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用愛治癒傷痛

2020-09-03 光明網

作者:敖柏(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東北亞影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原生家庭問題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也成為影視劇重點關注的熱門題材之一。湖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便是一部聚焦90後原生家庭,展現跨血緣親情的現實題材力作。不同的是,原生家庭之困只是該劇的戲劇動因和表現外殼,其內核主要展現一個「非血緣家庭」裡孩子們的成長和救贖,以愛治癒傷痛的故事,既直視了生活的痛楚,也點燃了生活的希望。

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了彼此新的家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三兄妹,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然而,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問題如影隨形,他們渴望被愛,卻更加害怕失去……《以家人之名》聚焦90後原生家庭的愛與痛,講述了一個關於治癒和成長的故事。母親難產而死讓李尖尖生活在一個缺失母愛的家庭裡;經歷童年噩夢,又親眼見證父母離異,幼年的凌霄遭遇了原生家庭的雙重創傷;出生在一個不知道爸爸是誰的單親家庭裡,母親又不得已拋棄了他,賀子秋很小就缺失安全感,渴望父愛。三個孩子各有各的家庭之痛,也正因如此,他們相互理解,相互依偎,成為抱團取暖的親人,成為彼此的救贖,也給觀眾一種溫暖和治癒。

《以家人之名》直擊社會現實,打破傳統意義的「家人觀念」,重新定義了「家人」和「家庭」:家人不應僅限於血緣之間的聯繫,愛和陪伴才是更深的親情。正如劇中李尖尖所說:「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愛護的人,一定可以。」該劇用暖心的青春成長故事展現了生活的溫度,傳遞出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與大愛。如看見因爸媽吵架,小凌霄孤獨地坐在樓梯口看漫畫,樓下的小尖尖不厭其煩地叫他哥哥,帶他回家吃好吃的,分享自己的秘密,還見義勇為保護他,用一個鄰家妹妹的愛溫暖著凌霄;雖然只和賀梅相親一場,交往不深,但李海潮懷著一顆大愛之心,還是接受重託,帶回了她的兒子——賀子秋,給他鋪床,給他做面,貼心地做著一個父親該做的一切。賀子秋不由自主喊出的那聲「爸」,震動了李海潮,也感染了觀眾。這就是超越血緣的真情迴響,是一顆心溫暖另一顆心,讓世界少了幾個孤獨受傷的人。

在敘事上,《以家人之名》打破了以往原生家庭劇的「苦情」模式,展現了一種不怕困難,越是逆境越要樂觀向上的奮進人生觀。劇中的「爸爸」李海潮和「妹妹」李尖尖尤為令人動容。雖然老婆難產去世,但李海潮細心呵護這個家,給了女兒一個快樂的童年,使得李尖尖陽光樂觀,絲毫沒有單親家庭孩子的陰影。人可以去世,但不會被遺忘。李海潮保留妻子的衣服和照片。女兒其實什麼都知道。李尖尖說:「我想媽媽,但我要假裝不想,因為那樣爸爸會傷心。」她想媽媽時就把媽媽畫出來。一個人偷偷想,不讓對方知道。這是父女倆的秘密。如此有愛、有心,樂觀向上的父女,而這樣的性格正是他們走過風雨,笑對生活的源泉,也是溫暖凌霄、賀子秋,照亮他人的「真善美」之光。

與其在苦難中落淚,不如學會用愛擁抱彼此,從容笑對。劇中三個年輕人迥然各異,極具代表性,鮮明反映了當下90後年輕人的生存群像和家庭狀況,輻射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中國家庭情感關係。《以家人之名》整部劇質樸溫暖,鮮明展現了當下社會的家庭縮影,深刻傳遞出極具正能量的親情觀和不怕磨難、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以家人之名、行家人之實、成家人之情。《以家人之名》通過展現劇中人物面對親情的愛與難,也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對家人關係的處理和對家人之間的相處提供了啟發和參考。在細枝末節的小事中感受家的溫暖,在他們「非血緣」家庭故事中體驗人間真情,珍惜家人,感恩親情。這是《以家人之名》的現實價值所在,也是真情大愛的弧光所在。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6日15版)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熱播,原生家庭之傷痛,該如何治癒?
    青春 | 治癒 | 成長★★★★★最近,大家都被這部劇刷了屏《以家人之名》——作為一部青春成長治癒劇,除了雞飛狗跳無釐頭的搞笑,更多的是藏在細節裡讓你感動地稀裡譁啦的成長與溫暖。《以家人之名》頻頻上熱搜,不僅收穫了大家的歡笑與眼淚,也引起了大家對於原生家庭的關注與熱議,引發了人們關於對孩子的「愛」、對家庭責任的思考。
  • 《以家人之名》| 用愛治癒童年
    或是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玩具的快樂最近一部主打親情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就是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大哥凌霄:妹妹意外去世,爸媽每天爭吵不停,最終爸媽離婚;小哥賀子秋:爸爸不知所蹤,媽媽借了錢遠走高飛,被李海潮好心收養;妹妹李尖尖:媽媽孕期因肺動脈高壓去世,父女倆經營一家麵館相依為命;於是,就是這樣三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性格迥異的爸爸
  • 《以家人之名》熱播,直面原生家庭的愛與痛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 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以家人之名,或好或壞,這才是造成他們性格巨大差異的根本原因。01.
  • 《以家人之名》人物大和解,網友:這才是原生家庭的治癒良藥
    《以家人之名》就是一部討論原生家庭與孩子的成長和命運之間關係的電視劇,這部劇的熱播也體現了人們對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關注度。說《以家人之名》是治癒良藥,那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每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那歡樂的畫面都治癒著屏幕前無數的觀眾。每個人都很羨慕這個重組的新家庭。
  • 《以家人之名》凌霄:「黑洞」般的母親,是一生無法選擇的傷痛
    ——列夫·託爾斯泰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大結局,看完全劇,感觸頗深。因為從孩童時期起,他們就因為父母自以為是的愛,背負起巨大的壓力,以致一生,都深受影響。其中傷害最深的,當屬凌霄。凌霄,小時候被母親陳婷拋棄,長大後又被她需要和掌控,陳婷以「彌補」之名把他束縛在身邊,不斷地摧殘他的精神,致使凌霄內心傷痕累累。
  • 《以家人之名》:有人治癒,我們終將以德報怨
    以家人之名簡直是包羅世間萬象,它竟然把情感中的「自私」和「惡」都表現了出來。然後盡顯人心的善良和純愛。全劇終,所有人其樂融融。凌霄和尖尖終於「剷除」了阻礙,領了結婚證成為了一家人。有人把這塊缺失的愛當作利劍,狠狠的刺痛別人。
  • 《以家人之名》:超越血緣的親情陪伴,治癒童年之殤
    大概是現在各種題材的電視劇越來越多,導致我們的欣賞閾值也越來越高,很久沒有一部電視劇能如此戳中我的心,《以家人之名《以家人之名》卻告訴我們,愛與陪伴遠比血脈相連更像家人。《以家人之名》裡的家人,是兩個爸爸帶著三個孩子的
  • 《以家人之名》:愛與陪伴,才是最深的羈絆
    《以家人之名》三個孩子 此時,凌霄幸運的遇見了尖尖及他的父親李爸,他們用溫暖善良慢慢治癒著凌霄被拋棄的絕望與傷痛
  • 《以家人之名》,透過婚姻看心理凌霄的迴避型人格是怎麼被治癒的
    最近,一部反映重組家庭中情感糾葛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爆火銀屏,在豆瓣上更是給出了8.6的高分。電視劇大團圓的結局讓人很是欣慰。父母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更是孩子成長的港灣,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以家人之名》沒有一種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①看《以家人之名》的時候,說實話凌霄和他媽媽那一段看起來真的特別壓抑。他媽媽陳婷本來就是個精神不怎麼好的人,小時候去打麻將,把兩個孩子鎖在屋子裡,凌霄給妹妹吃核桃咽到了,因為被鎖在屋內,無論怎麼拍門都沒有人回應,最終妹妹因為沒有及時被送到醫院而死亡。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三家人終合體。劇情有多虐,結局就有多暖
    《以家人之名》前面劇情有多虐,結局就會有多暖心。被媽媽拋棄留下心理陰影、從小被迫懂事的子秋,因意外失去媽媽、卻向陽生長的尖尖,活在媽媽陰影裡、倍受折磨煎熬的凌霄。從無法安眠的夜晚、到一次又一次被撇下的辛酸,他們各懷心事、一痛再痛,但最終他們還是會在彼此的相攜扶持下,治癒傷痛的。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明月出走、家人團聚,三小無猜童年終被治癒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近期,《以家人之名》通過溫暖的筆觸,講述了一個關於「原生家庭」的故事,小女孩李尖尖,二兒子賀子秋,長子凌霄,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因為種種際遇,被迫湊在一塊長大,從最初的劍拔弩張,發展到血脈相融,在當下的影視劇選本中,本身就令人眼前一亮。
  • 以家人之名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以家人之名原著小說結局揭秘
    以家人之名原著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三個桔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蠅庭遭遇過不沂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下湊在一起成為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在兩個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高中畢業後,兩個哥哥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一邊是彼此認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一邊是無法選擇但關係淡漠的親生父母,他們在兩個家庭中迷茫徘徊。
  • 怎樣才算家人?《以家人之名》重新定義親情
    《以家人之名》 重新定義家庭的意義《以家人之名》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庭遭遇過不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下湊在一起成為了兄妹。為了滿足三個孩子的口味,要甜要肉還要面,自創李氏糖醋排骨麵,一直是三兄妹的最愛。凌爸爸(凌和平)警察,凌霄的爸爸。工作狂人,不擅長也沒時間照顧小孩,離婚後生活過得一塌糊塗。後來決定自己家與李海潮家一起生活,造就了兩個爸爸+兩個哥哥+一個女兒的奇特家庭。
  • 《以家人之名》戳中上億人淚點:原生家庭的悲哀,唯愛可治癒
    最近開播的熱劇《以家人之名》頻上熱搜,讓我們繼《隱秘的角落》之後再次聚焦「原生家庭」這個話題。《以家人之名》講述的是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在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小妹李尖尖,這三個孩子在兩個爸爸的養育下互相扶持、共同成長的故事。可就是這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成一片,甚至有網友評論說:「這部劇重新定義了家人的意義」。
  • 《以家人之名》:子秋的一句話,暴露出原生家庭的傷害有多痛
    很喜歡《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該劇講述了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逐漸治癒了內心的傷,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成為了更好的人。這部電視劇讓我們感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力量,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同,所以成就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然而,原生家庭的影響卻會伴隨我們一生,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童年的傷痛需要一生治癒。《以家人之名》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凌霄為了照顧出車禍的母親和尚未成年的妹妹,去新加坡學習、生活,子秋為減輕養父李海潮的壓力,認了親爸,去英國留學。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圓滿中留下的三大缺憾,才是扎心的現實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了,凌霄與陳婷和解,子秋真心地希望賀梅幸福,這兩個曾經被拋棄的男孩,都得到治癒和救贖。齊明月在父母離婚以後,雖然看清了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但「明白」和「解決」還隔著無比漫長的距離,可能要用一生去治癒。2.唐燦在外界的評價裡看不清真實的自己唐燦在莊北的幫助下,開始演話劇,她辭掉了父母認為穩定的博物館工作,從事自己真正喜歡的表演。
  • 不止甜寵、治癒!《以家人之名》爆火居然因為它?
    的確,回看《以家人之名 也難怪有人建議把《以家人之名》改成 《以美食之名》了。所謂治癒,也不過如此。一蔬一飯,作為每天不可或缺的東西,不僅能解口腹之慾,更承載著煙火人間裡最動人的心意。 《以家人之名》的賀子秋,就是因為尖尖愛吃甜食,長大後做了一名蛋糕師。
  • 《以家人之名》:最可憐的人不是張新成,而是齊明月
    大家看《以家人之名》時,經常會為小哥賀子秋鳴不平。小哥的那句「為什麼你們都不要我」,真是讓人覺得他太可憐了。最新的劇情裡,賀梅終於說出了拋棄子秋的原因,也說出自己沒有再婚、孩子是替別人養的事實。子秋終於要跟自己和解了。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 張新成髮長文談家的意義
    9月6日,《以家人之名》收官,張新成髮長文告別賀子秋,並談自己對「家」的理解:「沒有血緣的三家人,彼此守護,彼此治癒,然後成為了沒有血緣的三家人,彼此守護,彼此治癒,然後成為了「一家人」,我也仿佛跟著賀子秋,哭過笑過,一路成長,最後幸福。賀子秋是幸運的。他遇到了李海潮,給了他最溫暖的守護。他遇到了李尖尖、凌霄、凌爸,從此有了想拼命守護的人。