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年間,剡縣境內的西北部,有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叫李家莊。村東的一處竹籬茅舍內,住著相依為命的母子倆,母親李月娥60歲,已經是頭髮雪白,她不僅年邁體衰,而且,還是一個瞎眼的老太太。兒子40出頭,雖然長得牛高馬大,眉清目秀,卻是個跛子,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李家莊四周群山環抱,山上翠竹成林,村民們大多靠伐竹、賣竹為生,因此,李家母子的生活,過得十分艱難。
卻說深秋後的一個凌晨,李根悄悄起床,又悄悄地生火做飯,卻發覺米缸裡的米,已經所剩無幾了,為了讓母親睡個安穩覺,也為了不讓母親挨餓,李根飯也不吃,從抽屜裡取出一點散碎銀兩,一瘸一拐地向離家四十裡的陳鎮走去。等他汗流浹背地趕到集鎮時,時間已經過了晌午,肚皮早已唱起了「空城計」,又飢、又渴、又累的李根,就近找了一家餐館,他想:眼下,最要緊的是先填飽肚子,否則的話,回去時怎麼走得了許許多多的崎嶇山路,可一摸衣袋,不覺大吃一驚,銀子不見了。他驚慌失措地摸遍了所有的衣袋,還是一無所獲。想到自己大清早趕來買米,卻把銀子弄丟了。又想到家中還有年邁的瞎眼老母親,正等著自己買米回去燒中飯,他不禁放聲大哭起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哭泣聲驚動了前街後店來來往往的人們,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紛紛走過來問長問短,李根含著眼淚把丟失銀子的事情講了一遍,人群中有搖頭嘆息的,也有安慰他幾句後默默走開的,正當他傷心欲絕、不知所措之時,有一個中等身材、風姿綽約的少婦匆匆走來,對李根說:「這位大哥,你不要哭了,跟我來。」李根將信將疑地跟在她的後面走,穿過兩、三個店鋪,是一家「陳記米鋪」,婦人指著門前的兩隻布袋說;這裡是50斤大米,你挑回去,暫時度過難關,不過三天內,你一定要把袋子和扁擔還給我。還有,我這裡有一點碎銀,你先去買點東西填填肚皮.」李根滿含熱淚,不住地向那婦人連連道謝。
話分兩頭,卻說李母早上起來,正想燒早飯,揭開鍋蓋,卻發覺飯鍋熱乎乎的,她想;兒子肯定是燒好早飯後,到山上去砍毛竹了。她吃過飯,便心安理得地坐在門口等兒子。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了午後,還是聽不到兒子回家的聲音,她不由得焦急、緊張起來,於是,她柱著拐棍,戰戰兢兢地摸索著到各家去問,可大家都說沒有看見過李根,李母又走到村口的槐樹下等待,每次聽到有腳步聲響起,她都會急不可耐地一遍遍地問人家:「你們有沒有看見我的兒子李根?」後來,有個過路人說:「聽說今天西山塢的毛竹山上有個年輕人摔死了。」李母一聽這話,直愣愣地呆了半響,然後,頭一歪,便猝然向後倒去… …
李根回家後,得知母親因他而死,心裡萬分懊惱,卻也無可奈何。忙碌了三天,在眾鄉親的幫助下,李根才算把母親的喪事辦完了。幾天後,李根因為惦記著還扁擔的事情,就將兩隻布袋子綁在扁擔的一頭,興衝衝地翻山越嶺、緊追慢趕地往陳鎮而來,他一路行一路想:上次匆匆忙忙還沒有詢問人家的尊姓大名呢!這次可一定要好好地謝謝人家才是。不知不覺,眼見得陳鎮就在不遠處了。他的心裡一陣莫名的興奮和激動,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到一個山岔路口時,他忽然覺得有點內急,就奔向一處樹林茂密的地方解手,一抬頭,突然看見一顆樹下,吊著一個披頭散髮的女人,李根嚇得「媽呀」一聲就連連後退,過了一會兒,他壯了壯膽子,再次走上去,想看看這個上吊的女人到底是誰,是不是還能救。他一隻手抱住婦人的身子,另一隻手將繩子從樹上解開,待把婦人平放在地上,他用手指划過女人面前的頭髮,不覺駭然:這個人不就是那天送大米給自己的恩人嗎!她怎麼會在這裡自尋短見呢? 「大妹子,你醒醒,大妹子,你醒醒呀!」他一邊喊一邊拼命地搖晃起那個少婦,半晌後,婦人才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看見李根,她「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我的命好苦呀!」。李根忙問:「這是怎麼一回事?」而後,少婦抽抽搭搭地告訴他,她叫錢彩花,今年32歲,娘家是麻溪灣人,10多年前嫁到了陳鎮,丈夫叫陳大雷,以開米店為業。生活本來應該是過得蠻好的。可是,她的丈夫卻是個性情粗暴,喜歡沾花惹草的人,和村裡的一個寡婦眉來眼去多年,早就揚言要停妻再娶,由於自己過門以後一向循規蹈矩,丈夫一時找不到休妻的理由,只好恨聲作罷。前幾天,她看守著米店,聽見李根說丟失了銀子,又在街頭嚎啕大哭,一時動了惻隱之心,私下裡送了50斤大米給他,那知人多嘴雜,這件事,還是被好事的人,添油加醋地傳到了丈夫的耳中。出去討債的丈夫回來了,苦苦地向她追問這件事,她初時是矢口否認,後來,丈夫又逼她拿出家裡的那根扁擔,她自然是拿不出來,就無話可說了,丈夫就怒眼圓睜、暴跳如雷,噼裡啪啦就給了她三個巴掌,她的嘴角流血了。丈夫還是覺得不解恨,又抄起掃把柄惡狠狠地朝她身上劈頭蓋臉地打來,可憐手無縛雞之力的她,哪裡是丈夫的對手,她的身上是青一塊,紫一塊,慘不忍睹。丈夫打累了,又扔給她一紙早已寫好的休書。就摔門而去….. 泣不成聲的她,伸出顫抖的雙手,撿起休書,只見上面清清楚楚地寫道:立休書人陳大雷,系浙江剡縣人。多年前聘錢氏為妻。豈料過門之後,本婦多有過失,正合七出之條。情願退還本宗,聽憑改嫁,並無異言,休書是實,手掌為記。看罷休書,她是肝腸寸斷,想著自己的父母早在20多年前就雙雙離世了,家中只有一個哥哥,就一路哭哭啼啼、踉踉蹌蹌回到哥哥家裡,哪知這幾年哥哥不學好,整天和一群好逸惡勞的賭徒混在一起,一步步地誤入了歧途,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賭棍。早已將家中所有的財產揮霍一空。看見遍體鱗傷的妹妹突然回來,他不但沒有半點憐憫之心,連一句安慰的話都沒說,反而認為是平白無故地加重了他的負擔,就天天指桑罵槐。她回家的第二天,就將她以10兩銀子,許配給了村裡一個60多歲的老光棍。這個光棍不僅滿臉麻子,而且還是個禿頂,論起輩分還是他們兄妹倆的堂叔呢!當她得知這一切時,她苦苦地向哥哥哀求:「求你看在兄妹之情,不要賣我,等我身體好些了,我會自己養活自己的。」可是,鬼迷心竅的哥哥,哪裡聽得進她的一句話:「我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哪裡有飯食養你,等你身體好了,那要等到什麼時候?難道要我養十天、半月?」見哥哥如此決絕,她心中唯一的希望,在頃刻間徹底破滅了,想到自己一生命運多舛,想到母親在咽氣之前,曾經眼含珠淚,再三囑咐哥哥,一定要把年幼的妹妹撫養成人,長大後要記得給妹妹找一個好人家,而今,母親的遺言她還記得清清楚楚,可是,狠心的哥哥,為了一己之利,竟然將自己……想到這兒,一時間,她萬念俱灰、心如刀絞。這日,她趁哥哥不在家時,找了一根繩子偷偷跑了出來,一路上她哭哭啼啼、昏昏沉沉、跌跌撞撞,哪知竟走錯了路,誤入了深山老林之中,想想反正到哪裡都是個死,她就想在這裡一死了之……聽罷少婦如泣如訴講述,李根也禁不住淚如雨下:「大妹子,我對不起你了!都是我害了你呀!」而後,李根也向她講述了自己那天回家後,因為著急辦理母親的喪事,所以遲遲未還扁擔的原因。兩個人越說越傷心,越說越氣憤,越說越有惺惺相惜、相見恨晚之意……
一年後,當人們再次路過李家莊時,赫然看見李根家的大門上,貼著一個金燦燦的大紅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