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姨退休後,兒子就結婚生子,她和老伴就擔負起看孫子的責任。
張阿姨老倆口搬進了兒子的家,這樣照顧孫子很方便,他們也是盡心盡力的為兒子疼兒子,買菜、做飯,給孫子買零食買衣服,所有的花銷也是出自他們的退休金。
兒子兒媳很懂事,對他們也尊敬也孝順,兒媳婦也時不時的給張阿姨買衣服,買小禮物,這讓張阿姨非常開心,這就是幸福啊。
三年以後,孫子上了幼兒園,張阿姨也感到輕鬆一點了。這個時候,兒子婉轉的告訴她:「媽,你看昊昊也長大了,我們倆都可以下班後接孩子,這幾年你和爸受累了,不如以後你們回去住,這樣也不那麼累了。」
張阿姨一聽,難過極了,這是「卸磨殺驢」呀,真是好兒子不如好媳婦兒,現在兒媳婦還沒趕我走呢,兒子卻嫌我了。
兒子見媽媽掉了眼淚,急忙說:「媽,我們離的又不遠,每周末我們都可以去看你,何必非要住一起呢?你和爸這麼年輕,為了我,已經失去很多,現在你們可以重新找回你們的愛好呀。」
張阿姨把兒子說的話對老伴說了,他老伴說:「這一定是兒媳婦的主意,我得問問他們,和我們住在一起,影響他們的生活了嗎?他們可以隨隨便便,可以無拘無束,我們是很開通的老人。」
父親和兒子談話之後,兒子也不忍心再說什麼,就和妻子商量,要過一過「無拘無束的生活。」
周末,兒媳婦帶回幾個閨蜜,在客廳裡說說笑笑,一直玩到深夜才走,杯盤狼藉沒有收拾,也沒心收拾。
第二天早上,張阿姨把昨天的碗筷刷完以後,又做好了飯,兒子兒媳還沒有起床。兒子還特意起來告訴她,你和爸先吃,不要等我們。
此時的張阿姨和老伴已經是生氣了,但沒動生色。
快到中午了,兒子兒媳才起床,留的飯也沒吃,張阿姨看著剩飯,心想,這不是浪費嗎。
兒媳婦睡眼朦朧的要做飯,兒子說:「看你那樣還做飯,叫個外賣吧,要兩個菜得了。」兒媳婦點頭同意。
張阿姨想阻攔,但是自己也覺得累,本來周日都是兒媳婦做飯的,自己也不能什麼活都包了呀,點外賣吧。
不做飯,要輕鬆很多,一會兒的工夫,兩個菜到了,一個燉雞塊,一個龍利魚。
兒子一家三口吃的不亦樂乎,張阿姨和老伴吃的如同嚼臘,心裡不是滋味:一百多塊錢呢,如果我們自己做……。
飯後,兒媳婦一邊洗著衣服,一邊躺在客廳的沙發上,讓兒子給她按摩頭,還說昨晚玩的時間太長,現在頭還疼。
兒子樂樂哈哈的給兒媳婦按摩著,還說,下周他同事要來家玩,要她好好的表現。
張阿姨的老伴看到此情此景,憤怒走進自己的臥室,「嘣」的一聲關上房門。
他對張阿姨說:「守著我們老人家,也不知道注意點,真沒教養。」
張阿姨說:「這你生什麼氣呀,重要的是點外賣,自己做這兩菜才多少錢呀?再說了,外面做的乾淨嗎?對孩子沒好處呀!」
兩個老人在屋裡生氣;兩個年輕人在客廳恩愛;只有小孫子,在自己小天地裡玩一堆新積木。
傍晚時分,兒子要帶著老婆和孩子出去玩,晚上不回來吃飯,讓爸媽做自己的飯就行了。
張阿姨又吃了一頓無味的晚飯後,便和老伴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等著兒子一家回來。
並不太晚,兒子回來了,兒媳婦手裡一袋一袋的東西,看樣子是衣服。
兒媳婦遞給張阿姨一個袋子,還是那麼溫柔的說:「媽,給你買衣服,試試好看嗎。」
張阿姨當然高興了,又見兒媳婦衝兒子撒嬌說:「我還渴呢,給我沏杯茶吧,茉莉花的。」兒子屁顛屁顛的、樂不可支的去沏茶了,張阿姨心裡又不高興了:男人是伺候女人的嗎?
最生氣的是張阿姨的老伴:都是女人給男人沏茶,哪有男人給女人沏茶的,兒子真沒骨氣。
張阿姨把兒子兒媳的事告訴了自己的妹妹,妹妹提醒她:「該你們離開兒子家了。」張阿姨說:「我尋思著,老人和兒女住的時間長了才會有感情,如果一直不和他們住一起,等病了老了,再一塊兒住,他們會嫌棄老人的。不是有一句話叫『日久生情』嗎。」
妹妹說:「什麼『日久生情』呀,還『日久見人心』呢,你和你婆婆日久生情了?」
張阿姨說:「我的婆婆又不疼我,又不幫我,能和我這樣的婆婆比嗎?可以說,我把一切都給了我兒子。」「那你兒子讓你們回家,你們怎麼不回去?」
張阿姨聽了妹妹的話,慢慢的說:「那我就回家去,他們離開我會很累呀,又上班又照顧孩子。」妹妹說:「你真操心,人家會過的很好。並且,以後也會很孝順你們倆。」
張阿姨對兒子說:「現在孩子也長大了,我和你爸要回自己的家了。」又對兒媳婦說:「我知道你捨不得我走,是不是要送我一件禮物呀?」
兒媳婦馬上說:「媽,我真捨不得你走,你晚走兩天,我給你買個新手機好不好,我看你的手機舊了。」「好啊,這兩天你幫我選兩床新床單。」
孫子說:「奶奶,你要回你的那個家嗎?」張阿姨抱著他答道:「爺爺奶奶的家,也是你的家。」「那我的家,也是你的家嗎?」
張阿姨的老伴接過孫子,感慨的說:「爺爺奶奶的家,是你的家。你的家,不是爺爺奶奶的家。」
兒子在一旁說:「爸爸,這裡也是你的家。」
張阿姨和老伴,退出了兒子的家庭,也就是說,他們把兒子剝離開,讓他擁有自己的家。
張阿姨和老伴瀟灑的回了家,想想少年時代的夢,追吧,萬一實現了呢!
定期更新漫畫與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