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難忘老家的梨樹

2020-08-09 愚伯的自留地

文:鄉下玉米

圖:來自網絡


幼時家貧,只勉強能溫飽,蘋果、香蕉等水果絕對是奢侈品,我很少有機會吃,但梨子例外,因為我家屋後就有八棵梨樹,每到夏秋季節,就結滿了累累果實。



我有時想想,童年、少年時代,雖然日子清苦,但還是有很多快樂、美好的回憶。而這其中,梨樹就是最美的回憶之一。


我喜歡春天,春風吹來,一樹一樹的梨花開放,潔白的梨花被嫩綠的葉子襯著,那麼純潔,那麼清新,如詩如畫。我家的梨樹和左鄰右舍的梨樹連在一起,她們像約好了似的,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幾天之間,千朵萬朵梨花都綻開了笑臉,花團錦簇,花開成海。蜜蜂、蝴蝶也來湊熱鬧,在花間飛來飛去……


可以說,我的村莊如同一個灰姑娘,而這些梨花就如同灰姑娘的水晶鞋,有了她們,村莊如夢如幻,變成了最光彩照人的美麗姑娘。


我在中學時代乃至大學時代,經常會在梨花盛開的季節,周末帶要好的同學回家看花。梨樹下看花的我們,輕盈如花仙子。我的同學有的來自城市,也有的來自鄉村,可是只有我家有梨樹。



畢業多年後,我的同學說起跟我回家的事,問候過我的家人,她們還會問:你家的那些梨樹還在嗎?家裡沒有礦,可是家裡有梨樹,也是值得我驕傲的地方!中學時候學岑參的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裡面有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覺得我對這句詩理解得尤為深刻,因為我真的見過類似既浪漫又壯觀的景象。


我最愛的還是夏秋季節。花謝後結梨子了,梨子由小變大,由綠色變微黃。最怕的是梨子尚未成熟時颳大風下大雨,大風大雨會打掉一些梨子,而這些梨子生吃口感不好,比較澀。奶奶不捨得扔掉這樣的梨子,在雨後會撿來,洗淨放在鍋裡煮熟了吃。這樣的梨子軟軟的,微微甜,也很可口。


當然,梨子最好吃的還是成熟了之後。我家的八棵梨樹有三棵是棠梨樹嫁接的,她們結的果子略小,水分少,果肉略略有點硬,這樣的梨子被我們叫做「鐵蛋梨」。還有一棵樹,結的梨子中等大小,水分還可以,但是果肉有點酸,這樣的梨子被我們叫做「酸梨」。



其餘四棵樹是我們的最愛,因為果子又大又甜又脆,一口咬下去,汁水豐富,肉感細膩,甜在嗓子裡,甜在心裡……這樣的梨子理所當然被我們叫做「甜梨」。


吃梨的時候,大都是兩個弟弟去摘,他們會爬樹,挑了最好的摘下來,大家一起吃。有的時候,好多梨子都成熟了,他們會爬上樹使勁晃,我們在樹下扯了床單子接,一個個梨子就紛紛如高空跳水一般跳到床單上。


不知為啥,我們家沒有人願意去集市上賣東西,所以那些梨子我們一個也沒有賣過,除了自家吃,就是送親友。我的一個同學,住在我鄰村。暑假裡,她到我家來玩,待她回去的時候,我會送一袋梨子給她帶回家。


有的時候,她不來,我就會去她家,去的時候,我也會帶上一袋子梨子。家中無所有,聊送一袋梨,是我們那時候單純又美好的友情。



梨樹林也是我們的樂園。在梨樹林,我們看梨花開,看梨子結,等梨子熟。夏季裡,雨後,地面變得鬆軟,梨樹林也是捉知了龜(蟬的幼蟲)的好去處。看到小洞,用手扒開洞口,裡面就會有一隻躲著的知了龜……我們說說笑笑,爬樹、摘梨子,等不及洗,用手胡亂擦擦,就咔哧咔哧吃起來。


可是,有一年,大約是嫌梨樹不賺錢,左鄰右舍都砍了梨樹種莊稼、種菜。嬸子終於也沉不住氣,砍了梨樹……


我當然仍有機會看梨花、吃梨子,可是,我再也看不到那麼好看的梨花,再也吃不到那麼好吃的梨子。



時光有腳,他一直步履匆匆,誰也擋不住。我的老家也一天天變了模樣,村口的老井沒了,家門口的菜園子沒了,梨樹也沒了……可是,我知道,其實她們不曾消失,她們就一直留在我記憶深處……

相關焦點

  • 難忘湫灘溝
    燒熟的洋芋飄香四溢,吃起來沙軟,吃的太快都噎人,至今難忘飢餓的味道和飢不擇食的感覺。 爺爺是勤快的人,頭上常年圍一塊羊肚子白手巾,手中拄著拐棍,六十多歲就經常的氣喘籲籲。他在一個叫峁樓峁的小山頭種植了三株老果樹,兩株小果樹,三株玉皇樹,一株老梨樹,一架葡萄。每到果子快要成熟的時候,我就幫爺爺照看果樹,總把樹地用耙子耙的密密的,人走上去就會留有清晰的腳印。
  • 故事:老家的兩盤石磨
    ◐老家院子裡東院牆邊一字排開有兩盤石磨兩盤磨之間,一棵梨樹,是瓢把子梨。現在都不在了。打我記事起,就跟這兩盤磨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那個物質貧乏,一切以能讓家人填飽肚子為重任的年代,石磨承擔了後來出現的粉碎機、磨麵機、煎餅糊子機等的重任,解決農村老家人吃飯問題。
  • 難忘那個「黃鶴樓」
    今天中午回家吃飯,媽媽告訴我,老家的黃鶴樓叔叔過世了。其實,黃鶴樓叔叔不姓黃,而姓李,是我本家的堂叔,只不過年輕時,他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所以村裡人給他起了一個雅號,叫黃鶴樓,所以村裡的小孩全都記住了,當然也包括我。
  • 微小說:老家的鄰居
    剛才的電話是老家一個親戚打來的,想借點錢,家裡出了點事,急需用錢。我的記憶隨著模糊的視線回到了過去,回到了饑寒交迫的八十年代末。那時候我才五六歲的樣子,跟著爺爺奶奶住在一個破舊的院子裡。別的小朋友都很害怕他,唯獨我,有時間就跑到他身邊聽他講故事,他似乎有說不完的故事。那個時候真難忘,三爺一個人幹農活,手裡攢不了幾個錢,還經常給我買幾顆糖吃。小夥伴們都很羨慕我。對於一個留守兒童來說,三爺像父親一樣關心我,照顧我,尤其給我講了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故事,讓我的童年變得五彩斑斕。
  • 一個鴨梨的故事, 至今難忘
    講的是,一個樸實的故事!在鄉下,快過年了,爹剛想歇下,小孩的城裡親戚帶來消息,要搬新家讓小孩父親去城裡幫忙搬東西,小孩爹有力氣經常幫親戚們幹點活。清晨,天蒙蒙亮,娘塞給小孩幾個熱乎乎的紙包著的糯米糰子,讓他們父子二人路上餓了吃。還給了孩爹幾元錢,讓他回來時買點糖和鞭炮,快過年了,給拜年的小孩分點糖!
  • 互動話題丨下雪天,勾起了你哪些難忘的回憶?
    即日起,將令你難忘的冬雪回憶告訴我們老家有句俗諺:正月十五雪打燈。每年也就是那麼巧,元宵節前後,總會來一場鵝毛大雪。大家最愛冒雪結伴去廣場走九曲黃河陣。那陣彎彎曲曲地躺在雪地上,物質不豐的年代,所謂的黃河陣,只五六十平米,簡單用木柵圍一圍。可是夥伴們走在裡面,仿佛要徵服克裡特島上的米諾斯迷宮,進陣的時候是個孩童,出陣時,就變了英雄。離家讀書後,才知道,原來雪也是一種雕塑材料。
  • 渾身煙火味的老家故事
    昨天下午,雨過天晴,老冒心情大好回老家。邊開車邊回想著老家發生的一幕幕,生活在老家的父老鄉親,雖然苦過累過煩惱過,吵過打過算計過,但仍舊設法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今天,當年的故事主人公有的還算年輕,有的依然健在,有的已經故去。
  • 故事:聊齋故事:吝嗇鬼不會有好下場的,神秘道士略施小計,教他做人
    故事的絕妙之處在於視角的轉換,先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寫賣梨人、道士和圍觀群眾,最後解開謎題時,又轉到賣梨人的第一視角,來發現種梨、分梨、砍樹的過程。不一會兒,在眾目睽睽之下,只見一棵嫩芽破土而出,漸漸長大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梨樹。轉眼間,梨樹開花結果,道士摘下梨子,送給周圍的人吃。然後,他又用鏟子把梨樹砍斷,扛著梨樹,不緊不慢地離開了。[萬目攢視,見有勾萌出,漸大;俄成樹,枝葉扶蘇;倏而花,倏而實,碩大芳馥,累累滿樹。]
  • 難忘的牛奶情結
    因為他知道我心中一直有一個難忘的牛奶情結。說起來這個情節,還牽扯出小時候的那個難以忘懷的小故事。從前,老輩人的俗語中留這樣一句話,叫「小孩記吃不記打」。事實還真的就是這樣。我小時候是一個淘氣包,外號叫假小子。總會在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做點出格的事。70年代的時候,我還很小,十歲左右吧,那時奶奶還健在。
  • 珍珠鳥少女和梨樹少年被傀儡師選中,同為傀儡材料的他們墜入愛河
    玲瓏艱難的從地上翻過肥嘟嘟的身子,只見方才她一心想要救治的那棵梨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淺綠色的影子。
  • 難忘糯米飯一一併非杜撰的故事
    這種尷尬沒有維持太久,糯米飯大約吃了半個月就結束了,在我記憶裡留下深刻的、難忘的印象。寫到這裡,我突發奇想,象我們這群數百學生,同時每天每餐連續吃了半個多月糯米飯的事情,可能是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事。按照現在時麾的說法,至少也該破個什麼記錄吧。那時糧食緊張,有糯米飯吃本身就是件很幸福的事。糯米是學校千方百計為了改善學生生活想方設法弄來的。
  • 農村靈異故事集之無頭黑影
    這天傍晚,夜幕降臨,天快黑了,我奶奶準備去屋後上廁所,剛走出門口,就看到院子東南角的梨樹旁,好像站著一個人。起初奶奶以為自己眼花了,看錯了,便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向那棵梨樹,那個黑影仍然站在梨樹旁一動不動。天太黑了,有些看不清,奶奶便向前走了幾步。對著梨樹喊到:「誰啊?誰在那裡?」,可是沒人回應。
  • 追憶往事:青梅竹馬的女人死後,老家屋後的河邊,詭異的事情難忘
    她死後一周的有天大早上,我就接到鄰居的電話,說我奶奶找我有事,因為那時候我住在縣城,不在老家了,奶奶就給我說,她夜裡聽到屋後河邊有人在哭,聲音很大,聽著像玉的聲音,玉就是我那青梅竹馬,還說一夜斷斷續續聽到很多次!
  • 聊齋故事:吝嗇小氣的賣梨人,捨不得一個爛梨,卻損失了一車好梨
    ,隨後又轉頭對小乞丐說:「他不給你沒關係,來來來,我來給你種上一顆梨樹,立馬叫你吃到梨」。這時圍過來很多看熱鬧的人,摳門李撇著大嘴,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小乞丐確是不相信老道的話說到:「謝謝道長好意,這梨樹豈是說種就能種出來的」。老道沒說話,只是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一個小鐵鏟,然後一邊在地上挖坑,一邊對小乞丐說:「莫急莫急」。
  • 老家故事|傻哥哥
    「天南海北孟津人講述老家故事」系列篇,今日編發禪心的老家故事——《傻哥哥》。大病初癒後哥哥依然不肯打擾我們的生活,獨自回了老家。每次回家看他,總笑著說自己沒事兒,生活的很好。
  • 老家的故事——魏新建
    我的老家在山東微山縣夏鎮一個靠近湖邊的小村莊。  1958年的秋天,微山湖發大水,爺爺來信說老宅已被水圍,房子即將泡塌。那年我已經懂事,父親急忙帶著我和妹妹坐火車回老家,到薛城再轉汽車。  趕到汽車站才知道公路已被水淹,汽車不通了。
  • 小說中難忘的情節:祁醉的白色手機,賀朝的背影,嚴峫的臭美
    一部好的作品,不僅要有經得起推敲的劇情和邏輯,還要有令人難忘的名場面,其效果也非常好,給作品增添趣味性的同時,也給讀者們留下討論的空間,一舉兩得。白色手機從拿到開始,飛機上給戰隊成員看,去做手術還要講故事給醫護人員聽,生怕別人不知道這背後還有一段情。青團是普普通通的青團,故事卻是祁醉能講三天三夜的故事,不僅如此,還開著直播說,按照書中的設定,那可是好幾百萬人在線吃狗糧,怪不得賀娘娘就算喝醉了,也要馬上趕到基地阻止祁醉,回去的路上還罵罵咧咧,祁醉是真的不讓人省心。
  • 民間故事:老家有個幽默的「小仙」
    在我的老家,老人常講一個叫「倒騰窮」的故事,只不過老人也說不清這位「倒騰窮」到底是神還是鬼怪。在老人家的描述中:「倒騰窮」每天挑著一副擔子,擔子兩邊的筐裡裝滿金銀財寶,夜深人靜時出來,把錢財送給需要的人家,把東西倒騰來倒騰去,所以村民就叫他「倒騰窮」。
  • 懷遠故事:龍身徐傳奇
    說起這龍身徐,故事傳說真不少!風水先生聞訊,連連擊掌:「好、好,妙、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你今年大梨樹栽活一百棵,徐姓即可坐朝廷!」徐姓族長大喜,隨即買來一百棵大梨樹,挑選百十人挖穴澆水栽種,可是到了秋天,那一百棵大梨樹,只有九十九棵成活。「天意,天意,天意哪!」徐姓家家唉聲嘆氣:「人頂鍋,驢騎人,魚打鼓,就差梨樹未栽成!」從此心灰意冷,徹底斷絕了朝廷夢。鬥轉星移,時光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