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出色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遍地杏黃》

2020-09-11 魯芒居士

一部出色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遍地杏黃》


老實說,我對近三十年來出版的長篇小說閱讀極少,也許是偏愛,我更多的是閱讀世界名著。但是最近突然對曹華鵬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遍地杏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舍晝夜地看完了。
   我震驚於作者的語言功底和駕馭語言的能力。我們知道,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衡量一位作家的創作能力,首先要看其語言修養如何,大作家同時也是語言巨匠。單從這一方面看,《遍地杏黃》就值得肯定。一是小說使用的詞彙相當豐富,不僅包括大量詞典可查的文學詞語,也包括大量生動的方言俚語、俗語、歇後語。如「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火冒鑽天」、「七開六透氣」、「好心當驢肝肺」……二是雅俗結合、文質兼具。不僅做到了口語化、大眾化,在適當的時候,也展示了文採。如寫龍捲風之烈,簡直是鋪採摛文。此風也,初起「如一聲牛角的號音。低微而又粗糲的聲音穿透濃重夜色,遠遠而來。」繼而「變成了嘹亮的小號音調,高亢而明亮,飄忽又悠長,神秘且鬼祟地繚繞在樹梢頭上」風越來越猛,「一如巨大的無與倫比的天鼓被威猛的鼓槌重重撞響……」(上卷p410-412)這裡,作者充分發揮想像力,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對龍捲風進行了精彩生動的描寫,令人驚心動魄。
   令我特別佩服的是,作者忠於生活的現實主義的創作精神以及對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運用。作者並沒有為迎合主流而違背自己的本心,歪曲生活,隨意杜撰,而是嚴格按照現實主義創作原則,按照生活本來的樣子來寫。作者對現實中的人物,不虛美,不隱惡,將所寫人物人性化,好人不是絕對的好,也有缺點和錯誤,壞人也不是絕對的壞,也有優點和正確之處。為此,小說創造出以木琴為主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像木琴,可以說已經成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為了塑造這一形象,作者首先給她選擇了一個典型環境——魯東南的杏花村。這裡跟千千萬萬偏僻的農村一樣,閉塞、貧窮、落後,但又是特定的「這一個」村子,它是一切這類村莊的縮影。宋、賀、李三姓世居於此,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裡生產力低下,缺乏商業流通,物質貧乏,文化教育也很落後。落後的經濟條件和文化環境造成人的精神上的愚昧,好多人相信鬼神,有拜神風俗。但是,這裡的自然風光很美,有獨特的自然資源——漫山遍野的杏樹,有可以製作建築材料的石頭,有海拔600多米的保留著一些人文景觀的高山。
   這樣的環境,就是木琴的活動環境。作為一名有文化的城市姑娘,父親是老幹部,家庭環境是優越的。僅僅因為父親暫時的落魄,神差鬼使般地嫁給了家庭地位一般的工人宋茂生,又神差鬼使般地跟隨宋茂生回到老家杏花村。正是杏花村的貧窮落後的環境,使有個性的木琴產生了要改變現狀的動機,從此開始了幾十年的艱苦卓絕的奮鬥。
   但是要改變這樣的環境談何容易。圍繞著木琴的一群性格各異、動機各一的人物,有賀酸杏這樣的資格老群眾基礎牢但思想守舊的老書記,有李振書這樣的有文化也有一定群眾基礎但信奉陰陽風水的農村知識分子,有精於算計處處為私的李振富,有野心勃勃一心想在杏花村坐第一把交椅的宋茂林……這些人對木琴的突然上臺是不滿的。但是,有文化有魄力有膽識有智慧有毅力、心地純正、心胸寬廣善於包容、做事說一不二風風火火的木琴,像一位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女將軍,用自己的人格和行動將這些人一一折服,使他們紛紛成了自己的力量,為改變落後的農村起很大的作用。圍繞著木琴的,還有像年少而成熟穩重頗有能力的杏仔、一身正氣眼光敏銳敢闖敢幹的洋行等一批朝氣蓬勃的青年人,這些人是她奮鬥的基礎力量。依靠這些人,木琴得以在競爭中屢獲成功。
   為了表現木琴這一典型形象,作者在小說結構和情節安排上下了大功夫。初讀覺得作者是在不瘟不火地敘述故事,繼續讀下去才發現,作者原來是設計情節結構故事的高手。小說以木琴的奮鬥歷程為線索,開頭交代了杏花村的自然環境風俗民情,交代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基本情況和主要人物。在做了這樣的鋪墊之後,便讓故事波瀾跌宕地發展起來。杏花村的主要自然資源是杏。這本來是杏花村村民致富的好條件,但是因為交通閉塞,商業不流通,使得豐收的杏果白白地爛掉。有眼光的木琴就暗地鼓勵婦女們拿著杏子到鎮上去賣,不料卻被人舉報,說是搞資本主義。木琴沒有害怕,運用自己的智慧將大事化小。這是一波。因為交通不便,豐收的杏果運不出去,不能打入市場,於是木琴就想到了修路。修路的困難更大,資金困難,還有李振書、金蓮等人以修路破壞了杏花村的風水為理由,明著暗著發動一些群眾進行阻撓。但是膽略過人的木琴利用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活動能力,戰勝了重重困難,終於修成了一條通向山外的公路。這又是一波。木琴敏銳地感覺到,僅僅靠尋找市場賣杏果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於是跟南京方面聯合辦廠。正當杏花村的天野果脯廠初見成效的時候,一場龍捲風以威猛之勢卷過杏花村,廠子、杏子、莊稼遭到嚴重破壞。這又一次顯示了木琴的英雄氣概,她立刻開會,決定發動群眾自救。這時權力欲望極強的宋茂林以為奪權的時機已到,便發動部分群眾上訪,企圖搞到木琴,取而代之。木琴毫不畏懼,發揮聰明才智,取得上級和群眾的同情,使得宋茂林敗下陣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山一村的女強人沈玉花跟省城一家皮包公司聯合辦起天然果汁廠,以壓倒一切的氣勢跟木琴所辦的天然果脯廠展開了爭奪資源的戰爭。她孤注一擲地搞了巨額貸款,妄圖獨霸當地杏果資源,將天野果脯廠壓垮。木琴臨戰不懼,經過群策群議,派人了解「敵情」,做到知己知彼,決定採取現場付款的收購方法,發動群眾,集資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逼使沈玉花敗下陣來。然而一切都在變化,南京總廠又要求木琴的天野果脯廠實行轉型,由加工果脯轉為加工果汁,這需要巨額投資。禍不單行,廠裡有兩萬元資金被李振富挪用。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這時候,沈玉花因為胃口太大,策略錯誤,被省城方面欺騙,她的天然果汁廠倒閉了,要求跟木琴合作。木琴跟沈玉花鬥智鬥勇,沈玉花屈從,兩廠合併。但是天野廠要承擔沈玉花所欠的巨額貸款。木琴並未被困難嚇倒,他決定保留沈玉花的天然廠,派宋茂林為總管來經營。同時冒險貸款。木琴決心錚錚有聲,表示要一個人承擔風險,砸鍋賣鐵賣房子賣地也要貸款,「還不上的話,我就去坐牢頂帳,只要不是把錢揣進個人腰包,相信還不至於殺頭掉腦殼兒的。」然而這時銀行開始依法收貸。木琴無力還債,被公安局強制執行,監禁於石牌村。最後是宋茂響辦石子場掙的錢救了木琴,使之恢復自由。然而就在木琴剛剛恢復自由,開始安排新一輪的奮鬥計劃時,又一場龍捲風鼓蕩起來,造成更大的破壞。木琴命令鳳兒全權負責村子的救災事宜,自己查看廠子的損失情況,她說:「今後,杏花村就靠你來領路了。」實際暗示讓鳳兒接自己的班。
   這就是故事的結局。木琴在山上遇到那個被人們神秘化了的火狐,勇敢地用石頭把它打跑,似有深意。筆者猜測,作者也許是以此象徵某種阻礙前進的邪惡勢力被驅走。
   木琴這一完美的藝術形象就是在這樣激烈的矛盾衝突中樹立起來的。
   作者並沒有把木琴寫成一個硬邦邦的女強人,而是賦予她血和肉。在堅定不移地帶領杏花村農民向著富裕美滿的生活理想挺進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她注重親情友情等方面的特點。對待丈夫和孩子,她是一個賢妻良母;對待鄰居和村民,她平易待人,寬容忍讓,與他們和睦相處。她是一個活菩薩,幫助可憐的柱兒辦起小賣部;他關心兒童教育,幫助青年男女解決婚姻問題。秦技術員得了癌症,她為之焦心,去探望她。對待李振富的不幸死亡,賀酸杏的因公殘廢,宋茂林眼睛被兒子打瞎,她都非常同情,並進行撫慰。這使得木琴這一文學典型更加飽滿。
   木琴這一形象的現實意義是:在一個人人為私的社會裡,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應該具有怎樣的人生理想和處世態度?是僅僅為個人和家庭的私利而奮鬥,還是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奮鬥?是以個人享受為人生的終極目的,還是從艱苦奮鬥中獲得快樂。這是值得每一個不願意蹉跎一生的人深思的。
   小說在著力塑造木琴這一典型形象的同時,也塑造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鳳兒。鳳兒性格跟木琴有共同之處,那就是都有一定魄力、有眼光、事業心強,兩人都胸有城府,處事果斷,辦事幹練。但是鳳兒比木琴更沉著更謹慎更細心。例如北山一村的天然果汁廠搶了杏花村天野果脯廠收購的杏果後,洋行、公章等人要用暴力搶回,木琴也同意這麼辦。這時候,鳳兒卻堅決地勸阻了木琴,說這樣會造成嚴重後果。可以說,木琴創事業離不開鳳兒,鳳兒是木琴的得力助手。
   前面已經提到的老支書賀酸杏、李振書、李振富、宋茂林不再分析。
   杏仔是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他年幼而思慮深沉,善思考,善於想點子,做事老練,叫人放心。他用智慧和勇氣制止了棒娃對冬至的武力報復。在新廠經營上作出貢獻。
   洋行是個正直的青年人。他對父親李振富的性醜行極為不滿,並巧妙地教訓了他。他有眼光,最先貸款買了汽車。這也是一個比較完美的形象。
   宋茂生是一個沉默不多言的人,他在家庭問題上任勞任怨,幾乎承擔了全部家務,可以說,沒有他這樣的丈夫,木琴要成就事業是不可能的。
   宋茂響也是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他不甘平庸,不安分,行事跟一般人不一樣,我行我素,導致他人生道路上的多次挫折,但也是創業型的人。
   楊賢德是一個有個性的鄉鎮幹部形象。他大大咧咧,性格直爽,說話雲山霧罩,不拘小節,但工作熱情高,功利心強。他是對創造木琴這一典型形象至關重要的人物形象。
   沈玉花是個典型的女強人形象,有壓倒一切的雄心和氣勢,但是因為急於事功,不擇手段,終於成為木琴的手下敗將。這一形象對木琴起了很好的襯託作用。
   小說寫了近百個人物,幾乎個個都能給人留下印象。
   現實主義要求注重細節描寫。《遍地杏黃》很好地實踐了這一點。舉例而言,天野果脯廠掛牌,木琴叫老書記賀酸杏講話,小說淋漓盡致地寫了賀酸杏的謹慎小心而又膽怯的心理活動和諸多細節,寫他聽到叫他的名字,「心神卻一下子慌了,心口窩怦怦亂跳」,「那條腿抖得站不起身來……」。小說多次描寫賀酸杏摳腳丫子的習慣,非常真實。寫鳥兒受驚嚇從一棵樹上飛走後樹枝搖晃個不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遍地杏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成功的範例,正如我曾經說過的:現實主義是文學創作的常青樹。
   願作者在《遍地杏黃》創作成功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6年2月1日於莒南

相關焦點

  • 切莫杏黃時,黃時怕已遲
    杏樹開花掛滿杏,青了紅透為誰傾。都市盈盈百卉頻,桃腮杏臉紛呈境。杏子黃了掛彩頭,誰來賞景誰來幸!
  • 家門有「杏」
    當杏樹逐漸長大開始結杏的時候,我總是惦記著吃杏的事兒。但父母一再告誡我,那是叔父家的不是我家的,不許亂動。那時我才十歲出頭,不甚懂事,當看到樹上有的杏慢慢變黃,就暗暗打起了摘杏的主意。 一天早上,我上學起得很早,趁叔叔家人還沒起床,就悄悄爬上杏樹去摘杏。在我還沒得手之時,嬸娘起早倒尿盆,哐啷一聲打開了房門。嚇得我差點從樹上掉下來。
  • 我們所經歷的生活,才是一部真正的魔幻現實主義巨著
    她著有多部長篇小說和散文,從事醫學工作二十多年後開始專心寫作,王蒙曾評價她是「文學的白衣天使」。 2003年,SARS病毒引發的非典在北京爆發,畢淑敏曾受中國作家協會派遣,深入北京抗擊非典的一線採訪。在那段時間裡,她身穿特種隔離服,在焚化爐前駐留。她甚至經常會夢到病毒的模樣,「不知多少次在夢中看到病毒,那麼真切那麼鮮豔,仿佛可以觸摸到它們捲曲的邊緣和瑰麗的顆粒。」
  • 走,咱回老家吃御杏
    祺祺電話那頭喊:爸爸,杏黃了,快回來吃杏吧!麥黃時節,母親開始數日子,嘮叨著回老家,說菜籽黃了,小麥黃了,蘋果還沒套完袋子!那急切,巴不得自個兒能打車回去。我的車就停在杏樹下,推開車門,樹枝忽地擠進來,三兩顆雞蛋大的杏兒映入眼帘,紅裡泛黃,一顆碰了我的鼻梁。我伸手摘下,在手心一蹭,狠咬一口,杏汁濺了眼鏡片,那香甜,悠悠地沁入心脾。樹下一堆黃透的爛杏,左側是一頁樓板,上邊扔了塊磚頭,杏核散了一地。祺祺跑過來喊爸爸,我將孩子摟得多高,問杏好吃不?
  • 《散戲之後》|現實主義手法下的一部貴族生活大戲
    《散戲之後》作為其眾多作品中的一部也毫不例外地反映了19世紀的俄國人民的生活狀態。眾所周知,19世紀的俄國,雖然經歷了加速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農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相適應,使資本主義在國民經濟許多部門中得以確立,使俄國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經濟狀態。
  • 東作家路慶義長篇小說《礦山武工隊》首發式在淄博舉行
    本刊訊 由山東省作家路慶義創作出版的長篇小說《礦山武工隊》首發儀式,於2020年7月25日在淄博民泰大酒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藝術家以及路慶義先生的老戰友等100多人參加了新書首發式。這部長篇小說是路慶義先生的嘔心瀝血之作
  • 「為少年兒童營造理想世界」——李開傑長篇小說《連香》分享會今日舉行
    」2020年3月,自貢市作家李開傑執筆的兒童長篇小說——《連香》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本版出版。今天(14日)上午,自貢市文聯、市作協等協會組織成員聚集一堂,舉行「李開傑長篇小說《連香》分享會」,分享創作經歷、閱讀感受。
  • 王運華長篇小說《蛟龍出天山》出版發行
    近日,王運華長篇小說《蛟龍出天山》一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用一系列有細節有血肉的情節,串聯起老中青三代兵團人屯墾戍邊、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展現了千萬兒女在兵團組建家庭的真實生活,向外地讀者打開了全面了解兵團的新視角。
  • 《懷抱鮮花的女人》:魔幻現實主義的背後,是人性和世俗的撕扯
    莫言是我國文壇上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到現在,他創作了百篇以上的中短篇小說和十幾部長篇小說。融合階段,將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如《檀香刑》等《懷抱鮮花的女人》是莫言在轉型期的一部重要作品
  •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平原槍聲》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平原槍聲》。出版背景:新中國成立至1966年,是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10餘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樸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 《平凡的世界》: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路遙精神世界的一體兩面
    ——路遙《平凡的世界》重讀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好像在觀看路遙為我們描繪的黃土高原農村宏偉畫卷,其中主人公少安、少平的成長、奮鬥和愛情,是黃土高原上平凡人的一生,也折射出這個平凡世界裡和他們相似的芸芸眾生,你我他的一生。
  • 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魔幻中的現實《百年孤獨》中的魔幻現實主義
    ,但是可能因為年紀小,思想高度不夠,沒品嘗出所以然,很無奈魔幻現實主義從我的腦子裡,順著我的嘴巴逃走了。最近有幸讀了魔幻現實主義的鼻祖《百年孤獨》,突然覺得魔幻現實主義好像又跳回來了。還有從起源上講述魔幻現實主義,說它起源於繪畫……。
  • 故事:兒媳婦巧杏(小小說)
    婆婆顫抖著黑不溜秋的手,從口袋裡掏出一把零錢,遞給巧杏。巧杏接到手裡一看,立時就怒了:「啥,就這點兒,你咋這麼懶呢,天天偷懶,一天比一天少,就這,還有臉回來?!」「媳婦,俺太餓了,早上就沒吃飯,這都晌午過了,俺實在是堅持不住咧。」「咦,就你這樣的,要這點錢,還有臉說吃飯,臉紅不?!」
  • 《青青子衿》的現實主義質感
    作為一部反映教育主題的古裝劇,《青青子衿》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教育的重要性。落草為寇後,駱秋遲並沒有放下對詩歌的熱愛,每年都會在寨中舉辦花神節盛會,讓大家猜詩詞燈謎。看到有人因出身貧困無法讀書,他也會讓手下給他送去錢財,鼓勵他好好讀書。
  • 「護士手記」御杏
    御杏文/孟小芬這不,昨天她親自下地,精挑細選給你摘了這一箱杏,今天她要帶孫子,來不了,一大早就催我提著果子,來取病理報告單了。她千叮嚀,萬囑咐我,不管結果怎樣,你一定得把杏送給明護士。」男人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單子,說:「我早早就到醫院了,看見你們正開會,就去病理科先取了報告。正如你們所說,只是個炎症。」「太好了,阿姨這下就可以放心了。」男人笑著點了點頭:「你阿姨她該放心了!手術做得那麼好,這回徹底去了她的心病。
  • 「護士手記」 御杏
    御 杏文/孟小芬這不,昨天她親自下地,精挑細選給你摘了這一箱杏,今天她要帶孫子,來不了,一大早就催我提著果子,來取病理報告單了。她千叮嚀,萬囑咐我,不管結果怎樣,你一定得把杏送給明護士。」男人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單子,說:「我早早就到醫院了,看見你們正開會,就去病理科先取了報告。正如你們所說,只是個炎症。」「太好了,阿姨這下就可以放心了。」男人笑著點了點頭:「你阿姨她該放心了!手術做得那麼好,這回徹底去了她的心病。
  • 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10月30日,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章雲天長篇小說《故鄉的泥土》研討會暨電視劇《早春原野》啟動儀式在京舉辦。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黃賓堂以及牛玉秋、王幹、顧建平、李雲雷、付秀瑩、郭豔、劉大先、嶽雯、劉豔、傅逸塵、崔慶蕾、楊建國、郝建國、李三林、初克堡、李亞梓、莊雲鶴等評論家及嘉賓參加了研討。會議由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主持。
  • 分享 | 夕夏—"夕夏"這個名字是從一部長篇小說裡看到
    這個名字是西西從一部長篇小說裡看到的。模糊記得那篇小說的開頭這樣寫道:"你好,我叫夕夏,夕陽的夕,夏天的夏"那篇小說裡,夕夏是這樣一個女孩子,沉悶、木訥、清爽,骨子裡自帶一種淡淡的憂傷。但有些可惜的是,時隔多年,我已經記不得那部小說的名字了。
  • 張平長篇小說《生死守護》:風口浪尖 守望初心
    張平一直堅持現實題材的小說創作,他的每一部小說都以鮮明的問題意識,直面現實生活最劇烈的矛盾衝突,講述驚心動魄的故事。長篇小說《生死守護》正是他對時代對現實對生活思考深化的又一部優秀之作。反腐思考再深化小說中的龍興市因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下決心打通一條40公裡的龍飛大道。
  • 讀長篇小說《最後的八旗》
    在當下的國內,如若不把網絡寫手的作品算在內,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還是有一些的,最近出版的趙力和張育新創作的長篇小說所以,這當然不是一個落俗套的文本,史籍原文的有據可查,詩詞歌賦的有根有梢,京戲皮影唱詞和清音子弟書原文,往來書信及公文布告文體的真實可信等等,都百科全書式的再現於文本之中,加之一些神秘事件附著的魔幻色彩,又使這部現實主義作品有了某些現代和後現代的先鋒性,是所有的語言元素組成的沒有碎片化的雅俗同體,局部化入整體時又密不透風,簡單自然不留痕跡的功力沒有絲毫匠氣,可能是故事講述者洗盡鉛華後的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