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所有的遇見與離別都是一束光

2020-09-05 在CA的如小果

幾年前,通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第一次知道了張嘉佳,也第一次讀到了他筆下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沒有刻意的煽情和渲染,甚至故事裡的主人不是飛揚跋扈,就是一喪到底,通篇不是嫉惡如仇就是控訴愛情與社會的冷血無情。在雞湯泛濫的今天,這種文風實在是別具一格,也讓張嘉佳收穫了短暫的成功。

之後,張嘉佳經歷了離婚,開酒吧,拍了幾部撲街電影,還躺進了ICU,他的「好運」似乎被提前用光。

知乎上「如何評價張嘉佳?」這個話題下有人是這麼寫的:張嘉佳就是把瓊瑤的「我愛你」都改成了「去你的」。

五年後,張嘉佳帶著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回來了,這一次,他放棄了自己擅長的燈紅酒綠中男男女女的那段嬉笑怒罵的故事,將目光投向了「故鄉」,娓娓道來了一個漫長而又溫暖的故事。

1. 童年是永遠都在嚮往著外面的世界

在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張嘉佳

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叫雲邊鎮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叫劉十三的少年,被母親留在了雲邊鎮的他,由開著小賣部的外婆王鶯鶯拉扯長大,他的外婆是一個愛抽菸、打麻將、會開拖拉機、做得一手好菜、對他摳摳搜搜不給零花錢的彪悍的老太太。

劉十三的童年願望:考取清華北大,遠離王鶯鶯,去大城市生活。

最後他成功了一半,為什麼說是一半呢?

資質平庸的劉十三在日復一日刻苦學習中,終於意識到清華北大是遙不可及的夢,但是在拿到山那邊普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他內心還是充滿嚮往,畢竟終於可以離開王鶯鶯去大城市生活了。

劉十三的童年很平淡,平淡地仿佛許多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年少時的我們總是嚮往著外面的花花世界,不知天高地厚地夢想著能取得一番成就,拼命地掙扎著企圖衝破「故鄉」這座牢籠,飛往自由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成長是一場變革。

兒時受了委屈,哭哭啼啼回家的時候,總能得到父母的安撫,那股子委屈也奇蹟般的被抹掉了。長大後,漂泊在外,學會了報喜不報憂,把日子過得渾渾噩噩時,童年和故鄉的美好才會縷縷浮上心頭,讓我們得到片刻的逃離和治癒。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劉十三是幸運的,他雖沒有父母陪伴長大,但是他有王鶯鶯。那個一邊罵他,一邊開著拖拉機來回兩百公裡,連夜把失戀又失業喝得爛醉的劉十三帶回了家的外婆。他還有雲邊鎮,那個一直靜靜地等待著那個失去來路的孩子回歸的故鄉。

2. 愛情是措不及防的相遇

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之前,能夠多照亮你一點,就是我能做的了。我愛你,你要記得我。——張嘉佳

劉十三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除了外婆王鶯鶯就是程霜了。

這個在年少時突然來到雲邊鎮的少女,直直地闖入了劉十三的心中。

少年不知情滋味。一心想要離開雲邊鎮的劉十三,在年少時對程霜的那點兒情愫裡憐惜多過於愛情。

得知了程霜身患絕症,劉十三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了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他開始對程霜各種投喂,零食、飲料甚至還有王鶯鶯做好的羊腿,然而程霜終究沒有收到羊腿。

劉十三總認為自己有好多的明天,有無數的可能,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所以他在大學失戀後可以在雨中盡情哭泣,在畢業求職受挫時可以以酒度日逃避現實。

程霜卻恰恰相反,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她活得簡單又勇敢。她的兩次離家出走都是為了劉十三,她陪著他經歷失戀,陪著他渡過職場失意,陪著他生活在美麗的雲邊鎮。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還在盡心盡力幫著劉十三賣保險,也許這就是愛吧。用盡我此生的光和熱,換你無懼前程黑暗。

當劉十三終於明白自己的感情時,一切都已經太晚。有時候,我們總是要繞一大圈,才明白自己最愛誰。

3. 所有的離別都是蓄謀已久

有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 ,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張嘉佳

劉十三的保險事業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王鶯鶯卻病倒了,原來早在劉十三被拉回雲邊鎮之前,她就已經知道自己的病了,放不下漂泊在外的外孫,她連夜開著拖拉機把窮困潦倒的劉十三接了回來。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王鶯鶯是知足的,有她守了一輩子的小賣部,有常常和她唱反調的外孫,還有像光一樣明媚的程霜。

之後,程霜也走了,那個註定活不過20歲的女孩,多年來頑強地同命運抗爭,也終於到了生命的盡頭。

她深知這一次的手術也許就再也回不來了,離開時她不許劉十三去找她,她把「希望」這個詞留給了劉十三,約定了下次再相見,讓他懷著念想好好活下去。

所有的離別都是精心設計的,或早或晚發生在身邊,我們能做的只有努力生活,期待著再次相遇。

4. 結語

張嘉佳給我們講了一個平凡的故事,那裡有個小賣部,貨架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後就是山。老人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小孩子偷走了一塊糖。淚水幾點鐘落地,飛鳥要去向何方。人們聚和離,雲朵來又往。講故事的人,總有一個故事不願講。時光飛逝,悄悄話變成紙張。

人生終究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我們不斷地與人相遇重逢又揮手告別,所有的遇見與離別都是一束光,一邊悲傷,一邊被治癒,不變的是珍惜身邊人。

我是 用心去感受身邊的小確幸,用筆記錄這些點點滴滴。

相關焦點

  • 《雲邊有個小賣部》: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雲邊有個小賣部》,這個有著漫畫風格名字的小說,用最溫柔的書名劉十三與外婆王鶯鶯住在雲邊鎮,年邁的外婆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小賣部,時常開著拖拉機到處抓劉十三回家。這充滿離別的悲傷,帶著一絲希望,無論走得有多遠,那些關愛始終都在給予著力量。
  • 《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藏著思念
    有些人不論生死,都陪在身邊。——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作者張嘉佳創作的長篇小說。在這部小說裡,主要講述了在雲邊鎮長大的劉十三的故事。劉十三在很小的時候,就立志長大後要離開雲邊鎮,離開外婆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是外邊的世界並沒有看上去那樣美好。在經歷了失戀和失業後,劉十三再次回到了雲邊鎮。
  • 《雲邊有個小賣部》:人生充滿無常,誰不是擦乾眼淚,繼續向前
    你有沒有感受過被忽略的感覺,那種孤獨、無助與迷茫的感覺。曾經因為渴望被看見,渴望實現夢想,才義無反顧選擇遠方,但總被現實打臉。你不是一個人。張嘉佳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的主人公劉十三也是這樣,渴望遠方,卻倍感失落;追逐愛,回頭發現,愛其實一直就在身邊。
  • 雲邊有個小賣部——以悲傷敬思念
    《雲邊有個小賣部》,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當你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會以為,它可能會講一個溫馨又可愛的故事,或許裡面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和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但它真不是。悲傷的離別,笑著笑著就哭了。劉十三和他的外婆一起生活,住在雲邊鎮,一個遙遠又美麗的山間小鎮裡,他不記得媽媽的樣子,他只能從別人媽媽的樣子裡拼湊自己媽媽的樣子,他真的很想媽媽。他每天都勤奮學習,因為媽媽唯一留給他的錄音是:好好學習,以後考清華北大。
  • 《雲邊有個小賣鋪》——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而男孩的餘生靠這一縷光延續 或許這就是悲傷和希望最近,讀完一本可以讓人滿眼是淚的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前半部分就是簡單的成長故事,讀到後一半,不知不覺滿臉的眼淚,故事中的每個人都那麼真實,好像看到了身邊每一個努力活著的人。《雲邊有個小賣部》講述的是劉十三的成長故事。劉十三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王鶯鶯住在雲邊鎮相依為命。在外出闖蕩,工作、感情受挫後,被外婆強行帶回雲邊鎮,劉十三開始了一段成長之旅。
  • 雲邊有個小賣部
    作者介紹張嘉佳,中國內地男作家、編劇、導演,代表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雲邊有個小賣部》,出版作品還有《幾乎成了英雄》、《情人書》、《讓我留在你身邊》、《刀見笑》……主要內容該書主要寫的是雲邊鎮劉十三的成長故事
  • 《雲邊有個小賣部》:愛不在遠方,愛就在你身邊
    如果讓你回憶一個人,對你的一生產生很大影響的人,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父母。可對劉十三來說,這個人是他的外婆,王鶯鶯!《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作者張嘉佳,講述了劉十三在成長過程中遇見的人和事,愛與成長貫穿整部小說。
  • 張嘉佳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才是最好的愛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書,講的是遇見和分別的故事;大部分的愛情像極了那句話「花開兩朵,天各一方」,原來有些人唯一的結局只能是各安天涯,風景過後,不無遺憾。如今張嘉佳的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陪伴的故事;每個人都心中都有一個山海,任歲月的侵蝕,絕不更改最初的樣子。它告訴我們,這才是最好的愛。
  • 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在平凡的愛中,倒影出我們曾經的過往
    無意間翻看了張嘉佳的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用了四個小時讀完,悲喜交加,也徹底本該入眠的夜晚,一夜無眠。故鄉,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儼然已經成為遙遠的代名詞。曾經也像劉十三一樣千辛萬苦想要逃離的地方。直到5年後,這本《雲邊有個小賣部》才出產。或許正因為經歷過生死,也讓張嘉佳對生死多一分淡然,與其焦慮生死,不如活著好好珍惜身邊的點點滴滴。劉十三和外婆在小鎮上的平凡的過往,道出成長的愛與逃離,多少倒映出曾經我們的過往。
  • 張嘉佳力作《雲邊有個小賣部》,溫情的陽光直射我們心靈的陰暗處
    仿佛這一切之前都是不能讓我忍受的。直到我遇到了《雲邊有個小賣部》,遇到了張嘉佳和劉十三。我明白生命中的苦難和折磨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遇見光。《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作家張嘉佳繼《從我的全世界路過》以後的又一力作。這部小說給了我們一個劉十三,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外婆、一個螢火蟲女孩兒。
  • 勵志篇《雲邊有一個小賣部》: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最近失業在家呆的有點無聊,突然想起很久沒有看小說啦,於是隨機在網上藏書館找到這本書,花費4個小時閱讀看完了它,讓自己又落淚又心疼的故事。這就是張嘉佳寫的一段最平凡和最暖溫情的故事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
  • 《雲邊有個小賣部》:平凡如你我,也終會照亮別人的人生
    導讀:張嘉佳作品《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鎮的劉十三,從小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王鶯鶯相依為命。劉十三,各方面都很平凡,幸運的是,在他失意的時候,總有在意他的人陪伴在身邊。《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鎮的劉十三,各方面都很平凡,幸運的是,在他失意的時候,總有在意他的人陪伴在身邊。在這個世界上,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終歸是極少數,大多數的人,平凡如你我,簡簡單單的生活,從年少時的好好學習,到後來埋頭苦讀迎戰高考,再到後來削尖腦袋般地找工作,之後又兢兢業業的朝九晚五甚至開啟996的工作模式。
  • 為何《雲邊有個小賣部》不是童話書?那樣就能有我想要的結局了
    ——《雲邊有個小賣部》相較於劉十三摸爬滾打多年也沒混出頭的城市,雲邊鎮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沒找到媽媽,卻在外面的世界狠狠地摔了一跤又一跤,先是被心愛的女孩甩了,後來賣保險一單也沒賣出去。劉十三被外面的世界折騰的太慘了,醉酒痛哭過後,再醒來就是雲邊鎮了,是外婆開著拖拉機「突突突」地把他從城裡接回去的。
  • 《雲邊有個小賣部》經典語錄;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一本能把你帶回故鄉,回味親情的小說。主人公劉十三就像我們每個人懷揣夢想,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結果卻都不近人意 ,儘管如此路上也總會有從未斷絕的一縷光,而那縷光,就是平時愛開拖拉機四處溜達抓劉十三回去的外婆王鶯鶯。也是在與外孫稱兄道弟還能在劉十三失戀落魄時奔波幾百公裡把他接回家的王鶯鶯。相比愛情親情總是容易被忽略,但卻更加震撼人心。
  • 雲邊有個小賣部:回到故鄉,回到生命原點
    她誠懇地說,在高中就是他的粉絲了,現在終於有機會與他面對面,讓她怎能不全力以赴地去爭取呢。我們自然是不遺餘力地去投票,同時對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也開始閱讀起來。 雲邊鎮的劉十三去過大城市,打拼過,闖過,卻還是選擇回到了小鎮。小鎮是故鄉,是故事開始的地方。除此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有經營著小賣部的外婆,那個彪悍卻又和他牽掛最深的親人。忘不了書裡的那句話:外婆說祖祖輩輩埋藏的地方,才叫故鄉。你有多久沒有回到家鄉看看了呢?
  • 希望和悲傷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雲邊有個小賣部》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張嘉佳沉澱五年之後的新作,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講述著雲邊鎮的生活日常。張嘉佳說:「這本小說,寫給我們內心卑微的自己,寫給我們所遇見的悲傷和希望,和路上從未斷絕的一縷光。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我們在故鄉生活的外婆。」
  • 《雲邊有個小賣部》,今天,你也好好活著嗎?
    《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就會讓我想起來跟我家僅隔了一座鐵架木板橋的小商店,所以我買了它。但買回來之後一直也閒置著沒有讀,因為跟同批次買回來的其它書相比,它顯得厚了些。等讀它,是在今年復工後線上辦公的那段時間。真的打開這本書開始讀,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 讀《雲邊有個小賣部》有感
    》開始有了而一點悲傷的預感。 王鶯鶯為了劉十三的保險任務量開始小賣部的優惠活動,劉十三的小學作文,毛婷婷的眼淚,劉十三終於有成績後給大家買的禮物,王鶯鶯給球球的藥酒,一切都在一個 《婚禮》看似喜慶的日子裡變得不那麼一樣了,就是這世界有人在歡喜的慶祝也有一些 人正在經歷這輩子都難以忘記的痛苦。
  • 《雲邊有個小賣部》親人漸行漸遠的別離
    豆瓣裡說:  「劉十三自幼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相依為命,努力讀書為了離開小鎮,追尋遠方與夢想。在城市裡四處碰壁受挫的劉十三回到了小鎮,與少時玩伴程霜重逢。小鎮生活平靜卻暗潮洶湧,一個孤兒,一場婚禮,一場意外,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
  • ‖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
    時隔5年,張嘉佳又寫了一本《雲邊有個小賣部》 ,平凡的故事,簡樸的文字,不知道又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 每看一次,胸腔裡的那顆原本靜如止水的心,便會一路跌宕地跟著劉十三經歷雲邊鎮的春夏秋冬,經歷人生的生離死別,經歷生活的溫柔與殘酷。可是今天,我卻不想說劉十三,反而想說說那三個在劉十三生命裡留下過不可磨滅的痕跡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