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中江楓眠對待魏嬰和江澄的態度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2020-09-03 安若清淺

《陳情令》中江楓眠將失去父母的魏嬰帶回蓮花塢親手撫養,對待魏嬰也比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要好很多,究竟是什麼原因?下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一、魏嬰是故人之子,江楓眠的仁義之心就不會虧待魏嬰

江楓眠和魏嬰的父母是好友,魏嬰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父母,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打擊很大的,又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江楓眠自然比較重視魏嬰的感受。

在劇中有一幕,江澄因為魏嬰的到來,必須要將自己的養的心愛的小狗送走很是生魏嬰的氣,晚上根本就不讓魏嬰進屋休息,反而用狗嚇唬魏嬰,魏嬰怕地爬在樹上不下來。


後來江厭離找來,魏嬰下樹的時候摔跤,江厭離注意到魏嬰的鞋子掉了下來,是因為鞋子大的緣故。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小小的魏嬰在別人屋簷下長大是不想要給別人添麻煩的。

江楓眠是一個仁義的人,自然不想魏嬰受委屈,肯定處處表現出他對於魏嬰的重視,這樣才不會讓下人或者其他人看輕魏嬰,從而欺負魏嬰。

魏嬰在雲深不知處與金子軒打架,說道要是江澄和金子軒打架,江楓眠未必會過來,但是魏嬰打架,江楓眠就一定會來。


從這裡江楓眠很是看中魏嬰,但是不能說明江楓眠不喜歡江澄,因為江澄畢竟是蓮花塢未來的主人,在百家弟子面前,沒有人會去故意得罪江澄的,但是魏嬰背後只有蓮花塢宗主故人之子這份情誼在,會被別人看輕,所以魏嬰打架,江楓眠一定會來,就是不讓仙門百家看輕魏嬰。

二、魏嬰的性格以及天賦很是受江楓眠的喜愛

在劇中魏嬰是一個很開朗的人,在雲深不知處中藍曦臣就說過魏嬰的性子很是像他的母親,江楓眠是喜歡過魏嬰的母親的,自然也是喜歡像母親性格的魏嬰的。


魏嬰在武功修為上很高,在蓮花塢中除了江楓眠應該就輸數魏嬰了,一個修為高的人,自然是喜歡有天賦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

這兩點就說明了江楓眠為什麼會對魏嬰這麼好的原因,但是這就說明江楓眠對魏嬰要比對江澄好嗎?

我想不是的,沒有人會不喜歡自己的孩子的。


江楓眠對待江澄,像極了現實生活中,不知道怎麼處理親子關係的父親,越是對於自己在乎的人,人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辦?尤其是江澄以後要繼承江家,江楓眠希望江澄有一個堅毅的性格,而不是只是一個只想要依靠父親的孩子。

所以在對待江澄的態度上才會格外的嚴厲,反而對於魏嬰沒有多大的苛求,因為沒有苛求就沒有期待。

江楓眠不管是對魏嬰還是對江澄都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只是期待不同,所以態度不同而已。

相關焦點

  • 虞紫鳶一句,魏嬰,你要護著江澄,死也要護著他。到底是對是錯
    我們今天來說一說虞紫鳶這個角色,她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對待情敵的孩子魏嬰又是怎樣的情感虞紫鳶是一位仙門世家的小姐,嫁給了雲夢蓮花塢的主人江楓眠,生了一雙兒女,大女兒江厭離以及小兒子江澄。江楓眠與魏嬰的父母是好友,年少時候喜歡過魏嬰的母親,之後魏嬰父母去世,江楓眠接了魏嬰到了蓮花塢,之後魏嬰就和江厭離姐弟一起長大。
  • 《陳情令》:江厭離對魏嬰可以拿命相救的愛,會摻雜其他成分嗎?
    《意難平》,是《陳情令》中江厭離的人物曲,「意難平,笑問蒼天,回首卻不覺已過經年,無別無離,無憂無怨,可還聞得,一聲阿羨」,歌詞感性,催人淚下,有人聽了與之共鳴,覺得於魏嬰而言,江厭離是「最好的師姐」;但也有人聽了後不以為然,認為江家(自然包括江厭離)對魏嬰的好,親疏有別,帶有目的性和功利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予置評。
  • 《陳情令》江澄把陳情在懷裡揣了十六年,只是魏嬰知道太晚
    《陳情令》中江澄是個十分意難平的角色,同樣是等了十六年,最後卻只等到魏嬰一句:「對不起,我食言了。」驕傲的他,那一刻,淚流滿面,他們之間錯過了太多解釋。每次魏嬰與藍湛一起出現,江澄的酸楚就變成了冷嘲熱諷,讓魏嬰認為,他始終沒有原諒自己,特別是魏嬰重生後第一次回蓮花塢,他應該是高興的,可出來尋魏嬰卻看到魏嬰連祠堂重地都帶上藍湛,徹底激到他原本脆弱敏感的神經,用最深的在意說出最毒的話,讓魏嬰更加堅信了,他對自己的恨。可,是恨還是放不下只有江澄自己知道,觀音廟中,他潛意識的言語和行為,都顯示出了內心深處對魏嬰的在意。
  • 陳情令趣事1:吃魚大考驗,魏嬰使壞,江澄的反應絕了
    (蘇小妹/文)hi,看了很多小蘇寫的各類版本的《陳情令》番外故事啦。小蘇一直在思考如何帶給大家更多好玩和有用的故事,未來的日子我們繼續攜手前行。江楓眠對魏嬰的好,大家都看在眼裡。而除了他之外,還有江厭離,她對魏無羨更是好到極點。有人說,江厭離疼魏無羨,甚至超過了親弟弟江澄呢。
  • 《陳情令》江澄不知道,真正讓江家滅門的是他自己
    文:葡萄,圖片來源《陳情令》侵刪,嚴禁搬運。《陳情令》中,江家的滅門讓魏嬰背負了一生的愧疚,而江澄也因此對魏嬰耿耿於懷很多年,認為是魏嬰逞能,去救藍湛而招惹了溫晁,所以才被溫晁懷恨在心,給江家招來殺身之禍,直到十六年後觀音廟,江澄還在質問魏嬰,「江家哪裡對不起你,要這樣對江家。」可是江澄沒有想過,魏嬰雖然招惹了溫晁,而真正導致江家滅門的是他自己。
  • 陳情令番外92:聽魏嬰講藍湛的故事,聶懷桑八卦臉,江澄不說話
    (蘇小妹/文)在前面的連載裡,我們說到聶懷桑、江澄和魏無羨三個人把酒言歡,最後過了姑蘇的宵禁時間。魏無羨也扛不動喝醉的2個人,所以決定晚上不回姑蘇了。可憐的藍忘機還在雲深不知處等啊等,期盼著出去玩的魏嬰早點回家呢。
  • 《陳情令》中江澄是否恨魏無羨?
    我們在《陳情令》中有個鏡頭下可以看出,江澄還是挺擔心阿羨的,如江厭離師姐穿著婚紗來給阿羨看的時候,當時江澄就問阿羨上次他們在亂葬崗對戰的時候阿羨身上的傷好了沒,從這裡可以看出江澄還是擔心阿羨的。,但幾乎沒人知道江澄為何沒了金丹,我在看了《陳情令》後剛開始也沒發現這個細節,等刷了第二遍的時候終於被我發現了,原來江澄事為了救阿羨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蹤,被溫氏眾人抓走,結果被化丹手溫逐流化去金丹。
  • 陳情令趣事50:虞夫人終於知道,是魏無羨救了他們,態度大轉彎
    (蘇小妹/文)在《陳情令》裡,小蘇在上一篇《魏嬰夢回蓮花塢,和江厭離的姐弟日常,羨煞旁人》裡,主要講述了魏嬰的快樂時光。那時候在蓮花塢,所有人都對魏無羨很好,唯獨虞夫人例外。虞夫人因為江楓眠曾經喜歡魏嬰母親的事情,所以遷怒於他,魏無羨沒少挨罵和罰跪啊。
  • 《陳情令》論十六年後,藍湛與江澄對待彼此的微妙態度
    看過《陳情令》的小夥伴們不知大家有沒有和我有一樣的感覺,藍湛與江澄對待彼此的態度特別微妙。以他們倆的江湖地位,哪怕比他們年長的修士見到了也要尊稱一句「江宗主」「含光君」,也就只有藍大、叔父幾個才會一如既往親切稱呼「忘機」。但是看看藍湛和江澄都是如何稱呼彼此。
  • 《陳情令》:交朋友,你願意選江澄嗎?
    本文解析江澄,以原著《魔道祖師》為主,細節參考《陳情令》,這部良心劇還原的太精彩了。如何識人交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以下兩點一定要觀察:之一:看他如何對待別人的善意和付出;之二:看他如何對待弱者或利益無關的人;下面咱們從這兩方面分析江澄。
  • 陳情令趣事53:虞夫人江楓眠的關心,讓江澄激動落淚,他等太久
    (蘇小妹/文)在《陳情令》裡,有一對彆扭的母子,那就是江澄和他的母親虞夫人。2個人都是不好好說話的主,哪怕是想要關心,結果脫口而出都是得罪人的話。之前江澄看到金凌撒嬌,他很羨慕,因為他也渴望有父母疼愛。這次虞夫人沒有責罵他,而是和他認真的道歉,為自己這些年的嚴厲而道歉。虞夫人還關心起江澄這些年是如何度過的一個人累不累?這幸福來得太突然,江澄真的是欣喜若狂啊。江澄和母親敞開心扉,遲到34年的關心,讓人淚崩。江澄終於可以和母親撒嬌了,再也不會被訓斥了。
  • 陳情令:魏嬰之後,為何肖戰被稱為「肖美人」?
    直到《陳情令》播出後,小編才真的因為魏無羨,被錘進了肖戰的坑底。《陳情令》播出到現在都快兩年了,個人覺得肖戰的魏無羨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了,沒有人會超越肖戰完成這個角色。肖戰的魏無羨比小說中的,多了份穩重和悽美之感,而最吸引小編的,卻是肖戰在劇中的哭戲,之前小編從來不知,一個男人能把哭演繹得那般絕美!
  • 《陳情令》曾經的美好,魏無羨和江澄之間註定走遠,何其悲涼
    《陳情令》中的這份情義,魏無羨和江澄之間,曾經的雲夢雙傑,註定是一個悲劇。不是親兄弟,卻都是在江楓眠的照看下長大,還有世界上最好的師姐。儘管,虞夫人有點兇巴巴,但是她的內心還是善良的。她之所以會對魏無羨一直有成見,主要是源於他的母親——藏色散人。
  • 陳情令番外93:魏嬰夜不歸宿,藍湛親自下山抓人,江澄聶懷桑看呆
    原本藍忘機以為魏無羨是一個人,打開門一看裡面居然還有2個大電燈泡江澄和聶懷桑。哎呀,那臉色真的不大好。這一幕,讓記性極好的藍忘機忍不住想起了當年那一幕。當年在姑蘇求學的魏無羨,就是和江澄聶懷桑一起在房間玩鬧,然後被他抓包了。
  • 《陳情令》師姐給魏嬰的玉佩原來是江澄留給魏嬰的
    江澄與師姐江厭離一同到夷陵去看望魏嬰。師姐自然是給魏嬰帶了他最愛喝的蓮藕排骨湯。三人又可以和以前一樣,一家人坐在一起喝湯了。氣氛真的好啊!是不是也該把藕片的玉掰開,魏嬰和江澄一人一半呢?或許江楓眠不願意日後江澄與魏嬰分開,所以玉不能分。玉不分,魏嬰和江澄就是一起的。所以玉是江楓眠留給魏嬰和江澄兩個人的。他們兩都有份,不分彼此。二,玉佩是江澄借師姐的手留給魏嬰的。江厭離讓魏嬰給兒子取字。江澄表面上說不好。而實際上這個提議是江澄出的。
  • 陳情令番外1:魏嬰藍湛再上雲夢,意外闖入江澄的相親現場
    緊跟著,江澄在震天的怒吼聲裡也追了出來。他們二人見到門口猶豫不前的我們二人,此時四人皆是一驚。自從得知魏嬰剖丹真相,那日我抱著昏迷不醒的魏嬰出了蓮花塢後,我們便不曾踏足過蓮花塢。而江澄與魏嬰雖然在觀音廟裡消除了誤會,但彼此總還是有些膈應,他們二人一個不曾主動開口邀請,一個想回但沒有個合適的理由回,於是一年時間就磨蹭過去了。
  • 陳情令:藍湛和江澄也有默契的時候?為何他們還是成不了朋友?
    《陳情令》中藍湛和魏嬰是公認的一對,他們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就特別有感覺,半推半就的就越走越近了。共同目標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他們也有默契的時候,那就是在魏嬰失蹤的日子。藍湛和江澄為了找到魏嬰而形影不離,因為他們知道,沒有誰比眼前這個人更在乎魏嬰,他們必須結盟。
  • 陳情令趣事59:他是魏嬰的第1個貴人,給他1個家,讓他無憂
    那個人不是江澄、不是江厭離,他是魏嬰生命裡遇見的第一個貴人。這個貴人給了他一個家,讓他不必流落街頭,讓他年少無憂。魏嬰是《陳情令》裡唯一一個擁有2世的人,他擁有前世今生。因為江楓眠把魏無羨帶回家,他才得以認識了全天下最好的師姐江厭離,還有他昔日的好兄弟江澄。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源於江楓眠當初的一個善舉。自從魏無羨來了蓮花塢,他的一切開銷都由江叔叔負責。所以這次他吃餅的時候,忍不住想到了他。
  • 藍湛為何執著於要拔出隨便,網友:因為這代表著魏嬰的態度
    陳情令中藍湛曾經兩次試圖拔出寶劍隨便,第一次是魏嬰被丟下亂葬崗的時候,藍湛和江澄帶領門下弟子攻打不夜天。那也是劇中藍湛第一次表現出了含光君的戾氣。曾經的含光君雖然冷漠,但是對待任何人都是平和的。但是在經歷雲深不知處被燒毀,魏嬰失蹤之後的藍湛已經難以控制心中的怒氣。面對溫氏眾人一向雅正的含光君罕見的厲聲喝令那個號稱把魏嬰丟下亂葬崗的溫家小頭目跪下,並且用琴弦勒住了他的脖頸。
  • 為什麼藍湛能和魏嬰走到最後,江澄卻不能?(魏嬰藍湛-下篇)
    這個系列共三篇文,第一篇分析、梳理了魏嬰、江澄不能走到最後的原因。第二篇先概括闡述魏嬰、藍湛之間的情義,再用假設的方式,順理成章的引出藍湛的情感歸處。本文分析的是魏嬰、藍湛的情感變化,主要站在少年藍湛的角度,分析他對魏嬰的情感來源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