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江湖的人,想的幾乎都是自己揚名立萬,就像是宋江沒事兒就仗義疏財,那是好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及時雨的大名,武松成功打虎以後,也成天將「打虎武松」的名號掛在嘴邊。不過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宋江那樣的財富,也沒有武松那樣的武功,應該如何才能揚名立萬呢?
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拜一個好大哥,在經典港片《古惑仔》裡,陳浩南那麼厲害的人物,他想要威鎮銅鑼灣,那也得有大B哥提攜。
而在《水滸傳》的江湖裡,若是沒有足夠厲害的大哥,莫說揚名立萬,就連好好活下去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比如說韓伯龍,拜了相對弱小的朱貴為大哥,被李逵二話不說就給殺了,都沒地兒講理去。
那麼像李逵那樣拜足夠強大的宋江為大哥,結局又會如何呢?李逵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牢子,因為拜了宋江為大哥,導致江湖上無人不知黑旋風的兇名,算是成功地揚名立萬,可惜最後宋江去世之前,為了防止李逵破壞自己的名聲,還專門騙他喝了毒酒,那結局也算不多美妙。
總而言之,在《水滸傳》的江湖裡,大哥是必須要拜的,但是倘若大哥的能力太差,罩不住人,那你可能還沒出門就沒了;就算大哥的能力很強,但是品行不那麼好,對兄弟不怎麼講義氣,那麼你固然可以在江湖上揚名立萬,然而只怕最後被自己大哥給弄死了。
所以說,拜大哥傍山頭這件事,實在是一個危險性很大的技術活,韓伯龍與李逵都做得不怎麼好,而做得最好的顯然就是在梁山上存在感很低的兩兄弟:童威童猛。
童威童猛雖然也上了梁山,在108將中排名分別魏第68位、第69位,名義上還是需要聽從排名第一位的宋江的號令,但在實際上,他們從沒將宋江當老大,而他們真正意義上的老大也從來都不是宋江,而是早就認識了的混江龍李俊。
童威童猛這兩兄弟都是潯陽江邊的人,從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來看,應該家境算不上特別好,因為他們幹的是販賣私鹽。古代販賣私鹽是一種很大的罪名,到達一定數量就是死刑,像著名的程咬金就曾經因為販賣私鹽而被抓過,因為大赦天下才得以出獄,所以不是家境特別貧寒的人,基本不會幹這個事情。
童威童猛販了私鹽到江州來賣,而江州這裡的大私鹽販子就是李俊,童威童猛大概是在拜碼頭的時候,得以見識到了李俊的功夫,於是便索性跟在其身邊一起做事,算是拜了李俊為大哥,而不再是自己單幹。
這些長在潯陽江的人,本來就或多或少懂得水性,何況是李俊、童威、童猛這種把頭別在褲腰帶上「做生意」的人,在生死危機的刺激下,他們自然是將水性鍛鍊得極其純熟,哪怕是驚濤駭浪的大江裡,也能夠伏水駕船,因此他們就在水上搞私鹽運輸,有時候還兼職打劫,成了揭陽一霸。
後來宋江路過揭陽時,結識了李俊、童威、童猛等人,此後一起上了梁山泊,不過李俊等人在共同遵守梁山號令的同時,還是維持了揭陽的這個小團體,而李俊則一直是童威、童猛的大哥。
童威、童猛之所以上了梁山泊,也不過是跟隨大哥李俊的步伐而已,並非是真心佩服宋江,而李俊也確實是一直都有將童威、童猛當作自己的兄弟照看,他們之間的義氣比宋江對李逵的義氣要深厚多了。
在徵伐方臘的時候,李俊帶著童威、童猛出去查看敵情,不小心被太湖的水匪費保四人活捉,眼看三人就要一齊被殺,李俊說的是:「今日是我連累了兄弟兩個,做鬼也只是一處去!」作為大哥的他非常自責,主動承擔起自己領導錯誤的責任,並且表示一起承擔後果。
反觀宋江,他在得知自己中毒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兄弟們的前程如何,而是怕自己死後的名聲被李逵連累,於是他立刻把李逵叫過來,把李逵給毒死。同樣是大哥,孰高孰低,可以說是一目了然。
童威、童猛對李俊的回覆也很有意思:「哥哥休說這話,我們便死也夠了。只是死在這裡,埋沒了兄長大名。」死有什麼大不了,我們本來只是兩個不起眼的私鹽販子,是大哥帶著我們享受人生,現在死也算是賺了,只是可惜大哥還沒有來得及真正的建功立業。
這就是真正的兄弟,每個人都是為對方著想,願意為對方付出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像宋江那樣,專門為自己著想,讓對方為了自己而付出生命。
當然,最後童威、童猛的結局也挺好,費保認出了李俊,不僅沒有傷害他們,並且結義為兄弟,在梁山破了方臘以後,一起去到海外,幫助李俊成為了暹羅國王,而始終跟隨在李俊身邊的童威、童猛兄弟也得以善終,成為了國之重臣。
參考資料:《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