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④ | 周繼成:上甘嶺戰役中,他掩護黃繼光炸碉堡,身負重傷仍堅持完成戰鬥任務

2020-10-21 四川在線

編前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這雄壯的旋律,凝結了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贏得了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正義之戰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第一聲吶喊,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

時光流逝,精神永存。每一位為國奮戰的人都會被銘記。

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抗美援朝老戰士訪談錄全媒體專題報導:他們中有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戰鬥英雄,有「奇襲白虎團」的原型勇士,有血戰鬥長空的英雄飛行員,有奮不顧身的戰地衛生員,還有滿身戰創的普通戰士……通過他們的講述,致敬「最可愛的人」!

老兵檔案

周繼成,1932 年11月生,四川省樂山市蘇稽鎮人,1950 年5月參軍,1951年6月參加抗美援朝,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十五軍45師一三五團二營機炮連,與黃繼光在同一個連戰鬥。

他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黨委授予一等功,被十五軍授予「神炮手」稱號並記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老戰士英雄勳章,先後被授予樂山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第七屆「四川關愛明天十佳五老」、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

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文 肖雨楊/攝影

「再過20天,我就滿88歲了。」10月19日,記者見到周繼成的時候,他剛剛搬進政府「發」的新房不久,正坐在新房子的客廳裡休息。

環顧四周,簡樸整潔的屋子裡沒有多餘的裝潢,最顯眼是牆上掛著的兩排周繼成的戎裝照,書房裡擺放的各種獎章、獎狀和證書,濃縮了老人的一生。

周繼成是抗美援朝的一級戰鬥英雄。作為上甘嶺戰役中的倖存者,老人向我們講述了那一場戰役中最關鍵、最激烈、最殘酷的片段。憶起年僅20歲左右的戰友犧牲在陣地上,周繼成激動地泣不成聲。

【英雄口述:上甘嶺上最難忘的一場戰鬥】

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疫進入最激烈的時候。美國聯軍司令克拉克準備了300多門大炮、100多輛坦克、7萬餘人,揚言「三天要把上甘嶺打下來,7天攻佔五聖山」。

10月14日,美國部隊向上甘嶺發射了30多萬發炮彈,飛機在上面丟了500發炸彈,把上甘嶺削去了2米多深,把我們的戰壕、交通壕、防炮洞的洞口炸塌了一部分。凌晨時分,美國軍隊向上甘嶺打滿了照明彈、煙幕彈,後面的炮不停地打。我們在山洞裡等著,摩拳擦掌,準備等敵人的炮火一停就衝出去。炮彈「轟隆轟隆」地打過來,震得地動山搖。敵人炮兵一停,步兵就整團整營羊群似的向我軍陣地進攻。我們衝出坑道與敵人拼殺。我用無後座力炮使勁掃射。

15日到19日,接連幾天,白天我們隱蔽在山洞裡,晚上就衝出去奪回陣地。敵我雙方來回爭奪上甘嶺,雙方傷亡都大,但是敵人在山下我們在山上,所以敵人傷亡更大些。

19日,美軍攻佔了上甘嶺的597.9陣地,強迫老百姓往山上運沙袋、樹條、鋼材,搶修了五個地堡,企圖封鎖我軍進攻。這個陣地是個尖山,對守住上甘嶺極其重要。

135團團長張信元命令六連,在20日天亮前要把失守的陣地奪回來。二營參謀長張廣生帶領通訊員黃繼光(戰前黃繼光被調入營部)回六連傳達命令說:「你們六連今天晚上擔任主攻,最艱苦、最光榮,20日天亮前必須把上甘嶺奪回來。」

六連連長萬福來動員大家把武器、彈藥、鞋子穿好,把鞋帶綁緊,不然踩下去提起來就成了光腳板。萬連長帶領六連猛打猛衝,速戰速決,奪回了4號、5號、6號陣地,我們的無後座力炮摧毀了三個火力點,消滅了50多個敵人。

參謀長喊:「趁熱打鐵,組織爆破組炸碉堡!」連長組織了三個爆破組、11名戰士,衝出去炸敵人地堡,但是敵人在五個地堡中間布置了三個火力點,專門封鎖地堡的死角。結果爆破組11個人衝過去,遭到敵人火力猛烈封鎖,敵人還衝出來和我們拼殺,我們11個戰士全部與敵人同歸於盡。

在連營首長焦急萬分的時刻,黃繼光一下子站出來:「連長,你把爆破任務交給我去完成!」連通訊員肖登良、吳三羊也要跟黃繼光一起去炸碉堡。連營首長商議了一下,宣布:黃繼光回六連六班任班長,帶領肖登良、吳三羊去完成炸堡的任務。

連長又喊我:「小黃牛(周繼成綽號)過來!」他緊緊抓住我的手說:「你班的無後座力炮掩護黃繼光他們,要把敵人的三個火力點消滅掉,你要親自打,聽清楚沒有?」「聽清楚了!」我激動回答。

我馬上選好陣地,喊戰士張懷民幫我裝炮彈,瞄準敵人的三條火舌就打。「轟隆、轟隆、轟隆」三發炮彈發射出去,敵人的三個火力點立即成了啞巴。黃繼光三人順利地衝到敵人地堡前,炸藥包、手榴彈、爆破筒炸成火海,把地堡的麻袋、樹條炸飛上了天。

但是,地堡被炸掉三個,還殘存一個,吳三羊犧牲了,肖登良負重傷埋到彈坑裡,黃繼光也負了重傷。大家的心冷了半截。這時,指導員說「黃繼光在動!」在敵人打的照明彈照耀下,大家眼看黃繼光忍著傷口劇痛,堅持向敵人地堡匍匐前進,爬幾步又停,停一下又爬……最後,他猛地一撲,用胸部堵住了敵人地堡的機槍口。

萬連長大喊:「衝啊!為黃繼光報仇!」我們衝上山,向亂作一團的敵人掃射,打得敵人雞飛狗跳。我們接連打退了敵人三次反攻,殲滅敵人1100多人,其中,我班殲滅敵人100多人。

緊接著,我班又接到命令,快佔領597.9陣地右邊的支撐點,殲滅敵人,守住陣地。我們搶佔了制高點,剛準備好武器,敵人雨點似的炮彈就打來了,我的左顱中了彈片,鮮血流下來把我的左眼粘住了。副班長張景昆要來幫我包紮,我說:「自己來!你快指揮全班戰鬥,敵人攻來就打!」

我的頭又痛又暈,口乾得要命,就聽到戰士喊:「班長,只有兩發炮彈了啊!」我趕緊摸胸前掛的彈匣,打空了。「得了呀!」猛一下,我暈倒在戰壕裡。倒下去後,腦袋突然一激靈,想起我滿剛才殲滅的100多敵人屍體上都有輕武器,馬上叫副班長帶三名戰士衝下去抓武器,我在後面掩護。

大家邊找邊運,抓上來4挺輕重機槍、11支卡賓槍、1800多發子彈、45枚手榴彈。我高興地捲起袖子,雙手扣住扳機,說:「你吃了我的血,我要吃你的肉。」

滿地都是爆炸聲……我班用敵人的武器,打退了敵人七次反攻,殲滅敵人300多人。我班12人英勇殺敵,犧牲了9人,我和副班長張景昆、戰士李學林身負重傷,堅持戰鬥,守住了陣地。

【退伍後不忘初心,暮年繼續發揮餘熱】

1971年,周繼成從部隊轉業,在蘇稽公社(即現蘇稽鎮)供銷社副主任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一幹就是20餘年,從不向組織提任何個人要求。

在計劃經濟時代,為了讓供銷社有限的物資發揮更大作用,他跑遍全區80餘個村子,深入細緻開展摸底調查,針對各村組實際合理調用物資,大力支援農業生產,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992年,周繼成退休了。老伴對他說:「你一輩子辛苦,以後就好好在家休息。」但是不久後,周繼成就爽快地接受了蘇稽鎮關工委的「創業」重任,擔任蘇稽鎮關工委執行主任和樂山市市中區關工委宣講團成員。

迄今為止,周繼成先後到中小學校、政府機關、村社開展愛國主義主題宣講250餘場。每一次宣講回到家,他都會認認真真地寫下宣講筆記。他還自費購買雷鋒、黃繼光、邱少雲、劉胡蘭、丁佑君等英模事跡書刊,贈送給中小學生。

雖然關工委工作是義務勞動、沒有工資,但周繼成樂在其中。他說:「這是黨給予我的光榮任務。我還要發個餘熱,以上甘嶺精神來把關工委工作搞好,教育青少年永遠跟著共產黨走。」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中的湖南力量
    面對黨和國家的召喚,他毅然挺身而出,掛帥出徵。從1950年10月至1951年1月,在短短的80天內,彭德懷指揮志願軍連續發動3次大規模的進攻戰役,將以美國為首的由17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趕到了三八線外,扭轉了朝鮮戰局。隨後,彭德懷又相繼組織第四、第五次戰役,取得了勝利。
  • 【老兵故事】滄州吳橋縣退伍老兵——劉國良:在家裡升國旗的九旬老兵
    每年建黨節、國慶節、春節等重大節日舉行升國旗儀式,是92歲高齡的劉國良雷打不動的功課,堅持至今已有6年。他出生在舊社會,戰火紛飛的年代跟隨部隊南徵北戰。在他看來,沒有什麼能比五星紅旗更令他珍視的了。隨後,他跟隨部隊不斷南下,參加濰坊戰役、濟南戰役、蚌埠阻擊戰等戰鬥,還在部隊中學會了文化知識。1947年6月,為適應晉察冀戰局發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集中華北地區幾支主要部隊發起青滄戰役。
  • 從原型老兵談《集結號》:真正的解放軍,並非電影中那樣
    抗美援朝戰爭中,335團在第一次戰役中死守飛虎山,一度用石頭還擊;第二次戰役中,335團3連死守松骨峰,幾乎全連犧牲;第四次戰役漢江阻擊戰中,335團全團損傷大半。在這些戰鬥中,無論是3連還是335團,都是作為一支小部隊為了大部隊展開阻擊,大家都明白會面臨著什麼,但都義無反顧投入了戰鬥。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連載:四十軍在朝鮮,第六章,特殊的戰役
    他們趕著耕牛,甚至人拉犁杖堅持耕耘,絕不肯荒廢一寸土地。有些直徑三四十米的大炸彈坑,一時難以填平,就在大坑的斜面上一圈一圈地種上苞米,真是惜土如金!他們還擔負著戰備支前任務,旦公路或橋梁被炸,他們便頭頂簸箕,肩扛草袋,搬石運沙緊急搶修。誰看到那眾志成城移山填海的氣概,都會鼻酸眼熱,淚水難禁。各師部隊像在國內一樣,助民勞動,耕耘播種。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話劇《上甘嶺》紀念英雄緬懷先烈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話劇《上甘嶺》紀念英雄緬懷先烈】睡前時光日前,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迎接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的原創話劇《上甘嶺》正在全國火熱巡演。截止目前,該劇豆瓣開分7.9分,網友讚許「這是一部像極了電影的話劇,故事緊湊,沉浸式的戰爭場景,燈光、投影和爆炸超讚。」
  • 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用珍貴文獻與四國歷史影像 還原保家衛國戰爭場景
    從首戰兩水洞、鏖戰長津湖,到血戰上甘嶺,在文獻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中,使用了大量抗美援朝前線激烈戰鬥的真實現場紀錄。這批歷史影像還包括表現前後方相互激勵、全國人民全力支援前方、戰爭爆發前國內狀況與國際形勢的珍貴紀實影像。
  • 雪藏了20年的抗美援朝劇,通過這本書搶先看
    電視劇《抗美援朝》拍攝於2000年,由著名編劇張笑天編劇,李前寬、肖桂雲執導。該劇由央視全額投資,總共耗資3300萬元,動用了17個國家的近十萬名演員,採取大規模、大製作、集團化作戰方式,歷時一年多才完成。
  • 一系列「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相繼亮相
    其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攝製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高度還原並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歷程,詳細講述了黨中央艱難決策、志願軍秘密赴朝、歷次重大戰役、朝鮮停戰談判、志願軍歸國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全過程,以及部分志願軍英模、戰鬥集體和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 還原抗美援朝的「戰火熔爐」,這部劇如何書寫偉大戰爭歷史畫卷?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中曾湧現出無數可敬可愛的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邱少雲……然而,當影視作品將目光聚焦到這一題材,如何描摹戰場上的熱血戰鬥、如何呈現出這些人民英雄的自強品格和必勝信念,都是極具挑戰性的難題。對此,電視劇《戰火熔爐》在製作上下足了功夫。
  • 不要刻意尋找反思抗美援朝的「王成」
    在那兩個月中,六連的戰友們向巴金講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使他震撼的是六連的開城保衛戰。當戰鬥打到最激烈的時候,整個陣地最後只剩下兩個人:副指導員趙先友和通訊員劉順武。當趙先友發現大批美國兵已經衝上來的時候,果斷地舉起手裡的步話機,大聲向上級報告:「敵人已經衝上來了,不要管我們,快向我們開炮!快向我們開炮!」回國後,他終於把這個他揮之不去的形象寫進了他的作品。
  • 瞬間永恆一一攝影記者與抗美援朝戰爭,紀實文學連載(一)
    他曾力圖扼制蘇聯勢力進入遠東及周邊地區,並以一個個藉口,有效地控制了日本、菲律賓,支持法國進行旨在控制印度支那的戰爭。總之,這個山姆大叔,一直在以種種藉口急於在遠東控制更大的區域。今天,他就又抓住一個藉口,登陸朝鮮,而且把海軍艦隊開進了臺灣海峽,那麼,他再抓住一個藉口,又會做出什麼勾當呢?這是不可不重視的問題。美國軍隊介入,北朝鮮處於危亡的關頭。
  • 縣衛健局: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10月27日,縣衛健局對衛健系統內抗美援朝老兵們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了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勳章和慰問金。得知組織要來送紀念勳章,一大早上,抗美援朝老兵陳國華就到了院子裡等候,看到局裡來的同志,陳老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在陳老家中,黨建辦幹部與他促膝交談,傾聽老人講述當年投身革命報國的往事,動情之處,陳老向大家展示了一枚枚珍藏的軍功章,把大家的思緒帶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
  • 他在《西遊記》拍攝中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為救白馬身負重傷
    可是孫桂園是京劇院的臺柱子,演出任務非常多,還要時常出國演出,京劇院也不放他去拍電視劇,這件事只好作罷。 後來又陸續來了幾個應聘「豬八戒」的,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通過,恰巧在這時,馬德華風塵僕僕地找到劇組,向楊潔導演毛遂自薦表示希望出演《西遊記》中的「豬八戒」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