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圍繞劉十三這個普通的「主人公」,寫了有關親情、愛情和友情的故事。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很現實,清澈的故鄉景色美入心底。語言幽默也深沉,會讓你猝不及防的笑,也會讓你冷不丁地哭。讀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讓人想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和那個時候同樣懷揣夢想的自己…
哪裡現實?主人公劉十三,作者並沒有給主角加上靚麗的光環,他沒有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也沒有像一般書中主人公那樣,有著取得羨煞旁人的輝煌成就。他和千千萬萬的普通年輕人一樣,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東西,只有尚未到來的未來。但是他在努力,努力的生活,像你像他也像我。
【親情】
叼著煙,開著拖拉機縱橫山野;打麻將,咄咄逼人,吼得住全場;經營小賣部,裡裡外外,方方面面,全方位支撐。她,就是風風火火的劉十三的外婆:王鶯鶯。
有一個詞叫:隔代親。說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孫子孫女們的感情,甚至比和父母的感情還要深。這是一種現象,更何況劉十三和外婆,從小相依為命。外婆就是劉十三的天和地。有外婆在,劉十三就是一個有家的人,一個有避風港的人。
外婆照顧劉十三的吃喝拉撒睡,讓他接受教育,長大了支持他創業,一路風風雨雨,照顧著他的人、他的心和他的夢想。
「一望無際的稻穗搖擺,像這片土
地耀眼的披肩。臨道一小塊早割的稻田,如同沙發上被燙出的煙洞。」
小時候,劉十三和外婆經常大戰、對罵!天天演繹著你罵我還、你打我跑的驚悚片。不管劉十三在外面怎麼樣的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外婆總能把他揪回家,把他拽回溫暖的小院子裡。
長大後,他跑去了更遠的地方,外婆依舊能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把他接回那個不起眼的家,那個裝了劉十三整個童年的院子裡:
有一次,他還在城市打拼,結果失戀加失業,無比悲傷,七十歲的老太太,開拖拉機一來一去兩百公裡,車鬥裡綁著喝醉的外孫。王鶯鶯自己也感慨:「路太顛簸,傻外孫跟智障一樣,一直吐。動不動就下車替他擦。艱難,辛苦」
這輛突突的拖拉機,不知道承載了劉十三在外面留下的多少淚水和辛酸。但只要被外婆揪上去,一切便有了治癒。
從剛開始的打打鬧鬧,到後來外婆孤苦伶仃的盼望,再到後來一年才等回來一次的劉十三,不知不覺外婆就老了,得了癌症,最後病的看不見也摸不著了……然後劉十三就真的變成了一個人。
一個沒有了親人只有回憶的雲邊鎮
一個曾經住過的院子
一個劉十三
去年的中秋節還闔家歡樂
今年卻物是人非
滿滿的孤獨和思念,難以言表!
「夢裡小鎮落雨,開花,起風,掛霜, 甚至揚起烤紅薯的香氣, 每個牆角都能聽見人們的說笑聲。」 貨架堆著歲月與夕陽,只是沒有了那個老人坐在桃樹下的椅子上,微風過,不時有花瓣輕輕飄落,積成一層粉紅色...
一個老人,一個小男孩,一個小賣部,一個小院子。彼此相互依靠,相濡以沫,讓多少人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特別是留守兒童,有時間多回家看看,沒時間多打打電話,他們在盼你,只是不想打擾你,所以每次都說:家裡一切都好,不要牽掛…
「在大多數人眼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外婆說,什麼是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這篇文章會讓人勾起內心深處的故鄉情節,和對故鄉的親人的想念,我們要懂得珍惜眼前人。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一遍一遍的在人間重演…
【愛情】
「那麼熱的夏天,
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
一直貫穿到心臟。」
得不到的總是在躁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青春懵懂的時候,被愛情燒壞了腦子,溫度過高,得不到的就更加愛,錯以為那是愛情。哭過累過之後,放下一切。「像島國無數座沉眠的火山,愛意與渴望縮進地幔下面,緩緩跳動,沒有死,可也不會再折騰了。」
「他忘記牡丹,忘記的天數多了,再度加載記憶,連她長什麼樣都有點模糊。原來他並不如自己所想般深情,也不如自己所想般頹廢,這就是愛情。
而程霜,由於疾病的原因只有在兩個地方徘徊:家和醫院。開朗的程霜從沒接觸過外面的世界,而她每次冒險出去,都是為劉十三而去。
程霜因為和疾病的奮戰,不得不和劉十三次次分別,消失過很多次,但是並不影響和劉十三之間的默契。「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直到最後她永遠的消失…
「在我熄滅之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能做得了。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劉十三慢慢成熟,慢慢告別那個心中的女孩牡丹。而一起陪他告別生命中各種疾苦的,是默默無聞的程霜,一個美麗堅強的女孩,劉十三的初戀有多麼傻多麼激烈,程霜的情同樣的有多麼深,多麼悠遠。只不過一個是有聲的,一個是無聲的,一個是曾經偏愛著牡丹,一個是一直偏愛著劉十三。
從此天各一方,告別於茫茫人海。
愛,不能效仿,也不能對比。自己心中充滿愛,愛你的人就在一步步的到來。
【劉十三】
小時候的劉十三,非常努力,刻苦學習,但是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長大後的劉十三,看起來也不是那麼的成功,但是他在一直努力,他在慢慢變好,好於昨天的自己,這就是千千萬萬個你和我和映射。
「高考分數下來,劉十三收穫了他人生最重要的道理:原來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有計劃、有毅力就能做到的。」
高考就是萬眾一起過獨木橋,過去的能有幾個?過不去的泱泱大眾就不過了嗎?努力奮鬥,未來不一定能如期而至,這不是辛酸,而是現實,我們每個人都得有承受現實的能力,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
最近在朋友圈刷到了一個短視頻,看完後內心有頗多感慨,也給最近煩悶的生活找到了一個答案:七月,又是一年畢業季,今年,第一批80後已經40歲了,第一批90後也已經30歲,我們努力生活,最終活成了普通人的模樣,你堅持努力,到頭來可能是白費力。你憋屈,心塞,想埋怨幾句,想想,還是算了。吃的苦多了,吃再多糖水還是覺得苦,付出多於回報是常態,太拼的人,未必一生太平,抱歉,這就是生活……
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也會收起。
在努力的過程中,你可能開不了那扇門,但過程中還是會打開很多窗。如果不努力,連得到的機會也沒有。羅曼羅蘭的《米開朗基羅傳》: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了生活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英文版是: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這世上大部分抒情,都會被認作無病呻吟。能理解你得了什麼病,基本就是知己。」最後的最後,外婆走了,程霜走了,但是我很感動的是,最後的劉十三沒有一蹶不振的「矯情」,而是靜下了心,沉澱了自己,堅持了自己的愛好,出了屬於自己的書。
周國平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唯有內心富有充盈,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人生是一場不斷完善的旅行,我們常常有這樣或那樣的浮躁,這很正常,關鍵是我們要時時反思自己,修煉自己靜心的能力,因為心靜方能致遠,靜心才能超然!
為最後的劉十三鼓掌!為每一個在堅持走在路上的你和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