可現在也看透了,原來美國的俠都比不過中國的孫猴子,光悟空二字,都不是老美這些世俗之人能理解的。所以呢,我只是裝的像境界高,其實卑微如芥子。

靈魂出竅是什麼感覺,讓我來告訴你,就像墮入無底深淵,就像一葉扁舟漂泊在茫茫大海,這是我多年前入定的情況,我機緣幸得與惟海法師有數面之緣,我和他說過我這種狀態,他說:入定不是沒有思想,要保持一絲清明。我到現在終於明白了,太宰的蟋蟀和法師的一絲清明是暗合的,一樣的東西,表述不同而已,佛法果然是無邊的,要是海子和太宰不要太被靈魂牽著走,能多和人交流一下,能多去幾趟寺院,或許也不會英年早逝了。

皮囊和精神的中間,請放上一隻蟋蟀,我願化身成為這隻蟋蟀,能為世人帶來清澈的思想,為聖人帶去幾聲人世間的清鳴......

太宰和海子,請安息吧,人,應該能找到他們的救贖的,請相信我們。

太宰先生的《蟋蟀》,深淵裡的自我救贖


太宰先生的《蟋蟀》,深淵裡的自我救贖


太宰先生的《蟋蟀》,深淵裡的自我救贖


太宰先生的《蟋蟀》,深淵裡的自我救贖


相關焦點

  • 《沉默的羔羊》:人性的對決,一場完美的救贖與自我救贖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克拉麗斯只是一個實習特工,卻被上級指派完成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加上她童年的不幸經歷,所以,從某種程度上看,她就像一隻待宰的羔羊。因此,克拉麗絲破獲案件的過程也是她直面自我、正視自我、救贖自我的過程。
  • 在復仇深淵與良心救贖之間的掙扎和徘徊,是對每個偽裝者的考驗
    「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屠龍的少年也會趴在那一攤金色的山丘上,長出罪惡的鱗片,當年你用善良保護的那些人,現在,他們回來了。」《銀行局:偽裝者》比第一部更為成功,它在故事描寫中,隱去了「突然」這樣刻意的情節推動手法,少去了第一部裡艱晦生澀的
  • 《挪威的森林》:三個性格迥異的女人,都在黑暗中自我救贖
    本文我將以文中的三個女性:直子、綠子、玲子為主線,去剖析人的精神支柱與自我救贖。溫柔嫻靜,如床頭白月光的直子–面對木月、姐姐的自殺,她選擇救贖卻重蹈覆轍。文章從對直子的回憶寫起,「讓直子的面影在我的腦海中如此浮現出來,總是需要一點時間的,」這時候直子在我心中的形象便有了一絲神秘。
  • 是人性善惡還是自我救贖?
    是人性善惡還是自我救贖?接下來我會從敘事結構、主題內容、人物形象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讓我們一起去看個人面對善惡時的抉擇和自我救贖歷程。母愛的缺失使得他極度渴望擁有女性的身體,正是在這種壓力和訴求下,變性手術也就成了他自我救贖的一種方式。
  • 《尋羊冒險記》:在救贖與被救贖的旅途中,經歷一場靈魂的洗禮
    「的追查,無奈之下,主人公踏上了尋羊之旅,也踏上了自我尋找與自我救贖的旅程。「羊」象徵著極強的侵略欲望與佔領欲望,「先生」憑藉羊構造了一個軍國主義的世界,而戰後青年「鼠」生活於二戰之後的和平生活中,面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以及對舊日日本的光輝的欲望,鼠在無法壓制羊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藉此消滅體內的「惡」,完成了鼠的視野中的自我救贖。
  • 自我救贖之路
    不知怎麼忽然想起了錢鍾書的《圍城》,可是卻找出了《肖申克的救贖》來看。《肖申克的救贖》是由美國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的經典電影。這部影片改編自美國小說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主角安迪在蒙冤入獄後,始終不放棄希望,最後成功自救的故事。
  • 《挪威森林》青春成長背後的孤獨,痛苦,自我救贖的表現
    而《挪威森林》描述的是青春小說,人與愛,愛與性,選擇與救贖多方面進行論述。主要講的就是主人公直子,渡邊,綠子三個人的感情史,愛與被愛的共性,追求與救贖的訣擇。直子對木月的感情,渡邊對直子的感情,然而綠子對渡邊的感情。三者間串聯著複雜而又細膩的情感。
  • 晚安湯姆先生:愛,是救贖與被救贖
    根據英國作家米歇爾•麥格裡安,1981年完成的兒童文學處女作曾獲兒童小說獎的《晚安,湯姆先生》,改變的電影《晚安湯姆先生愛,救贖與被救贖。老人在拯救孩子的時候也把自己從失去親人的悲傷中拯救了出來。積極的情感是人類心靈迷失前的良藥。當然有些人不是那麼幸運。但是電影裡的他們都是幸運的。
  • 醫護心驛站 第八十二期 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醫護心驛站第八十二期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每個人的過往裡都有一隻想要挽回的「風箏」,事隔經年,漸漸發現,原來成長的本質是自我救贖。親情與友情,真相與謊言,背叛與救贖,阿米爾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慢慢的成長,最終通過為哈桑兒子追風箏完成了救贖。
  • 《紅字》:如果靈魂犯了罪,自我救贖懲罰墮落,你會選擇哪一種?
    海絲特:在罪惡中自我救贖純情的少女在還沒有遇到愛情之前,就提前遭遇了婚姻,這就是海絲特的人生尷尬之處。如果海絲特能像我們今天的女孩子那樣,談幾段戀愛,分幾次手,在戀愛中逐漸變得成熟起來,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愛情與婚姻,那恥辱的紅字也許不會找上她。
  • 《裁縫》:最終完成自我救贖的背後,是對人性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那麼今天,我就從女主緹莉通過「初次自我救贖的失敗、愛情救贖的升華和親情救贖的鼓舞這三次救贖,最終才真正完成了的自我救贖之路」來對該部影片進行解讀。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基於這部影片中女主曲折的自我救贖過程,談談我對於人性的幾點現實思考和啟示。
  • 分析《女心理師》中,心理師賀頓的自我心理病態和救贖
    《女心理師》是畢淑敏在2007年四月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以心理師賀頓的自我成長經歷為主線,以一個個心理案件的抽絲剝繭為輔線,並成功化用弗洛伊德的意識,過失,遺忘,夢等原理,講述了在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中,心理師賀頓不斷突圍,自我救贖的故事。
  • 從自私自利到坦誠面對的救贖——《父母愛情》裡江昌義的心路歷程
    除了江德福、江德花、安傑幾個主角之外,配角江昌義也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他從一個自私到極致、人人不待見的討厭鬼,到最後的面對現實、敞開胸懷的自我救贖,彰顯了一個敢於直面人生的男子漢本色。縱觀江昌義的成長曆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缺少父愛、沒有安全感的童年。
  • 故事:民間故事《蟋蟀統領》
    不過,自從成家後,因為媳婦管得緊,童林也收斂了許多,不敢將蟋蟀養在家裡,都偷偷地存放在朋友的房中。鄉鄰們知道此事後,都紛紛笑話他,有好事者還編了首打油詩:童林大統領,鬥蟋有奇術,破敵千千萬,獨怕母老虎。這天,同村的陳元道來找童林:「喂,『蟋蟀統領』,我的一個朋友聽說你是位高手,想和你約鬥一下,你有興趣嗎?」
  • 妙先生,在欲望、背叛和救贖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
    作為一部暗黑風、成人向的動畫電影,《妙先生》對善良的認知,簡單粗暴卻直擊人心。事實上,在《妙先生》的世界設定中,人類不過是世間萬物的一部分。善與惡,也不過是生存法則的一種體現罷了。在「兄弟相殘」的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的是被放大的欲望。
  • 田鼠、螞蟻和蟋蟀(童話)
    小田鼠非常勤勞,在地裡撿拾農民伯伯遺落的玉米和花生,用嗉囊裝著,兩腮都被撐得鼓鼓的,一趟一趟地運回家裡,累得滿頭大汗。小田鼠和小螞蟻雖然都很累,但看到窩裡的糧倉都堆滿了糧食,儲備了這麼多的食物都很高興。這時,一隻蟋蟀蹦蹦跳跳唱著歌來了:「小蟋蟀小田鼠,不要太辛苦,我們來跳舞!」小田鼠說:「我們知道你是天才音樂家,會唱歌跳舞和彈琴,可是你也要準備過冬的食物呀!」蟋蟀說:「快樂一天是一天,我的幸福就是玩!」
  • 聊齋異聞錄-促織:九歲少年變身蟋蟀
    話說縣裡有一個讀書人叫成名,可能是名字起的太招搖,老天爺偏不讓他成名,考了很多年,愣是考不上個秀才。成名這個人為人迂腐,拙於辭令,用現在話說就是讀書讀傻了,不知道得罪了誰,有人推薦了他來當裡正,當了裡正,自然就要做裡正的事,頭一件就是獻蟋蟀。成名想盡辦法都推不掉這個差事,又不敢按戶攤派,不到一年,本就不多的家產都賠光了。
  • 喜歡網絡鬥蟋蟀的鄰居老爺叔
    我的隔壁住著一個賭鬥蟋蟀的老爺叔,大概60多歲,矮矮的光頭,很精幹,平時裝傻充愣的樣子。他的老婆為了照顧外孫女所以大多時間住去女兒家。所以,這老頭的日子可謂真的好過。說回正題,晚上8點左右,那些賭徒們(也不能說的這麼難聽,也許可以稱之為鬥蟋蟀愛好者)又陸續來了,各就各位開始押注,買定離手。然後聲浪此起彼伏。隔著一堵牆壁也能聽見他們高潮的聲音。直到凌晨1-2點有時還會被驚醒。
  • 《偷影子的人》:直面自己的影子,擁抱內心,才能實現自我救贖
    我們藉以「男孩」與他人的人生歷程,通過與「他」的影子重疊,引發自己的共鳴:了解自己,從而實現自我救贖,成就更好的自己。此文,從小說的人物:男孩、伊凡,呂克,這三個視角出發,以「友情」作為貫穿全文的主線,愛情、親情為輔線,進行分析。
  • 麥家的《人生海海》:與命運握手言和,是通往人生自我救贖的路
    麥家十年磨一劍,寫就一部《人生海海》,和他之前的《解密》、《暗算》、《風聲》的諜戰小說風格截然不同,這是一部穿越百年歷史的大作品,是一部中國式耶穌的傳奇文學,更是一部關於人類贖罪與自我救贖的故事。《人生海海》中幾乎每個人物都歷經過人世的艱辛、痛苦的抉擇,最終找到自己與人生相處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的自我救贖。正如茫茫人海中的你我他,在命運的負重之下,有的人不堪重負死去,有的人卻屈辱地活著,也有人與命運頑強抗爭過,最終學會與命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