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在欲望、背叛和救贖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

2020-11-03 徐笑橙

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自願犧牲,或者被人犧牲。

作為一部暗黑風、成人向的動畫電影,《妙先生》對善良的認知,簡單粗暴卻直擊人心。

事實上,在《妙先生》的世界設定中,人類不過是世間萬物的一部分。善與惡,也不過是生存法則的一種體現罷了。

天地意識的體現者「妙先生」,為了維持世界的穩定,構建了包括「冰紈玉」、「人」、「火蟬」和「彼岸花」在內的平衡系統。

平衡系統內的四個元素,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當其中一環出現失衡的時候,災難就會降臨。

災難發生之後,「妙先生」選擇了尋跡者丁果。而丁果要做的事情,就是「殺好人,救壞人」,順便找出災難的真相。


  • 01

災難發生時,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永遠是好人。

在「妙先生」創造的平衡系統中,彼岸花是一種催化劑,可以無限放大人類的本性。

當欲望被放大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惡人。

當善良被放大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犧牲。

由於彼岸花的出現,人類社會秩序被快速摧毀,並在影片中以四個小故事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1、相依為命的兩兄弟,找到了一個火蟬蛻,當弟弟為即將得到的口糧而欣喜的時候,已經被欲望吞噬的哥哥,卻露出了猙獰的面容。

在「兄弟相殘」的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的是被放大的欲望。

2、盡心侍奉養父的孝文,在得知自己是彼岸花的宿主後,並不想就此死去。但是為了實現父親拯救村民的願望,孝文最終選擇了犧牲。

然而,面對孝文變成的金色彼岸花,養父選擇了背叛,在金錢的美夢中吞下了彼岸花,最終卻變成了趕鴨人手裡的一隻鴨子。

3、雲香曾經擁有完美的愛情,然而,在彼岸花出現之後,一切都變了。

在得知自己被「寧哥哥」賣給了賭場之後,失去一切的雲香,開始狂化。最終仍是因為善良,化作了金色彼岸花。這依舊是一個關於「背叛」的故事。

4、心懷大愛的小混混蕭篤,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好人。所以,蕭篤作出了在犧牲和逃離之外的第三種選擇。

事實上,當正常意義下的好人,比如「養父」和「寧哥哥」,因為彼岸花的影響,徹底淪落為惡人的時候,我們已經很難分清罪惡的本源,到底是人類自己,還是創造了彼岸花「妙先生」了。


  • 02

有因必有果,當「天選之子」丁果,遇到「面具人」殷鳳的時候,災難的謎團被一點點揭開,影片暗黑、壓抑的畫風,也開始變得輕快、明朗。

當丁果一行人來到萬佛窟,發現火蟬竟然以彼岸花孢子為食的時候,「妙先生」的平衡系統扣上了最後一環。

如果說,美麗卻沒有什麼用處的「冰紈玉」,代表人類最原始的欲望,那麼,由於「火蟬」被過度捕殺,而出現在人間的「彼岸花」,就是「妙先生」對「人」最嚴厲的懲罰。

當真相揭開的時候,我們猛然發現,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意義,並不在文字本身,而在於丁果探索災難真相的過程。

「殺好人,救壞人」的扭曲設定,只是「妙先生」對丁果和趕鴨人的一種指引罷了。

就如同丁果,在影片結尾所說的那樣,「生與死,都是選擇而已」

《妙先生》不僅僅是丁果的探索之旅,也是「面具人」殷鳳自我救贖的開始。


  • 03

穿紅衣,拿紅傘,帶著面具的殷鳳,是《妙先生》中,最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因村民被彼岸花摧毀的殷鳳,帶著憤怒和殺意,開始了自己拯救人類的計劃——殺掉所有被彼岸花寄宿的好人。

自以為是受害者的殷鳳,代表著普通人的大多數,代表著絕望和憤怒,所以殷鳳的主色調,是充滿力量感的紅色,並且戴上了從未摘下的面具。

在殷鳳參加戰鬥,或者與人發生爭執時,臉前的面具,會自動浮現出一副憤怒的鬼臉,而脫離這種狀態以後,又會變成空白的狀態。

其實,在探索過程中,殷鳳的「因」和丁果的「果」,並沒有太大區別。

直到災難的根源被找出,殷鳳才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災難結束,殷鳳成為了新的尋跡者,而丁果也再次陷入沉睡,等待著新一批彼岸花的成熟


  • 04

趕鴨人或者說被大地怒氣侵蝕的笑人,是影片中明面上的終極BOSS,也是尋跡者梁衍曾經的徒弟。

被多次拋棄的笑人,是一個從來不笑的人。

梁衍在和丁果相遇之前,曾帶著徒弟笑人,在千佛窟中探秘。遇到危險之後,梁衍基於尋跡者的準則,選擇了獨自逃離。

被再次拋棄的笑人,對人類的惡意徹底爆發,再被大地怒氣侵蝕後,變成了希望彼岸花籠罩大地的趕鴨人。

見證了笑人經歷的梁衍,從此變成了另一個「面具人」,整日隱藏在鬥笠之下。

梁衍和笑人的故事,是貫穿《妙先生》整個劇情的一條隱線,是人類面對背叛和欲望的第一次選擇,也是彼岸花來到人間的切入點。

在彼岸花的危機被解決,丁果選擇犧牲自己之後,尋跡者梁衍才在影片結尾的彩蛋中,說出來自己拋棄笑人的理由,也是尋跡者必須遵守的規矩——只要有一個人能逃出來,就能把查到的秘密記載下來。

在殷鳳詢問自己能不能成為下一個丁果時,完成了自我救贖的「梁老頭」,終於抬起了頭,脫離了鬥笠的陰影,喃喃道:「希望,永遠都不會有下一個丁果。」


《妙先生》作為《大護法》的姊妹篇,沿用了前作創作風格,略帶暗黑的氣息、唯美的水墨畫畫風、大量的本土化元素,讓人們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

尋跡者奇幻世界中,各種光怪陸離的景象,以及大量千奇百怪的生物,更是讓人有種眼前一亮感覺。

但是,由於電影篇幅的限制,《妙先生》的故事本身略顯薄弱,缺少足夠的細節支持。

如果錯過了影片末尾的彩蛋,我們甚至無法了解「妙先生」彼岸花的本意,以及梁衍沉默的苦衷。

不過,總體而言,這部由咕咚動漫工作室製作,彩條屋出品的《妙先生》,依舊可以稱得上是國漫崛起的代表之作。

相關焦點

  • 《妙先生》從人的欲望和貪婪中我想到了新冠肺炎
    看了《妙先生》很多天了,一直在想要不要寫這篇觀影感,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大膽的深度分析。《妙先生》是一部建議13歲以下的兒童不得觀看的電影,這也是它13禁的來由。對於電影本身來說,的確很有深度,一開頭就講了要殺好人,救壞人,然後展示出了人類為了欲望,各種傷害自己至親之人。
  • 妙先生,簡單故事的妙處
    《妙先生》據說是《大護法》的姐妹篇,衝著大護法的名頭,等著它在B站被放出來。原以為會像《大護法》一樣艱澀難懂,意外的是這個故事簡單得不得了,說得道理也非常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人類作死,破壞平衡,遭受天罰,如何救贖?
  • ——《妙先生》
    這一死卻讓他有了奇遇,遇到了妙先生,妙先生指示他收集十二朵金色的彼岸花與崑崙劍,千佛窟地下就有他要的答案。》,但導演並非是《妙先生》系列動畫短片的不思凡,而是新一代國漫人李凌宵。前期宣傳基本上捆綁了不思凡的《大護法》,畫風相似,調性相近,雖說導演是新人,但是編劇三弦的存在,基本上保證了影版《妙先生》的質量。
  • 讓人心疼的「雲香」背後,是被誤讀和埋沒的《妙先生》
    原本,心裡還有著對丈夫浪子回頭的期許,結果最終,等來的卻是丈夫的背叛——丈夫居然將她「賣」給了別的客人。可是《妙先生》卻沒火。》《妙先生》的上映成績有多慘?其實《妙先生》的主題很明確,就是關於「善」和「惡」的討論。由於彼岸花的出現,壞人越來越多。而當一個好人的心裡生長出了「彼岸花」,周圍的所有人都會自然而然地變「惡」。想解決這種困境,只能將好人殺死,彼岸花取出,才能夠恢復所有人的善念。
  • 《追風箏的人》:救贖。塵封多年的秘密被揭曉,該如何去選擇面對
    在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眼看著哈桑被眾人強姦,怯弱的阿米爾選擇視而不見,轉身離去。拿到風箏的阿米爾果然得到了父親的稱讚,可是他並沒有感到喜悅,相反他被罪惡感包圍著,因為他的自私和懦弱,他背叛了哈桑。阿米爾害怕看到哈桑真摯的眼神,堅定的聲音,他天真的以為只要哈桑不在這裡了,他的罪孽就能消失殆盡。
  • 《尋羊冒險記》:在救贖與被救贖的旅途中,經歷一場靈魂的洗禮
    它先是寄生在具有文化話語權的知識分子身上,繼而寄生在擁有權力的反動分子」先生「身上,企圖通過寄生者來散播惡與欲望,使寄生者擁有力量從而對其欲罷不能,在羊走後費盡心思尋找羊。在日本語境下,「羊」還有軍國主義的意象。
  • 妙先生:和大護法之間差了10個哪吒!輸出全靠嘴 邏輯全靠吹
    本期小宅要給大家帶來的是,被稱為《大護法》精神續作的《妙先生》。按理來說,被稱為精神續作多少這部作品和前作相比也不會差太多。但是,有幸去電影院觀賞了一下,發現就還真的差挺多。《妙先生》評分6.3,《大護法》7.8。為什麼兩部風格相似的作品,在觀眾的檢驗下卻是不相似的評分呢?《妙先生》這部作品,事實上,出現的問題其實還不少。
  • 觀《妙先生》:人生中有很多選擇,善良的人心中會長出金色彼岸花
    電影院終於陸續放開,我帶孩子去電影院看了《妙先生》。電影的設定很網文:彼岸花會放大人的邪念,讓周圍的人變壞;然而卻只會生長在最善良的人心中。想要恢復和平的辦法,就是殺掉好人,救惡人。是不是很詭異?其實劇情比我描寫的還要毀三觀,為了不被和諧,我不敢描述,真心建議沒有步入的社會的孩子不去看《妙先生》,尤其是這一段。
  • 《背叛》背叛不可饒恕,愛情治癒一切,寬恕、慈悲、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男主角因為看見女人和別人偷情,準備去殺死姦夫淫婦,結果那兩個被小偷殺死,被誤判20年,而且不允許上訴和保釋,但是肖申克以自己的方式「救贖」,死的人已經死了,活的人還要繼續活下去,即使在監獄,他的人生也比平常人更滾燙,而且他成功的越獄並且「洗白」自己,還把臭名昭著的典獄長送上審判庭,但是監獄畏罪自殺。
  • 在復仇深淵與良心救贖之間的掙扎和徘徊,是對每個偽裝者的考驗
    如果說《致命存款》將復仇作為了懸疑的主線,那《偽裝者》便是在書寫主角江源在復仇深淵與良心救贖之間的掙扎與徘徊。只要從一簇線團中找出一根線頭,那麼順著線頭找下去,總能發現些什麼,即使線頭扯動的同時,難免會驚擾線團本身,但在抓住線頭的那刻起,故事便開始了。
  • 《肖申克的救贖》:生命中的奧秘:是該體制化,還是該救贖?
    多年後的今天,《肖申克的救贖》以9.7的高分,位列豆瓣排行榜的第一名,成為當世無可爭議的「無冕之王」。那它為何能夠成為現當代的「無冕之王」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那個時代,走近《肖申克的救贖》,走近安迪,探討其中的奧秘。
  • 《肖申克的救贖》:在權力、法律和宗教的濫用下,如何實現救贖
    素有「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警察,也並非我們看到的美國大片裡宣傳的「拯救世界的英雄」,至少在《肖申克的救贖》之中不是,在現實生活中更不是。豆瓣評分9.1分的《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前途無量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婚內出軌的妻子和她的情夫,在鋃鐺入獄二十後,他穿過自己用小錘子鑿出的牆壁洞口,成功逃離肖申克監獄,終獲自由的故事。
  • 班主任似的《妙先生》,大道理「呼呼」甩你臉上
    《妙先生》的重症肌無力當初看《大護法》我就說,這幫人要是再改不了「不說人話」的毛病,那現實一定會狠狠抽他們耳光。動不動就拋出「人類、生命、意義、生死、善惡」一大堆終極哲學命題,然而支撐它們卻只是空洞的言語,落到最後,就是雞同鴨講般的蒼白無力。
  • 《追風箏的人》,一部關於背叛和救贖的史詩
    但是阿米爾十幾年來卻一直都無法原諒自己對哈桑的背叛。這件事始終像陰影一樣追隨著他,讓他的靈魂一直無法平靜,他最終找了一個理由重返戰亂的故鄉,也走上了救贖之路,走上了一條再次找回自己的路。回到故鄉後,阿米爾意外得知哈桑原來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這個事實讓他震驚,也讓他更加痛惜,為了自己的自私,為了自己的軟弱,更為了自己的卑鄙,他發誓一定要找到哈桑,向他賠罪。
  • 《邊城》愛情和手足之間該如何抉擇?
    但如果一邊是手足之情,一邊是心心念念的紅顏知己,該如何抉擇呢媒人轉述了順順的意見,老船夫搓著滿是老繭的雙手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好像一時半會不敢相信鼎鼎大名的掌水碼頭要來和渡船的攀親戚,但心裡和神情仿佛都在說著:「那好的,那妙的。」媒人離開前再次詢問了老船夫的意思,老船夫回答這件事情還是先問問翠翠再做答覆。等到媒人走後,爺爺叫著翠翠說話,翠翠嬌嬌地問有什麼事。
  • 肖申克的救贖:早在發現妻子的背叛之前,安迪的生活就已經失控
    這部影片改編自美國小說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主角安迪在遭受冤屈,被迫入獄之後,是如何不放棄希望,最後成功自救的故事。 但事實並非如此,安迪的困境和自我救贖的起點都出現得比我們想像得更早,不同的人之間有區別,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期也可能不一樣。
  • 晚安湯姆先生:愛,是救贖與被救贖
    根據英國作家米歇爾•麥格裡安,1981年完成的兒童文學處女作曾獲兒童小說獎的《晚安,湯姆先生》,改變的電影《晚安湯姆先生威廉在最不可能的地方獲得了最不可能的愛和關懷,這兩個年齡相差半世紀、個性南轅北轍的人不期而遇,竟發展出祖孫般的真情。小威廉在老湯姆的照顧下,漸漸擺脫戰爭的陰影,臉上綻放孩童該有的天真笑容時,威廉的母親卻出現了,要將小威廉帶回烽火遍地的倫敦。
  • 品曹禺先生的話劇《雷雨》:你知道悲劇是如何釀成的嗎?
    該如何評價周樸園這個人等等。說真的,過往的記憶實在太模糊了,我唯一有印象的是結局:是周衝、四鳳的死,震撼了我。直到最近我讀了曹禺先生的《雷雨》,才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周萍:一個不斷和自己欲望做鬥爭的人我一直不知道,他和年輕的繼母蘩漪之間
  • 《火光之色》:用復仇去救贖,給黑暗的世界點燃自由和善良的火光
    困難面前猶豫,瑪德萊娜不知道該怎麼做,如同正在解體的法蘭西找不到重建的道路一樣。那個時代是一場醞釀之中的火災,置身事外的我們知道問題的癥結,然而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卻並不了解。一戰重塑了歐洲各國的秩序,戰後重建的時代,經濟和政治格局都在悄然轉變,法西斯主義和納粹因而有了土壤。
  • 淺析《追風箏的人》:善與惡,背叛與救贖不過是一體兩面
    百科中寫到: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然而,我卻一直在想,哈桑真的存在嗎?他也許只是作者塑造的一個理想型任務,是書中其他人物人格成長的需要,是在漫長的生命中,想要有那麼一個人,原諒他們曾經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