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翻開新的一頁。1979年9月,我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學校為了豐富校園生活,時常組織一些體育文化活動。有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包場看了根據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巴黎聖母院》。這是我看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西方國家影片,算作是我的西方電影啟蒙片。
當時的我,只是欣賞了影片的皮毛,了解了一個悽慘的故事,其餘的則很聊聊。
看完電影,我不再有以前看完電影後的那種滿足感,相反,我感到了強烈的刺激。比如:故事的時代背景是什麼?為什麼巴黎的街頭有那麼多的乞丐?西方的愚人節是什麼節日?神父為什麼那麼壞?埃斯米拉達為什麼會可憐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是真正地愛上埃斯米拉達了嗎?這些問題困擾著我,讓我深感無知。
可以說,《巴黎聖母院》這部讓我沒有看懂的電影,把我從考上重點高中的喜悅甚至是沾沾自喜中敲醒了。從那天起,我開始關注人文知識的積累。迫於高考壓力,當時,學校還沒有給予通識教育足夠的重視。我對電影《巴黎聖母院》不斷加深理解,融入在不斷積累人文知識的自覺努力中。
電影《巴黎聖母院》讓我們感知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教權與皇權是歐洲中世紀衝突和鬥爭的兩股巨大力量,教會在爭奪教眾的同時對皇權形成威脅,皇權也急於擺脫教權的無孔不入。由於十字軍東徵的宗教戰爭,大批的天主教徒騎士遠離家鄉,討伐所謂的異教徒。在這種情況下,下層人們生活痛苦萬分。這就是電影與小說的時代。了解這一背景,就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平民和乞丐充斥巴黎街頭。巴黎是歐洲的縮影。
電影讓我們感性認識了中世紀的歐洲愚人節。電影故事是從「愚人節」那天開始的。中世紀愚人節是西方一個特有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可以打破等級界限盡情狂歡,搞惡作劇,甚至還評選「愚人節教皇」。在此基礎上,演化為後來我們了解的四月愚人節。在一定程度上,愚人節起到了社會緩衝閥的作用。如此,就能理解為什麼電影的開場亂糟糟:有人在表演宗教劇,有人在「行行好」的喊聲中行乞,醜陋的卡西莫多被眾人恥笑著評選為「愚人節教皇」。
電影以強烈的對比闡釋美醜善惡,真誠與虛偽。
美麗動人的吉卜賽姑娘埃斯米拉達在巴黎聖母院附近的廣場上載歌載舞,賣藝賺錢。她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充滿正義感。她假意與其結婚救下了即將被處絞刑的、一貧如洗、膽怯的宗教劇詩人,她不計卡西莫多劫持自己的前仇,在眾人鞭笞他時,給他水喝。她賣藝所得也分給更窮的人和孩子,她與巴黎街頭乞丐王國的乞丐們在一起,貧窮倒也快樂。她是外在美與心靈美的統一體。
卡西莫多是一個醜陋的棄兒,16年前被弗羅洛神父收留,長大後成為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他善良、知恩圖報。神父對他有恩,他聽從神父的使喚,是神父的保護者和維護者。斯米拉達在他遭受眾人鞭笞時反而送水給他喝,讓他備受感動,從此他用生命守護著埃斯米拉達。在埃斯米拉達將被處以絞刑時,卡西莫多將她救下,帶入聖母院內避難。在面對大善與大惡的靈魂時,他毫不猶豫地把悲劇的始作俑者,他的恩人神父扔下巴黎聖母院。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心靈美。
弗羅洛是巴黎聖母院的神父,表面上對女人厭惡,但是自從看到美貌的埃斯米拉達,就一直渴望得到她,然而佔有一個女人的欲望又與教徒身份衝突,所以他備受煎熬。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埃斯米拉達,他對高大英俊的國王衛隊隊長菲比斯與埃斯米拉達幽會極度妒忌,刺傷菲比斯,由此釀就了這齣悲劇。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欲望被壓抑形成的心靈扭曲,可以看到他在審判埃斯米拉達時表現出來的極端自私自利。他對美本身是欣賞的,對自己的罪惡也懷有懺悔之心,但他還是玷汙了他的信仰。人性的複雜性,教會對人性的壓抑,偽善性都在他的身上體現出來。
菲比斯雖然英俊高大瀟灑,但是,他對埃斯米拉達沒有真情,只是把她當玩物,他面對權貴的未婚妻表現得像個小丑,討好懼怕,他本能夠證明被冤枉的埃斯米拉達以清白,但是他不敢也不想,致使在法庭上,埃斯米拉達屈打成招,被判絞刑。他陽剛的外表下是怯懦無情,是虛偽與罪惡。
電影的悽美故事和悲慘結局充滿震撼力。乞丐王國的乞丐們天天喊著「行行好」的討要聲向人們乞討,他們在教會不給埃斯米拉達避難權、國王衛隊要捉拿埃斯米拉達時,仗義地要衝進聖母院,救出自己的姐妹。遺憾的是,他們遭到卡西莫多不明實際情況下用石柱、滾燙的開水等的襲擊,死傷無數。埃斯米拉達最終還是被亂箭射死。悲痛欲絕的卡西莫多自己來到放置埃斯米拉達屍體的地方,抱著埃斯米拉達的屍體死去。當人們想要將他們分離時,兩具屍骨頓時化作了灰塵消失。電影悲慘的結尾震撼力是難以抵禦的。
電影是對突破中世紀黑暗力量的大愛的謳歌。埃斯米拉達奉獻了她的大愛,雖然她死了,愛的力量不朽。至於卡西莫多是不是真正愛上了埃斯米拉達,已經無關緊要了。我更願意相信,卡西莫多對埃斯米拉達的感情是複雜的,真摯的,現實的。從開始的想看而不敢看,到想撫慰又害怕驚嚇到她,到毅然用一己之力拼命保護她,他無私地奉獻一種大愛,自身的形象成為經典。
內在的美在善的加持下,迸發出一種大愛的關懷,這才是作家雨果力求謳歌的衝破中世紀黑暗的人文力量。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