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粉絲們的推薦,水杯最近在讀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起初我以為這是一本科幻文,直到打開書,才發現文筆恰好是我喜歡的那種,不得不說,粉絲們太有心了!
這是我第一次讀張嘉佳寫的小說,雖然之前聽說過他的名號,知道《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被翻拍成電影,不過抱歉的是,我對他的了解真的是從這本書開始。
暢銷千萬現象級作品《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後,暌違五年,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
《雲邊有個小賣部》的主人公——劉十三,十三諧音「失散」,是個有理想,有追求,一直在努力的小鎮青年, 在經歷一系列人生變故後,對生活有了新的解讀。
童年時,劉十三就已經讓夢想在心中生根發芽,他的筆記本就是最好的證明,上面會寫下自己的計劃,如同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他每打個鉤,就會感覺離夢又近了。
他會在小鎮高喊著自己的夢
「考取清華北大,遠離王鶯鶯,去大城市生活」
童年如同童話,他種下的夢想,如同童話世界裡那根能幫他爬上雲端的藤蔓。
就這樣,如此優秀的他,離開了故鄉,離開了外婆王鶯鶯,來到大城市。
然而,這是他第一次跳脫童話,直面現實的過程,因為那個承載他夢想的筆記本,已經再難打上一個完美的鉤。
二十載守望般的生活,一直是旁觀者的他,終究只能是他人世界的過客。他見證了外婆王鶯鶯逐漸老去,牡丹的欺騙,智哥的信任,球球的成長,程霜的離去……
在大學,劉十三喜歡上了一個叫牡丹的姑娘,然而這段戀情,從頭到尾都充斥著欺騙與背叛,始終只是劉十三獨自一個人的感動。
分手後的劉十三失魂落魄,哀痛到極點,只能借酒澆愁,可又進入不了狀況,劉十三把自己這種狀態稱為矯情。
書上說,有種難過叫做失望,直到長大後,我才明白,還有更大的難過,叫做絕望。
就在這時,程霜提議,和智哥三人一起去南京找牡丹,好給劉十三做個了斷,希望把遍體鱗傷的劉十三拉回正軌。
在南京,劉十三忽然發現自己其實早就心知肚明,只不過不願接受事實,一直在等待罷了。
等待,似乎有種魔力,明知等待沒有結果,卻依然願意一直等。
本以為,劉十三隻是情場失意,職場會前程似錦。
可現實,又重重給他上了一課。賣保險三個月,他沒開出過一單,而且新來的上司還是自己的情敵。
可謂是,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經過這番波折,劉十三對未來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覺得自己特沒用,碌碌無為成了自己的標籤。
發現——原來世界上很多事,不是你有計劃、有毅力就能做到的,努力有時只是給青春一個交代,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換來如常所願。
儘管結果不盡人意,但努力的並且堅持的去做一件事,已經很棒很棒了。所有的變好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關係,只管往前跑,天自會有亮的時候。
脫離工作一個月的劉十三,開始嘗試追尋程霜的步伐,尋覓一絲她曾經留下的痕跡。
在旅途中成了文藝青年,寫了本叫《雲邊鎮》的書。
扉頁寫著:為別人活著,也要為自己活著。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相遇。
老友智哥在「演唱會」上,唱了一首《劉十三》,曲調簡單,但很有感染力,唱哭了角落的女孩,唱得全場吶喊,唱進了劉十三那顆孤寂落寞的心。
球球問:「爸爸,他唱的是你嗎?」
劉十三摟住她:「算是,也不是。」
想必,此刻的劉十三腦海裡會快速翻轉著一生的故事:小時候遠大的理想、學校裡愛情的背叛、職場中遭受的嘲諷、與程霜的三次邂逅……
懦弱、隱忍、順從,一直以來,劉十三無論是童年面對程霜的打劫,還是大學遭受牡丹的背叛,他一直都是這樣。
正如書中所說,迫使你快速成長的因素,一定來自於那個讓你痛苦卻又不能擺脫的事:小時候,在童年裡,那叫懂事。長大了,在愛情裡,那叫備胎。結婚後,在婚姻裡,那叫單親。
隨著我們長大,我們漸漸明白,有時候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後來,外婆因為癌症去世了,程霜也因為身患絕症要離開。這時,劉十三終于堅強了起來,與程霜約定再見面就結婚。
不過,終究還是不盡人意。
往後的劉十三,外婆和程霜只能活在他的心裡。
劉十三是個不甘平凡的人,他做的了「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一直以來,劉十三的背後都有兩個人默默守護著他——外婆王鶯鶯,「好女友」程霜。
城市雖繁華,但真正能讓劉十三流下淚水和口水的,卻是外婆的一桌家常菜。雲霧裡,前途渺茫,即使最後拼盡全力追尋那個為自己撐傘的姑娘,也只能換得三行情書:
生命是有光的。
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如果有一天,《雲邊有個小賣部》被拍成電影,水杯覺得毛不易這首《像我這樣的人》作為主題曲,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