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

2020-08-27 藍天姑娘

這部作品,圍繞劉十三這個普通的「主人公」,寫了有關親情、愛情和友情的故事。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很現實,清澈的故鄉景色美入心底。語言幽默也深沉,會讓你猝不及防的笑,也會讓你冷不丁地哭。讀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讓人想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和那個時候同樣懷揣夢想的自己…

哪裡現實?主人公劉十三,作者並沒有給主角加上靚麗的光環,他沒有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也沒有像一般書中主人公那樣,有著取得羨煞旁人的輝煌成就。他和千千萬萬的普通年輕人一樣,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東西,只有尚未到來的未來。但是他在努力,努力的生活,像你像他也像我。

【親情】

叼著煙,開著拖拉機縱橫山野;打麻將,咄咄逼人,吼得住全場;經營小賣部,裡裡外外,方方面面,全方位支撐。她,就是風風火火的劉十三的外婆:王鶯鶯。

有一個詞叫:隔代親。說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孫子孫女們的感情,甚至比和父母的感情還要深。這是一種現象,更何況劉十三和外婆,從小相依為命。外婆就是劉十三的天和地。有外婆在,劉十三就是一個有家的人,一個有避風港的人。

外婆照顧劉十三的吃喝拉撒睡,讓他接受教育,長大了支持他創業,一路風風雨雨,照顧著他的人、他的心和他的夢想。

「一望無際的稻穗搖擺,像這片土

地耀眼的披肩。臨道一小塊早割的稻田,如同沙發上被燙出的煙洞。」

小時候,劉十三和外婆經常大戰、對罵!天天演繹著你罵我還、你打我跑的驚悚片。不管劉十三在外面怎麼樣的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外婆總能把他揪回家,把他拽回溫暖的小院子裡。

長大後,他跑去了更遠的地方,外婆依舊能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把他接回那個不起眼的家,那個裝了劉十三整個童年的院子裡:

有一次,他還在城市打拼,結果失戀加失業,無比悲傷,七十歲的老太太,開拖拉機一來一去兩百公裡,車鬥裡綁著喝醉的外孫。王鶯鶯自己也感慨:「路太顛簸,傻外孫跟智障一樣,一直吐。動不動就下車替他擦。艱難,辛苦」

這輛突突的拖拉機,不知道承載了劉十三在外面留下的多少淚水和辛酸。但只要被外婆揪上去,一切便有了治癒。

從剛開始的打打鬧鬧,到後來外婆孤苦伶仃的盼望,再到後來一年才等回來一次的劉十三,不知不覺外婆就老了,得了癌症,最後病的看不見也摸不著了……然後劉十三就真的變成了一個人。

一個沒有了親人只有回憶的雲邊鎮

一個曾經住過的院子

一個劉十三

去年的中秋節還闔家歡樂

今年卻物是人非

滿滿的孤獨和思念,難以言表!

「夢裡小鎮落雨,開花,起風,掛霜, 甚至揚起烤紅薯的香氣, 每個牆角都能聽見人們的說笑聲。」 貨架堆著歲月與夕陽,只是沒有了那個老人坐在桃樹下的椅子上,微風過,不時有花瓣輕輕飄落,積成一層粉紅色...

一個老人,一個小男孩,一個小賣部,一個小院子。彼此相互依靠,相濡以沫,讓多少人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特別是留守兒童,有時間多回家看看,沒時間多打打電話,他們在盼你,只是不想打擾你,所以每次都說:家裡一切都好,不要牽掛…

「在大多數人眼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外婆說,什麼是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這篇文章會讓人勾起內心深處的故鄉情節,和對故鄉的親人的想念,我們要懂得珍惜眼前人。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一遍一遍的在人間重演…

【愛情】

「那麼熱的夏天,

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

一直貫穿到心臟。」

得不到的總是在躁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青春懵懂的時候,被愛情燒壞了腦子,溫度過高,得不到的就更加愛,錯以為那是愛情。哭過累過之後,放下一切。「像島國無數座沉眠的火山,愛意與渴望縮進地幔下面,緩緩跳動,沒有死,可也不會再折騰了。」

「他忘記牡丹,忘記的天數多了,再度加載記憶,連她長什麼樣都有點模糊。原來他並不如自己所想般深情,也不如自己所想般頹廢,這就是愛情。

而程霜,由於疾病的原因只有在兩個地方徘徊:家和醫院。開朗的程霜從沒接觸過外面的世界,而她每次冒險出去,都是為劉十三而去。

程霜因為和疾病的奮戰,不得不和劉十三次次分別,消失過很多次,但是並不影響和劉十三之間的默契。「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直到最後她永遠的消失…

「在我熄滅之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能做得了。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劉十三慢慢成熟,慢慢告別那個心中的女孩牡丹。而一起陪他告別生命中各種疾苦的,是默默無聞的程霜,一個美麗堅強的女孩,劉十三的初戀有多麼傻多麼激烈,程霜的情同樣的有多麼深,多麼悠遠。只不過一個是有聲的,一個是無聲的,一個是曾經偏愛著牡丹,一個是一直偏愛著劉十三。

從此天各一方,告別於茫茫人海。

愛,不能效仿,也不能對比。自己心中充滿愛,愛你的人就在一步步的到來。

【劉十三】

小時候的劉十三,非常努力,刻苦學習,但是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長大後的劉十三,看起來也不是那麼的成功,但是他在一直努力,他在慢慢變好,好於昨天的自己,這就是千千萬萬個你和我和映射。

「高考分數下來,劉十三收穫了他人生最重要的道理:原來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有計劃、有毅力就能做到的。」

高考就是萬眾一起過獨木橋,過去的能有幾個?過不去的泱泱大眾就不過了嗎?努力奮鬥,未來不一定能如期而至,這不是辛酸,而是現實,我們每個人都得有承受現實的能力,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

最近在朋友圈刷到了一個短視頻,看完後內心有頗多感慨,也給最近煩悶的生活找到了一個答案:七月,又是一年畢業季,今年,第一批80後已經40歲了,第一批90後也已經30歲,我們努力生活,最終活成了普通人的模樣,你堅持努力,到頭來可能是白費力。你憋屈,心塞,想埋怨幾句,想想,還是算了。吃的苦多了,吃再多糖水還是覺得苦,付出多於回報是常態,太拼的人,未必一生太平,抱歉,這就是生活……

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也會收起。

在努力的過程中,你可能開不了那扇門,但過程中還是會打開很多窗。如果不努力,連得到的機會也沒有。羅曼羅蘭的《米開朗基羅傳》: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了生活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英文版是: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這世上大部分抒情,都會被認作無病呻吟。能理解你得了什麼病,基本就是知己。」最後的最後,外婆走了,程霜走了,但是我很感動的是,最後的劉十三沒有一蹶不振的「矯情」,而是靜下了心,沉澱了自己,堅持了自己的愛好,出了屬於自己的書。

周國平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唯有內心富有充盈,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人生是一場不斷完善的旅行,我們常常有這樣或那樣的浮躁,這很正常,關鍵是我們要時時反思自己,修煉自己靜心的能力,因為心靜方能致遠,靜心才能超然!

為最後的劉十三鼓掌!為每一個在堅持走在路上的你和我鼓掌!

相關焦點

  • 《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藏著思念
    ——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作者張嘉佳創作的長篇小說。在這部小說裡,主要講述了在雲邊鎮長大的劉十三的故事。劉十三在很小的時候,就立志長大後要離開雲邊鎮,離開外婆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是外邊的世界並沒有看上去那樣美好。在經歷了失戀和失業後,劉十三再次回到了雲邊鎮。
  • 雲邊有個小賣部
    作者介紹張嘉佳,中國內地男作家、編劇、導演,代表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雲邊有個小賣部》,出版作品還有《幾乎成了英雄》、《情人書》、《讓我留在你身邊》、《刀見笑》……主要內容該書主要寫的是雲邊鎮劉十三的成長故事
  • 雲邊有個小賣部——以悲傷敬思念
    《雲邊有個小賣部》,如果你沒有看過這本書,當你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會以為,它可能會講一個溫馨又可愛的故事,或許裡面有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和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但它真不是。悲傷的離別,笑著笑著就哭了。「那麼熱的夏天,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無數個季節的風穿過這條通道,有一隻螢火蟲在風裡飛舞,忽明忽暗。」
  • 《雲邊有個小賣部》: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
    《雲邊有個小賣部》,這個有著漫畫風格名字的小說,用最溫柔的書名劉十三與外婆王鶯鶯住在雲邊鎮,年邁的外婆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小賣部,時常開著拖拉機到處抓劉十三回家。這充滿離別的悲傷,帶著一絲希望,無論走得有多遠,那些關愛始終都在給予著力量。
  • 雲邊有個小賣部:回到故鄉,回到生命原點
    她誠懇地說,在高中就是他的粉絲了,現在終於有機會與他面對面,讓她怎能不全力以赴地去爭取呢。我們自然是不遺餘力地去投票,同時對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也開始閱讀起來。 雲邊鎮的劉十三去過大城市,打拼過,闖過,卻還是選擇回到了小鎮。小鎮是故鄉,是故事開始的地方。除此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有經營著小賣部的外婆,那個彪悍卻又和他牽掛最深的親人。忘不了書裡的那句話:外婆說祖祖輩輩埋藏的地方,才叫故鄉。你有多久沒有回到家鄉看看了呢?
  • 《雲邊有個小賣部》親人漸行漸遠的別離
    豆瓣裡說:  「劉十三自幼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相依為命,努力讀書為了離開小鎮,追尋遠方與夢想。在城市裡四處碰壁受挫的劉十三回到了小鎮,與少時玩伴程霜重逢。小鎮生活平靜卻暗潮洶湧,一個孤兒,一場婚禮,一場意外,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
  • 《雲邊有個小賣部》:所有的遇見與離別都是一束光
    五年後,張嘉佳帶著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回來了,這一次,他放棄了自己擅長的燈紅酒綠中男男女女的那段嬉笑怒罵的故事,將目光投向了「故鄉」,娓娓道來了一個漫長而又溫暖的故事。——張嘉佳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叫雲邊鎮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叫劉十三的少年,被母親留在了雲邊鎮的他,由開著小賣部的外婆王鶯鶯拉扯長大,他的外婆是一個愛抽菸、打麻將、會開拖拉機、做得一手好菜、對他摳摳搜搜不給零花錢的彪悍的老太太。劉十三的童年願望:考取清華北大,遠離王鶯鶯,去大城市生活。最後他成功了一半,為什麼說是一半呢?
  • 《雲邊有個小賣部》——別讓理由成為最後的遺憾
    #就在最近我剛看完了前幾天在抖音和快手上特別火的小說張嘉佳寫的《雲邊有個小賣部》,裡面主要講的是劉十三和他外婆王鶯鶯的故事,和劉十三的成長史,而我看到得是除了成長以外滿滿的遺憾感。劉十三和外婆王鶯鶯一直生活在雲邊小鎮裡,在院子裡開了個小賣部,以它為生,他們手從窗邊伸出去就可以碰到雲彩。
  • 張嘉佳力作《雲邊有個小賣部》,溫情的陽光直射我們心靈的陰暗處
    直到我遇到了《雲邊有個小賣部》,遇到了張嘉佳和劉十三。我明白生命中的苦難和折磨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遇見光。《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作家張嘉佳繼《從我的全世界路過》以後的又一力作。這部小說給了我們一個劉十三,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外婆、一個螢火蟲女孩兒。
  • 讀過《雲邊有個小賣部》嗎?談談書中的那些經典語錄!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張嘉佳所寫的一本書,寫了少年劉十三的故事。有的人刻骨銘心,沒幾年就會遺忘;有的人不論生死,都陪在身旁。下面就來看看書中的那些經典語錄吧。有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我們慢慢明白,有的告別,就是最後一面。有的人刻骨銘心,沒幾年就遺忘,有的人不論生死,都陪在身旁。
  • The third article:《雲邊有個小賣部》書摘
    那麼熱的夏天,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無數個季節的風穿越這條通道,有一隻螢火蟲在風裡飛舞,忽明忽暗。自行車後座的小女孩兒把臉貼在他後背,曾有眼淚燙傷他肌膚,小女孩輕聲問:「你會每天送我回家嗎?」……時隔十年,劉十三和程霜再次相遇。
  • 為何《雲邊有個小賣部》不是童話書?那樣就能有我想要的結局了
    ——《雲邊有個小賣部》相較於劉十三摸爬滾打多年也沒混出頭的城市,雲邊鎮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劉十三被外面的世界折騰的太慘了,醉酒痛哭過後,再醒來就是雲邊鎮了,是外婆開著拖拉機「突突突」地把他從城裡接回去的。
  • 你看不懂的《雲邊有個小賣部》
    王鶯鶯,開了幾十年的小賣部,除了做飯一絕沒什麼本事,知道自己的孫子過的不好,七十多歲開著自己那輛拖拉機把孫子從城裡綁回小鎮,永遠張揚自信的王鶯鶯,最終得了癌症走了。雲邊鎮有著太多這些瑣碎的場景我們每個人都是劉十三,每個人心中都住著程霜,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個愛著你的王鶯鶯。 你可以像劉十三的前半生一樣失敗的生活,也可以選擇像王鶯鶯一樣硬氣的活著,還可以像程霜一樣,成為一道光,照亮別人。
  •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上堆滿了歲月和夕陽
    在遙遠的城市,陌生的地方,有他未見過的山河海。」 --《雲邊有個小賣部》最近剛剛讀完這本書,講的是在南方小鎮長大的劉十三的故事。他從小沒有父母,被外婆王鶯鶯一手撫養長大。雖然只是一個鄉鎮少年,但心中依然有著詩和遠方,努力地考上大學,走出鄉鎮。可是,生活一直不會按照心中所想的劇本情節向下進行。
  • 《雲邊有個小賣部》,今天,你也好好活著嗎?
    我買書有個毛病,那就是從來不看推薦語寫的多好,只看這個書名我喜不喜歡《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就會讓我想起來跟我家僅隔了一座鐵架木板橋的小商店,所以我買了它。但買回來之後一直也閒置著沒有讀,因為跟同批次買回來的其它書相比,它顯得厚了些。等讀它,是在今年復工後線上辦公的那段時間。真的打開這本書開始讀,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 《雲邊有個小賣部》: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
    年事愈長,雜事越多,偶有閒暇,想找本輕快的小說打發時間。翻看書架,都是些大部頭,突然有些頭大,這些經典的巨著,愈讀愈發現自己的傻氣和無知,原本就遭受生活的重壓,實在不願意再去遭受大作家們的智商碾壓和精神傷害,決定在網上淘一本來讀。瀏覽網頁,忽然發現一個吸引人的書名,《雲邊有個小賣部》。
  • 《雲邊有個小賣部》經典語錄;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一本能把你帶回故鄉,回味親情的小說。主人公劉十三就像我們每個人懷揣夢想,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結果卻都不近人意 ,儘管如此路上也總會有從未斷絕的一縷光,而那縷光,就是平時愛開拖拉機四處溜達抓劉十三回去的外婆王鶯鶯。也是在與外孫稱兄道弟還能在劉十三失戀落魄時奔波幾百公裡把他接回家的王鶯鶯。相比愛情親情總是容易被忽略,但卻更加震撼人心。
  • 《雲邊有個小賣部》:愛不在遠方,愛就在你身邊
    《雲邊有個小賣部》這部小說,作者張嘉佳,講述了劉十三在成長過程中遇見的人和事,愛與成長貫穿整部小說。當他醒來的時候,猛然發現自己回到了童年裡的「雲邊鎮」。這根本不是神話,是劉十三的外婆連夜開著拖拉機把他接了回來。王鶯鶯知道劉十三的處境,也知道他工作上的不順,所以回到雲邊鎮之後,就在積極幫著他開拓業績。在這個時候,程霜又出現了,程霜總是在他需要的時候準時出現。
  • 張嘉佳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才是最好的愛
    如今張嘉佳的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陪伴的故事;每個人都心中都有一個山海,任歲月的侵蝕,絕不更改最初的樣子。它告訴我們,這才是最好的愛。故事開頭覺得劉十三是個很不幸的少年,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離開了他,他唯一的親人是以開小賣部為生的外婆。在小鎮上大部分孩子都在學校混日子的情況下,他十分刻苦努力地讀書,學習,為的是去大城市工作、賺錢、找媽媽,給外婆買東西。可是正如老師所說,無論他怎麼努力,都不影響他的成績一直很一般,最後也只上了個無名的大學。
  • ‖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書評
    時隔5年,張嘉佳又寫了一本《雲邊有個小賣部》 ,平凡的故事,簡樸的文字,不知道又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每個年齡的我們,都會有一個時間段特別喜歡用悲愴的故事來慰藉自己的傷口,或者找一份能和自己產生共鳴的感動。就好似一面鏡子,映射著每一個人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每看一次,胸腔裡的那顆原本靜如止水的心,便會一路跌宕地跟著劉十三經歷雲邊鎮的春夏秋冬,經歷人生的生離死別,經歷生活的溫柔與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