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晁蓋,花式搶戲,為什麼吳用智取生辰綱會翻車?因為自私二字

2020-09-03 讀書的小猹



1、為什麼選擇軟取?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把時間調回到動手劫取之前,七星坐在一起開碰頭會。

晁蓋一臉誠懇的向智囊吳用請教:「吳先生,我等還是軟取,卻是硬取?」

軟取,那就是動腦子、下黑手,硬取就是動刀子、正面剛,軟取還是硬取,這是個問題。

但這對於吳用來說,壓根就不叫問題好嗎?在戰略取向上,吳用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軟取。

那您說說看,吳用為什麼選擇軟取?其實明眼人都知道,來硬的才是一了百了的好吧。

晁蓋七星中,晁蓋、劉唐、公孫勝,就算不是一等一的高手,三打一也能幹掉楊志吧。

三阮武藝就算次一點,那衝上去突突了挑擔的士兵,那問題也不大,而且很輕鬆的好吧。

如果七星真的是衝上去來硬的,對楊志押運團隊進行滅口,我相信今年的生成綱,依舊會是懸案。

因為首先沒人去報案,其次沒人能夠指證兇犯,最後沒人提供相關線索。

就算事後案發,官府在黃泥崗發現楊志等人屍首,就他們這一身打扮,官府會重視嗎?

這就是一群客商,誰能想到是押運生辰綱的?既然都想不到這層,官府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破案?遙遙無期去吧,就算何清當人證又能怎樣?關鍵是沒有壓力,他會聽何清那套嗎?

破的了就破,破不了拉倒,反正上頭沒有壓力,下邊幹嘛賣命,一來二去就成懸案了。

晁蓋一夥自然不會暴露,甚至如果晁蓋做的絕一點,直接在黃泥崗毀屍滅跡,就更沒線索可言了。



如果來硬的,對於晁蓋一夥而言,有一千種好處;但對於吳用而言,就沒任何好處了。

因為吳用肯定不會上去火併,儘管他身上帶著武藝,但要說真的殺人,那是需要勇氣的。

會武藝和敢動手,是不相干的兩碼事,別看吳用壞的透透的,但真的拿刀砍人,那得壞事。

舉個例子,這就跟新兵上戰場一樣,別看平時各科目訓練都很優秀,但那說到底就是演戲。

真要上了戰場,飛機大炮轟隆隆的響,遍地殘屍血水,心理素質再好,他也扛不住啊。

但劉唐、三阮乃至公孫勝就不一樣,劉唐、三阮是幹私商的亡命徒,公孫勝也是江湖老油條。

您從他後文對付何濤追兵時,那股要趕盡殺絕的狠勁,您就能看出來他不是心慈手軟的料。

所以真要選擇開打,那肯定就沒有吳用什麼事了,晁蓋帶劉唐他們,一波流莽過去就行了。

吳用只有在邊上看熱鬧的份,那既然吳用不能親自上場的話,那請問劫取生成綱之後。

吳用能分到多少呢?多勞多得,楊志押運小隊,都是別人幹掉的,吳用自然撈不到多少。

那如果撈不到多少,自己提著腦袋去劫取,有什麼意義呢?既然要幹,肯定要幹大的。

在戰略選擇上,肯定要選最符合自己利益訴求的軟取,通俗點說,就是分贓最多的智取。

因為整個智取計劃,是我吳用一個人想出來,你們都是負責執行的,那肯定我功勞最大。



您看成功劫取生辰綱後,書上有這麼一句話:「那計較都是吳用主張,這個喚做智取生辰綱。」

所以選擇智取的話,吳用必然是首功,也必然分的最多的贓物,這更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所以儘管來硬的更保險,但是吳用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來軟的,因為他想當主導啊。

說到這裡您想到了誰?那個被吳用坑害的楊志唄,兩人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只能我的功勞最大,從押運或者劫取中獲利最多,所以最後幹的都是殊途同歸的蠢事。

押運生辰綱和劫取生辰綱,本身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可這倆人非得把問題複雜化。

押運的人要作妖喬裝打扮,劫取的人非得選擇風險更大的智取,都是作死界的小能手。

2、攛掇三阮,架空晁蓋

吳用要想當智取生成綱的主導,他最大的敵人不是楊志,而是他要依附的扛把子晁蓋。

在晁蓋拍板同意劫取之後,吳用立馬告訴晁蓋,你莊上的人不能用,因為他們不保險:

「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

為什麼晁蓋家裡養的莊客不能用?真的是因為他們不夠重心嗎?顯然不是這麼回事。

後文晁蓋燒毀莊園跑路時,儘管有莊客選擇離開,但大部分莊客,選擇了同生共死。

有的莊客選擇跟著吳用押運財產:

吳用……叫五六個莊客……監押著五七擔,一行十數人,投石碣村來。

有的莊客則跟隨晁蓋斷後,做好了跟圍捕官兵血戰的準備,壓根就不帶當慫貨的:

晁蓋叫莊客四下裡只顧放火,他和公勝孫引了十數個去的莊客,吶著喊,挺起樸刀,從後門殺將出來。

從這裡來說,晁蓋家裡養的莊客,至少有一部分,絕對是忠心耿耿的,值得任用的。



但是吳用卻全部一票否決了,吳用為什麼不用晁蓋家的莊客?因為莊客不聽吳用指揮唄。

莊客只認晁蓋當主人,如果在決策過程中發生衝突,吳用選擇智取,晁蓋非要來硬的。

那您說一同參與劫取的莊客,會支持誰的選擇?毫無疑問就是晁蓋嘛,那是自己的主人。

所以吳用為了獨攬大權,自然不會任用晁蓋的莊客,不會去製造任何一個反對派。

相反他選擇拉來三阮當外援,是因為三阮多厲害嗎?厲害是肯定的,但也不是離了他們不行。

最關鍵的選擇因素是,他們都被吳用拉來入夥,他們更大程度會支持吳用,聽吳用的安排。

更何況三阮在此之前,就跟吳用關係處的不錯,要真是起衝突了,您說他們會幫誰?

所以吳用的這種奪權心理,跟楊志簡直是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只有我能當團隊話事人。

其他人誰來都不好使,楊志的團隊裡有地位更高的老都管,但是楊志非得要押運全權:

「他是夫人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奶公,倘或路上與小人彆拗起來,楊志如何敢和他爭執?」

團隊只有一個人能當老大,那就是我楊志,你別我地位高,我也得想法把你整下去。

吳用也是這個德行啊,他的團隊裡有個扛把子晁蓋,晁蓋江湖地位比他高,他也得想法架空。

大哥你的人不能用,他們都是有反骨的二五仔(其實就是不聽我的話),所以咱們得找外援。

然後就把晁蓋給架空了,三阮是他拉來入夥的,劉唐、公孫勝是外人,沒有誰是晁蓋心腹。

晁蓋在團隊裡就是個吉祥物,真正的話事人和主心骨是吳用,因為這都是他算計過來的。



3、花式搶戲,自尋死路

如果真的就是智取下蒙汗藥,其實官府破案的機率也不大,畢竟押運團隊不認識他們。

只要官府不是挨家挨戶的排查,兩個做眼的虞候根本指認不出案犯,線索是大海撈針。

但關鍵就是吳用搶戲作死,最後看似成功的劫取,實則漏洞重重,直接導致後期崩盤。

吳用帶著團隊踩點住店的時候,負責前臺登記的何清,自然而然的詢問他們的身份信息。

此時壓根就沒有出鄆城縣的地盤,而晁蓋又是縣裡的名人,十個有八個都認識他。

根本不應該讓晁蓋露面,但是既然已經露面了,你掩飾起來就沒意義了,還不如直接坦白。

所以何清登記詢問的時候,要麼就讓晁蓋化妝打扮,要麼直接報上晁蓋的名字就好。

可是那邊晁蓋還沒有開口,吳用卻跳出來搶戲了,編了一個在何清看來很蠢的虛假身份:

「我等姓李,從濠州來販棗子,去東京賣。」這是吳用主動跳出來搶答的。

因為何清認識晁蓋,但吳用還編一個假身份,自然會讓何清生疑,最後成為破綻。

那您說吳用為什麼要搶戲呢?是他怕晁蓋回答不上來嗎?肯定不是。

因為幾人出發之前,一定會確定虛假身份,咱們姓李,濠州人,去東京賣棗。

晁蓋聽到何清詢問的時候,或許認出來他曾經投奔過自己,所以也在考慮要不要說實話。

因為如果晁蓋聽到詢問,就立馬按照編好身份回答的話,顯然就是無縫銜接,輪不到吳用插話。

但是吳用還是插上話了,那就說明這之間有空隙,晁蓋在想著如何作答,直接說瞎話肯定不行。

但是晁蓋還沒有想出來個所以然,吳用就跳出了搶答了,晁蓋只好將錯就錯,希望何清不認識自己。



那吳用為什麼要搶答?因為他時刻想著自己是主導,你們都得聽我的,提醒眾人我才是團魂。

其實就是顯著他能了唄,就跟楊志一路上恐嚇眾人,說路上有多少劫匪一樣,都得聽我安排。

吳用也是這種心理,你們要是回答指定出錯,只能我幫你們回答,咱們才能順風順水。

結果就是他這個搶答暴露了,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說得就是吳用。

4、後話:失敗的智取

從當時的結果看,智取生成綱是成功的,但是從很快案發來看,吳用的智取很失敗。

因為這不是一起完美犯罪,一旦官府認真盤查,只需要十天不到的時間,就能查到晁蓋頭上。

吳用的前戲與收尾工作,做的簡直就是一攤稀爛,事後完全意識不到緊張,還在晁蓋家喝酒。

但是這也沒辦法,誰讓吳教授自視清高,跟楊志一樣覺得我最牛,我出手絕對沒事呢?

這倆貨真就是作死界的難兄難弟,都想取得頭功,獲利最大,還要團隊一把手,顯著自己最能

結果就是作死做大發,一個稀裡糊塗丟了生成綱,一個生成綱還沒暖熱乎,就雞飛蛋打落草了。

所以我想說,無論事情做起來有多簡單,一旦涉及個人利益分配,都是解決不了的難題。

楊志是這樣翻的車,吳用也是這樣翻的車;自私在人性中,本身就是無解的。



其實生成綱這個局,真的就沒有贏家:

楊志搭上前途,吳用七人落草,白勝被捕,濟州知府罷官,何濤殘廢,黃安被俘慘死。

梁世傑損失十萬貫,蔡太師被亂民打臉,王倫被火併,鄧龍被火併,另有一千五百名濟州府官兵死傷……

大概唯一獲利的人,就是提供線索的何清了,他拿到了十兩銀子的懸賞……

(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梁山老大晁蓋換宋江,吳用的位置,為何坐的一直很穩
    吳用第一次出場,是他聯合阮氏三雄和晁蓋,七星聚義劫取生辰綱。之後上梁山,吳用攛掇林衝怒殺王倫,幫助晁蓋成為梁山大頭領,也使得他們有了落腳之地。在宋江上梁山之前,吳用短暫的擔任二把手。吳用是個軍師型人才,沒有晁蓋和宋江那樣具有號召力,永遠不能當老大,只能做個副手。
  • 晁蓋為什麼接納了叛徒白勝?
    吳用精心策劃的智取生辰綱事件存在著兩個漏洞,一個是方圓百裡鼎鼎有名的晁蓋親自出馬,在住店的時候卻沒有報上真正的名字。另一個是小人物白勝明明是去賣酒卻說是賣醋。於是一張大網悄悄地向晁蓋攏來。而此時的晁蓋卻渾然不覺,每日只是與吳用、公孫勝、劉唐三人喝酒慶賀。如果不是鄆城縣的押司宋江得知消息及時趕到,恐怕這件事的主謀都會被一網打盡。晁蓋等人得知消息後,連夜逃往了石碣村,最後上了梁山泊。
  • 晁蓋為何會死得不明不白?一是沒「讀懂」林衝,二是高估了吳用
    那麼在梁山核心層內,宋江還真沒辦法架空晁蓋了。且有了林衝為輔助,對吳用的也會有牽製作用。須知,對於梁山這類集團來言,老大身邊的合理搭配,從來都是一文、一武!可晁蓋卻根本沒意識到過這問題,默許了吳用和公孫勝排在林衝之上。只因這哥倆是劫持生辰綱的七星團隊人員。這就說明了晁蓋的小團夥意識太嚴重,不懂平衡術。
  • 水滸傳:智多星吳用是否真的「無用」?
    吳用在智取生辰綱之前,是一個鄉村教授,說白了就是鄉村教師,沒見過什麼大世面。這就導致了,吳用沒有什麼大局觀面,用的計謀都是些雕蟲小技,甚至可以說是下三濫。為了達到目的,什麼蒙汗藥、坑蒙拐騙都能用上。比如智取生辰綱,用蒙汗藥迷倒了楊志等人,做事沒有什麼下限。書中對他形象的描述是「眉清目秀,面白須長」,一個典型的美男子,也符合軍師的身份。
  • 吳用(上):才華撐不起野心的狗頭軍師,有小聰明,無大智慧
    看見吳用這個打扮,就想起來咱們有時候在路上開車,看見前面那個車後窗玻璃上,貼一行字叫:有熊出沒,當心!因為這裡面它包含兩層含義,一個呢,我是個新手,你要原諒,還有一個呢,我不但是新手,而且還是個比較生猛的新手,你要被我撞上,那對不住了,你要吃大虧。
  • 水滸傳中,軍師吳用真的很沒用嗎?答案很明顯
    而吳用作為軍師,自然有他的優勢,但是很多人從他名字當中, 會認為吳用是個沒用的人,或者說只是一個聰明,擅長挑撥離間卻沒什麼本事的小人。沒什麼本事,從他出場幾次用計就能看出,如生辰綱,在他之前劫走生辰綱的人,始終沒被發現。吳用一出計,幾天被破案了。本是儒家弟子,卻只是個落第秀才。學問見識也可見一二。
  • 生辰綱之謎(中):關於"生辰綱大劫案"的3個秘密
    》繪畫:張品操可能有的讀者剛剛打開電梯,so,先回顧一下上集內容:(1)晁蓋方面,劫取生辰綱的團隊組建和籌備工作——"智取"生辰綱,一開始就不科學到極點;(2)楊志方面,在正規黑幫、正經土匪的常規操作下,楊志押送計劃相當科學的——他沒料到,濃眉大眼的晁蓋也會用蒙汗藥這種江湖上最不齒的手段;(3)駁陰謀論·其中最反智,
  • 《水滸傳》被讀反了:梁山主張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晁蓋
    武松說道: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這是《水滸傳》第一次出現「招安」二字。但是,晁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不敢斷定這個夢是否可保萬無一失。於是,便找吳用商量。按照施耐庵的設計,吳用才是真正的北鬥七星群中的星宿。因為劫取生辰綱是道家七星的行動,所以,實際領導人應當是當時星煞排位最高的吳用而非晁蓋。正因為吳用是劫取生辰綱的實際領導,所以,他在得到晁蓋的情報和七星之夢的暗示後,立即前往石碣村說服阮氏三雄撞籌。
  • 如果梁山再次火併,八人幫晁蓋,二十七人幫宋江,為何晁蓋會贏?
    宋江上梁山那一刻起,晁蓋的成名就進入了倒計時,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晁蓋的直爽或優柔寡斷造成的:在宋江第一次挑釁的時候,晁蓋就應該暴起還擊,在宋江羽翼未豐的時候將其除掉。有讀者認為吳用投靠宋江後就不會出手幫晁蓋,這咱們得看是啥時候:吳用原本不認識宋江,宋江用「九天玄女天書」拉攏吳用也是後來的事情,宋江剛上梁山的時候,吳用只會幫晁蓋而不會幫宋江。
  • 為什麼晁蓋非要拉白勝參與劫生辰綱?真是白勝出賣了七人?
    吳用一聽,便說這是上天的安排,而當晁蓋提及白勝時,吳用立馬便說夢中的白光,便是白勝這人,於是欣然同意入夥。然而,當我細細品讀、仔細玩味「智取生辰綱」的前後故事時,便會覺得,拉白勝入夥,並非拍腦袋草率決定的。我們不去說夜夢北鬥這樣的「玄學」,只從人性和故事情節出發,來分析這件事。二、深層分析(1)白勝會自願入夥嗎?會!
  • 死,或許是晁蓋最體面的結局
    比不上晁蓋。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晁蓋是名副其實的老大。晁蓋為首,加上白勝,一共八人。劉唐報信兒,公孫獻圖,吳用出主意,最後都是晁蓋拍板,大家一起幹事兒,漂亮地劫了楊志押送的生辰綱。玉米是明朝才引入中國的,至少還有100年晁蓋帶著吳用他們上梁山後,林衝也被晁天王的領袖氣質所折服。第二天就把梁山第一代主人王倫給咔嚓了,騰出位子讓給晁蓋。比起王倫,晁蓋強很多。
  • 晁蓋讓劉唐送的金子,真是給宋江朱仝雷橫的嗎?這是一石三鳥之計
    再有一個便是,吳用其實不認識宋江的,而作為晁蓋的心腹弟兄,結義兄弟,為什麼這麼久的時間,吳用都不曾見過宋江呢?可見,宋江和晁蓋的關係其實也只是泛泛之交,絕對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要好!一直到朱仝、雷橫晚上去晁家莊捉拿晁蓋,這當中最少有六七個小時的時間,晁蓋只是讓人將贓物生辰綱轉移到了石碣村,而自己卻沒有逃,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因為晁蓋對宋江的消息還沒有那麼相信!
  • 梁山之主的晁蓋葬禮,偽君子和真小人的狂歡,你是否也為其悲哀?
    但有一點,他為什麼劫生辰綱的時候,去找的是晁蓋,而是不是宋江?一來,宋江小日子過得很舒服,哪裡肯來上山落草?二來,以宋江的脾氣就算上山,肯定也不會直接奪了王倫的位子。每一步都是在玩小心思,提升自己的威信,繼而架空晁蓋的權力。這一點上,或許其他武夫看不明白,或許也有人看破不說破。但有兩位心知肚明,一位就是智多星吳用,另一位是入雲龍公孫勝。
  • 水滸中公孫勝為什麼要上梁山,你以為他是為了錢?快醒醒吧!
    當初七人計劃智取生辰綱的時候,劉唐見晁蓋時帶來的只是生辰綱的初步消息,但他連生辰綱的押送路線都已經搞清楚了。公孫勝道:「貧道已打聽知他來的路線了,只是黃泥岡大路上來。」這就很能說明一些事情了。這個問題就得從他為什麼參與劫生辰綱一事開始說起了。晁蓋、吳用、三阮等人劫生辰綱的動機,是為了錢。但他不是。他一開始求見晁蓋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不是為了錢財而來,他只說有十萬貫金珠寶貝要送與晁蓋當見面禮。那先生哈哈大笑道:「貧道不是為酒食錢米而來。我覷得十萬貫如同等閒,特地來尋保正有句話說。」
  • 梁山的小人物,晁蓋、宋江信任他,排名比李逵高,監視眾人隱藏深
    前一年的生辰綱,半路上被強人劫走,劉唐行走江湖,消息靈通,認為生辰綱是不義之財,取之天經地義,但自己孤掌難鳴。聽聞山東鄆城縣東溪村的託塔天王晁蓋,武藝過人,是位好漢,便前往東溪村商議大事,結果半路醉臥靈官殿,被巡邏的都頭雷橫發現,雷橫看劉唐面相兇惡,便將他當作惡人緝拿。
  • 從《水滸傳》中生辰綱被劫談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
    《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重點寫了楊志押送生辰綱被劫的經過,給人的直觀感覺是吳用的的足智多謀,其實梁中書的用人失察及班子配備和楊志缺乏領導才能是生辰綱被劫的主要原因我認為,就從生辰綱被劫這一事件來看,在幹部選拔任用中可供借鑑的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不能憑自己的喜好用幹部。
  • 晁蓋宋江對比一下就一清二楚了(上篇)
    大哥本質上是罩人的,一是要強大;二是要有錢或會帶著別人賺錢;三是要願意去罩別人,否則光自己一個人享受不關心別人也不會有人追隨。你看這幾條晁蓋都符合。 所以他很自然就聲名遠揚。豈知緣法卻在保正莊上得會。只是保正疏財仗義,以此天下豪傑都投門下。」 於是,機緣一到,生辰綱來了,要劫持得組建團夥,他就自然而然當了這個團夥的大哥。 好像他天生就是當大哥的人。 二、晁蓋又缺了點當大哥的東西 晁蓋缺了大哥的哪種東西呢?且看原文。 晁蓋聽了大喜,顛著腳,道:「好妙計!
  • 晁蓋的8個舊部,7人進入了天罡,為何還說宋江打壓晁蓋舊部
    吳用,也倒向了宋江,這讓宋江的實力遠超晁蓋,在梁山上晁蓋被宋江給架空了。這些派系中,晁蓋派最和宋江關係微妙,晁蓋派屬於梁山元老派,主要成員是吳用、公孫勝、林衝、三阮、劉唐和白勝,而宋萬、杜千等,也屬於梁山元老,但他們是王倫舊部,和晁蓋關係一般,所以不算晁蓋派。
  • 價值十萬貫的生辰綱,僅因一味蒙汗藥就丟了?背後原因發人深省
    然而,頂著炎炎烈日千辛萬苦走了大半路程,卻在黃泥崗被晁蓋吳用等人用藥麻翻,把生辰綱劫了。乍一看,好像吳用的計謀高深,料無不中,楊志中招似乎勢在必然,其實不然。此時二龍山是鄧龍一夥,桃花山是李忠、周通據著,都聚得五七百嘍囉,打家劫舍。而押解生辰綱的隊伍能安然無恙的走到黃泥崗,足以說明楊志「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相機行歇的安排是相當成功的。那為啥到了黃泥崗就翻車了呢?無他,只因楊志這一路所為,所積攢的矛盾在黃泥崗來了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