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長期以來,我國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速列車的耐磨輪軌,輸送海底石油的無縫鋼管等高品質特殊鋼還依賴進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掌握電磁攪拌系統的核心技術。在湖南大學,羅安院士領銜的團隊,歷經二十多年攻關,成為了該領域的世界排頭兵。一個又一個的電器控制製造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已成功應用於首鋼、武鋼、寶鋼等國內外兩百多家企業與國防單位。不僅扭轉我國高品質鋼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還出口到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羅安院士的團隊也獲得了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
由此可見,推進高質量科技創新,必須要著力培育高素質人才隊伍。本期節目邀請到湖南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譚立剛;湖南大學人力資源處副處長何敏以及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王林共同探討湖南科技創新人才的困境與破局。
如何搭好人才梯隊?
2019年,我省新當選兩院院士7名,與2015年持平,為歷屆最多的兩次,我省院士中有9人為省領軍人才,此外,6人獲國家「傑青」資助,13人獲國家「優青」資助,人數均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湖南人才成績單十分亮眼,但也面臨不小困境。科技創新不是一勞永逸的,是一個不斷持續,不斷迭代的過程。當我們形成一個優勢學科之後,人才能否持續輸出非常關鍵。
湖南大學人力資源處副處長何敏表示,湖大也曾經遭遇過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但十三五以來,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的創新,2016年以來,共引進了700餘名教師,其中90%為3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
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譚立剛則提到,省科技廳根據人才隊伍建設引進、培養、使用三個維度和我省實際需要,以實施重大標誌性人才工程為抓手,建立了體系完備且定位明確的高層次科技人才支持體系。
如何留住人才?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人才的引進是一項需要長久發展的舉措。王林教授指出,目前世界範圍的人才爭奪十分激烈,有的企業甚至為了挖到一位頂尖人才而買下了其所在公司。
湖南大學人力資源處副處長何敏認為,要想留住人才,必須給他施展才華的舞臺。湖南大學在職稱評定等方面就沒有設置年齡等限制。在湖大,甚至有30歲左右的正教授,可見學術氛圍的開放。
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譚立剛談到,要給科研人員更多的平臺與空間。省科技廳一方面對引進人才,特別是入選了國家和省人才引進計劃的專家領銜的科技重大專項、重點項目和創新平臺,給予傾斜支持;另一方面簡化統籌科技人才計劃,簡化申報流程,改進科技人才項目評審,優化科技人才經費使用,建立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績效評價制度。同時,還建立廳領導與高層次科技人才常態化的一對一聯繫服務機制,為高層次科技人才提供「菜單式」服務。
王林教授認為,未來還要轉變思路,人才要由「移植」轉向「深耕」。企業可以直接到高校預定人才,在其求學階段就開始定向培養。
當前全球競爭格局面臨深刻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進程形成歷史性交匯,應對新形勢新變局,科技界肩負著前所未有的重要歷史使命。深挖人才潛力,才能激發創新活力!
更多精彩 敬請關注
今晚18:20 湖南經視
漢王酒業《經視觀察》
特別鳴謝
漢王醬香 潤澤東方
漢王酒業冠名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