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的一樁命案

2020-09-03 牧陽道人

世事變化無常,生命又如此短暫,就像水面上激起的泡沫隨生隨滅。這個故事裡的受害人,在將死之際,卻寄希望於水面之上的浮漚,將來能夠為他伸冤。著實令人感嘆!

本故事出自《夷堅志 張客浮漚》作者:洪邁

說在鄂嶽之間(湖北鄂州至湖南岳陽之間)有居民張客商(行商買賣人),以陸路販賣紗絹為業。他有個僕人叫李二,這個人做事勤快謹慎,而且忠誠樸實。張五十歲,而妻子不到二十五歲,人長的豔麗而且淫蕩。僕人李二身體健壯,於是常常與李二私通。

宋孝宗 淳熙年間(西曆 1174年 至1189年),這主僕二人外出行商,一路上過了巴陵(湖南岳陽)的西湖灣,野地荒寂旅店很少。他們正走在曠野處的一個長岡,突然下起急雨,舉目看見路左有間神祠,於是跑進去躲雨。

這時僕人李二見四野無人,心生歹念,手持磚頭打在張的頭上,隨即張撲倒在地,連忙大叫饒命。此時張看到房簷下雨水滴落濺起的水泡,一起一滅,心裡想這下是活不成了,於是說:「我被僕人害了性命,全靠你將來為我做主(指的是那些濺起的水泡),為我伸冤!」僕人李二看他這麼說失聲大笑。

張死後,李二回家騙張妻說:「主人病死在一個村廟,臨終遺囑讓你嫁給我。」張妻一聽這話,原本自己就有這樣的想法,即然已經有遺囑何樂而不為。就這樣過了三年,生了二個兒子,二人夫妻感情非常之好。

有一回一起吃飯時,正好也在下雨,李二看見濺起的水泡就笑了,妻奇怪就問他:「你笑什麼?」李二說:「我笑張公真是個痴人,當年被我打死時,卻指著這些水泡說要為我作證,這不是很可笑嗎!」妻十分驚愕,表面上假裝不介意,等李二不在家的時候,就跑到裡保(基層小吏)那裡告狀,裡保立即叫人把李二抓來送官。官府找到埋屍地點,挖出骨骸,李二隻好認罪。至於李二當時為什麼自己說出來,他說當時感覺有鬼在掰著他的嘴,使他自己說出來。李二最後伏法。

原文:

張客浮漚

鄂嶽之間居民張客,以步販紗絹為業。其僕李二者,勤謹習事,且賦性忠樸。張年五十,而少妻不登其半,美而且蕩,李健壯,每與私通。淳熙中,主僕行商,過巴陵之西湖灣,壤地荒寂,旅邸絕少。正當曠野長岡,白晝急雨,望路左有叢祠,趨入少憩。李四顧無人,遽生兇念,持大磚擊張首,即悶僕,連呼乞命,視簷溜處,浮漚起滅,自料不可活,因言:「我被僕害命,最靠你它時做主,為我伸冤。」李失笑,張遂死。李歸紿厥妻曰:「使主病死於村廟,臨終遺囑,教你嫁我。」妻亦以遂己願,從之。凡三年,生二子,伉儷之情甚篤。嘗同食,值掄下,見水漚而笑,妻問之:「何笑也?」曰:「張公甚痴,被我打殺,卻指浮漚作證,不亦可笑乎!」妻聞愕然,陽若不介意,伺李出,奔告裡保,捕赴官。訪尋埋骸,驗得實,不復敢拒。但云鬼擘我口,使自說出。竟伏重刑。

評論:

老夫少妻,差一大半的歲數,這可能是他後來遇害的伏筆。原文說他的僕人「勤謹習事,且賦性忠樸」卻做出殺主之事,這種反常,應該就是與張妻私通的結果。這世間多有因邪淫殺身的事,當戒之。原文最後說是有鬼掰著李二的嘴,讓他那麼說的。那意思可能就是張的鬼魂,個人以為,這件事根本不需要鬼神參與,李二當時之所以說出來,就是一時的觸景生情勾起了回憶,再加上與張妻二人感情很好,原文「凡三年,生二子,伉儷之情甚篤。」一時得意,所謂情不自禁。至於張妻聽到之後,竟然去告官,這著實讓我吃驚不小,這種行為也值得稱讚。

相關焦點

  • 一首小詩,一把摺扇,一樁命案,《詩讞》中國最早的推理小說
    話說這年清明前後,在青州府發生了一樁命案。外出經商的商人範小山之妻賀氏被人殺死家中。人們在出事的地點發現一把題詩的扇子,是一個叫王晟的人贈送給吳蜚卿的。誰是王晟大家都不知道,可這個吳蜚卿,大家都認識,他是本地一個富家子弟,此人平日為人很輕浮,喜歡沾花惹草,又與範小山相識,所以鄉鄰見到這把扇子,都認為這賀氏定是吳蜚卿所殺。
  • 故事:富商在家中遇害,20年前一樁命案,讓真相浮出水面
    數到五百隻時,一個佝僂的男人顫顫巍巍走到她面前,淚溝深重像是在哭。女人頭都不抬:「門票五十,掃微信支付寶都行。」男人猶豫著不說話。女人不耐煩一抬頭:「進不進?」直到看到阿佔大哭後木木呆呆的樣子,花凌突然反應過來,迅速拿出手機,翻開新聞,找到了警方今天剛發布的通緝令,原來真相是20年前的一樁命案。 富商在家中遇害,20年前一樁命案,讓真相浮出水面上面有張木木呆呆的照片,就是阿佔。
  • 南宋民間奇案:一鳥五命
    01南宋有一人在蘇州出差之時,意外見到了當年那隻出了名的畫眉鳥。他知道當年沈鳥兒被殺的事情,於是連忙上前詢問,那人說是一個杭州人賣給他的。消息傳回到了沈家,沈家人也前來查探,確定就是當年那隻畫眉鳥。這個命案出自明朝郎瑛所著的《七修類稿》之中。
  • 《南宋不咳嗽》:這是一本避坑指南,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南宋小說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248萬字已經完結的南宋小說。《南宋不咳嗽這次到了南宋。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現代人,在宋朝有活下去的機會嗎?他能在宋朝繼續前兩次穿越重生的成功嗎?這就是本書要講的故事,我們來看看他將用什麼不同的方式,既要讓自己活的滋潤,還能順便拉南宋小朝廷一把,讓它扛過這場席捲了大半個地球的災禍。有了洪濤罩著,南宋就像是打了流感疫苗,可以向世界高聲說,咱不咳嗽啦!
  • 南宋志怪故事 | 縉雲「鬼仙」李英華
    但是當時關於主人公「英華」的事,在南宋官場上多有見聞。她只活動於當時縉雲縣的官署之中,所接觸的人都是當地官員,這也是有別於其它鬼怪類之處。在南宋 陳鵠的《西塘集耆舊續聞》中,也有篇關於英華的故事。而且作者陳鵠親往縉雲實地考察,據他說這英華叫李秀萼,字英華。
  • 南宋官場軼事 之「鬼仙」英華
    但是當時關於主人公「英華」的事,在南宋官場上多有見聞。她只活動於當時縉雲縣的官署之中,所接觸的人都是當地官員,這也是有別於其它鬼怪類之處。在南宋 陳鵠的《西塘集耆舊續聞》中,也有篇關於英華的故事。而且作者陳鵠親往縉雲實地考察,據他說這英華叫李秀萼,字英華。
  • 《射鵰英雄傳》反映了金國末期與蒙古和南宋的關係
    他們二位出巡時,恰遇到另一蒙古部落前來進攻鐵木真所在的乞顏部,來犯之敵是鐵木真部落的十倍。此時金國人稱不必驚慌,他們派出親兵回燕京通報,莫說來犯之敵區區三萬,就是三十萬,在大金國眼裡都是小菜一碟。 可是結果讓金國來使打臉,親兵沒能將消息傳到燕京,在路上被來犯的蒙古部族殺死,金國使團頓時大驚。結果還是鐵木真破釜沉舟,選派精銳,以一當十,迎頭痛擊來犯之敵。
  • 莊周夢蝶(《南宋一夢》第五章上)
    老人隱約理解李子陽的意思答道:「此地為建州浦城縣朱家府邸,小老兒朱忠忝為朱府管事,前些日子,府上三哥在城外竹林讀書時發現小師傅昏迷在溪邊,便安排下人救回府中,報與夫人,夫人心慈並請了郎中上門給小師傅醫治。」  一段話說下來,李子陽聽得半懂,看朱管家一副古人做派,連忙問道:「今年是几几年?」又改口說;「此間年號?」  這下老人聽懂了答:「大宋紹興九年。」
  • 1300年前的一樁虐妻命案,始於彩鳳隨鴉,終於殺奸無罪
    一個依律「殺奸無罪」,一個遠逃他鄉,無人為命案買單。唯可憐步非煙,以身殉葬了這場婚外之愛:「(公業)聲言煙暴疾致殞。後數日,葬於北邙。」也許,從這場不道德的感情啟幕,詩情畫意也罷,風花雪月也罷,便註定了會是這般狼藉不堪的結局。你說呢?
  • 故事:博物館展櫃裡的蓑衣下,藏著一樁命案
    博物館展櫃裡的蓑衣下,藏著一樁命案。5「死因是窒息,喉骨骨折,是用手活活掐死的,死亡時間五到六個小時,也就是凌晨五到六點,跟賀如栩的死亡時間十分接近。」段睿摘下口罩,扇著腦門上的汗說。葉景榮臉色看起來很不好,他問鍾曦:「死者什麼身份?」「死者名叫孟玖,是T大學術教研室的教授,平時不上課也不帶學生,偶爾搞搞講座。」鍾曦說。
  • 清代一樁風月命案,小媳婦被扔井中,撈上來卻是個和尚
    清代有個文人名長白浩歌子,此人筆下曾有一部文言作品,名曰《螢窗異草》,在這部作品中有這樣一段離奇曲折的風月命案,看過之後令人實在咋舌。話說直隸定州一帶,有個村民李大虎娶鄰村趙秀兒為妻,兩人婚後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十分融洽。李大虎早年喪父,跟母親相依為命,自從趙秀兒進門之後,伺候婆婆的事兒全落到媳婦身上。趙秀兒為人賢惠,對待婆婆猶如親娘,李大虎能娶到如此百裡挑一的好媳婦,是他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 故事:我通過望遠鏡偷看隔壁樓美女,卻因此目睹一樁命案
    就在我幻想著這個臥室主人的模樣時,房門突然被打開了,我下意識的蹲下,隨後又緩緩的起身,進臥室的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她穿著一件粉紅色的睡衣,應該是剛起來,長長的頭髮慵懶的披在肩上,她一直背對著我在衣櫃裡找衣服。
  • 故事:民間故事:南宋奇案
    1 掛在門框上的女屍南宋年間,範陽縣。孟知縣一聽是人命案,不由得皺了一下眉頭,然後問道:「你先別哭,把事情經過說得詳細些。」趙大喜抹了抹眼淚說道:「啟稟老爺,小人本是個走街串巷挑擔賣貨的貨郎,五年前娶妻趙李氏。這半月天公不作美連日降雨,我生意不好以至家中柴米告罄。娘子無奈,昨日晚上去隔壁王貴家想借些錢救急。只是她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回來時就滿面淚痕。
  • 命案開局,結尾淚崩,這國劇8分值得
    待燈光再亮起時,鍾美寶被發現死於自家臥室。 01懸疑:劇本殺短短三分鐘,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網劇《摩天大樓》就展開了一樁迷霧重重的命案。但這起命案,如湖中投石,激起層層漣漪。
  • 小時候的一樁因果
    小時候的一樁因果。那時懵懂,七八歲的樣子,那時還是生產隊集體時,我們在村裡讀小學,讀書順其自然,因為每家四五個孩子,考出去的寥寥無幾,每天放學,不是去找豬菜就是去打柴,各方面物資都匱乏,包括做燃料的柴禾。村裡有一片保護林,是不準輕易砍伐的,村裡輪值守護,有一回輪到父親護林,我和堂哥去保護林撿乾柴,撿乾柴是允許的,關鍵是不準砍活樹。
  • 南宋「鬧妖事件」之大聖娶親
    評論:這個故事發生在南宋就比如一個人在情況危急之時能保持頭腦清醒,這是要靠平常的修養功夫,才能做到的。而不是一時的機智。就如上面的話,本身她連亡嫂已不在人世都忘了,還能說出這般話。以及後來的事,女孩都是被妖怪迷惑控制,再到被寧先生用了幾天的時間一網打盡。這小妖怪的品種多樣,就連木石之類都有,也可謂奇觀。不過下場也挺慘,直接扔進鐵臼裡搗碎。此時有點像地獄裡的場景。
  • 兩本歷史小說推薦,掙扎在南宋,時勢造英雄
    書名:《南宋大相公書名:《活在南宋
  • 故事:51歲老頭家的私人電梯間裡,藏著一樁命案
    張大帥捂著剛剛下落時磕到的右肩,頗慶幸地看著樓層顯示器上閃爍不停的「13」,估摸著現在所處的是哪個樓層……半晌,一陣前所未有的恐懼感瀰漫全身。他的耳邊想起外婆鴨子般的口音:「如果你想做壞事,它就會來找你的。」他不知道自己即將要做的算不算壞事。畢竟這真的很難定義,到1702室去殺死一個混球小說家,和他心愛的貌美老婆,這應該不算壞事吧?
  • 故事:奇案故事,妻子尋短見,丈夫拋屍井中,打撈時卻變成了老頭
    吳法天起夜時,順手一模枕邊人沒了,點燈一看臘梅上吊了。沒想到一個玩笑臘梅當了真,吳法天摸了摸臘梅已經涼了,一時間慌了神。王登山家大業大,要讓他知道是吳法天害死了他的女兒,肯定無法交代。臘梅是晚上回的家,應該沒有人看到。不如就說臘梅沒有回家,第二天去嶽父家要人。當晚吳法天將臘梅的屍體拖到了五裡外的一口老井中。
  • 從《琅琊榜》「赤焰軍案」說南宋嶽飛平反
    所謂」平反」就是以官方名義昭告天下承認當初朝廷判決「判錯了」,還給當事人名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宋時期抗金名將嶽飛,宋孝宗趙昚繼位後曾以宋高宗的名義替冤死的嶽飛平反。在宋孝宗的主導下,南宋朝廷恢復了嶽飛的名譽、生前官階、遺體依禮改葬,並尋訪嶽飛後人錄用,多年後又追贈嶽飛諡號武穆(宋寧宗時期再加封鄂王、理宗朝改諡忠武)。只是宋孝宗雖然給了嶽飛一定程度的平反,實際上仍未完全平反,因為當時嶽飛案罪魁禍首仍刻意指向秦檜,而不是幕後真正操盤的宋高宗趙構,之後宋寧宗時期進一步平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