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牽絆和思念

2020-10-10 遼寧李志新

故鄉,是田家大爺和大奶的笑臉。歲月悠遠,小村荒涼,艱辛的日子壓彎了老人的脊梁,卻榨不幹心裡的甘泉。

故鄉,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牽絆和思念。走了老的,來了小的,燒了一代又一代的紙錢,化了一輩又一輩的青煙,小村莊,總是香火不斷。

故鄉,是一條九曲十八彎的小河。從村頭到村尾,夏漲冬旱,從清流潺潺,到今天的若隱若現,流走的是大山裡的泉,流不走的是東家長,西家短。

故鄉,是新舊交錯參差不齊的紅黑瓦房。從早先的土坯茅草,飛出麻雀長出青苔,幾代人陸續搬進瓦房,住起來心裡自然亮堂堂。

故鄉,是河邊的幾棵老樹。槐花白,冬青綠,春夏秋冬慢慢去。小孩常在樹下跑,老人圍樹吹牛皮。

故鄉,是村東頭周家老叔的一匹駕轅老馬。吱吱呀呀,踢踢踏踏,喊啞了老叔的嗓子,急白了老嬸的頭髮。

故鄉,是張家的鵝與李家的鴨。張家的小子趕出鵝,李家的丫頭攆出鴨,嘎嘎嘎,鵝與鴨子不分家,小子和丫頭不見啦!

故鄉,是七姑家院裡的一隻板凳狗。兒女不如狗,長大離家走,盼兒早成才,想兒白了頭。

故鄉,是八姨家的一口大鍋灶。大鐵鍋,水泥臺,殺年豬,燒乾柴。

故鄉,是一座冬暖夏涼的菜窖。大白菜,紅蘿蔔,土豆蛋,一鍋烀。

故鄉,是三舅家一盆盛開的蟹爪蓮。三九屋外寒,三舅屋裡暖,花開紅豔豔,日子比蜜甜。#今日頭條攝影大賽##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嚴志剛@傅擁軍

相關焦點

  • 把脈風雲,他們日復一日地為我們保駕護航
    一個賽道平均長400米,各個賽道不同位置都要測,為的是積累數據和經驗,為精確預報打下基礎。」有團隊成員說,「一天下來要在山上工作四五個小時,行走將近兩萬步。」「觀雲測天」, 在許多人的想像中是一種浪漫的體驗。但對基層氣象員而言,卻是日復一日地觀察、維護。
  • 【達斡爾傳說故事】戰馬返故鄉的傳說
    戰馬返故鄉的傳說是清乾隆年間的傳說。 這匹馬因千裡跋涉,日夜奔跑,回到布特哈故鄉時已變得皮包骨頭馬主親戚嘆道,連馬都思念故鄉,更何況是遠離故土的親人啊。 清乾隆年間戰事頻仍,較大戰事都有大量達斡爾族子弟離家遠徵,此傳說反映出達斡爾族人對無休止的戰爭的無奈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 大家有和我一樣的苦惱麼
    酒過三巡,一番天玄亂轉,廁所就成了我們第二故鄉,好不容易挨到回家,卻在半夜三更醒來,怎麼也無法入眠。人啊,何苦要為難自己呢。發現這一標題:17歲少女當伴娘喝醉後在酒店房間不幸身亡 這個教訓太慘痛除了為新聞中的這個少女深感痛惜外,總結自己人生,在國企裡當了個小幹部,每月掙那麼4K工資,時不時的還得出去應酬,有時喝的爛醉如泥,給老婆、孩子帶來無盡痛苦,同時又在傷害著自己革命的身體,曾幾何時,我對這種生活深惡痛絕,想離開單位,自謀出路,但想著家庭的生計,雖然我收入不高,但好在還能養家,而始終不能下定決心,就這樣,日復一日
  • 《故鄉又走了一位可親可敬的老人,他是我的堂哥》
    抬頭向遠方的故鄉遙望,禁不住思念起生我養我的地方,那裡又走了一位可親可敬的老人,以後回老家再也看不見他慈祥的容顏,再也聽不到他親切的喊我乳名:「翠妹妹,什麼時候來的? 想起春節我和老公還去看望他 憶往昔,我帶著父母雙親和他去曲阜旅遊的場景,歷歷在目! 回去的時候他還說:「等你們過好了,我領著你嫂子再來玩!」可是諾言沒有實現:嫂子兩年前走了,現在他又離開了人世! 故鄉的老人一位位悄然離去……從此陰陽兩隔,永遠永遠都不會再見!
  • 《雲邊有個小賣鋪》催淚的同時,讓人不由得思念自己的故鄉
    沒有轟轟烈烈的人生壯舉,有的只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生命中的悲歡離合,以及生命裡那純真的愛戀。故鄉就是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雲邊小鎮的小賣鋪,劉十三千辛萬苦想要離開的地方劉十三說:「考取清華北大。遠離王鶯鶯,去大城市生活。」
  • 小說:時光飛逝,年復一年
    時光飛逝,年復一年,平安小朋友如今已經是個小學生啦。小學生平安很小就知道自己家裡跟別人家不大一樣。比如,很小的時候他只有媽媽沒有爸爸,再比如,後來他有了爸爸,但他的爸爸媽媽卻並不住在一起。「跟你和媽媽在一起的記憶就很好。」「那媽媽為什麼不跟你在一起?」「因為爸爸……做錯了事。」「那你認錯了嗎?」「嗯。」「媽媽原諒你了嗎?」「大概……還沒。」小平安皺眉,下結論,「那一定是你犯的錯太大了,媽媽脾氣最好的了!」「是,你媽媽……很好,她,特別的……好。」
  • 故鄉紀事(小說)
    故鄉紀事瑞子我知道,我與故鄉越來越遠了。即使偶爾回家,也只是想走走兒時的鄉間小路,聞一聞熟悉的泥土味道。但故鄉卻面目全非了,完全沒有了兒時的童趣。昨日的澇池早已夷為平地,沒有了蛙鳴,沒有了嬉鬧。那棵兒時常常依偎著的古槐早已風燭殘年,不知了去向。
  • 《陳情番外141》之魏無羨:負一世牽絆,才是圓滿
    長久不變的只有摯愛,以及他帶給自己的牽絆。藍忘機是魏無羨一生的念想,他給魏無羨的牽絆是兩個孩子,以及獨自等候的16年間的一地心酸。藍忘機把思追和程澤傳來的信息忍了下去,若是讓魏無羨在此時知道幾個孩子做了些什麼,他定會控制不住自己又鬧騰起來。
  • 從《白狗鞦韆架》到《暖》:看「傷感」與「悲涼」中的初戀和故鄉
    此時的暖跛著腿,面容枯槁,已經嫁給村中的啞巴,井河為此感到深深的愧疚……《暖》的故事情節,主要以暖遇到的三個男人為明線,以鞦韆為暗線展開;在影片的表現手法上採用了插敘,多處穿插「我」(井河)的自述,在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上均展示了初戀的美好和井河對故鄉深深的眷戀。
  • 莫言:把天下的故事放入故鄉的籃子
    一個作家,他的故鄉的語言對他後來文學語言的形式有著舉足重輕的作用。儘管我用普通話寫作,但是我的村莊的語言,我的鄉親們的口語,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到我的小說敘述語言,因為作家在講述故事時,他要使用自己具有個性的獨特的語言。這樣的語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 「井」是故鄉情
    對故鄉的記憶,莫過於那幾口曾養活村子裡上千口人的老井。「缸裡沒水了……」,隨著母親的吆喝,父親便擔著一對大木桶朝離家最近的一口水井走去。那一口井是方的,成井字形,井口比較大,不知道是地下水還是附近農田的水從井底下浸進去,我至今都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反正出水量特別大,是半個村子的生命之水,只要不是夏天,隨時都是滿著的。
  • 故鄉往事:尺蠖
    圖片來自網絡(1)歸途 2018年十一假期,我和妻兒一道返回闊別已久的故鄉 彼時寒露漸濃,秋意凜冽,故鄉在一片豔陽中顯得孤獨而悲愴。 返鄉第一天,家人告訴我說,文刀伯去世了。 這些年來,村子裡陸續有或年邁或不那麼年邁或熟悉或不那麼熟悉的老人死去,隨著眾多各奔前程的年輕人辭別故土遠赴他鄉,原本就空曠悽清的故鄉顯得愈發寂寥而落寞。
  • 讀《水滸傳》,了解宋朝清明節|故鄉的清明儀式感教我敬畏生死!
    而在我的故鄉河南,清明節是非常有儀式感的。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有一個清淡憂傷的清明的早晨。幾乎每一年的清明我都會想起那個畫面。那時我大約三四歲,早晨起床時,晨陽已經灑滿大地。我走出大院門,抬頭便看到,兩枝柳樹條分別插在大門兩側,嫩綠的葉子格外醒目,風一吹,隨風搖動!我感到十分好奇又新鮮。馬上跑到父親面前問他:爸爸,今年為什麼門口要放柳條呀?」
  • 思念和遺憾,是心裡會呼吸的痛
    後悔地喊著,如果不接三輪,給兒子開,兒子就不會出事;如果那天不讓兒子獨自開車去集市,兒子就不會死……無限的思念,遺憾,如同活「病毒」一樣,變成了會呼吸的痛,時時侵蝕著他們的心;窒息著他們的呼吸;撕咬著他們的靈魂!
  • 可傳說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傳說這吳剛的妻子在家不安分,耐不住寂寞,這吳剛或許不解風情吧,他的妻子背著給他戴了綠帽子,和炎帝之孫伯陵在一起幹了見不得人的事情。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情很快被吳剛知到了,作為一個有血性的男人,他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麼?
  • 《悠長假期》故事背景設定:亞特蘭大和達爾文
    和卡爾夫王國不同,亞特蘭大是一片土壤肥沃、糧食充沛的國度。哪怕受到了幾十年前那場酸雨的波及,國內動物半人化情況嚴重,但憑藉著皇室多年以來的積累,開倉賑災了幾次,國內的糧荒情況很快就被平息了下去。為此,卡爾夫王國的新國王特地派遣使團,前往亞特蘭大考察,並希望得到亞特蘭大皇室一定程度上的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