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千萬不要和孩子一起住,那樣誰都不開心

2020-08-26 秋雨不眠夜

張阿姨退休後,兒子就結婚生子,她和老伴就擔負起看孫子的責任。

張阿姨老倆口搬進了兒子的家,這樣照顧孫子很方便,他們也是盡心盡力的為兒子疼兒子,買菜、做飯,給孫子買零食買衣服,所有的花銷也是出自他們的退休金。

兒子兒媳很懂事,對他們也尊敬也孝順,兒媳婦也時不時的給張阿姨買衣服,買小禮物,這讓張阿姨非常開心,這就是幸福啊。

三年以後,孫子上了幼兒園,張阿姨也感到輕鬆一點了。這個時候,兒子婉轉的告訴她:「媽,你看昊昊也長大了,我們倆都可以下班後接孩子,這幾年你和爸受累了,不如以後你們回去住,這樣也不那麼累了。」

張阿姨一聽,難過極了,這是「卸磨殺驢」呀,真是好兒子不如好媳婦兒,現在兒媳婦還沒趕我走呢,兒子卻嫌我了。

兒子見媽媽掉了眼淚,急忙說:「媽,我們離的又不遠,每周末我們都可以去看你,何必非要住一起呢?你和爸這麼年輕,為了我,已經失去很多,現在你們可以重新找回你們的愛好呀。」

張阿姨把兒子說的話對老伴說了,他老伴說:「這一定是兒媳婦的主意,我得問問他們,和我們住在一起,影響他們的生活了嗎?他們可以隨隨便便,可以無拘無束,我們是很開通的老人。」

父親和兒子談話之後,兒子也不忍心再說什麼,就和妻子商量,要過一過「無拘無束的生活。」

年輕人的生活,老年人不懂

周末,兒媳婦帶回幾個閨蜜,在客廳裡說說笑笑,一直玩到深夜才走,杯盤狼藉沒有收拾,也沒心收拾。

第二天早上,張阿姨把昨天的碗筷刷完以後,又做好了飯,兒子兒媳還沒有起床。兒子還特意起來告訴她,你和爸先吃,不要等我們。

此時的張阿姨和老伴已經是生氣了,但沒動生色。

快到中午了,兒子兒媳才起床,留的飯也沒吃,張阿姨看著剩飯,心想,這不是浪費嗎。

兒媳婦睡眼朦朧的要做飯,兒子說:「看你那樣還做飯,叫個外賣吧,要兩個菜得了。」兒媳婦點頭同意。

張阿姨想阻攔,但是自己也覺得累,本來周日都是兒媳婦做飯的,自己也不能什麼活都包了呀,點外賣吧。

不做飯,要輕鬆很多,一會兒的工夫,兩個菜到了,一個燉雞塊,一個龍利魚。

兒子一家三口吃的不亦樂乎,張阿姨和老伴吃的如同嚼臘,心裡不是滋味:一百多塊錢呢,如果我們自己做……。

飯後,兒媳婦一邊洗著衣服,一邊躺在客廳的沙發上,讓兒子給她按摩頭,還說昨晚玩的時間太長,現在頭還疼。

兒子樂樂哈哈的給兒媳婦按摩著,還說,下周他同事要來家玩,要她好好的表現。

張阿姨的老伴看到此情此景,憤怒走進自己的臥室,「嘣」的一聲關上房門。

他對張阿姨說:「守著我們老人家,也不知道注意點,真沒教養。」

張阿姨說:「這你生什麼氣呀,重要的是點外賣,自己做這兩菜才多少錢呀?再說了,外面做的乾淨嗎?對孩子沒好處呀!」

兩個老人在屋裡生氣;兩個年輕人在客廳恩愛;只有小孫子,在自己小天地裡玩一堆新積木。

傍晚時分,兒子要帶著老婆和孩子出去玩,晚上不回來吃飯,讓爸媽做自己的飯就行了。

張阿姨又吃了一頓無味的晚飯後,便和老伴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等著兒子一家回來。

並不太晚,兒子回來了,兒媳婦手裡一袋一袋的東西,看樣子是衣服。

兒媳婦遞給張阿姨一個袋子,還是那麼溫柔的說:「媽,給你買衣服,試試好看嗎。」

張阿姨當然高興了,又見兒媳婦衝兒子撒嬌說:「我還渴呢,給我沏杯茶吧,茉莉花的。」兒子屁顛屁顛的、樂不可支的去沏茶了,張阿姨心裡又不高興了:男人是伺候女人的嗎?

最生氣的是張阿姨的老伴:都是女人給男人沏茶,哪有男人給女人沏茶的,兒子真沒骨氣。

張阿姨把兒子兒媳的事告訴了自己的妹妹,妹妹提醒她:「該你們離開兒子家了。」張阿姨說:「我尋思著,老人和兒女住的時間長了才會有感情,如果一直不和他們住一起,等病了老了,再一塊兒住,他們會嫌棄老人的。不是有一句話叫『日久生情』嗎。」

妹妹說:「什麼『日久生情』呀,還『日久見人心』呢,你和你婆婆日久生情了?」

張阿姨說:「我的婆婆又不疼我,又不幫我,能和我這樣的婆婆比嗎?可以說,我把一切都給了我兒子。」「那你兒子讓你們回家,你們怎麼不回去?」

妹妹說:「為了孩子,失去自我,你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會產生一種負罪感。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怎麼做,也報答不了父母的恩情,所以,當配偶與父母發生矛盾時,他會不分是非的維護父母,用此來證明自己的孝順,他的這種行為恰恰證明他還沒『斷奶』,還不成熟。」

張阿姨聽了妹妹的話,慢慢的說:「那我就回家去,他們離開我會很累呀,又上班又照顧孩子。」妹妹說:「你真操心,人家會過的很好。並且,以後也會很孝順你們倆。」

走,決定了,離開兒子、孫子和兒媳婦

張阿姨對兒子說:「現在孩子也長大了,我和你爸要回自己的家了。」又對兒媳婦說:「我知道你捨不得我走,是不是要送我一件禮物呀?」

兒媳婦馬上說:「媽,我真捨不得你走,你晚走兩天,我給你買個新手機好不好,我看你的手機舊了。」「好啊,這兩天你幫我選兩床新床單。」

孫子說:「奶奶,你要回你的那個家嗎?」張阿姨抱著他答道:「爺爺奶奶的家,也是你的家。」「那我的家,也是你的家嗎?」

張阿姨的老伴接過孫子,感慨的說:「爺爺奶奶的家,是你的家。你的家,不是爺爺奶奶的家。」

兒子在一旁說:「爸爸,這裡也是你的家。」

張阿姨和老伴,退出了兒子的家庭,也就是說,他們把兒子剝離開,讓他擁有自己的家。

人生有好多次蛻變,沒想到,人老了,反要做回自己,為自己活一回。更沒有想到,為自己活也這麼難,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好像這些年沒為自己活過,又好像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張阿姨和老伴瀟灑的回了家,想想少年時代的夢,追吧,萬一實現了呢!

定期更新漫畫與文章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小說:老婆,你千萬不要亂說話
    那些人趙明也都見過,所以也不算是特別陌生。孫靜雅的同學和朋友人都還不錯,也沒有什麼特別講究難打交道的,所以趙明還算是勉強都能應付過來。吃完飯,孫靜雅的同學朋友就要去唱K。孫靜雅把兒子交給月嫂之後,就帶著趙明和葉曉琳跟著他們一起去了。孫靜茹不想參加這種事情,主要是她也沒有幾個認識熟悉的人。
  • 《三十而已》陳嶼:千萬不要把孩子養成「直男癌」
    儘管和許幻山、梁正賢一起被稱為「三大渣男」,但陳嶼和他們是不一樣。他長相斯文,沒有不良嗜好,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上海買房,而且更不像梁正賢和許幻山那樣濫情或者搞外遇。這樣的人用「渣」來形容是不夠恰當,最恰當的應該是「直男癌」。
  • 孩子結婚以後,老人不要過分「關照」
    劉太太問:「你家房子是要出租和賣了啊?」樓上鄰居說:「暫時出租,我要搬到孩子上學進的學區房,等孩子上初中裡了,我們可能要搬回來。咱們這個小區附近沒有小學,但是有初中啊。」劉太太很高興,她忙說:「那我租下吧,我們兒子要結婚,我的房子先讓給他,以後他們條件好了再自己買房子,我再回去。」
  • 父母在孩子結婚後,千萬不要把孩子的家當成自己的家,要有邊界感
    前天外甥媳婦在醫院生孩子,孩子出生後,姐姐讓我和她一起去外甥家給媳婦做飯,姐夫早就買好菜在外甥家了。一走進外甥家,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煙味還夾雜著酒味,那是姐夫在家裡抽了劣質煙的氣味,餐桌上擺著一瓶白酒和一碟花生米,看來姐夫早就高興地喝上小酒了。外甥是政府公務員,外甥媳婦是醫院的大夫,兩個人裝飾的小家裡很有文藝氣息,加上這些難聞的氣味,讓人很不舒服,也感到極不協調。
  • 老人是條龍,跟誰不受窮,接走老娘,房頂出現金龍,幸運接二連三
    母親一來過不慣城裡生活,二來總替小兒子操心,於是就一直跟著小兒子生活,替小兒子做飯帶孩子,有時候還去廠裡拾掇拾掇這,拾掇拾掇那幫忙。母親能幹的時候,一直跟著小兒子生活。大林夫妻倆都是明白人,想得開,只要老人高興,願意跟誰過就跟誰過,沒說過半個不字。
  • 故事:蠟燭不滅千萬不要睜開眼睛,二女兒不信偷偷睜開結果慘了
    前引:點上蠟燭,閉上雙眼,跳下泉池,蠟燭不滅千萬不要睜開眼睛........。好奇會害死貓,不該看的別看,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做個乖乖貓。但是二女兒還是沒等蠟燭熄滅就睜開了眼睛,這好奇心看到了不該看的一幕,人的好奇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 「只要我們能動,就不和兒子住一起」,「對,老伴我們回老家」
    李大爺七十多歲了,和老伴住在鄉下挺好的,可是倆個兒子都在城裡安了家,他們希望老人家和他們進城一起過。李大爺想了想,看到身邊有很多同齡人也進城和兒女同住,便和老伴商量,要不我們也去城裡生活,要是不適應,我們再回鄉下,反正家裡的房子也是好的。說走就走,二位老人先住進了大兒子家。
  • 反正你也不要彩禮,我們就和父母一起住吧
    ​郡郡是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和普通的人一樣,長了一張普通的臉,讀了一個普通的大學,不出意外的話,還會變成一個普通的中年人。家中不富不窮,父母沒有養老金,家中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姐姐,中間的女兒,一直都不是那麼受寵。
  • 人生的第一次住旅館,是和你一起
    我說,咱們去住旅館吧!你不答應。我進一步說,只是單純地住旅館,你還是不答應。最後,我說,如果不答應,那就分手。於是,你答應了。那一次,我們真的,只是單純地住了一晚。還記得那時,我不知道,什麼叫插卡取電。我不知道,門後的那個鐵棒(門吸),是做什麼用的。
  • 請不要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
    我要打你媽媽了……」我家小子衝上去就對他著撕牙裂嘴,我趕緊喝住了他:「伯伯是在跟你開玩笑呢,不要這樣!」 那人看六六走進雜物房裡了,就靠近我身邊,大聲對他說:「我現在就打你媽媽一棍啦!」「哼,誰敢欺負我媽媽,我就揍扁他!」六六大聲說。「好了好了,以後我們都不能開這種玩笑了!」我故意說給那個人聽,那人訕訕地走開了。 再看周圍,好奇的鄰居老太太老頭子都往這邊看,他們只看到了孩子拿球砸人,根本不了解事情的起因。「這孩子可夠兇的,還敢拿球砸大人,家長也不管一下!」
  • 老人跟兒子們住,為什麼會跟誰家住跟誰不親,這是為什麼?
    這是我認識的人家裡發生真實的事,老人家有兩個兒子,老人家在大兒子家住時,就跟小兒子說大兒子這不好那不好,跟小兒子住的時候又去給大兒子打電話說;小兒子這不好那不好。搞到兩兒子關係也不好。在大兒子家吃的都幾天剩飯剩菜,在小兒子家每頓都是新鮮飯菜,在大兒子家住時給錢要給兩家,因為有個孫子,孫子結婚給四萬,小兒子結婚給兩千,大兒子買兩次房子給兩次錢,小兒子買一次房給了一次錢,在大兒子家裡住著生病了,小兒子弄去住院,大兒子都沒去醫院看一眼,平時開慢病藥都是小兒子去,大兒子跟老人家一樣有糖尿病
  • 白天不開心,晚上就做噩夢,有和我一樣的姐妹們嗎
    噩夢昨晚夢見好像和老公一起搬到廣西還是什麼地方,女兒去上學了,鄰居送來兩條特別長的大魚。我也沒看放進冰箱裡冷凍。想著人家這麼熱情,我應該買點什麼東西回報。後來兒子打開冰箱門,裡面居然掉出來大蛇������ ,黑黃花色的,從大魚肚子裡跑出來的。我的天啊,把我嚇得啊!一是我本來怕蛇,二是怕咬了孩子啊。我趕緊使勁關冰箱門,想著凍死它們。
  • 故事:一生一世都是伐木工,是誰懲罰他千萬年
    吳剛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吳剛知道人間還沒吳有桂樹,就把桂樹的種子傳到人間。古時候在杭州的兩項山下,住著一個賣山葡萄的寡婦。她為人豪爽善良,釀出的酒,味醇甘美,人們尊敬她,稱她仙酒娘子。
  • 故事:婆媳是天敵,不能住一起,可是我們住一起了
    就嘗試著勸她多外出走動走動,不要傷了身體,人過世後畢竟不能復生。婆婆很識趣,她其實並不想來城裡住兒子媳婦的家,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其實都習慣了。媳婦既然這樣說,天天在家裡坐著,閒著總歸覺得不舒服。畢竟都是一家人,怎麼可能看到婆婆憔悴的樣子不心疼呢?02朵朵家居住的是學區房,小區裡的孩子特別多。再加上放開二胎政策後,這些80後的家庭,有二胎的也越來越多。婆婆看到小孩子的可愛模樣,就想到朵朵老公小時候。他那樣調皮,又那樣活潑,自小生活都很獨立,這一晃的功夫兒子都當爹的人啦。婆婆便估摸著朵朵怎麼不要個二胎。
  • 老人辛苦一輩子買了兩套房,到最後卻只能和老伴兒住老房子,悲劇
    然而這位老人給兒子買了房子,兒子卻不讓老人居住,這樣的事情我倒是第一次聽聞。羅先生 58歲 廣東人我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從事水電工這個職業,妻子在附近的工廠做普通工人,我們有兩個兒子。我和妻子從年輕時一直省吃儉用,為的就是能讓我們的孩子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住更好的房子。
  • 《小娘惹》玉珠發瘋了:千萬不要跟一個不愛人結婚
    誰知道羅伯特張把他強佔了,她本來想抗爭一下,因為她不喜歡羅伯特張。可是父兄那貪財勢力為重要,讓玉珠嫁給了羅伯特張。這就她開始悲哀的開始了。本來很美很善良的一個小娘惹,很有靈氣,自從嫁給了這樣自己不喜歡的人,讓自己好像死了一樣。玉珠這個人生,絕不是我們女人想要的吧。所以千萬不要有再多的理由去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或者他也不愛你的人。
  • 老人的抱怨讓中年人慾哭無淚:現在都免費教育了還說生不起孩子
    再晚幾年,想生都不能生了。兒媳婦小可,倒沒說什麼。可兒子小勇卻不幹了,直接說道:媽,你就別催了,我們就要一個,肯定不生老二了,生得起,那是養不起。吳老太也不幹了:是,現在的孩子都金貴。我也不像個別老人那樣,覺得生下來,能養活就行了。可是,現在我們家又不缺吃少穿,孩子上學還不要錢,怎麼就養不起了。
  • 妻子火車上給老人讓座,老人送給孩子禮物,老公回來看到傻住
    就在前天張大龍一家三口坐火車回來,一家人開始的時候很開心,在外忙碌了一年,終於過年了,可以回家看看老人,吃個團圓飯了。張大龍兩口子在外打工一年,雖然很辛苦,但是只要看到懷裡的孩子。兩個人的臉上都漏出了笑容。
  • 老人和狗:不一樣的故事
    科學的發展讓我們不必再依賴狗的幫助就能很好的生活,但是城市化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許多人的靈魂卻趕不上城市的腳步,一種叫做寂寞的情緒讓人苦惱不已,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療效都不明顯,而狗在這時候挺身而出,尋找到了它的新定位,隨著城市化的車輪進入了繁榮的都市中,演繹著不一樣的故事。
  • 和孩子爺爺奶奶過中秋
    孩子爸的朋友嫁閨女,他必須得去。老人那兒,我和孩子去。這一切都是頭天晚上就安排好的,說好了我們跟孩子去爺爺奶奶家吃午飯。算是認真地陪伴老人過節。估計老人做了一上午的準備,10點多鐘就接到孩子奶奶的電話拔過來催促過去。上午,孩子去補課了,他爸送去的,一個學期都難得破例一次。我給二老買禮物。畢竟是中秋,月餅水果,肉一樣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