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八月涼秋
《以家人之名》一開始就令人感到不對勁,搬家相遇,鄰裡關照,懷舊情感,無血緣更似一家人。
這不就是《請回答1988》主打的情調嗎?鄰裡間的善良成為撫慰生活的潤滑劑,孩子們的友誼更顯青春的美好。
只可惜,《以家人之名》雖然為「國產劇也能深刻探討家庭血緣」這種話題開了個好頭,但卻是《請回答1988》的低配版。
一開頭,就出現了第一個「壞人」——陳婷,凌霄的媽媽。
要說起凌霄一家,也讓人惋惜。陳婷出去打麻將,讓懂事的凌霄在家照看妹妹,並把門反鎖了。
結果凌霄本來是像平常一樣給妹妹餵核桃吃,結果妹妹就這麼被噎住,門被反鎖加上雷雨交加,凌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這麼親眼看著妹妹去世。
想想都覺得凌霄這孩子太苦了,可陳婷又是怎麼對待他的?
不準凌霄收藏妹妹的遺物,總是和凌爸吵架,不給孩子做飯,好多雜事都讓凌霄幹。還以為這不是親媽呢!
到後來還拋棄凌霄,遠嫁到新加坡後又回來找凌霄,借著自己在新加坡生的小橙子,來企圖和凌霄搭上邊。
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噁心人了。
要說陳婷她也有苦衷,就是走不出來,家人都知道過去這段經歷有多慘痛,對她這個母親來說悲痛也很正常。
但是陳婷自私到不追究自己的過錯,反倒把事情責任都推到丈夫,甚至是無辜的孩子身上,讓人喜歡也喜歡不起來。
後面也一直沒有改變,依舊是看不起丈夫,對李海潮家還格外挑剔,帶著多事的小橙子和外婆來打擾這一家子。
這個角色讓人厭煩,連演員本人也對其吐槽,說真的是看不下去了。
後來子秋的爸爸也找來,強迫子秋跟自己回去,也讓人奇怪這個老爺們到底是愛賀梅,吃了別人的軟飯發家致富了,還叫自己的兒子一起去吃軟飯。
前兩集孩子們被拋棄,由兩個爸爸來撫養,後期就淨是這種搶孩子的橋段。《以家人之名》中有好幾個「壞人」,《請回答1988》中有壞人嗎?
這不能代表電視劇不能描寫壞人,畢竟世界上並非都是好人,只是編劇在描寫人物時應該側重其多面性。
那麼多年相處的感情一點也沒看出來陳婷對兒子好,一點也沒相處的華生卻來相認子秋、千方百計對他好,就挺令人納悶的。
但是,也不是說本劇感情線寫的不好,李爸在子秋生日的那場哭訴,真的是夠打動人,也能讓人體會李爸的難處和孩子們的不易,只是李爸的好竟然是讓壞人們來襯託的,這點就能看出劇情和人物上的疲軟。
其實本部劇有一個很大的爽點——妹妹+兩個哥哥,多少沒有哥哥的妹子都哭訴「國家欠我一個哥哥」啊,又有多少有哥哥的妹子哭訴「為什麼我沒有這樣的哥哥」啊!
然而現實是骨感的,青春成長治癒劇有美化的成分,但既然不是偶像戀愛劇,就應該傾向於現實。
在這方面,製作組的答卷看前半期,還好。我們能感受到哥哥對妹妹的寵溺,心裡也不禁甜甜的,但也能感覺的一種不真切感。
雖然才演到9集,內容也圍繞親情,但是後面還有30多集,想想國產劇的套路,也應該會往戀愛方向轉。
甚至是後來的預告,打著多次吻戲來賣看點,又不禁讓人擔憂,這部劇千萬不要峰迴路轉轉到愛情啊。
《請回答1988》也有愛情,它描寫的是青春期的懵懂愛情,被朋友誘導的德善誤以為善宇喜歡自己,在善宇面前就精心打扮。甚至於狗煥的暗戀也讓人嘴角向上揚。
這邊是尖尖因為家人都是男性而不懂男女之愛,大哥最早意識到男女有別,差別對待,小哥遲鈍直男,還把尖尖當作孩子。
況且凌霄和尖尖小時候就口頭定親了,感覺到甜的同時也會感覺不太對勁,這也太符合自己的預期了吧。
大哥冷豔冰山、注重小細節的設定,和小哥開朗直率、默默守護的設定,這就是標準的國產戀愛劇的標配,加上妹妹元素和遲鈍的性格,我都能猜出來後邊的一段情竇初開,回首往事的小細節,原生家庭的矛盾分開,最後又在一起的劇情。
但是我真的不希望它這麼拍,雖然這部劇已經殺青了,但是希望後面的30集不要只圍繞愛情。
《請回答1988》能成為經典,也是它並非側重愛情,而是包攬了親情、愛情、友情,畢竟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比起後半生的愛情,親情和友情更能相伴一生。
《請回答1988》打的是情懷,它做到了無比真實,不僅道具還原,就連當時的重大事件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有能看到影子。
可以說,編劇就是在寫那個年代的人,而不是把這個年代的人套到那個年代去。比如德善的穿著打扮,寶拉的大學生之戰,以及物價食物,和鄰裡間的居委會開會。
在此基礎上,編劇也抓了典型,不得不說,電視劇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分工,都是生活中的典型,他們的性格是互補的,並且沒有絕對的壞人,將人物背後的難處刻畫了出來。
編劇沒有用壞人展現生活的殘酷,而是用心酸和意外的溫暖來打動人心。
這才是生活最常有的樣子,五口之家太遙遠,但是鄰裡的同伴卻再正常不過,編劇設定的這個雙門洞,其實幾乎把所有人都寫了進去,他既抓了典型又用典型來描寫人間普遍的真情。
這種對親情、友情、愛情的細膩描寫融在了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中,一集一個半小時,共20集。這個長度和40集、每集45分鐘《以家人之名》差不多一樣長。
但是《請回答1988》每集都出金句,每集都有側重,如果說開頭已經是電視劇最好的部分了,那《以家人之名》想要並駕齊驅真的很難。
並非有意對比,只是《請回答1988》的經典程度已經超出了它的自身價值。
對人物的刻畫,對情節的設置,對感情的描寫,以及導演鏡頭的運用,悲與喜的交叉,這部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劇已經是業界爭相模仿的榜樣。
如果想要國產劇跳出戀愛這個圈子,那就必須對其提高要求,如果國產劇有一天也能如此不刻意、不做作、爐火純青、渾然天成,那麼我們就不用一直拿韓國的經典來比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