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書收買了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要送到東京蔡太師府上,作六月十五日的生辰賀禮,楊志負責押解。途經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崗、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等強人出沒的去處。然而,頂著炎炎烈日千辛萬苦走了大半路程,卻在黃泥崗被晁蓋吳用等人用藥麻翻,把生辰綱劫了。乍一看,好像吳用的計謀高深,料無不中,楊志中招似乎勢在必然,其實不然。
梁中書
梁中書的生辰賀禮,去年就被劫了一次,至今賊的蹤跡全無,今番又來十萬做壽,以蔡京當朝太師和梁中書一郡諸侯的身份地位,這事兒鬧的江湖都聳動了,說群賊蠢蠢欲動也毫不為過。此時二龍山是鄧龍一夥,桃花山是李忠、周通據著,都聚得五七百嘍囉,打家劫舍。而押解生辰綱的隊伍能安然無恙的走到黃泥崗,足以說明楊志「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相機行歇的安排是相當成功的。那為啥到了黃泥崗就翻車了呢?
無他,只因楊志這一路所為,所積攢的矛盾在黃泥崗來了大爆發。
八星聚義謀生辰綱
楊志在梁中書府上日淺,雖然武藝出眾,得到梁中書的青睞重用,但是並沒有因此在眾人中樹立威望,都管虞侯礙於使令,隨順楊志,但是心裡甚是不服。楊志為預防這種尷尬情況,堅持要梁中書授予押解隊伍的最高指揮權。然而,楊志把指揮權發揮的相當淋漓盡致,「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連老都管的面子都不給,張嘴就罵,陳說環境險惡;打罵完又不會婉言撫慰,眾人因此離心。反倒是老都管,一句話就得到了軍鍵的擁護。
老都管道:「你們不要怨悵,巴到東京時,我自賞你。」眾軍漢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
老都管埋汰楊志託大
但凡當領導,一定要恩威並施,能展威,也施恩。威展而令行禁止,恩立而眾人擁護,如此驅策時人才會心甘情願、盡心盡力為你服務,甚至在關鍵時得人死力。梁中書懂得這個道理,陽穀縣縣令懂這個道理,所以在派遣護送珠寶去東京時都說「抬舉你,重重賞你」。楊志顯然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古語說物必先腐,而後蟲生。楊志一味的仗勢打壓,傷害了軍鍵的心,也把自己孤立起來,軍心解體,吳用等人得以乘隙用藥,把那十萬貫民脂民膏,不費吹灰之力就搬走了。
軍鍵湊錢買酒
中國人做事,向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備,事無不諧。天時地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隨順,不可強違,人和則是全靠個人平時經營。楊志押解生辰綱,不得天時,沒有地利,馭眾只靠威勢,有罰無賞,動輒打罵,全無撫慰,都管虞侯以下軍鍵,無不怨悵。人和已失,縱然沒有吳用等人用藥,稍微來個三五百嘍囉,發一聲喊,只怕軍鍵都沒有戰鬥力了吧。
黃泥崗事發後,眾人統一口徑,說楊志勾通賊人把珠寶劫了去。
這鍋楊志背著,沒有人說冤吧?
1.參考書目:施耐庵.水滸傳.鳳凰出版社.Kindle版本.
2.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