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2020-07-24 明月文齋

混江湖的人,想的幾乎都是自己揚名立萬,就像是宋江沒事兒就仗義疏財,那是好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及時雨的大名,武松成功打虎以後,也成天將「打虎武松」的名號掛在嘴邊。不過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宋江那樣的財富,也沒有武松那樣的武功,應該如何才能揚名立萬呢?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拜一個好大哥,在經典港片《古惑仔》裡,陳浩南那麼厲害的人物,他想要威鎮銅鑼灣,那也得有大B哥提攜。

而在《水滸傳》的江湖裡,若是沒有足夠厲害的大哥,莫說揚名立萬,就連好好活下去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比如說韓伯龍,拜了相對弱小的朱貴為大哥,被李逵二話不說就給殺了,都沒地兒講理去。

那麼像李逵那樣拜足夠強大的宋江為大哥,結局又會如何呢?李逵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牢子,因為拜了宋江為大哥,導致江湖上無人不知黑旋風的兇名,算是成功地揚名立萬,可惜最後宋江去世之前,為了防止李逵破壞自己的名聲,還專門騙他喝了毒酒,那結局也算不多美妙。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總而言之,在《水滸傳》的江湖裡,大哥是必須要拜的,但是倘若大哥的能力太差,罩不住人,那你可能還沒出門就沒了;就算大哥的能力很強,但是品行不那麼好,對兄弟不怎麼講義氣,那麼你固然可以在江湖上揚名立萬,然而只怕最後被自己大哥給弄死了。

所以說,拜大哥傍山頭這件事,實在是一個危險性很大的技術活,韓伯龍與李逵都做得不怎麼好,而做得最好的顯然就是在梁山上存在感很低的兩兄弟:童威童猛。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童威童猛雖然也上了梁山,在108將中排名分別魏第68位、第69位,名義上還是需要聽從排名第一位的宋江的號令,但在實際上,他們從沒將宋江當老大,而他們真正意義上的老大也從來都不是宋江,而是早就認識了的混江龍李俊。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童威童猛這兩兄弟都是潯陽江邊的人,從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來看,應該家境算不上特別好,因為他們幹的是販賣私鹽。古代販賣私鹽是一種很大的罪名,到達一定數量就是死刑,像著名的程咬金就曾經因為販賣私鹽而被抓過,因為大赦天下才得以出獄,所以不是家境特別貧寒的人,基本不會幹這個事情。

童威童猛販了私鹽到江州來賣,而江州這裡的大私鹽販子就是李俊,童威童猛大概是在拜碼頭的時候,得以見識到了李俊的功夫,於是便索性跟在其身邊一起做事,算是拜了李俊為大哥,而不再是自己單幹。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這些長在潯陽江的人,本來就或多或少懂得水性,何況是李俊、童威、童猛這種把頭別在褲腰帶上「做生意」的人,在生死危機的刺激下,他們自然是將水性鍛鍊得極其純熟,哪怕是驚濤駭浪的大江裡,也能夠伏水駕船,因此他們就在水上搞私鹽運輸,有時候還兼職打劫,成了揭陽一霸。

後來宋江路過揭陽時,結識了李俊、童威、童猛等人,此後一起上了梁山泊,不過李俊等人在共同遵守梁山號令的同時,還是維持了揭陽的這個小團體,而李俊則一直是童威、童猛的大哥。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童威、童猛之所以上了梁山泊,也不過是跟隨大哥李俊的步伐而已,並非是真心佩服宋江,而李俊也確實是一直都有將童威、童猛當作自己的兄弟照看,他們之間的義氣比宋江對李逵的義氣要深厚多了。

在徵伐方臘的時候,李俊帶著童威、童猛出去查看敵情,不小心被太湖的水匪費保四人活捉,眼看三人就要一齊被殺,李俊說的是:「今日是我連累了兄弟兩個,做鬼也只是一處去!」作為大哥的他非常自責,主動承擔起自己領導錯誤的責任,並且表示一起承擔後果。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反觀宋江,他在得知自己中毒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兄弟們的前程如何,而是怕自己死後的名聲被李逵連累,於是他立刻把李逵叫過來,把李逵給毒死。同樣是大哥,孰高孰低,可以說是一目了然。

童威、童猛對李俊的回覆也很有意思:「哥哥休說這話,我們便死也夠了。只是死在這裡,埋沒了兄長大名。」死有什麼大不了,我們本來只是兩個不起眼的私鹽販子,是大哥帶著我們享受人生,現在死也算是賺了,只是可惜大哥還沒有來得及真正的建功立業。

這就是真正的兄弟,每個人都是為對方著想,願意為對方付出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像宋江那樣,專門為自己著想,讓對方為了自己而付出生命。

童威童猛存在感超低,為何卻能得以善終?他們的老大從不是宋江

當然,最後童威、童猛的結局也挺好,費保認出了李俊,不僅沒有傷害他們,並且結義為兄弟,在梁山破了方臘以後,一起去到海外,幫助李俊成為了暹羅國王,而始終跟隨在李俊身邊的童威、童猛兄弟也得以善終,成為了國之重臣。

參考資料:《水滸傳》

相關焦點

  •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暗示好漢離開宋江,卻只有6人明白,得到善終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暗示好漢離開宋江,卻只有6人明白,得到善終。抓住了方臘,魯智深立了大功,在馬上要班師回朝接受封賞的時候,宋江想讓魯智深還俗之後宋江又提出給魯智深建一座寺廟,魯智深卻說自己心已成灰,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魯智深已經看透了宋江和宋朝朝廷,回去必定會遭受加害,不回去反而能夠落得個囫圇屍首。
  • 宋江被高俅、蔡京等毒死後,為何倖存的梁山眾兄弟無人替他報仇
    然後我們逐一看下,他們會不會為宋江報仇。文中所述,宋江得勝歸來,宋江看了部下正偏將佐,止剩得三十六員回軍。李俊、童威、童猛兄弟,假裝生病,自投化外國去了,後來為暹羅國之主。童威、費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職。武松,不願回京受封,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後至八十善終。燕青,拜辭盧俊義後,當夜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貝挑著,竟不知投何處去了。不知所蹤,或者逍遙於江湖之中。突然發現燕青好聰明。
  • 假如宋江突然掛了,誰做梁山老大最好?此二人比盧俊義柴進更合適
    作為魚龍混雜的梁山泊,也只有宋江這樣裡外通吃兩面三刀的人才能撐得住場子。如果不是後來詔了安,被朝廷利用了,宋江真的是最合格的老大。假如宋江突然死了,誰來做扛把子最合適呢?正式排座次以後,盧俊義是第一副書記,作為接班人的地位存在的,所以他才是最有機會做第四任領導人的。
  • 唯一看破梁山結局的好漢,裝病離開宋江,最後在海外建國稱王
    李俊,原是廬州的船上艄公,經常與童威和童猛兄弟兩個人販賣私鹽,由於他終日在江上,所以水性極好,被稱為「混江龍」。李俊一直都知道宋江的大名,他認為宋江是一個好官,當宋江被刺配到江州時,途中經過揭陽嶺,李俊帶著童威和童猛兩個人躲在暗處,但是正好與宋江錯過,後來宋江差點被李立害死,正是李俊救了他,宋江與他成為了兄弟。
  • 水滸中這三人最早看透宋江,一人得道,一人逍遙,一人稱王
    而在其中,往往讓有志之士得以實現心中的報復,能成為名垂青史的人物。在周而復返的社會發展中,湧現出了大量英雄兒女,而在其中也不乏被時代浪潮淹沒的人。他帶領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雄霸一方,而又高開低走地向對朝廷俯首稱臣,逐漸磨滅殆盡了水滸群雄。不過裡面也不乏聰慧之士,能夠明眼看局勢,及時脫身,成就了自我。
  • 宋江為何不顧眾多兄弟反對,一意孤行地接受招安?他有難言的苦衷
    李逵是宋江的鐵桿兄弟,在宋江遇到危險時,李逵可以命都不要地前去救他,在絕大多數時候,李逵對宋江唯命是從,不敢有半點反抗,唯獨在是否接受招安這個事情上,李逵旗幟鮮明地對宋江表示了明確的反對。宋江在施展出要殺李逵的雷霆手段以後,態度又迅速軟化,將姿態放得極低,這就讓武松、魯智深等人無話可說了。宋江的初次試探並沒有成功,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依然鍥而不捨地推行接受招安政策,不顧武松、李逵、魯智深、阮小七等眾多兄弟反對,近乎是一意孤行地帶著梁山泊接受了招安。
  • 宋江晁蓋盧俊義,都不適合做寨主,唯獨此人可改變好漢的命運?
    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暴露出晁蓋低情商的弱點,難怪他做了那麼久老大,卻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心腹」,反而留下個「人傻錢多」的人設。放眼江湖,只有沒案底的盧俊義適合替宋江解決麻煩。晁蓋不是個好領導,宋江就是了嗎?從梁山好漢悽慘的結局來看,宋江更不是個合格的寨主,梁山好漢不過是他手裡的「快刀」,是能實現他報效朝廷、封妻蔭子願望的「棋子」!
  • 李俊成泰國國王后,為何沒將倖存的梁山兄弟接去享福?原因很簡單
    第一次是「及時雨」宋江因為殺了閻婆惜刺配江州,經過揭陽嶺,在催命判官李立開的黑店裡被一碗蒙汗藥麻翻了,正要開膛破肚,李俊第一時間出手救下了宋江。宋江感激之下,馬上和李俊結為兄弟,李俊也因此名聲大震。,被他們追著趕到了潯陽江,情急之下上了揭陽嶺另外一霸船火兒張橫的黑船,正要被張橫弄下水去淹死,李俊又第一個趕到救下了宋江。
  • 梁山好漢來自國內多個省份,為何沒有雲南、新疆和東三省的好漢
    除了山東鄆城的呼保義宋江、智多星吳用、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等山東「本地人」,其實還有許多來自外地的好漢。還有陝北的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河南孟州的金眼彪施恩、菜園子張青、母夜叉顧大嫂,安徽宿松的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等等地區,但是只要留心就可以發現,一百多個好漢中,唯獨沒有這三個地方的人,它們分別是雲南、新疆和東三省。
  • 宋江為何一直是梁山老大?因為宋江身邊有一人,梁山好漢都怕他
    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街頭巷尾,大金鍊子小金表的幫派頭頭身邊往往都跟著一個憨頭憨腦但是虎背熊腰、武力值爆表的小弟,其實不僅是在影視劇和街頭巷尾,我們熟悉的水滸傳中,仔細想想,也存在著這樣的人。既沒有武力值又虛偽的宋江為什麼能夠坐穩了一把手的位置?除了他心機深重之外,還不是他身邊有個武力值爆表的「好兄弟」李逵。
  • 梁山老大晁蓋換宋江,吳用的位置,為何坐的一直很穩
    沒有他,就沒有晁蓋上梁山,沒有他,就沒有宋江當老大。吳用始終是梁山的三把手,梁山老大和老二換了又換,就他的位置坐的最穩。之後上梁山,吳用攛掇林衝怒殺王倫,幫助晁蓋成為梁山大頭領,也使得他們有了落腳之地。在宋江上梁山之前,吳用短暫的擔任二把手。
  • 宋江是梁山老大,皇帝賜他的官職還沒他五個小弟高,這是為何?
    ,只不過讓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何宋江作為梁山老大,但得到的官職卻不是最高的,反而自己的小弟還比自己的官職高呢?本來梁山好漢個個勇猛異常,要頭腦有頭腦,要武力有武力,朝廷是很難降服他們的,但是宋江卻選擇了歸屬朝廷,對於朝廷來說,肯定要論功行賞,給個大官職意思一下,萬萬沒有想到,宋江就獲得一個武德大夫芝麻點大的官,雖然封賞的時候,頭銜挺多,聽起來官職也挺高,但其實沒啥用。後來的幾位小弟官職都比宋江的高。
  • 宋江的屁股,阮小七的腚
    宋江活捉了高俅,這麼個混帳東西,弟兄們想蹂躪一番,宋江退步了,好吃好喝好招待。結果是,高俅被放回去,並沒有把答應宋江招安的承諾當回事。別看宋江是大哥,但在招安的事情上他心態最弱,欲望總能牽著他的鼻子走。
  • 宋江如何取代晁蓋成為梁山老大?吸納人才、自我營銷,天生的領導
    那宋江如何從老二變成老大的呢?可別小看了這一步,從副到正,可是質的飛躍,很多人奮鬥一生,都沒有實現過這種飛躍。一個縣城公務員,擁有「呼保義」「及時雨」這樣的外號,可是絕非一般人能做到的。在傳統農耕社會中,「及時雨」就是救命雨,誰有苦難,他都可以幫助解決。一個「及時雨」,已經把宋江捧上天了。「呼保義」這個名字則更加厲害,「呼保義」有兩重含義,第一是謙虛。保義是保義郎的簡稱,在宋代保義郎是個很低的官職,呼保義就是「自呼保義郎」的意思,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 晁蓋的8個舊部,7人進入了天罡,為何還說宋江打壓晁蓋舊部
    ,而晁蓋陣營的吳用,也倒向了宋江,這讓宋江的實力遠超晁蓋,在梁山上晁蓋被宋江給架空了。晁蓋不甘心失敗,於是帶人去攻打曾頭市,好建些功勞提高自身威望,和宋江抗衡。但可惜,他這一去,就被人給射殺了。晁蓋死後,宋江在梁山眾多兄弟的支持下,坐上了梁山首領之位,但宋江成為新的梁山首領之後,將晁蓋舊部中的8位兄弟,其中的7人放進了天罡之列,為何人們還說,宋江在打壓晁蓋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