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手錢財如水流?古今三故事,道出敗財因由

2020-09-10 十方讀史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取之不道會怎樣?有人素來厭酒,為何招來酒孽,突然嗜酒?有差吏很會寫狀子,賺了很多錢,卻終被消耗一空,這中間有怎樣的故事?大疫期間,有商家賣口罩就賺了上千萬,卻因一個意外,使到手的錢財轉眼即空。古今三個小故事,為您道來敗財因由。


一念之差 招來酒孽敗財


浙江崇德縣姜應兆平日為人謹慎厚重,素來厭惡喝酒,而且絕對的滴酒不沾。他在鄉裡教學,跟隨他學習的學生有很多。


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個醉倒的鄰人,於是扶他回家。無意中,姜發現鄰人袖子裡有些銀子,於是趁鄰人酒醉偷偷竊取,佔為己有。


當天夜裡,有一學生在他家裡讀書,忽然聽到有人推開門戶。那人準備進來,說:「這家主人德行有虧,上帝以他平日為人謹慎,不忍心這麼快殛殺他。姑且派我來作祟為孽。」


次日天亮之後,學生將此事告知姜應兆,姜聽了以後,深感震驚和恐懼。從此,他莫名地染上嗜酒的毛病,常常沉溺於醉鄉裡,與之前判若二人。


就這樣過了半年,他買酒所耗的錢和原來竊取的錢財差不多。老師整天嗜酒,難以教學,那些跟隨他學習的學生也都散去了。他失去了經濟來源,家境變得拮据起來。姜的家人苦口婆心地勸他戒酒,他也聽不進去。


一天,姜應兆來到一家酒肆,遇到一個女子想要和他淫奔。姜獨自思量:「以前我因為一念之差,淪落到這個地步。人生短暫,轉眼即逝,怎能容我再繼續錯下去?」他堅拒那名女子,不想再做不義之事。


一天夜裡,他做夢夢到一神明。神明說:「我就是酒孽。因為你以前竊取別人錢財,所以特來耗你。昨天,你拒淫女私奔,做了善事。上帝命我回去了。」


天亮之後,姜應兆就恢復了原先厭酒的狀態。老師不嗜酒,學生們又都回到了他的身邊。姜家家境也日益好轉,變得殷實富足起來。


取財不義 陰差派妓破財


清朝時,獻縣有一個官吏王某,因其知道刑法,很會替人寫訟狀,為人開脫罪責,他因為這樣賺了很多錢。然而,王某每次積到一筆錢,必然會發生意外,使到手的錢財迅速消耗一空。


縣裡的城隍廟有一個道童。一天夜裡,行走在東西二側的廂房之間,看到兩個鬼吏正拿著帳簿在核算。其中一個鬼吏說:「他今年得到的錢比較多,該用什麼辦法銷掉這筆帳?」正當沉思之時,另一鬼吏說:「一個翠雲就夠了,不用太麻煩。」


由於在城隍廟經常遇到鬼,道童也習以為常,也不害怕,只是他不知翠雲是誰,也不知他們為誰銷帳。


過了不久,縣裡出現了一個妓女名叫翠雲,王某非常寵愛她。為了她,積蓄耗費了八、九成,最後還染上了惡瘡。王某到處求醫問藥,好不容易治好了惡瘡,結果最後那筆積蓄也蕩然無存。


有人算了一下,王某靠寫訟狀賺取的錢財,約有三、四萬金。然而,不僅錢財轉眼成空,王某後來也突然發狂暴亡,家裡連幫他買棺材的錢都沒有。


發國難財 現世遭友騙


取財不道,很容易破財,不只發生在古代,在現代也有實例。2020年初,中國發生大瘟疫。國內一些商家看準商機,大批製作口罩,成為最火熱的產業鏈。商家投資口罩製作,形成暴利、扭曲的市場。正常情況下,口罩成本低廉,價格適中。但在疫情下,成本只有幾塊錢的普通口罩,被炒到上百塊錢。


筆者認識的一名商家搭上了這波風潮,他製作口罩銷往歐洲和中國其它地區,短短三個月,就賺了上千萬元。這位商家在疫情期間迅速暴富,手中有了資金,就想投資再賺大錢,繼而與友人合夥,籤了一個融資項目。


商家完全沒想到,信任的友人竟然捲款而逃,直接騙走他七百多萬。簡直像是飛來橫禍,來得太快太猛,商家一夜之間氣得倒下了。


在生意圈,有很多商人很會賺錢,但他們無論怎麼賺錢,都信奉一條:不賺國難財。至今仍有不少人深信不疑,趁人之危的錢不符合道義,不能賺。


文中的三個小故事,跨越古今,變換了時空,變換了場地,不過都講著一個不變的道理,不義之財,來得快,去得也快。不義的德行,不配得到福分。正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誠哉斯言。


(事據:《太上感應篇圖證》、《閱微草堂筆記》卷1

相關焦點

  • 到手錢財 為何如水流?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取之不道會怎樣?有差吏很會寫狀子,賺了很多錢,卻終被消耗一空,這中間有怎樣的故事?大疫期間,有商家賣口罩就賺了上千萬,卻因一個意外,使到手的錢財轉眼即空。古今2個小故事,為您道來敗財因由。
  • 民間故事:成由勤儉敗由奢
    張文久父母早喪,王運澤是張文久父親打小一塊長大的朋友,見張文久如此奢侈,他總是勸他:成由勤儉敗由奢,再多的錢也經不起如此折騰。張文久總是說:叔,沒事,您侄子的生意大著呢,再怎麼花也花不窮?再勸他,他就不耐煩了:「叔,如果人人都勤儉節約,您的生意誰來照顧?那還不得很快就關門呀!」王運澤不說話了。
  • 故事:老財主見錢眼開,偷了窮人家的「聚寶盆」,可把他老婆氣壞了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一天,他聽說本庄窮小子晏三得了個聚寶盆,便叫狗腿子去打探。狗腿子到了晏三家,一邊無話找話一邊四下裡張望,也沒發現什麼,突然晏三家的狗從外面進來,就在豬欄門口的一個盆子裡吃食,狗吃飽了,盆子裡的食還不見少。於是便報告了東家。錢財主一聽,那一定是聚寶盆了,心中大喜,立即想出一個主意。吩咐狗腿子去買一個和晏三家一樣的盆子。到了晚上去偷換回來,放在大廳裡。
  • 岷州故事:洮水流珠之別傳
    岷州城北的洮河,一到了冬天,有顆顆圓溜溜的冰珠,堆堆擠擠,歷歷落落地流淌,人們稱它"洮水流珠",是岷州一大奇觀。他離家出走,十三年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連他的孩子是怎麼生的也不知道。特別是他的父親鯀,苦心治了九年水,為了堵住橫流,盜竊了上帝的一些堵水的"息壤",便被上帝誅殺在羽山。大禹傷心於父親的被殺,悲憫人民的災難,子承父業,繼續治水。沒有工具,這水可是怎麼治法?
  • 聊齋故事:老木匠捉鬼
    徐州的生意人於財,因生意賠本,把房子抵押,家中錢財所剩不多,只好在郊外低價買下一處宅院。一天,於財的兒子于謙出恭,走出茅房,忽然目睹,至牆壁走出幾個身軀只有一尺多的怪物,只見它腦袋龐大,面目猙獰,四肢卻是細小如柴棍。于謙大駭,逃離。驚慌告知於財。於財從不信鬼神一說,遂至那牆壁前觀看,卻是四周靜悄悄的,哪有什麼妖孽。
  • 追回歷史:黑虎泉的虎頭何時由一變三的?
    噴湧吐水的是虎頭,這與多數濟南人的理念相符:既然叫黑虎泉,過去泉池上方有黑虎廟,廟內供奉趙公明,此神座騎正是黑虎,加之泉水噴湧聲震如虎……怎麼就成「蟲八、蟲夏」呢?當然,這也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難纏帳」。
  • 一個古老的李子故事\無處不在的生活的智慧
    這個故事引人發笑,也讓人沉思。其實過於節儉的人,中外古今都有。一提吝嗇這個詞,我腦子中就閃出了老葛朗臺的樣子,巴爾扎特的名作《歐也妮.葛朗臺》中,吝嗇鬼老葛朗臺這個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他空有萬貫家財,卻過著連乞丐都不如的生活。吝嗇、貪婪、狡詐又冷酷。對自己的女兒也吝嗇異常。家財的作用在老葛朗臺身上一點價值也沒有體現出來。
  • 這對夫妻為了騙人錢財,曾把話講絕,因果報應,如今他們哭慘了
    如適當飲酒,則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改善睡眠,贏得身心健康。反之,如果嗜酒如命,逢場必喝,逢喝必醉,必然會極大地損害身心健康。同是酒,於健康有好有壞,這便是因果的關係。有因才有果,良好的因素,便得出美好的結果;反之,因素不良好,自然也就不會有好的結果。關於因果報應,在這對騙子夫妻身上,更體現得淋漓盡致,下面給大家講講這個現實故事。
  • 故事:「貓人」馬有財
    而在這些民間小故事的背後,也隱藏著很多的寓意,警惕後人要引以為戒。今天筆者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也有深刻的寓意,希望各位朋友看過故事之後,都能有所啟發。書歸正傳,咱就開講小故事:90年代那會,全國迎來下海經商的大潮。很多人放棄鐵飯碗加入到這經商做買賣的浪潮之中。
  • 故事:婦人路上被馬賊掠走錢物,卻不想一柱香後,那馬賊卻遭報應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引以為鑑!
  • 因收下親戚送的這些禮物,才保住性命
    因這種求取錢財的行為多在秋天進行,時人便將其稱為「打秋風」。其名始於五代,相沿於以後各代,《儒林外史》中有「張世兄來打秋風,甚是可厭」之句,可見這是官場一種十分討厭的陋習。話說賈莊有個賈雲飛,參加3年一次的鄉試後考上了舉人,家人自然十分高興。大擺宴席後,其父賈旺財便安排賈雲飛四處打秋風。
  • 茂財老漢和他的養子
    廣財看著劉老漢的反應,猜測著劉老漢的心思。見大半天不發話,他沉不住氣了,「啪」的一聲放下碗筷,兩隻胳膊肘往膝蓋上一搭,沉著臉說:「抱人家娃幹啥啊?」茂財軟軟地說:「秀秀這肚子不爭氣,我看也生不出個一兒半女了,要個女子,養大了,招個上門女婿,我老了也是個依靠,也能頂個門戶。」「要人家娃哪如養自個娃!」廣財抬起頭衝著茂財說,「我跟前三個,你把老三給你領回去。
  • 《大宅門》的衰敗:白景琦的錯,是不該「視金錢如糞土」
    ,白萌堂老爺子雖然沒顯露出這種特質,但是從血緣理論上他多少有點連帶責任,所以白家祖孫三代都出了「散財童子」。白敬業是承繼了他姥爺和他三大爺還有自己親爹的「優良」傳統,將敗家是發揮的淋漓極致。夾在中間這一代的白景琦那更是一言難盡。
  • 故事:識人:難到極點都不愛財,日後必然發跡
    」系列之11】識人:難到極點都不愛財,日後必然發跡‖老家許昌重耳到了自己房間,領班來了:「公子,水燒好了,先洗個澡吧。」重耳一聽,挺感動,看人家曹國多熱情,唉,人跟人差距咋就那麼大呢?不過,現在餓得半死:「先吃飯吧。」「洗完澡,換了衣服,有國宴啊。」重耳到浴室,水已經燒好,搓澡女工也已經等候在那裡。脫了衣服,重耳跳進桶裡開始洗澡。洗著洗著,一扭頭,看到窗戶那裡不對勁。
  • 傳說偃師三村廟
    師雲軒聽說了此事,心裡暗自盤算著,要是這多年的老朋友,因為錢財之事鬧翻了天,豈不惹鄉親們恥笑。於是,師雲軒就去找謝盼財,說,「想當初,咱們兄弟仨崇尚信義,就好比那桃園三結義,眾鄉親都是仰視我們。現如今,如果因為重利輕義,咱們就此分道揚鑣,以後還怎麼立足於鄉親們之間?」謝盼財聽罷,自覺羞愧難當,忙不迭地說道,「師兄,您不要說了,是我說話傷人,我加倍償還賈兄就是。」
  • 故事:艄公渡孝子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2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今天筆者給大傢伙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小故事。故事大體講的是:一位孝順的男子,因給母親治病,跑到百裡地外的郎中家裡求藥。回來時卻遇到渡河漲水,船夫皆不敢渡河。卻有一位艄公,得知他為母求藥的孝心後,不假思索就渡他過了河。男子跪倒在地,感恩他的救母之恩!
  • 叔叔因名字被嘲笑半輩子,奶奶無奈道出真相,叔叔頓時泣不成聲
    正因如此,有次叔叔跟鄰居發生了矛盾,叔叔佔了下風,被對方罵道:看你名字,生歸生歸,以後生的就是龜兒子!奶奶立馬打斷他的話,思緒仿佛回到過去,道出了往事。三兒,娘懷你那年,正趕上鬧饑荒,餓死了不少人,家裡的米缸早早就空了,老鼠在裡面都餓死了
  • 聊齋故事:敗家子索債
    豫州的秦財乃是本地首富,他以前也是家境貧寒的人,因多年前,他得了一筆不義之財,方才富裕。多年前,他至外地辦事,那地方正鬧饑荒,大地一片荒涼,餓殍載道。他急匆匆欲要回去,在路邊看到一個將死之人,懷裡緊緊地抱著一個褡褳。秦財目睹,想著他都要死了,卻是死死抱著這個褡褳,裡面定有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