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篇《雲邊有一個小賣部》: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2020-09-03 微一視角

最近失業在家呆的有點無聊,突然想起很久沒有看小說啦,於是隨機在網上藏書館找到這本書,花費4個小時閱讀看完了它,讓自己又落淚又心疼的故事。這就是張嘉佳寫的一段最平凡和最暖溫情的故事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

故事主線是在一個叫雲邊鎮的小鎮上,住著一個叫劉十三的人,他外婆王鶯鶯開著一個小賣部,兩人以小賣部為生,祖孫倆相依為命。外婆不希望孫子離開,孫子卻迫不及待地衝向大城市。最終,劉十三經歷了大城市挫敗,回到雲邊鎮,也對親情有了更多的領悟。《雲邊有個小賣部》講的就是關於劉十三成長的故事。

主人公劉十三從小開始愛哭,到最後平平淡淡的接受一切。從一開始的認為只要努力一切都有結果,到後來的接受命運帶來的不公平。劉十三像很多平凡的人一樣,從小就是一個很有規劃的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考上清華大學,為此在他的日記本裡寫了密密麻麻的計劃來實現他的目標,完成的任務也會打勾。雖然最後沒有如願考上心目中大學,但也激勵我們努力過就不後悔。我們也許不如劉十三那樣驚心動魄,但也能夠觸及靈魂深處。

作者用唯美的文筆,書寫悲傷的故事。他從小沒有父母的疼愛與教導,但是他自己卻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不過運氣不好,往往事與願違。儘管在小鎮上學習一直很努力,但是高考的成績並不理想,好不容易上了一所城裡的大學。年輕單純的劉十三,大學時深愛的漂亮女生牡丹腳踩著兩隻船,最後還騙了他的感情。更慘的是搶走他深愛女生的人後來卻成了他的上司,對他百般刁難。當他在城裡混不下去時,他的外婆不辭千裡把他載回到雲邊鎮生活,這時也出現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女人,深深愛他的女孩程霜和外婆王鶯鶯,她們的生命也正悄悄的離他越來越遠,最後他所依戀的兩人都相繼離他而去。

平凡劉十三是比悲慘更慘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畢業後開始加入社會職場,開始工作爭取養活自己。在此期間,他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如試用期沒有轉正而換好幾份工作,如大城市房租貴而和大學同學一起合租,各種現實生活問題出現在他面前等待他解決。沒有背景和資源的他,經過努力而進入城裡的大學後,經受失戀女友的和社會上的碰壁,加上在最後一份保險工作因為三個月還沒開單被同事們取笑,連工作微信群都不拉他進去,同時面臨試用期到期即將失業的困境,在他們的眼裡劉十三就是個典型的「失敗者」。這些問題是我們現在二十一世紀也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我們總以為成功的距離再遠,只要努力就可以靠近,可不知努力了多久,卻依舊平凡。如毛不易歌詞中寫到「像我這樣迷茫的人、像我這樣不甘平凡的人、像我這樣莫名其妙的人,會不會有人心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裡浮沉,唱出了大眾的心聲,平凡卻不甘平凡。

故事最後的結尾,拼命走出小鎮的劉十三還是回到雲邊鎮,在鎮上有陪伴他愛他的程霜,遇到可愛機智的球球幫助他,有一直給他溫暖避港的外婆,在她們的幫助下劉十三最終取得了業績上的成功,可惜的是外婆和程霜因病去世了,球球被送進了福利院,留下劉十三孤獨行走在世界。

在這本小說裡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老。而我自己看完之後久久不能不能平靜,哭的稀裡譁啦。在一開始去看的時候覺得這本書還挺無聊,可是慢慢的情緒隨著故事,一點點被推起來,看到最後再回看的時候有種不一樣的感覺。看懂作者一開始所說的寫給每個人的山和海,悲傷與希望。深有感觸的是程霜留給劉十三的那段話:「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我覺得像是留給每個人的,在熄滅前帶給別人一縷光,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別人的一縷光。

因為如書中所寫:寫給我們內心卑微的自己,寫給我們所遇見的悲傷和希望,和路上從未斷絕的一縷光。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我們在故鄉生活的外婆。

如果你也遇到你生命中的一縷光,歡迎你分享與評論!!

相關焦點

  • 《雲邊有個小賣部》: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雲邊有個小賣部》,這個有著漫畫風格名字的小說,用最溫柔的書名劉十三與外婆王鶯鶯住在雲邊鎮,年邁的外婆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小賣部,時常開著拖拉機到處抓劉十三回家。這充滿離別的悲傷,帶著一絲希望,無論走得有多遠,那些關愛始終都在給予著力量。
  • 《雲邊有個小賣鋪》——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女孩的生命被女孩用光點亮而男孩的餘生靠這一縷光延續 或許這就是悲傷和希望最近,讀完一本可以讓人滿眼是淚的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前半部分就是簡單的成長故事,讀到後一半,不知不覺滿臉的眼淚,故事中的每個人都那麼真實,好像看到了身邊每一個努力活著的人。《雲邊有個小賣部》講述的是劉十三的成長故事。劉十三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王鶯鶯住在雲邊鎮相依為命。在外出闖蕩,工作、感情受挫後,被外婆強行帶回雲邊鎮,劉十三開始了一段成長之旅。
  • ‖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
    第一次知道張嘉佳,是因為他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為書裡的茅十八和荔枝的愛與悲,哭得稀裡譁啦。因此愛上了張嘉佳筆下溫暖又細膩的文字。 時隔5年,張嘉佳又寫了一本《雲邊有個小賣部》 ,平凡的故事,簡樸的文字,不知道又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
  • 希望和悲傷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雲邊有個小賣部》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張嘉佳沉澱五年之後的新作,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講述著雲邊鎮的生活日常。張嘉佳說:「這本小說,寫給我們內心卑微的自己,寫給我們所遇見的悲傷和希望,和路上從未斷絕的一縷光。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我們在故鄉生活的外婆。」
  • 雲邊有個小賣部——以悲傷敬思念
    《雲邊有個小賣部》,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當你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會以為,它可能會講一個溫馨又可愛的故事,或許裡面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和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但它真不是。悲傷的離別,笑著笑著就哭了。劉十三和他的外婆一起生活,住在雲邊鎮,一個遙遠又美麗的山間小鎮裡,他不記得媽媽的樣子,他只能從別人媽媽的樣子裡拼湊自己媽媽的樣子,他真的很想媽媽。他每天都勤奮學習,因為媽媽唯一留給他的錄音是:好好學習,以後考清華北大。
  • 雲邊有個小賣部
    作者介紹張嘉佳,中國內地男作家、編劇、導演,代表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雲邊有個小賣部》,出版作品還有《幾乎成了英雄》、《情人書》、《讓我留在你身邊》、《刀見笑》……②幽默的表達方式,主人公十三在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其實過得很苦,要在領導和同事的嘲笑聲中過日子,可是作者還是用一種幽默的方式描寫了生活裡苦難的那部分。本書裡面有很多地方的對話真的很有意思,讓我覺得這個作者怎麼那麼有趣。一直到快結局時我才開始感覺有些悲傷,那些珍貴的回憶的敘寫方式與外婆的樂觀性如出一轍。
  • 雲邊有個小賣部:回到故鄉,回到生命原點
    在去年快到新年之時,同學的閨女發來請求,讓阿姨們多多投她一票,因為票數多者,可以參加大學裡的一個訪談,是與張嘉佳的。她誠懇地說,在高中就是他的粉絲了,現在終於有機會與他面對面,讓她怎能不全力以赴地去爭取呢。我們自然是不遺餘力地去投票,同時對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也開始閱讀起來。
  • 《雲邊有個小賣部》經典語錄;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一本能把你帶回故鄉,回味親情的小說。主人公劉十三就像我們每個人懷揣夢想,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結果卻都不近人意 ,儘管如此路上也總會有從未斷絕的一縷光,而那縷光,就是平時愛開拖拉機四處溜達抓劉十三回去的外婆王鶯鶯。也是在與外孫稱兄道弟還能在劉十三失戀落魄時奔波幾百公裡把他接回家的王鶯鶯。相比愛情親情總是容易被忽略,但卻更加震撼人心。
  • 為何《雲邊有個小賣部》不是童話書?那樣就能有我想要的結局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山和海,山海裡住著所愛的人和內心卑微的自己,希望和悲傷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相遇。相較於劉十三摸爬滾打多年也沒混出頭的城市,雲邊鎮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既然述說現實,就會有悲歡離合。外婆癌症晚期走了,程霜回了新加坡卻沒治好她的病,球球沒了爸爸去了孤兒院。劉十三最愛的人都離開他了。終於,他學會把所有悲傷埋在心底,好好過日子。
  • 《雲邊有個小賣部》,今天,你也好好活著嗎?
    張嘉佳說,謝謝你能購買這本小說,如果你有時間打開,那請給我一個機會,陪伴你度過安靜的閱讀時光。我想說,謝謝你寫了這本書,讓我知道,即使平凡如劉十三,也會成為某個人生命中的一縷光。《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就會讓我想起來跟我家僅隔了一座鐵架木板橋的小商店,所以我買了它。但買回來之後一直也閒置著沒有讀,因為跟同批次買回來的其它書相比,它顯得厚了些。等讀它,是在今年復工後線上辦公的那段時間。真的打開這本書開始讀,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 為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選bgm,我選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
    據粉絲們的推薦,水杯最近在讀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起初我以為這是一本科幻文,直到打開書,才發現文筆恰好是我喜歡的那種,不得不說,粉絲們太有心了!暢銷千萬現象級作品《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後,暌違五年,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雲邊有個小賣部》的主人公——劉十三,十三諧音「失散」,是個有理想,有追求,一直在努力的小鎮青年, 在經歷一系列人生變故後,對生活有了新的解讀。
  • 《雲邊有個小賣部》/生命有光,因為總有人偷偷愛著你
    當我們抱怨親人不好的時候,其實不知道,有個親人能夠陪伴著自己有時候是一種奢侈,是莫大的幸福。當我們抱怨沒有錢,沒有富足的生活,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時,有的人卻是每天都向死而生,活著已經成了一種奢望和渴望,根本連追求愛情的資格都沒了。人為別人活著,也要為自己活著,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可有時候只剩悲傷,因為沒有了追求希望的機會。
  • 《雲邊有個小賣部》:追問男生同一個問題的女生,內心其實很絕望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無心情語張嘉佳在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的封面上寫著: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 張嘉佳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才是最好的愛
    如今張嘉佳的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陪伴的故事;每個人都心中都有一個山海,任歲月的侵蝕,絕不更改最初的樣子。它告訴我們,這才是最好的愛。事業是更是打擊重重,畢業以後找不到體面的工作,住在出租房裡,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連唯一跟他一起奮鬥的舍友都離他而去,選擇了回老家發展。他像是命運的棄子,斷絕了所有的希望。但是但他心灰意冷在出租房裡喝醉做夢的時候,有人悄悄地將他帶回了雲邊鎮,他永遠都不知道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 《雲邊有個小賣部》:愛不在遠方,愛就在你身邊
    如果讓你回憶一個人,對你的一生產生很大影響的人,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父母。可對劉十三來說,這個人是他的外婆,王鶯鶯!《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作者張嘉佳,講述了劉十三在成長過程中遇見的人和事,愛與成長貫穿整部小說。
  • 《雲邊有個小賣部》:所有的遇見與離別都是一束光
    這個話題下有人是這麼寫的:張嘉佳就是把瓊瑤的「我愛你」都改成了「去你的」。五年後,張嘉佳帶著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回來了,這一次,他放棄了自己擅長的燈紅酒綠中男男女女的那段嬉笑怒罵的故事,將目光投向了「故鄉」,娓娓道來了一個漫長而又溫暖的故事。
  • 《雲邊有個小賣部》:人生充滿無常,誰不是擦乾眼淚,繼續向前
    張嘉佳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的主人公劉十三也是這樣,渴望遠方,卻倍感失落;追逐愛,回頭發現,愛其實一直就在身邊。在故鄉,總有人,留給你希望和光亮。「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 《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藏著思念
    有些人不論生死,都陪在身邊。——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作者張嘉佳創作的長篇小說。在這部小說裡,主要講述了在雲邊鎮長大的劉十三的故事。劉十三在很小的時候,就立志長大後要離開雲邊鎮,離開外婆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是外邊的世界並沒有看上去那樣美好。在經歷了失戀和失業後,劉十三再次回到了雲邊鎮。
  • 《雲邊有個小賣部》:假如生命走到盡頭,你還可以為他做三件事
    2018年張嘉佳出版了一部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她用溫馨細膩的手法描寫了一個關於故鄉,關於成長的故事。書中有兩個人物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個是外婆王鶯鶯,一個是花季少女程霜。死神在她倆的身上刻上了癌症的印章,但是他們向死而生的勇氣讓我很動容。作為癌症患者,他們最後的時光要完成怎樣的使命?面對癌症患者,而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 《雲邊有個小賣部》
    他和千千萬萬的普通年輕人一樣,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東西,只有尚未到來的未來。但是他在努力,努力的生活,像你像他也像我。 【親情】叼著煙,開著拖拉機縱橫山野;打麻將,咄咄逼人,吼得住全場;經營小賣部,裡裡外外,方方面面,全方位支撐。她,就是風風火火的劉十三的外婆:王鶯鶯。有一個詞叫:隔代親。說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孫子孫女們的感情,甚至比和父母的感情還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